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分析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23645074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能源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能源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能源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能源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能源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能源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能源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分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能源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分析肇庆市统计局能源科目前,肇庆经济正处于平稳和快速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很大,同时,经济的快速增长也拉动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如何化解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之间的矛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节能降耗的首要途径。现就近几年我市能源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作如下分析。一、全市能源消费利用的基本情况(一)能源消费总量快速增长近几年,全市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同时,能源消费总量也保持了较快增长。2005年-2008年,全市能源消费增长和经济增长情况如下(见表一)。表一:2005年-2008年GDP和能源消费增长情况表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GDP

2、增长率(%)14.415.415.314.2能源消费增长率(%)10.510.9610.6910.2(二)单位GDP能耗逐渐下降单位GDP能耗是能源消费总量与GDP的比值,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能源综合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2005年以来,全市单位GDP能耗逐渐下降,由2005年的0.95吨标准煤/万元下降至2008年的0.887吨标准煤/万元,表明能源利用效率逐渐得到提高。 图一: 2006年-2008年期间各年度GDP能耗下降率(三)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呈上升趋势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反映能源消费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间的比例关系。短期内的能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通常用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来分析。它直接反映

3、出经济增长对能源的依赖程度。当经济中高耗能行业比重较大,科学技术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低的情况下,能源消费增速通常会大于经济增速,即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大于1;反之,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则会小于1。表二:2005年-2008年全市能源消费弹性系数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0.720.760.960.97其中:电力消费弹性系数1.331.061.041.00 (四)能源加工转换效率逐年下降能源加工转换效率是指一定时期内能源经过加工转换后,产出的各种能源产品的数量与同期内投入加工转换的各种能源数量的比率。该指标是观察能源加工转换装置和生产工艺先进与落后,管理水平高低等的重要指标。

4、能源加工转换效率的提高,对节能降耗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反之,则会促进能耗水平上升。图二:2005年-2008年全市能源加工转换总效率(%)二、全市能源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分析(一)从能源消费品种看,消费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目前,我市的能源消费品种主要有煤炭、石油、燃气和电力(见表三),它们消费量合计占全市消费总量97%以上。其中,煤炭和石油两个品种占据消费总量的70%以上。表三: 2006-2008年能源消费品种构成表2006年2007年2008年终端消费量吨标煤330371408比重(%)100100100其中:煤炭消费量吨标煤107124142比重(%)323335其中:石油消费量吨标煤136

5、154155比重(%)414038其中:燃气消费量吨标煤111214比重(%)3.43.53.5其中:电力消费量吨标煤697889比重(%)212122注:表中数据按当量值计算综合来看,近几年全市的煤炭消费比重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这样低质型的能源消费结构客观上造成我市能源总体利用效率低,带来环境污染、产品能源成本较高和产品竞争力偏弱。减少固体燃料的消费比重,提高电力和燃气等优质能源的消费比重,将是我市未来能源消费品种品种结构调整的重点。(二)从三次产业能源消费看,结构节能未有效发挥作用开展节能降耗的途径有两种,一是直接节能,二是结构节能。结构节能是指通过调整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提高低能耗行业比重,

6、降低高能耗行业比重来实现整体能耗的降低。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为了更好地了解全市能源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我们利用2007年和2008年我市三次产业增加值和能源消费相关数据,对2008年三次产业节能总量和结构节能量(表四)进行了测算,数据表明:2008年三次产业节能总量为-20.81万吨标煤,其中,直接节能为-28.14万吨标准煤,结构节能为7.33万吨标准煤。表四:三次产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及节能量(单位:吨标准煤/万元,万吨标准煤)07年单位增加值能耗08年单位增加值能耗07年增加值比重08年增加值比重08年三次产业节能总量08年三次产业结构节能量合计0.9190.8871.000 1.

7、000 -20.80877.3364第一产业0.280.230.22690.2087-2.1081-0.6917第二产业1.291.020.3360.3651-14.49118.9122其中:工业1.381.110.29440.3266-9.2919.4375第三产业0.580.5520.43170.4262-4.1911-0.884注:节能总量=【本期某行业单位增加值综合能耗本期某行业增加值比重上年同期某行业单位增加值综合能耗上年同期某行业增加值比重】本期增加值 结构节能=【本期某行业增加值比重上年同期该行业增加值比重】上年同期该行业单位增加值综合能耗本期增加值 直接节能=节能总量结构节能总

8、体来看,我市直接节能效果显著,是目前节能的主要途径;结构节能为正数,一定程度阻碍了节能总量的增加,三次产业中,一、三产业结构节能为负数,第二产业结构节能为正数。从数据可以看出,我市能源消费节能主要来自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能源效率的提高,产业结构调整节能作用未能有效发挥作用。要实现“十一五”规划单位GDP能耗下降16%目标任务,更应该从结构调整入手,不断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提高第三产业在GDP的比重。促进第二产业结构的优化,提高第二产业的能源利用效率水平。(三)从工业结构重型化发展看,高能耗行业结构调整为重点所在从三次产业节能总量看,第二产业节能量占69.64%(见表四),第二产业节能量为64.1

9、2%由工业来实现。然而从结构节能看,第二产业和工业结构节能量分别为8.91万吨标准煤和9.44吨标准煤,结构节能均为正值。因此,进一步减少高耗能行业的比重,优化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内部的行业结构将是未来节能降耗工作的重点所在。长期以来,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政策导向和投资倾向,使得我市重工业发展不断加快。数据显示2008年重工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69.24%,比2007年增加1.93个百分点。其中高能耗行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34.56%,比2007年增加1.28个百分点。三、 能源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中需要关注的问题(一)处理好产业结构调整变化方向与节能降耗整体要求之间的矛盾2006

10、年-2008年,全市三次产业比重变化情况如下(见表五),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逐年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不断上升。第二产业是能耗最高的行业,无形中加大了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的节能压力。形成了产业结构变化方向与节能降耗整体要求之间的矛盾。表五:2006年-2008年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情况表 单位%2006年增加值比重2007年增加值比重2008年增加值比重合计100100100第一产业25.8822.6920.87第二产业29.8833.60 36.51第三产业44.2443.7142.62(二)工业发展加快与整体能耗降低之间矛盾近几年,我市工业发展速度较快,工业结构重型化比重逐年上升。2

11、006年-2008年,全市工业增长速度均在30%以上,工业能源消费量增速在20%左右,能源消费增长偏快。工业增速大大高于同期生产总值增速。目前,我市依靠工业支撑GDP增长的因素仍然存在,产业结构重型化格局短期内不会有显著调整,并有比重加大的可能。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和节能减排的主动力不足,政府对投入节能减排的一些重点治理设施建设滞后,使得工业发展加快与完成“十一五”规划的节能目标之间存在一定矛盾。(三)低质型的能源消费结构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近几年承接产业转移,大批陶瓷和建材企业落户我市,能源消费结构发生了以煤炭消费比重逐年上升的趋势。这种低质型的能源品种,客观上造成能源总体利用效率低,污染排放量偏大,带来环境污染,给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严重影响。四、未来结构调整与能源消费协调发展的方向与对策 撰稿:陈福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