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8章《平行四边形》讲义第11讲菱形及正方形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23643527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75.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8章《平行四边形》讲义第11讲菱形及正方形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8章《平行四边形》讲义第11讲菱形及正方形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8章《平行四边形》讲义第11讲菱形及正方形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8章《平行四边形》讲义第11讲菱形及正方形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8章《平行四边形》讲义第11讲菱形及正方形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8章《平行四边形》讲义第11讲菱形及正方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8章《平行四边形》讲义第11讲菱形及正方形(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1 讲菱形、正方形第一部分知识梳理知识点一:菱形的概念和性质1、定义: 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2、基本性质:(1)边: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2)角:菱形的对角相等,邻角互补;(3)对角线: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4)对称性: 菱形是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对称轴有两条;1(5)面积: S=ab(其中 a、b 分别是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 或 S=底高。2知识点二:菱形的判定方法(1)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2)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3)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4)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知识点三:

2、正方形的基本概念1、正方形的定义: 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2、基本性质:(1)边: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2)角:正方形的四个角都相等;(3)对角线: 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平分,并且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4)对称性: 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有四条;知识点四:正方形判定(1)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3)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4)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第 1页第二部分考点精讲精练考点 1、菱形的性质例 1、菱形的一个内角是 120,一条较短的对角线的长为 10,则菱形的周长是 _例 2、如

3、图,菱形 ABCD的两条对角线分别长 6 和 8,点 P 是对角线 AC上的一个动点,点 M 、N 分别是边 AB、 BC的中点,则 PM+PN 的最小值是 _例 3、已知菱形的一条对角线长为 12cm,面积为 30cm2,则这个菱形的另一条对角线长为 _cm。例 4、如图,菱形 ABCD,E,F 分别是 BC,CD上的点, B EAF60, BAE18,求 CEF的度数。例 5、如图,在菱形 ABCD中,对角线 AC、BD 相交于点 O,过点 D 作对角线 BD 的垂线交 BA 的延长线于点 E( 1)证明:四边形 ACDE是平行四边形;( 2)若 AC=8,BD=6,求 ADE的周长例 6

4、、如图,在菱形 ABCD中,F 为对角线 BD 上一点,点 E 为 AB 延长线上一点, DF=BE,CE=CF.求证:( 1) CFD CEB;(2) CFE=60.例 7、已知:如图,在菱形ABCD中, F 为边 BC的中点, DF与对角线 AC交于点 M,过M 作 MECD于点 E, 1=2( 1)、若 CE=1,求 BC的长;( 2)、求证: AM=DF+ME举一反三:1、菱形ABCD中, A60o,对角线 BD 长为 7cm,则此菱形周长cm。2、如图,在菱形 ABCD中, AB=4,线段 AD 的垂直平分线交 AC 于点 N, CND的周长是 10,则 AC的长为3、如图,四边形

5、ABCD是菱形, AC=8,DB=6,DHAB 于 H,则 DH=()2412A、 5B、 5C、12D、 24(2)( 3)第 2页4、如图,菱形 ABCD的对角线 AC、BD 相交于点 O,过点 D 作 DEAC且 DE=OC,连接 CE、OE,连接 AE 交 OD 于点 F( 1)求证: OE=CD( 2)若菱形 ABCD的边长为 4, ABC=60,求 AE的长5、如图,四边形 ABCD是菱形,对角线 AC、BD 相交于点 O, DHAB 于 H,连接 OH,求证: DHO=DCO6、如图, ABC中, ACB=90, D、E 分别是 BC、BA 的中点,连接 DE, F 在 DE 延

6、长线上,且 AF=AE.( 1)求证:四边形 ACEF是平行四边形;( 2)若四边形 ACEF是菱形,求 B 的度数 .7、已知:如图,菱形ABCD中,过 AD 的中点 E 作 AC 的垂线 EF,交 AB 于点 M,交 CB的延长线于点 F如果 FB 的长是2 , AEM=30,求菱形 ABCD的周长和面积。考点 2、菱形的判定例 1、在四边形 ABCD中,对角线 AC,BD 相交于点 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 AB=BC,AC BD, A=90,那么四边形 ABCD是正方形B、如果 AC=BD,ACBD,那么四边形 ABCD是矩形C、如果 AB=CD,ADBC,那么四边形 ABCD

