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协议书(汇编15篇)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23752369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33.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产协议书(汇编1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财产协议书(汇编1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财产协议书(汇编1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财产协议书(汇编15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财产协议书(汇编15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产协议书(汇编1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产协议书(汇编15篇)(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财产协议书(汇编15篇) 财产协议书1(980字)甲方性别男生于_年_月_日身份证乙方性别女生于_年_月_日身份证男、女双边均系独身,现大龄。为了生计上能有所照看,情意上有所依托,双边自愿婚配。同时为了能够生计美满,家子谐和,双边及子女特定此协议。一、男女双边自愿婚配,目标是老年了有个伴,在生计上相互照顾。二、男女双边的各自婚前财产不故此次再嫁,以致男方财产转归女方及女配方女,还是女方财产转归男方及男配方女。1、婚前甲方拥有带产权的、建造面积平方米的住房见产权证复印件为甲方婚前财产;、婚前乙方拥有带产权的、建造面积_平方米的住房见产权证复印件为乙方婚前财产。2、婚前各自储蓄,为婚前财产。婚后,

2、各自婚前的储蓄本金和储蓄礼钱仍归私人所有。婚前财产秉承权未变,甲乙双边的婚前财产由各自原来的子女秉承。3、婚前各自的债权债务在婚后仍归私人承受,对方不负有其得益及补偿的权益及义务。三、甲乙双边在此约定伉俪关系存续期间所有的财产收益作为伉俪双边并肩财产使役。四、甲乙双边伉俪关系存续期间,若有一方害病,双边子女均负调护、照顾之责。五、甲乙双边若一方物故,对配方女不再负有对另一方老人的奉养照看义务。结婚关系也将半自动解除,其身故后抚恤金等各项福利费由各自子女所得,白事由各自子女负责,骨灰盒由各自子女安插,另一方不得干涉。另一方务必在七日内回到自个儿子女身边,不得以任何理由留在对配方女方中。在世一配方

3、女务必在七日内接自个儿父或母回家,不得以任何理由推托。六、婚后并肩财产的秉承权按照法律依据执行。假如本协议的书契明白与上述目标不相符,以利于合乎协议目标的形式明白。甲乙双边、相关利害关系人即甲乙双边的子女在此明确.假如甲乙双边再嫁后,不论何时所从事的行径不合本协议的目标,则行径无效。末尽事宜双边协排解决以上协议自签字时生效男方男配方女女方女配方女甲方见人证身份证甲方见人证身份证乙方见人证身份证乙方见人证身份证_年_月_日财产协议书2(865字)_,男,19_年_月_日出生,住址:_省长沙市_,身份证号码:_。_,女,19_年_月_日出生,住址:_省长沙市_,身份证号码:_。我俩于_年_月_日注

4、册登记结婚。婚后由于双方各自支配自己的收入,各买各自所需的物品,为了免除以后可能产生的纠纷,经夫妻双方协商,就结婚之日起至签订之日止婚姻存续期内各自所买的财产作如下协议:一、_年_月年购得位于_市_区_住房一套(房屋处于_所在工作单位内),_字第_号,三室一厅,70.39平方米,为_单独购买,房屋产权归_单独所有,_无任何所有权利。房产证号:长房权证二、_年_月属_父母所有的私房拆迁,分得安置房一套(位于_市_区_),二室一厅,100平方米,房屋补差价款及所有装修费用均由_单独支付,房屋产权归刘_单独所有,_无任何所有权利。三、_年_在_县_村建有私房一栋,与父母同住,建房费用已由_单独支付,

5、房屋产权归_单独所有,_无任何所有权利。四、将来_父母去逝后所留财产,归_单独所有。五、婚姻存续期内双方独立支配自己的收入,如一方有必要理由需要向另一方借钱,债务方应立借条为凭。所借款项,必须在婚姻存续期内偿还给对方。六、婚姻存续期内一方对外所产生的债权债务,属一方个人行为,由当事人一人负责偿还,另一方不承担责任。七、本协议第六、第七条内容适用于婚姻存续期内签订之日后的行为。八、签订之日后婚姻存续期内所购财产,以支付价款一方为所有人。如属共同购买,双方另作协议。本协议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协议人签字:财产协议书3(585字)男方:_,汉族,生于_年_月_日,身份证号码:_女方:_,汉族,生于

6、_年_月_日,身份证号码:_男、女双方于_年_月_日办理结婚登记,婚后未生育子女。因双方性格不合,无法继续共同生活,夫妻感情完全破裂,已无和好可能。现男女双方本着平等、自愿原则,经协商一致,双方自愿离婚一事达成协议如下:一、男女双方自愿离婚。二、男女双方无夫妻共同财产,无夫妻共同债权。三、婚前双方各自财产归各自所有,男女双方各自私人生活用品及首饰归各自所有。四、双方确认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没有发生任何共同债务,任何一方如对外负有债务,由负债方自行承担。五、夫妻双方不存在生活困难需要帮助情况。六、本协议一式三份,男女双方各持一份,交婚姻登记机关一份,自双方签字后生效。男方:_女方:_年_月_日_年

