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学院在传承地域特色文化中的实践与思考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23774233 上传时间:2022-09-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区学院在传承地域特色文化中的实践与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社区学院在传承地域特色文化中的实践与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社区学院在传承地域特色文化中的实践与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社区学院在传承地域特色文化中的实践与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社区学院在传承地域特色文化中的实践与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区学院在传承地域特色文化中的实践与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区学院在传承地域特色文化中的实践与思考(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区学院在传承地域特色文化中的实践与思考摘要:地域文化因各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不同而有差异,但在传承与发 展的模式上大致类同。本文阐述了基层社区学院,在开展特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活动中的探索,列举了在实践中碰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政策决策、机制体制、 资源配置及环境营造等方面的设想,以便更好地促进地域特色文化的有序传承与 发展。关键词:地域特色文化 传承 发展 对策与建议根植于一方的地域特色文化是该地呈现于大众面前的一张名片,推动地域文 化活动的开展是促进一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通过精心组织地域文化活动、 有效实施特色文化传承、大力开发特色文化产品、积极拓展文化产业市场,地域 特色文化才会形

2、式丰富、亮点纷呈。地域文化各地差异明显,可是传承与发展的 模式大致类同。特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要解决政策、机制体制、资源配置及环 境营造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可以促进地域特色文化的有序传承与发展一、现有实践途径分析1. 综述综观国内,对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主要模式与经验体现在以下几方 面:一是对于失传或濒于失传的文物、文化典籍及民间艺术通过挖掘、抢救、记 录、整理、出版等手段进行文化传承与发展,如民间诗歌、民间歌谣、民间戏曲、 民间史料等都是通过这种方式进行。二是对于有经济价值的特色文化可以通过产 业培育方式来传承与发展,如民间医药、民间餐饮、民间工艺等。三是对于民间 “绝技”则通过以赛

3、促技的方式加以传承与发展,如龙舟赛、舞龙赛等。四是对 于民俗文化基本采用旅游商品开发的形式进行传承与发展,如地方庙会、地方节 庆等现在基本被各地打造成特色旅游品牌。2. 政府层面的文化工程清单基层主要是借鉴了上述办法进行排摸、归类、分理后,针对性地传承与打造 本地域特色文化,按照地方政府的要求,广泛开展特色文化活动、积极创建特色 文化品牌、努力培养特色文化人才、竭力形成特色地域文化。如某基层特色文化 实事工程项目清单。文化工程类别典型项目发展方 向保护或传承方 式文化阵地延伸工程1. 社区文化讲堂2. 村民文化礼堂3. 企业文化课堂组织网格化内容课程化文化舞台搭设工程文化艺术节品牌化群团汇演、

4、汇展文物古迹保护工程1.街心戏亭2.烽堠1.抗倭城墙4.烽火台1.古城门2.城隍庙开辟游步专线复古修缮、专人巡视非遗文化宏扬工程1. 弥陀庙会2. 城隍庙会打造旅游品牌民间节庆大会民间技艺发掘工程1.*鱼鲞腌制技艺2.*鲞刀打制技艺3.*糕点制作技艺4.*“三黄汤”烹饪集群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化技艺文化产业1,渔商文化集市导入文“文化+旅打造工程1.针织文化示范基地2.休闲文化基地4.影视文化基地化专营企业,打造旅游品牌游”产业化3.学校层面的文化课程清单社区学院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积极参与地域特色文化的挖掘、保护、传 承及宏扬工作,通过深入挖掘文化特质与内涵,进而以课题的形式逐步凝聚成特

5、 色文化课程。社区学院在基层浩大的文化工程面前,主动请缨,承揽特色文化传承的任务, 从教育培训的视角有所选择地承接文化传承内容,构建课程体系,搭建平台载体, 谋定实施途径。如某社区学院承揽的文化课程清单典型案例课程方案平台载体、实施途径初步成绩活动次数海达渔精品社团培养方案课堂教习、活动展示曾获全国“群星奖”学期36次七精品社团课堂教习、活越剧赵五学彩戏培养方案动展示娘传曾参加市期36次苑级汇演九精品社团课堂教习、活曾获市舞龙学龙舞培养方案动展示赛二等奖期36次龙巾精品社团课堂教习、活多次参加县学帼模培养方案动展示文艺展示期36次特咸工作坊方校建、自运式挂靠饭店,常鱼腌案工作室年8万元年运作制

