初中物理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23862462 上传时间:2022-09-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初中物理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初中物理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初中物理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初中物理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毕业论文论文题目:初中物理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学生姓名: X X X 指导教师: X X X 学科专业:X X X学 号: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学习中心: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东北师范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X X X X 年X X 月独创性声明本人对本文有以下声明:1. 本人所呈交的论文是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已按相关要求及时提交论文提纲、初稿,最终形成本文;2. 在撰写过程中主动与导师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接受导师的指导;3. 本文符合相关格式要求,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的地方外,论

2、文中单篇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不超过800字;4. 本人本文成稿过程中不存在他人代写、抄袭或和他人论文雷同的现象;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摘 要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教师的课堂教学十分注重对优秀生的培养,也设法提高中等生的成绩,往往忽视学困生,甚至放弃学困生,在素质教育的今天,研究学困生,关心学困生是老师教育教学不可忽视的内容。本人从教学实际出发,分析学困生成因,研究转化学困生的策略,效果明显。指出魅力学校、活力课堂,使每一个学生都快乐健康的成长,这才是教育的目的所在。关键词:初中物理;学困生;成因;转化策略前 言我校位于城郊结合部,在择校之风盛行的今天,家长有一定经济能力,

3、孩子有一定学习能力的往往选择进重点中学,因此我校生源主要来自本地菜农家庭和外来打工者的子女。由于各方面原因,生源质量明显下降,出现了一定数量的学困生,且学困生的比例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去年我担任一个初三班的物理教学任务,辛苦执教一个月后,学校进行了一次月考,我班45人,均分只有54分,低分率(即30分以下)占51%,虽然最高分有99分,90分以上有6人,但10分以下有10人,还有一名学生考了0分,班级物理成绩两极分化现象非常严重,且“尾巴”太大,这与素质教育,重视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要求相差太大。教育是塑造每一个人的工程,重视学困生、爱护学困生、研究学困生、转化学困生,使他们既能顺利完成学业

4、,又能实现全面发展,主动发展,达到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素质,从根本上保证义务教育的质量,这是每位老师都得研究和必须研究的问题,因此本文论题研究意义重大。二、物理学困生概念界定学困生指的是智力属于正常范围,但在学习上有困难,难以达到物理新课标所规定的基本要求,与实际教学要求有一定差距的学生。这些学生与同龄的大部分学生相比,在学习上有明显的困难,需要非凡教育措施给予补偿。但应注重不能把他们称为差生。差生的说法是应试教育的产物,认为学习差就是智力差的说法也是错误的。学困生就其实质而言,是由于在认知方面(如记忆、理解、思维等)、情绪方面(如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等)存在一定的障碍而形成的,具有过渡性、不确定性

5、、暂时性。三、物理学困生成因分析(一)学科因素大部分8年级学生刚学物理时,有一定的学习兴趣,因为他们觉得物理课“好玩”有实验,但随着学习内容的改变,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思维方法要求比较高时,一部分学生跟不上这个要求而成为学困生。1.学科内容的因素八年级上学期苏科版物理学习内容为声现象, 物态变化,光现象,物体的运动,这一部分内容主要是认识,了解内容具多,学生在学习中一般结合自然界中实物或模型,以形象思维为主,大部分学生考试成绩较理想,学得也比较轻松。但到8年级下学期,学习内容为密度,从粒子到宇宙,力,压强与浮力,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这是一个质的转变,形成一个两极分化点,有10%左右的学生不能实现

6、这一转变而成为学困生。9年级上册,学习内容为简单机械、能量、电路初探,欧姆定律,这些内容,不仅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还要有一定的创新设计能力,又一个两极分化点形成10%的学生达不到教学内容所要求能力形成学困生。9年级下册学习内容为,电功、电功率计算、电和磁的应用、电磁波与现代通信、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求有抽象思维能力,创新设计能力,对计算的要求也比较高,还有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高,再一个分化点形成10%学生不能达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基本要求形成学困生,因此普通中学到初三,经过三个分化点后有30%左右的学困生,所以初三下学期物理课很难上,一部分学生达到“四个基本”,即上课基本