7、_月_日财产协议书4(877字)男方:_,_族,_年_月_日生,身份证号码:_,住址:_,联系电话:_ 。女方:_,_族,_年_月_日生,身份证号码:_,住址:_,联系电话:_ 。男女双方离婚后,女方名下有多处房产和车产。现双方有复婚的打算,为了预防今后就财务归属出现纠纷,双方理智协商,在复婚前就财产达成如下协议:一、经双方确认,除_和_两处房产,女方名下的房产、车产、股票等属于双方共有财产,各占50%的份额。若涉及财产纠纷时,双方应当就该财产平均分割(房产、车产登记不影响本协议效力)。二、双方均认可,签订本协议内容是自己的真实意思表示,并已向律师咨询了解过中国法律有关规定,也明确签订本协议的

8、法律后果;双方也认可,在签订本协议时身体健康,神智清楚,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三、本协议未尽事宜,双方可另行协商约定。对本协议所约定内容产生纠纷的,男女双方应本着信任、忠诚、相互理解与关爱的原则,友好协商解决。四、本协议一式两份,男女双方各持一份,各份协议文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自双方签署后生效。五、本协议生效后在执行中发生争议的,双方应协商解决,若协商不成,任何一方均可向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女方:_男方:_签署日期:_年_月_日签署日期:_年_月_日财产协议书5(1230字)男方:_身份证号:_女方:_身份证号:_男女双方经自由恋爱相识谈婚,并准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之规定结为夫妻。

9、为明确双方婚前及婚后财产的归属,债权、债务的享有与承担,以及其他财产性权益归属及责任的承担,以保障婚后生活的和睦相处、恩爱互助,经双方平等协商,自愿达成以下协议:一、婚前财产及归属男方财产:1、坐落于_房产;2、_银行,账号_,存款_元。3、_型号车,车牌号_。女方财产:1、_银行,账号_,存款_元。2、_型号车,车牌号_。共同财产:_婚前财产协议,基于其签订当事人身份的特殊性,有了明确的意思,日后不致因协议的理解发生争执而产生不必要的矛盾隔阂。因此,在婚后可以与爱人共享的财产内容,以及共享的比例应该清楚,千万不能欲说还休,并且认为对方应该知道自己的意思。二、婚后财产归属约定1、上述财产为各自

10、所有;2、婚后工资、他人赠与、继承所得等财产都为夫妻共有财产。二、债权、债务的享有与承担1、婚前各方名下的债权、债务归各方享有与承担;2、婚后因婚姻生活产生的债务由双方共同承担;3、后因各方名下的投资,不论所得是否用于婚姻生活,所产生的债权、债务均由各自承担。三、日常开支1、家庭的日常必需开支(粮油、水电、煤气、固定电话等支出)双方共同承担。2、重要开支约定:四、甲乙双方的权利义务1、应当互相尊重、互相忠实;2、双方不得对对方实施家庭暴力,不得虐待和遗弃对方及其他家庭成员;3、双方有互相抚养的义务;4、一方对己方的父母尽赡养义务,对方应当与给支持。五、本协议自双方签字之日成立,自双方办理完毕结

11、婚登记手续后生效。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男方:_年_月_日女方:_年_月_日财产协议书6(662字)甲方:_乙方:_风险告知:这类协议书主要是夫妻双方为了明确婚后财产规划、用途,以便更好的使用婚后夫妻财产,经营家庭生活而自行制定的。因此,只要在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不出于暴力胁迫,人身威胁,自由受制等非自愿情形、不侵害任意一方人身权利的情况下即可自行约定。甲、乙双方系夫妻关系,一起生活,为了家庭和睦团结,经协商双方达成如下协议:一、甲方的收入每月拿出_元用于家庭日常共同生活开支,拿出_元用于子女的教育,拿出_元用于父母的赡养,余额归自己所有。二、乙方的收入每月拿出_元

12、用于家庭日常共同生活开支,拿出_元用于子女的教育,拿出_元用于父母的赡养,余额归自己所有。三、双方的父母共同抚养,每月支付_元的赡养费。四、家庭需要添置大件时,共同协商出资,购买后归双方共同共有。五、今后遇生活费、教育费等费用增长,双方根据当时各自的收入情况另行协商变更本协议相应条款。六、双方支付子女的教育费至子女完成学业为止。甲方:_ 乙方:_年_月_日 _年_月_日财产协议书7(1123字)男方:_(以下简称甲方) 女方:_(以下简称乙方)身份证号:_ 身份证号:_男、女双方均系独身,现年龄较大。为了生活上能有所照料,情感上有所依托,双方自愿结婚。同时为了能够生活美满,家庭和谐,双方及子女特定此协议。一、男女双方自愿结婚,目的是老年了有个伴,在生活上互相照顾。二、 男女双方的各自婚前财产不因此次再婚,导致男方财产转归女方及女方子女,或者女方财产转归男方及男方子女。1、婚前甲方拥有带产权的、建筑面积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