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外贸企业面临的结汇风险及防范毕业论文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23848920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68.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型外贸企业面临的结汇风险及防范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中小型外贸企业面临的结汇风险及防范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中小型外贸企业面临的结汇风险及防范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中小型外贸企业面临的结汇风险及防范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中小型外贸企业面临的结汇风险及防范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型外贸企业面临的结汇风险及防范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型外贸企业面临的结汇风险及防范毕业论文(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小型外贸企业面临的结汇风险及防范应对措施摘要在我国加入WTO之后,中小型外贸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世界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集团化、国际分工的深化、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石油价格的上涨,以及国家外贸经营权的放开、进口关税税率的下降、不断升值的人民币汇率等,给中小型外贸企业的发展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压力。随着我国逐步放开外贸进出口权,这对于中小外贸企业而言,竞争环境日趋激烈.面对新的挑战,中小外贸公司存在的一些问题已严重制约了其生存与发展,特别是外贸结汇风险对中小型外贸企业影响很多,因此有必要探讨其应对措施,本文通过对中小型外贸企业所面临的经营环境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中小型外贸企业的

2、在汇付、托收、信用证等结汇方式中面临的风险,并根据其风险一一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关键词 中小型外贸企业 结汇风险 结汇避险措施 目录 第一章前言第二章中小型外贸企业概述(一)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的现状(二)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得到地位及作用第三章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的结汇方式及结汇风险(一)汇付1、汇付含义及种类2、汇付结汇风险(二)托收1、托收含义及种类2、托收结汇风险(二)信用证1、信用证含义及种类2、信用证结汇风险第四章结汇风险的应对措施(一)汇付结汇风险的应对措施(二)托收结汇风险的应对措施(三)信用证结汇风险的应对措施第五章结束语参考文献第一章 前言 中小型外贸企业是我国对外贸易经济的调节

3、剂。加入WTO后,中国的中小型外贸企业面临着强大的竞争压力,它们一方面要克服自身的制约因素,另一方面要应对强大的外资企业、跨国公司以及国内大型对外贸易企业的挑战。中小型外贸企业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取得成功是一个关系到中国对外贸易经济的重要问题,所以政府也一直努力为中小外贸型企业的发展创造比较好的制度环境,近年来,中国的中小型外贸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型外贸企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已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亮点。虽然我国加入WTO对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带来了很大的机遇,但同时又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所以企业和政府都应该做好应对措施,以便能使我国企业在国际上更有活力,提升我国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然而,

4、由于2008年金融风暴,不仅仅对西方国家经济带来很大打击,同时对我国经济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对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影响甚重,很多企业在金融风暴中纷纷倒闭,或转内销,再加上人民币升值、通货膨胀等对中小型外贸企业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在外贸结汇方面,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在对外贸易中存在很大的结汇风险,应对结汇风险不得不被提到我国经济日程上,这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有很大影响。本文通过对中小型外贸企业所面临的经营环境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中小型外贸企业的在汇付、托收、信用证等结汇方式中面临的风险,并根据其风险一一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第二章中小型外贸企业的概述中小型外贸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

5、经济生活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解决就业、促进竞争、活跃市场、推动经济增长等方面具有大型企业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中小型外贸企业面临着生产技术和产业结构落后,管理水平低下,市场竞争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要走出困境,必须构建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政策和法律基础,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推进公共服务系统的改革,增强企业的风险经营意识和筹资能力。一、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现状(一)当前中小型外贸企业在我国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20世纪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的生产要素禀赋学说告诉我们: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中,一国的产业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产品的成本水平,而在一个固定时期,产品成本水平的高低是由生

6、产要素的不同价格决定的,生产要素价格的差异则是由它们的要素丰裕程度不同造成的。就我国目前的生产要素禀赋结构现状而言,呈现出劳动力资源丰裕,资本却相对不足的现状,因此,更符合我国生产要素投入结构比较优势的产业就应该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由于自身的特点,我国的中小型外贸企业恰好顺应了这一市场需求,从而大幅的发展起来。目前,我国在工商行政部门注册的中小型外贸企业超过1000万家, 占全部注册企业63.5,中小型外贸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35,创造的税收占全国税收的26,解决了全国55以上的就业问题。 (二)外向型中小企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从2003年9月起,中国大幅

7、度放宽非外商投资企业(即内资企业),从事进出口经营业务的标准,并把有关核准登记的权限下放到地方。中国商务部已经为此正式发出了关于调整进出口经营资格标准和核准程序的通知。通知对在中国境内注册的所有内资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在进出口经营资格管理方面实行统一政策。政策规定,从当年9月1日起,申请进出口经营资格的内资企业注册资本要求由现在的不低于500万元人民币中西部不低于300万元降低为不低于100万元人民币中西部不低于50万元,并取消原来成立时间须1年以上的要求;申请自营进出口经营资格的生产企业,注册资本要求由现在的不低于300万元人民币中西部不低于200万元降低为不低于50万元人民币。

8、根据中国加入WTO时的承诺,2005年后即现今中国企业都已自动拥有了外贸经营 ,进出口经营资格为一部分企业所持有和垄断的格局已彻底改变了。中小型外贸企业可以自由进入外贸市场,从事力所能及的活动,自由调整自己发展的目标和战略。中小型外贸企业凭借自己的机动灵活性可以在瞬息万变的国际市场上发挥很大的优势,填补大型企业行动迟缓带来的市场空白,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外贸市场。 但是,显而易见的事实是竞争将更加激烈了,竞争不光来自与国内同行,由于加入WTO以后,大量外资企业涌入朝气蓬勃的国内市场,这些企业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成型的运营模式。这些都使我国的外贸中小企业面临强大的竞争压力。当前形势下,唯一的出路就是