7、听不懂,作业基本抄袭,考试基本靠作弊,对物理学习基本没有兴趣。再加上每年中考试题难度系数逐渐增加,物理成绩基本成拖后腿的科目,造成许多高中学生分科时,因为怕学物理而选择文科。2.学科特点因素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许多物理现象、规律是通过实验来得到的,因此学生动手实验能力,观察实验现象能力,以及根据实验数据归纳、分析能力,是学好物理的必备条件,而目前实验教学存在以下两个问题:是目前部分学校实验条件有限,许多学生实验无法正常开展,即是演示实验也不能100%完成,这样老师势必上课讲实验,造成部分学生不能理解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和由实验得到结论。部分学生怕动手,老师组织他们做实验,他们只做看客,而自己对动

8、手实验毫无兴趣,长期以往,他们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跟不上教学要求,而成为学困生。(二)思维因素这部分学生由于智力迟钝,智商偏低,存在思维障碍,他们在学习上花的时间往往别人多,但成绩远远不如别的学生,这部分人占学困生的10%左右,主要表现为:思维的广度不够,物理知识体系的综合性要求学生思维有一定广度,这样才能在物理学习中用全面的综合的观点看问题,例如在电路计算时,部分学生审题不清,张冠李戴,糊乱地套公式而造成计算错误,他们思维品质表现出很大局限性,常常用片面的孤立观点看问题,不能把各种物理知识相互联系起来综合思考。思维的深度不够,由于思维方式的不适应,他们思维往不能与老师同步。常听

9、课时处于茫然状态,对待问题习惯于形象思维、浅层思维,而不去更深一层分析和综合。例如他们在解物理综合题或实验设计题时,总是被表面现象迷惑,或者不能把题目的文字抽象成公式,不能根据实验数据,现象归纳成定量或定性的规律。思维的变通性不够,学困生由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不扎实,很少能对问题的解答有一个完整的叙述,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多是一知半解,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表现为机械模仿,死记硬背,思维呆板,一但改变方式就思维混乱,抓不住关键环节,形不成思维中心,从而也不会寻找解决问题和替换方案,使思维受阻。(三)心理因素1.畏难心理:初中物理具有较强的概括性、抽象性、逻辑性,要进行分析、推理论证,教学要求用所学知识分

10、析解决问题,这对刚学物理的学生来说思维方式必须有质的飞跃,才能适应。一部分学生缺乏进取品格,遇到困难畏惧不前,成绩逐步下降,因此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而产生学习障碍,结果台阶越跨越艰难。2.自卑心理:自卑是一种对自己能力和品质评价过低而产生的消极心理,如果学生长期被过重的自卑心理所笼罩支配,就会失去自信,影响自身潜在的才能和智慧的自我发挥,难以有成功的快乐,从而丧失学习物理的兴趣,最后厌学、弃学。另外家长的期望值过高与学习成绩的下滑形成反差,也会造成自卑心理,影响对物理的学习。3.厌学心理:在初中阶段许多学生缺乏对物理学习兴趣,其中原因是学习内容增加,抽象理论多了,能力要求高了,课堂容量大了,部

11、分学生思想上没有足够重视。主要表现为学习态度不端正,竟争意识不强,学习缺乏紧迫感,学习自觉性差,自主性差。轻视学习过程的环节,有的印象不深,造成知识缺陷,日积月累,对学习丧失信心。4.惰性心理:初中物理从自然现象,物理模型入手,通过逻辑判断的抽象思维的过渡必定使学生要改进原来的学习方法。才能适应新的要求,学习上产生困难,往往非学生思维水平或智力问题,而是学生不知道怎样去学,事实上从“学会”到“会学”是一个质的变化,一部分学生死记公式,生搬硬套,不愿意进行深度思维,课内不作笔记,课后作业不认真,甚至抄袭,学习无计划,无目标,所学知识零碎,易忘,不能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结构化,完全依靠老师的课堂