6、糕工作坊方校建、自运式挂靠饭店,常点制案工作室年12万元年运作作电电商孵化校建、自运式自销年300常商孵方案孵化园万,年培养电商年运作化 11人才120人|村送课进村合作办学受众600人平均年24次民堂课区堂社讲送课进社区合作办学受众900人平均年16次工训职培送课进企业合作办学受众2300人平均年30次二、实践中的难题剖析社区学院在推进和参与地域特色文化传承与发展活动过程中,无法“遍地开 花”,无法把项目做专做强,是因为始终存在“无处借力”、“无处着力”、“着力不准”或“使力无为”的问题,特别在争取部门协作、政策支持及提升服 务内容与意识等方面都面临无法撑开的瓶颈,给实质的文化传承、必要的课

7、程试 验、既定的项目实验等工作带进被动局面,有时甚至变成残局、死局。1. 部门对接困难乡镇街道管理文化领域的职能部门是乡镇街道党委宣传部,由宣传委员负主 职,主要以文化战线即乡镇文化站为主阵地,布置与安排各种文化建设工作。社 区学院则归属乡镇街道政府社会事业办和教育局双重领导,无法深入插足文化工 作。如笔者所在的街道每年安排文化预算经费150万元,人均文化活动经费达到 34元左右,由街道文化站统筹各类文化活动经费,重点用于文化阵地建设、大型 文化活动开展、特色文化团队组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文化产业扶持及其他需要奖励支持的文化项目,对促进街道文化的发展和繁荣的 贡献颇大。

8、社区学院虽然主动承揽相关的文化建设工作,主要立足于文化人才的 培养、文化传承课程的建设、特色文化项目挖掘、试验与实验,行事相对低调, 场面相对静寞,工作开展所涉及的各项教学与研究经费主要从自身的教育经费中 列支。因体制壁垒的存在,很难或无法从令人羡慕的文化发展经费中分得一块 “肉”来。文化领域与教育领域差不多,于外界而言,自成体系,相对封闭。社区学院 与乡镇文化站都以独立的营运个体存在,体制上不关联,业务上不交接。社区学 院主动从教育领域向文化领域靠近,因为资源、机制、平台等问题,许多方面需 要依仗文化部门,所以社区学院与文化站可以形成初级的合作联盟。但社区学院 不能涉足文化主体经营活动,否则

9、文化部门就会掐断有关的项目许可通道,关闭 某些文化共享平台,文化共建的合作就会进入僵局。2. 资源整合困难地域特色文化是需要平台载体来展示的,学校在服务“乡村振兴”建设的大 背景下,通过自身努力,以课程为载体,以培训为手段,已经初步培育了一批承 载着特色文化的社团组织,他们或身怀民间绝技、或拥有出色民俗项目组织能力、 或具有出色的表演才能,但学校往往缺少适于他们展演的平台载体,这部分资源 则控制在文化部门手中。所以学校在基础培育工作中耗费了不少心血,可最终出 彩和挣脸的往往是文化部门的事。学校服务“乡村振兴”,做特色文化培育和传承项目,向属地内各村、社区、 企业进行渗透与辐射,需要阵地来进行特

10、色文化的挖掘、培育、实验、推广和展 示,虽然社区学院可以利用教育推进过程中架构好的组织网络进行,可难免与文 化部门在工作中发生项目安排上的重复、时间安排上不一致、人员组织上的重叠、 场地使用上的冲突等尴尬局面。3. 成果共享更是困难社区学院想在服务“乡村振兴”建设背景下,有所创新地开展地域特色文化 的传承与发展工作,势必在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的基础上,创设特色的课程体 系,寻找特殊培育途径,培养特色文化专门人才,比较适合的途径主要有精品社 团的培育、特色文化人才的门罗及文化实验项目的实体化运作等。精品社团的打 造也好,门罗文化人才也好,抑或是文化项目实体化工作等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时 间、精力、物

