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设计行业发展情况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23643546 上传时间:2023-10-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内外设计行业发展情况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国内外设计行业发展情况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国内外设计行业发展情况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国内外设计行业发展情况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国内外设计行业发展情况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内外设计行业发展情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内外设计行业发展情况(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内外设计产业发 展概况设计产业 是在后工 业化时期信息 经济蓬勃发展背景下 产生的新兴产业 ,该产业 以先 进理念、创 新思想和前沿技 术等知 识要素为核心,通过融合不同 类型地 创意活动寻 求生产和消费环节 的价值增值,从而为社会 创造新的 财富和就 业机会。(一)国外设计产业发 展概览一般来 说,现代设计起源是从英国19 世纪下半叶由拉斯金、莫里斯等人倡 导的“工艺美术运动 ”肇始的。他们 提出的 “设计为民”、“师从自然 ”“、反对纯艺术 “”、设计 要与工 业结合“”、美术要与技术结合”等一些理念,成 为现代设计产业 形成发展的重要思想。从设计产业 孕育 发展的一百多年来看, 设计

2、的具体 门类虽 不是同 时产生、同时发 展的,但大致呈 现出一定 规律:即开始于视觉设计、建筑设计,之后是环境设计,最后以工业设计 的成长壮大为标 志,进入设计产业发 展的成熟 阶段。据统计 ,全世界设计产业现 在每天能创造 220 亿美元的 经济价值。所谓工业设计 ,目前被广泛采用的是国 际工业设计协 会联合会提出的定 义:就批量生产的工 业产品而言,凭借技 术、知识、经从广义角度上来 讲,无论是二维设计 (即平面设计 )还是多 维设计(三维立体 设计、四维动态设计 ),无论是产品设计(包括广告、影音和体 验等产品设计)、还是环境设计(包括规划、建筑和景观设计),都可以视作是广 义工业设计的

3、范畴。从这 个意 义上讲,工业设计 就是为达到某一特定目的,从构思到形成一个切 实可行的 实施方案,并且用明确手段表达出来的一系列行 为,它包含一切使用现代化手段 进行生 产和服 务的设计过程。作为 工业化和 现代化的产物,一个国家和城市的工 业设计 水平已 经成为其产业竞 争力的重要体 现。全球很多国家和城市都非常重视设计产业的发展,并都将 设计产业 作为其创新战略的重要 组成部分。英国是政府支持 设计产业发展的典范。 1944 年,政府成立了工业设计协 会,70 年代初又将其更名 为设计 委员会,主要负责推动设计产业 的壮大 发展,政府每年都 为其提供上 亿英镑的运作 经费。始于 2003

4、 年的 “伦敦设计节 ”是享誉全球的 “设计节 日”。截至 2005 年,英国约有 1.25 万家企 业、 18.5 万人从事 设计产业 及相关工作,世界上最大的 10 家设计公司 8 家在伦敦设有办事处,工业设计产值 达到 116 亿英镑,既是英国五大 创意产业门类 中产值最高的行 业,也是仅次于英国金融 业的第二大服 务业。美国设计产业 的发展以社会推 动为 主,主要由一些基金会和协会组织进 行,其中最著名的是美国工 业设计师协会。目前该协会已建立全国性的 设计促进网络,由其与商业周刊联 合主办的“优秀工业设计奖 ”在全球 拥有极高知名度;其下 设的教育委 员会,具体 负责全美 设计教育的

5、促 进。截至 2005 年,美国从事 设计 与出版行 业的企 业有 14.7 万家、人员 有 78 万人,是美国六大 创 2 意产业部门中从业人员最多、营业 收入最高的行 业。德国早在上个世 纪初就 实施了工 业设计 振兴计划,依托成熟的工 业基础,德国设计产业链 的各个 环节均已进入相 对成熟的 发展阶段。创设 于1955年的 红点设计奖 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 设计奖项之一。涵盖工业设计等 11 大产业门类 在内的文化创意产业 ,已成为德国仅次于机械制造和汽 车工业的第三大 产业。鲁尔 工业区变身“欧洲文化 创意之都 ”、柏林废 弃机 场变身 “柏林时尚节 ”永久会址、莱比锡 老工

6、厂 变身创意设计艺术 区等等 变化,无不折射出 设计产业 助推区域 产业发 展转型的身影。日本战后曾因国内企 业大量仿冒他国 产品一度被国 际上视作“设计小偷 ”。为 此,政府提出 “设计 立业”的发展方针,大力促进本国企 业从模仿向 创新转化。日本工业设计 振兴会是该国唯一一个从事 设计 活动促进的组织 ,由其主办的 G-mark 设计奖 是当今世界最著名的 设计奖项之一。借助高科技与高设计 融合制造出的日本 产品,以“轻、薄、小、巧、美 ”著称世界。韩国在 1998 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提出了 “设计韩 国 ”的发展战略,以此谋求国家 经济转型。国家产业资 源部下属的 韩国设计振兴院负责

7、全国设计产业 的促进工作。自 1994 年起,该院连续制定了三个工 业设计 促进五年计划。 2001 年,韩国成功 举办 世界设计大会,同年还成立 “产业设计 特别委员会”、建成韩 国设计中心,搭建起了完善的 设计协作体系。首都首尔 去年 还荣膺国 际设计协 会颁布的 “世界 设计之都 ”称号。在韩 国,只有荣获了“好设 3 计奖 ”的产品,才被允许使用国人 认可度极高的 “GD”标志。此外,由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 2004 年 10 月始创的创意城市网络,也是全球最 负盛名的 创意称号。该网络主要分 为设计、文学、音乐、电影、民间艺术、媒体艺术、烹饪美食等七个 创意主题,至今已有20多个城市先

