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江苏乡镇企业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23853814 上传时间:2023-12-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江苏乡镇企业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论江苏乡镇企业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论江苏乡镇企业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论江苏乡镇企业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论江苏乡镇企业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江苏乡镇企业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江苏乡镇企业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江苏乡镇企业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摘要实证分析表明:新世纪以来,江苏乡镇企业虽然发展速度迅猛,但增长质量和微观效益并不理想,这种状况具有相当程度的普遍性。发展乡镇企业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乡镇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前农村经济十分紧迫且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课题。关键词乡镇企业 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 和谐企业 新世纪以来,江苏乡镇企业通过结构调整和产权制度创新,进入了新一轮快速发展时期,主要经济总量指标稳居全国第三,部分指标增长率已跃居全国第二。据统计,截止2003年底,江苏全省共有乡镇企业102万家,从业人员1102万人,全省

2、区内生产总值的322、财政收入的25、农村社会总产值的86和农民收入增收部分的309都是由乡镇企业提供的。可见,乡镇企业依然是江苏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农村经济的主体力量。 但江苏各类乡镇企业的发展极不平衡:私营企业发展速度惊人,2003年比2000年,增幅最高的利润总额指标增长高达47899,年均增长15966以上;个体企业的发展相当迅猛,利润总额、利税总额和年末固定资产原值指标的增幅均高达135以上。相比之下,集体企业的发展在“滑坡”,2003年比2000年,集体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增长率全部为负值,降幅最大总产值指标达4749,年均衰退1583。 事实上,集体企业经济效益的“滑坡”有其内在原因

3、。自上世纪末普遍进行的“二次改制”以来,江苏乡镇企业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集体企业数量大幅削减(2003年比2000年,减少了7463),而私营企业积极参与了集体企业的改制,数量和规模都出现惊人增长。因此,简单的纵向比较并不可取,会导致错误的认识和结论。 一、增长快速效益堪忧 有关统计数据表明:新世纪以来,江苏各类乡镇企业经济增长质量和微观效益并不理想,私营企业尤其堪忧。 1、改制显著影响了企业投资行为 2000年到2003年,江苏各类乡镇企业平均固定资产规模有了很大提高。最高为私营企业,四年增长17001,平均年递增5667;其次为个体企业,增长了12047;集体企业增幅最低,但也达到1

4、0825。这表明,自上世纪末二次改制以来,随着所有权结构改造和产权明晰,对乡镇企业长期投资和长期经营行为产生了强烈的正向激励,为了扩大再生产和提升技术水平,各类农村企业资本投入规模迅速增长,承包制条件下的乡镇企业行为短期化、竭泽而渔的状况发生极大改观。许多积累了一定资金和实力的个体私营企业积极参与乡镇集体企业的产权改革,从而不仅使私营企业在数量上迅速增长,而且在投资规模上显著增强。 2、私营企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 二次改制后,乡镇集体企业已大为减少,至2003年末,江苏共有乡镇集体和集体控股企业10255家,比2000年减少了7463,仅占农村企业总数的10;私营企业则占企业户数1775,但

5、私营企业其余各项经济指标均居农村企业之首(62以上),其中资产总额占近70,真正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 尽管集体企业仅占农村企业总数的1,但资产存量仍占全省农村各类企业资产总额的1951,平均固定资产规模为83283万元户,年总产值占农村各类企业总产值的1424,平均年产值达265420万元户;而同期私营、个体企业的平均固定资产分别为17167和743万元户,平均年总产值分别为66212和5304万元户。可见,农村大中型企业仍然主要分布在集体企业中,集体企业依然是农村经济的主体力量之一,私营企业和个体企业则普遍为小(微)型企业。 3、私营企业经济效益大幅下滑 表2表明,2003年比2000年,各

6、类乡镇企业经济效益总体-呈现下滑态势,私营企业尤为严重,个体企业其次,倒是集体企业下降幅度较小。在产出效率方面,私营企业万元固定资产产值和营业收入分别下滑3585和2126;在产出效益方面,私营企业除资产利润率有所增长(1458),资产利税率下降也达1622。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同期私营企业平均固定资产增幅高达17001,典型反映了近年来江苏乡镇企业经济增长的模式和效益,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反思。 4、集体企业经济效益依然最差 集体企业尽管产出效益(资产利润率、资产利税率)相对提高,但依然缺乏活力和竞争力,各项经济效益指标不仅远低于私营企业和个体企业,也明显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集体企

7、业产出效益的相对提高源于改制。通过二次改制,集体企业进一步明晰产权、政企分开,剥离了部分低效甚至是负效的附属企业或业务,精简了部分富余人员;同时,可能更为重要的是,减少了以往因“政企不分”而产生的乡镇政府对企业收益“不合法的”或隐性的侵占和转移,从而显著降低了交易成本,相对提高了经济效益。但面对日益严峻的市场竞争环境,二次改制并未从根本上提高集体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从总体上看,集体资产仍处于低效甚至无效中运行。 二、应当高度关注私营企业发展态势 应当看到,乡镇私营企业近年来经济效益明显滑坡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必然结果。 “二次改制”以来,大批无效甚至负效的集体企业转变成了私营企业。2003年比

8、2000年,集体企业数量下降7463,同期私营企业数量增长了8194,个体企业仅增长860,可见集体企业改制后大部转变为私营企业。这些企业尽管所有制改变了,产权相对明晰了,但短期内职工素质并无大的改善,企业设备、工艺和技术水平没有显著提高,体制优势很难显现,因而在相当程度上影响拖累了私营企业总体效益。 其次,改制后迅速发展的农村私营企业,其股权结构与经济效益关系值得研究。郑家喜、蔡根女(2004)认为:“目前我国农村绝大多数私营企业采取的是家族企业的组织和管理形式,特别是原有的乡镇企业通过改制,大多数家族化,甚至于一些集体或集体控股企业也存在被主要管理者及其家族控制的现象,家族企业已经成为农村

