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说课稿动物、植物和我们教案浙教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23776993 上传时间:2024-01-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说课稿动物、植物和我们教案浙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说课稿动物、植物和我们教案浙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说课稿动物、植物和我们教案浙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说课稿动物、植物和我们教案浙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说课稿动物、植物和我们教案浙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说课稿动物、植物和我们教案浙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教版)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说课稿第三单元 家在自然中2. 动物、植物和我们一 说教材动物、植物和我们是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第三单元家在自然中的第二个主题内容,教材一开始就通过生机盎然的动植物图片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朝气蓬勃的生命世界,引领我们去探索各种神秘的生命现象,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现象来体会动植物都是有生命,而诗歌爸爸,我恨死你的猎枪则展现了一颗珍爱生命,保护动植物并愿与之和谐相处的童真之心。教材贴近孩子的生活,启发孩子们去观察探究大自然中的生命现象,感受世间万物生命的神奇,感受大自然的和谐美丽,同时激发他们热爱动植物的美好情感,唤起他们保护动植物的意识。二 说教学理念随着新的课程改革进程

2、,传统的思品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学生、课堂发展的需要,生动而形象的课堂映入教师和孩子们的眼帘,也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在我眼里,品德与生活是一门生活性、综合性、活动性极强的课程,始终应以学生的儿童生活为基础,回归生活,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和身心特点的主题活动为课堂教育载体,以正确而实用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活动中成长,在成长中生活。不过,动物植物和我们这一课内容,教材提供的仅仅只是的图画。但挖掘教材,其中便有着情感的展现和升华。单凭课文的解读,去理解生命现象,去感受生命的神奇,去热爱生命,是远远不够的,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多媒体等一系列的活动手段的呈现,变静态的教材为动态的教材,将更多

3、丰富多彩的事物更好地展现和传递,更好的达到教育的目的!这也就是我设计教学活动时始终贯穿的教学理念和思考的问题。三 说教学目标本着这样的教学理念以及我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根据二年级孩子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知道动植物都是有生命的,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寻找和感受走进动植物的生命世界,体会生命 的朝气蓬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生成关爱动植物的美好情感,产生保护动植物的行为动机。四 教学重难点1. 知道动植物都是有生命的 2. 生成关爱动植物,保护动植物的美好情感。五 说教法和学法 想要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必须通过有效而扎实的教学

4、活动手段来完成。在我看来,适合孩子的,贴近孩子生活的方法应该是最为合适,最为有效的。二年级的孩子稚嫩,认知能力有限,形象而直观的情景活动展示才能更好地激起他们的学习动机,因而产生情感的共鸣。因此我采用了如下的教学方法: 教法:直观教学法、游戏活动法、情景教学法 学法:观察学习、体验活动、合作探究六 说教学过程基于多方面的思考,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过程:(一)课前小律动,说说人的生命现象如果把学生的情感比作是小河,要让他荡起微波,需要推力。那么这个推力就是学习情境的创设,刺激学生的感官,把他们对学习产生一种期盼,对新课产生一份关注,营造一种“课伊始,情已生”的情景,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课堂的教学中来。

5、于是,在课前我安排的一个活泼欢快的小律动,让学生动起来,感受浅显的生命最直接的存在。说说人的生命现象。如:会跑、会跳、会拍手、会说话等等。让他们对快乐的课堂生活产生一种期盼。(二)走进自然王国情景,激发他们对动植物的喜爱之情。在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两个内容:1.“猜谜语”(一种植物),再说说自己知道的其他的植物,看看他们收集的植物的照片等。2. 模仿动物的叫声或动作。这样的活动符合二年级孩子的心里特点,活动有趣而生动,将动植物和孩子拉近了距离,让孩子们对它们产生了一种喜爱之情,同时也营造了一种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三)走进自然王国,寻找动植物的生命现象教学过程顺势而下,走进自然王国,去寻找动植