9、培育自己的核心能力,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仍局限于原有的企业组织形式、管理模式和业务操作流程,将使企业处于十分尴尬被动的局面。面对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外贸中小企业如何提高核心能力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二、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小型外贸企业是我国外贸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发展的产物,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也是我国外贸事业发展的新生力量。目前,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 已经在贸易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发挥作用 。(1)活跃地方经济。中小型外贸企业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地方性资源,为发展地方经济服务。我国幅员辽阔、国情复杂、经济发展不平衡,适合中小型外贸企业开发、利

10、用的资源很多,弥补了大型外贸企业在这方面的不足。由于中小型外贸企业相对大型外贸企业来说更贴近地方经济,因此它们会挖掘和开发地方资源,促使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发挥优势,这对我国各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积极开拓新市场。目前我国的整个社会供求关系己由供不应求转向供大于求,在这种供求状况下,企业必须致力于开拓新的市场机会,制定相应的市场策略,寻找市场间隙,才能保持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规模小、经营灵活,适合在国际大市场中寻找小机会,充分利用相对稀缺的资源开发市场,因此善于寻找新市场便成为他们生存与发展的优势。由于中小型外贸企业会不断努力去见缝插针地开发新市场,从而有利于使

11、我国的国际市场走向多元化。 (3)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太高,企业间适应市场的程度和能力也差别较大,因此在短期内难以形成较为一致的商业模式。与大型外贸企业相比,小型外贸企业的管理机制和经营模式比较贴近市场,克服了大型企业过去遗留下来的条条框框束缚,能够及时为市场上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也有利于促进企业的自我发展。第三章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的结汇方式及结汇风险在现有的结算方式中,主要的结汇方式有三种:汇付、托收、信用证。另外,还有一些延伸的结算方式,如银行保函、备用信用证等。在实务中,现在还出现了一些比较新的结算方法,如电汇中加入第三方(船方)来控制风险。不同的支付方式

12、对于贸易双方而言,在贸易结算中的风险及经营中的资金负担各不相同。本文主要对汇付、托收、信用证三种结汇方式进行论述。 一、汇付(一)汇付含义及种类 汇付,又称汇款,是付款人通过银行,使用各种结算工具将货款汇交收款人的一种结算方式。属于商业信用,采用顺汇法。汇款根据汇出行向汇入行转移资金发出指示的方式,可分为三种方式: 1、电汇(Telegraphic Transfer,T/T) 电汇是汇出行应汇款人的申请,拍发加押电报或电传给在另一国家的分行或代理行(即汇入行)解付一定金额给收款人的一种汇款方式。 2、信汇(Mail Transfer,M/T) 信汇是汇出行应汇款人的申请,用航空信函的形式,指示

13、出口国汇入行解付一定金额的款项给收款人的汇款方式。 3、票汇(Remittance by Bankers Demand Draft,简称D/D) 票汇是指汇出行应汇款人的申请,代汇款人开立以其分行或代理行为解付行的银行即期汇票,支付一定金额给收款人的汇款方式。 (二)汇付结算方式的风险1 电汇或信汇方式下的风险 信汇和电汇方式结算方式大致相同,两者的区别在于汇入行与汇出行之间的联络方式是采用航寄方式还是采用SWIFT电讯方式。就目前来看,电汇方式的应用较为普遍,而信汇方式由于资金在途时间长,操作手续多,已日趋落后,较少使用,所以我们就以电汇方式为例讨论这两种方式的风险及防范。 (1) 预付款下

14、卖方的风险“预付货款”是一种对于出口商较为有利的结算品种。因为出口商在发货前就已经收到了货款,实际上等于得到了进口方的无息贷款,其出口的风险程度已经得到了控制。换言之,出口商已经接受了进口方的“购货担保”,从而掌握了出口的主动权。但是预付款对于卖方来讲也不是没有任何风险,但买方仍然可以蓄意伪造、涂改信汇或电汇凭证,谎称已支付或汇出货款,企图诱使出口商发货,以骗取其出口货物。这种欺诈行为往往有以下特征:合同签订以后,留给卖方的交货期较短,买方在最迟装运期前很短时间内,瞄准卖方急于销货的心理,玩弄花样,先伪造了加盖银行印章的进账单,再传真过来,冒充电汇凭证,蒙骗卖方,卖方为了不违反交货期而迅速发货

15、,不去核实汇款的真实性,一旦货物发运,代表货物所有权的单据已交给买方,再发现货款未到账时为时已晚。买方擅自改变原来合同中的结算条款,比如原先合同以信用证签订,但出口商在信用证结算方式下迟迟收不到买方开来的信用证,使卖方处在两难的境地,等信用证收到后发货,则会违反合同规定的最迟交货期;如果卖方先发货,则得不到开证银行的付款担保;此时,买方利用卖方急于发货的心里,把信用证结算方式改为对卖方更为有利的前T/T方式,使用假的汇款凭证诱使卖方发运货物。买方要求卖方把运输单据直接交给卖方,在海运的时候,提单表示货物的所有权,在信用证和托收条件下,银行有为出口商处理和控制单据的义务,而在汇付的条件下,银行一般没有为出口商控制单据的义务,如果单据直接交给进口商,无疑会增加出口商的风险,一旦货物发出,出口商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所以预付款条件下,出口商也要有警惕性。(2) 货到付款的风险“货到付款”即“后T/T”,就是在签署合同后,卖方先发货,买方收到货物后,再付款的结算方式。与预付货款刚好相反,是一种有利于进口商,而不利于出口商的结算方式。货到付款条件下,出口商所面临的风险一般具有以下特征:进口商在收到货物以后对货物提出异议,在货到付款的情况下,银行不控制出口商的单据,单据由出口商先行交给进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