11、力与财力,社区学院面对这些庞杂的工作时就显得势单力薄了,所 以有些工作开展到一半时就往往力不从心、后劲不足。承接地域特色文化传承与发展业务需要物质基础和人力资源来保障。有鉴于 社区学院在文化创建工作中的边缘化地位,以及利益分割时毫无进项,导致社区 学院在配合乡镇文化创建工作过程中缺少热情、缺乏持久工作的动力基础,进而 使成校教师在开展相关特色文化传承和创建工作中思想上有想法、行动上不积极, 没有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导致工作拖沓、开展不到位。三、对策与建议做好服务“乡村振兴”建设、培育乡镇特街道色文化工作,应该注重统一领 导、多部门联动、架构文化组织网络体系、整合多重文化平台资源、实质夯实文 化阵

12、地基础,才会出现特色鲜明、文化繁荣的局面。1. 文化机构体系化目前,乡镇街道文化职能部门在抓特色文化建设工作过程中,虽有整体的框 架规划,但缺少细致入微的网络架构,关键是没有实质地开展全面的基础普查, 没有把区域范围内整体的特色文化摸清、摸透,然后进行分理、归类、分析,进 而有的放矢地规划文化建设项目,形成工作体系。乡镇街道应该整合文化领导体系,提升领导规格,由党委书记或副书记主抓, 这样才能避免由宣传委员主抓时只关注文化战线、不关注教育战线、商业战线等 领域的工作,或者进行体制改革,文教系统的合署办公或机构合并,可以避免工 作重复、资源浪费现象,有助于提高战斗力,执行力。2. 文化阵地网格化

13、文化领域在理顺领导体制与工作机制情况下,就应该把触角向村落、社区和 企业延伸,占领阵地。要投入必要的基本设施建设,培育特色文化社团组织,承 载相应的特色文化主题;要促进特色文化创业市场的发展,挖掘地域特色文化所 具有的经济创造价值。文化阵地组织要把行政组织网络与群众自发组织系统紧密结合,使行政领域 的各项创建理念、工作方案与行动计划能够畅通地贯彻与落实,有效地发挥组织 网络的工作职能和工作效率。3. 文化传承课程化目前乡镇在挖掘地域特色文化过程中,大多致力于文化的展示与活动层面, 极少考虑特色文化如何进行传承的问题。许多特色文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已 经淹没于历史的洪流中,挖掘与抢救出来的诸如

14、民间戏曲、民间诗歌、民间史料、 民间工艺、民间“绝技”等在当今社会已经丧失了它的经济价值,只具有历史文 化价值,如果许多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特色文化在挖掘和抢救工作完成后,不考 虑传承问题,那么最终也会随时间消亡,那么花大力气进行挖掘、抢救这项工作 也就丧失意义。解决文化传承最好的办法是给特色文化设置课程,以教育培训的手法来实现。 乡镇特色文化的保护工作要在每一项文化被挖掘和抢救后进行课题研究,升华为 教学课程,然后组织人员、安排场地、添置器材、提供经费、特色师资等有计划 地开展培训工作,这样,特色文化项目能够持续地传承下去。4. 文化资源集约化经济较发达的乡镇乃至各村落、社区及企业,随着来自不同渠道的资金的投 入,硬件设施已经初具规模,但文化机能建设上存在类同的现象,特色不够鲜明。 各村的文化礼堂大多开展类似的文化活动,各社区讲堂开设相同的文化课程,甚 至不同类型的企业课堂传授的是相同的文化内容。可见,特色文化要在基层单位 呈现“百花齐放”的景象难度颇大。造成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文化资源的调配方式过于单一。首先,在基础设 施建设环节就出现了趋同的建设标准,没有给基层单位设置特色培育的功能载体; 另外,在文化活动展现环节没有落实好活动类型的分理,活动方案的分配,活动 资源的组合,活动具体组织人员、师资、专家等方面的组织与调配。具体解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