6、物的生命现象。我安排了如下的环节:1. 说说你自己喜欢的动植物的生命现象2. 听听自然王国中兔子和向日葵对生命现象的解释和介绍。3. 播放自然王国中动植物的活动现象,感受他们的生机勃勃。在这过程中,我让孩子通过观察,聆听,交流去全身心地感受动态教材带给他们的无限吸引力。变静态为生动,变无形为有形。让课堂丰富起来,让孩子们更加愉悦起来。 (四)讲故事,感悟人与动植物的和谐相处 1模拟动植物说话课堂来源于生活,也应回归生活,生活中的很多场景也是教师教书育人的教本。我选取了生活中的几张人与动植物之间亲密相处的照片,让孩子们去模拟他们讲话,体会动植物和人类的和谐友好。 2讲故事 再从自己的生活中找故事

7、,找找发生在身边的与动植物发生的故事,体现课堂的生活化,有趣性。 3说说动植物给我们人来带来的好处,为我们后面感情的升华做铺垫。 (五)保护动植物如此可爱的动植物给我们生活带来了这么多的快乐,可是生活中却有着令人心酸的事情,我们的朋友青蛙就跑来来向我们哭诉了。1青蛙的哭诉青蛙一边播放人类伤害他们的图片,一边哭诉。通过对孩子眼、耳、心得刺激,达到感情的共鸣。2有了深刻地情感渲染,你能为他们做点什么? 在你的生活中,有这种保护动植物的实例吗?你会怎么去做呢 ?3紧接着以一首诗歌爸爸,我恨死你的猎枪,将孩子的情绪推向了高潮,感情真挚而坚定。 (六)制作心愿卡,为动植物朋友送祝福 最后的心愿卡其实就是

8、一种决心的表现,是孩子内心深处的话,让我们的课堂由心而生,由心而结,由情而长!七 教后反思1教学素材的摄取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过去的品德课,老师是仅仅围绕教材来上的,而现在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思品课要回归生活,因此思品课生搬硬套教材教学是远远不够的,现在更多的应考虑学生的情况和需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来收集和整理教学素材,从课外、生活中去更充实教材,恰到好处地处理教材。如:动物植物和我们课文仅仅之提供了图片,根本就满足不了学生多神奇自然世界向往的需求。那么让教材在教师的手中“活动”起来,与生活中的孩子进行对话、交流,让孩子在学习中享受知识的快乐,在生活中享受知识的无处不在。这就是我的设计这节

9、课时深入思考地问题。2 教学活动的预设要体现开放性和自由性 教学活动的开放性,首先是由活动进展的不确定性决定的。这使得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前,不可能完成预设好活动的每个环节,更不可能完全预料孩子的言语、行为、动作、想法、活动的结果和不可能会产生的问题等。因为教学活动只有在进行时,就会不断创新,会不断派生出新的活动走向。在这节课中,孩子们看了课件,听了“青蛙的哭诉”后,我让说说心里的感受。当时,一个小男孩就说,我们不应该吃鱼了,要保护他们。其实对于鱼来讲是动物不假,可是现在,我们人工都会养殖鱼了,是我们的一种养殖产业,是可以提供我们使用的,所以这其中我们应该将家禽动物与野生动物区分开来,刚开始备

10、课,我并没有预设到这一点。但小孩子却对家禽和野生动物没有明确的概念,他觉得既然要保护动物就要保护所有的动物,所以说,对于课堂的生成问题,我们教师就应该及时的引导和点拨。这也说明任何教学活动都有很多预想不到的非预期性因素。八 信息技术整合说明本堂课大范围地运用了多媒体课件,使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真正的得到了整合,也让它名副其实的在课堂上发挥了自己的战斗力。刚开始模仿动物的声音,植物图片的展示,自然王国神奇的生命现象的影像的展示,再到后来“青蛙的哭诉”对整堂课都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让我的课堂生动有趣,富有活力,让孩子充满了兴趣与期盼,让教室充满了欢乐!同时也让静态地教材活灵活现起来,更好地完成了预设的教学目的以及我内心教学的理念展示,是教师教学的好忙手,是学生学习的好助手。让课堂散发人文与现代结合的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