9、地区最具普遍意义的企业类型。”据统计,在我国私营企业股权结构中,私人股份占92,其中企业主及其家族成员股份之和占企业总股份的80以上,处于绝对控股地位(张厚义、明立志,2002)。 作为企业内部股东的家族成员,是否掌握的企业股份越多,企业效益就越好?经济学家Mc Connen和Servaes(1990)通过对1976年1173个样本公司及1986年1093个样本公司的Tobin的Q值与股权结构关系的实证分析,得出一个具有显著性的结论:Q值与公司内部股东的股权比例之间具有曲线关系。当内部股东所拥有的股权比例从0开始增加时,曲线向上倾斜;当这一股权达到4050之间时,曲线开始向下倾斜。 究其原因:

10、一是当家族成员拥有企业的绝对股份时,“任人唯亲”的用人机制只能使其它具有经营才能的经理人望而却步,这种原始的企业产权形态和组织结构必将限制企业在更广的范围选择更有能力的人更有效地配置企业资源,由此必然带来企业的价值损失。二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张,家族企业赖以存在的血缘关系、亲缘关系和地缘关系等,往往导致“家企不分”,使企业成为“家长式”作风的“温床”,家庭纠纷、家族矛盾渗入企业经营之中,成为制约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刘平青等,2003)。三是改制后私营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严重滞后。当公司由家族控股经营,其它股东均为小股东时,董事会、监事会、甚至股东大会形同虚设,小股东对家族经

11、营者的监督约束成为一纸空文,由此引发关联交易、随意编造经营业绩等有损小股东利益的行为时有发生,企业效益下降势所难免。四是长期以来私营企业人力资本素质低下,改制后这一状况不仅没有改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更趋劣化,这无疑极大制约了私营企业竞争力的提高。我国私营企业家文化素质低下,未接受过大学教育(大专以下)占近23,乡镇企业显然比例更高。 三、江苏乡镇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探讨 1、遏制过快投资增长 江苏乡镇企业近年来过快过猛的投资增长和持续下滑的经济效益已明显地表现出资本报酬递减现象,这种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对于人口密集、能源和资源缺乏、生态条件相当脆弱的江苏来说,显然是不可持续的。 按照树

12、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政府相关部门应尽快对乡镇企业过快的投资增长势头进行干预和遏制,充分发挥政府导向作用,正确引导社会资本的投资方向,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手段,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坚持区别对待、松紧适度,加强调控和引导。对投资过快增长中出现的重复建设、低水平扩张和不利经济结构调整的粗放型增长方式,特别是那些在质量、技术、环保等方面达不到规定准入标准的投资项目要坚决遏止;对违法占地、违规建设、破坏资源、污染环境、危害安全等严重影响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投资行为要严肃查处。必须将乡镇企业盲目的投资冲动引向科学理性的彼岸,慎重选择拟投资的产业和产品,大力发展节能、环保、绿色、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和服

13、务业,发展具地方特色和比较优势的名特优新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保持固定资产投资的合理增长,坚持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农村各类企业健康快速发展。2、坚持体制创新 现代企业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和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制度,乡镇企业应当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才能有效提高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首先,集体企业应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尽可能将股权量化给集体经济组织的全体成员,或将集体资产有偿出让给职工个人,降低集体股在总股本中的比例,增加职工个人股的数量和比例,使每个成员都享有集体经济明晰的权益。这样既有利于减少经营者和普通职工冲突,缓解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过大的矛盾,也有利于员工、企业、经

14、营者利益的有机统一,激励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增强对集体经济的有效监督管理。 其次,应尽快形成多元化的产权主体和股权结构,重点吸引社会法人、自然人参股,吸引民营资本和外资参与集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改制和改造,改变集体股“一股独大”、私营企业“一家独占”的现象。构建乡镇企业长期发展的动力机制。 第三,引导具有一定规模的乡镇企业通过控股、参股、兼并和联合等资本运作手段,实施跨乡镇、跨区域的兼并重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引导个体和私营企业通过合伙、股份合作和股份制形式与集体企业进行合作与联合,降低和分散企业股权结构中内部股东过高的股权比例,实现资本的社会化,提高企业规模水平,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

15、第四,按照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规律,鼓励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私营企业应当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走出“家族企业”的模式,做大企业规模,适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大中型乡镇集体企业更要花大力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明确规定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权责,建立和落实董事会、监事会制度和企业领导人的聘任制度,实施对经理层的有效监督和制约,形成各司其职、协调运转、有效制衡、规范运作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经营机制的创新,以获取市场条件下的体制优势。 第五,在管理制度方面,要大力引导乡镇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创新管理机制,积极引进先进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彻底摒弃传统的管理思想和方法,积极推行现代信息技术、管理技术,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促进企业投资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从而从根本上改善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3、以技术创新推进结构优化调整 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命力所在,也是江苏乡镇企业可持续发展、结构调整升级和农村经济快速增长的根本动力。应当清醒地看到,近年来江苏虽然在引进外资和国外先进技术方面居全国前列,但乡镇企业大部从事的是劳动密集、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的配套零部件生产,技术创新能力极为薄弱,技术依赖性强,难以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为此,应当积极鼓励大中型乡镇企业设立研发基金和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加大研发经费的投人,坚持先进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