8、后加入。其中设计之都 的竞争最 为激烈,“”大约有1/3的城市将目 标定位指向 这一 头衔 。截至目前,全球“ ”已有7个城市 获得 设计之都 称号,分别是柏林、布宜诺 斯艾利“”斯、蒙特利尔、名古屋、神户和我国的深圳和上海。(二)国内设计产业发 展简况国内设计产业 独立作 为一个产业 来发展的时间很短,至今不到 30 年时间。 1984 年成立的深圳市工 业设计协 会,是全国最早的设计行业协 会;同年组建的深圳市装 饰协会,也是中国第一个室内 设计行业组织。1987年,全国首家中外合 资设计 企业嘉美设计有限公司在深圳正式创办。从目前情况来看,国内设计产业相对发达的城市主要有深圳、上海和北京

9、三个城市:深圳设计产业 的发展在全国一直 处于领先地位,国内平面 设计行业主要 发轫于深圳,全国近半数 标志性建筑 设计 作品均出自于此,工业设计 的产业规模也占据全国的半壁江山。截至2008年底,全市约有 6 万多名 设计师 和 6000 多家有 实力的设计 企业,涵盖平面 设计、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动漫设计、软 件设计等10余个 领域。在2008年12月成 为国内首个、全球第六个设计之都”“后,该市先后制 订出台了设计之都 品牌运 营规划、全民“”“1+6” 4 创意行动纲领和促进创 意设计业发 展的若干意 见等重要文件,并提出了 “建设国际创 意文化中心 ”的响亮口号。上海 2010 年

10、 2 月刚刚获 批加入全球 创意城市网 络,并成为国内第二个、全球第七个 “设计之都 ”。近年来,该 市创意产业发展迅速,2009 年创意产业总产 出达到 3900 亿元,其中研发设计增加 值增长 23.6%,建筑设计 增加值增长 18.9%,基本形成了以研发设计 和建筑 设计为 主的 创意门类 ,建成 82 家总建筑面 积逾 250 万平方米的 创意产业集聚区,入驻企业超过 5000 家,吸引了来自世界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从 业人员 8 万余人,累计吸引数百亿元社会投 资。目前,该 市创意产业发 展若干意 见、创 意大师培育 计划等重大文件也都在加 紧制定之中。北京凭借科教 竞争力全国排

11、名第一的 优势 ,目前拥有各 类设计院所和 设计 公司 2 万余家,从业人员 25 万人;各类设计专业 院校 112 所,在校学生 3 万余人,2008 年全市 设计产业 的产值已突破 800 亿元人民 币。为 培育 创意设计产业 ,该市认定了 21 个市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每年设立 5 亿元的产业扶持专项资 金,大力推 进实 施了 “设计创 新提升 计划 ”,并提出了打造 “全球 设计产业贸 易中心 ”和 “世界一流 设计之都 ”的奋斗目标。(三)武汉市设计产业发 展基础武汉最具 实力的 设计产业 是工程勘察 设计,综合实力居全国第五、中西部第一。2008 年末,全市工程勘察 设计单 位共

12、 404 家,涉及公路、铁路、港口、电力、水利、煤炭等10 余个领域,其中甲 5 级资质单 位 123 家,综合甲级资质单 位 6 个;全国设计百强企业10 家,与上海数量相当,位列全国第二。拥有工程 类院士 11 位、国家级设计 大师 27 位,数量仅次于北京和上海。 2009 年,全市勘察设计领 域从 业人员近 5 万人,创造产值 280 亿元(列全国第五位),其中境外收入已突破 3 亿美元。基于以上 优势,市政府从去年开始将工程 设计业 正式列 为全市现代服务业 重点发展的七大行 业之一,并编制完成了武汉 市打造 “工程 设计之都 ”战略规划,初步拟 定的 奋斗目标是:力争到 2020

13、年,全市工程勘察 设计 行业营业 收入达到 1600 亿元,行业利润达到 160 亿元,行业增加值达到 800 亿元,在全市第三 产业增加值中的比重达到 10%以上;新增各类工程设计 企业 100 家,其中甲 级企业 50 家;吸纳中高 级人才 1 万人,其中行 业大师 30 名,综合竞争实力名列全国三甲。从各城区情况来看, 武昌区发展设计产业起步最早、基础最好、实 力最 强。早在全市提出打造 “工程设计 之都 ”之前,该区就发出了 “打造 中部 设计之都 ”的倡议。到 2008 年底,武昌区已 拥有创意设计 机构 320 余家,从业人员 1 万余人,其中 3 位工程 类院士、 6 位国家 级

14、设计 大师。仅铁四院、中南电力、中南建筑、中国船舶、中交二航等 10 家重点 设计院所的 设计总产值 就达 52 亿元,贡献税收 5.28 亿元,占该区当年 财政收入的 1/10 强。其余中心城区,如青山区、汉 阳区也具备良好的工 业工程设计 基础;江岸区、洪山区 则在创意设计 方面具 备一定先 发优势。 6 (四)几点发展建议1、建立促进机构。 建议在商 务局或科技局下 专门设 立促 进设计产业发 展的领导 小组办 公室,由分管 领导任组长 ,相关单位参加,具体负责统 筹推进设计产业发 展的规划编制、项 目建设、问题协调、数据统计 等相关事 务。2、编制专业规划。 建议编制设计产业发 展专项规 划,明确设计产业 中长期发展定位、发 展目标、发 展布局和 发展举措,主动对接五年 规划和分区 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