12、讲解,不能灵活运用知识,遇到难题绕道走。(四)情感因素情感是人们内心对外界事物所抱的肯定或否定态度的体现,如愉快、憎恶、热爱、仇恨等。情感由一定的客观事物引起的,能满足或符合人的需要的事物,就会给人的积极态度,使人产生一种肯定的情感,反之就会引起人消极态度,产生一种否定情感,而在物理教学中,恰有许多学困生有消极抵触的现象,从而造成学困生的情感障碍。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教师或家长对学困生的期望值过高,要求他们与尖子生一样,在相同时间内接受同样多的东西,完成同学多的任务,这些往往是他们无法全部接受的,由于脱离了他们实际,所以心理负担过重,特别是一部分女生,学习非常努力,而考试成绩始终处于滞后位置,

13、在一次次失败面前她们信心丧尽,害怕物理,害怕考试,厌学物理。最终放弃物理。教师教育教学方法不得法,忽视个体差异,忽视学困生,物理老师如果既能形象生动,又直观准确地运用实验,运用深入意境,唤起想象,运用妙趣横生的物理语言,引导学生去领略物理世界的无穷奥秘,那么伴随的是积极的情感或情结。相反,枯燥的权威式的讲解只会带来被动的甚至是消极的态度和体验。有些物理教师教法单一,不能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个性差异、灵活运用教法,教学中着眼于知识而忽视能力的培养和学生实际心理需要,上课缺乏诱感力和感染力,从而造成学困生的情感障碍。四、物理学困生的转化策略(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对于孩子

14、们的学习来说,第一是兴趣,第二是兴趣,第三还是兴趣,当孩子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中时,学习就变成了一种特殊享受,变成了一种精神需求。”很难想象,对学习无动于衷的学生,再高明的老师也很难取得出色的成绩。因此要采用了以下方法:课前引入激发兴趣,俗语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每节课开头是否好,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有.讲故事法,例如在讲浮力之前,讲阿基米德有关皇冠的故事。.提问法,讲平面镜成像时,先提问有浇不灭的火吗?这样可以使乱糟糟的课顿时安静下来,并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顺利引入课堂教学中。借助实验引发兴趣,利用物理教材知识内容让学生多动手,使物理课成学生展现自我的平台,例如讲平面镜成像时,让学

15、生做一个万花筒,当学生用自己制作的万花筒看到图案的奇妙变化时,欣喜若狂,学习兴趣自然提高。课后延伸增加兴趣,例如在讲电源以后,布置学生回家做水果电池,要求学生回答,水果电池的电压大水与插入金属片深度有何关系?与插入两金属片面积有何关系?与两金属片插入水果中的距离有何关系?学生会很有兴趣地做,并思考,这样不仅学生学习物理兴趣浓了,动手能力、思维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培养。(二)降低教学起点,注重过程,培养思维能力基本知识和基本是形成能力培养素质基础,针对学困生认识能力差和思维能力差的特点,在转化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1.利用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演示实验,就是老师利用实验器材、仪表向学生表演的示范实验。或创设必要条件将自然现象以其变化规律等再现出来,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重要手段。例在讲磁场和“电流的磁场”这两节内容时,磁场概念比较抽象,条形磁铁、形磁铁,同名磁极,异名磁极之间磁感线分布与通电直导线和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感线分布情况各不相同,可以将玻璃板放磁铁上面,将铁屑撒在玻离板上,使铁屑在磁物作用下形成平面的磁感线分布图形,再利用投影技术将演示情况投影到银幕上,使全班学生都能清晰地看到各种情况磁感线分布,这样就加深了学生对“磁感线”的认识,使抽象问题形象化,从而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同时也加强他们的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2.降低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