7、是平行四边形D、如果 AO=CO,BO=DO, BC=CD,那么四边形 ABCD是菱形例 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 E、F、G、H 分别是 AB、BD、CD、AC 的中点,要使四边形 EFGH是菱形,四边形ABCD还应满足的一个条件是。例 3、如图,分别以直角 ABC的斜边 AB,直角边 AC为边向 ABC外作等边 ABD和等边 ACE,F 为 AB 的中点, DE 与 AB 交于点 G,EF 与 AC 交于点 H, ACB=90, BAC=30给出如下结论:EF AC; 四边形 ADFE为菱形;AD=4AG;FH= 1 BD; 4其中正确结论的是()A、 B、C、 D、(例 2)(例

8、3)例 4、如图 ,已知过平行四边形 ABCD的对角线交点 O 作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 EG、 FH与平行四边形 ABCD各边分别相交于点 E、F、G、H. 求证:四边形 EFGH是菱形。例 5、如图,在 Rt ABC中, B=90,点 E 是 AC的中点, AC=2AB,BAC的平分线 AD第 3页交 BC于点 D,作 AFBC,连接 DE并延长交 AF 于点 F,连接 FC求证:四边形 ADCF是菱形例 6、将平行四边形纸片 ABCD按如图方式折叠,使点 C 与 A 重合,点 D 落到 D处,折痕为 EF( 1)求证: ABE ADF;( 2)连接 CF,判断四边形 AECF是什么特殊四边形

9、?证明你的结论例 7、如图,四边形 BFCD为平行四边形,点 E 是 AF 的中点( 1)求证: CF=AD;( 2)若 ACB=90,试判断四边形 BFCD的形状,并说明理由例 8、如图 ,在 ABCD中, AF 平分 BAD,交 BC于点 F, CE平分 BCD,交 AD 于点 E( 1)求证:四边形 AFCE是平行四边形;( 2)如图 ,若 BEEC,求证:四边形 ABFE是菱形变式训练:1、下列条件能判定四边形是菱形的是()A、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B、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C、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D、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的四边形2、顺次连接四边形ABCD各边中点,得到四边形EFGH

10、,要使四边形EFGH是菱形,应添加的条件是()A、 ADBCB、AC=BDC、AC BDD、AD=AB3、如图,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尺ABC和 DEF在直线 l 上滑动要使四边形 CBFE为菱形,还需添加的一个条件是(写出一个即可)4、如图,在 ABC中, ACB=90,D,E 分别为 AC,AB 的中点, BF CE交 DE的延长线于点 F( 1)求证:四边形 ECBF是平行四边形;( 2)当 A=30时,求证:四边形 ECBF是菱形5、已知:如图, AE BF,AC平分 BAD,交 BF 于点 C, BD 平分 ABC,交 AE于点 D,连接 CD 求证:四边形 ABCD是菱形6、如图,点

11、E、 F 分别是 ?ABCD的边 BC、AD 上的点,且 BE=DF( 1)试判断四边形AECF的形状;第 4页( 2)若 AE=BE, BAC=90,求证:四边形 AECF是菱形7、如图,在 ABCD中,对角线 AC, BD 交于点 O,点 E,点 F 在 BD 上,且 BE=DF 连接 AE 并延长,交 BC于点 G,连接 CF并延长,交 AD 于点 H( 1)求证: AOE COF;( 2)若 AC 平分 HAG,求证:四边形 AGCH是菱形考点 3、正方形性质例 1、如图,将边长为 8cm的正方形纸片 ABCD折叠,使点 D落在 BC边中点 E处,点 A落在点F处,折痕为 MN,则线段

12、 CN的长是()A、 3cmB、4cmC、 5cmD、 6cm例 2、如图,在正方形 ABCD中,AD=5,点 E、F 是正方形 ABCD内的两点,且 AE=FC=3,BE=DF=4,则 EF的长为(例 1)(例 2)例 3、如图,已知 P 是正方形 ABCD对角线 BD 上一点,且 BP=BC,则 ACP度数是()A、 45B、 22.5 C、67.5 D、75例 4、如图,在正方形ABCD外侧作等边三角形CDE,AE、BD 交于点 F,则 AFB的度数为。(例 3)(例 4)例 5、如图,在正方形 ABCD中,P 为对角线 BD 上一点, PEBC,垂足为 E, PF CD,垂足为 F,求

13、证: EFAP例 6、已知:如图,在正方形 ABCD中,点 E 在边 CD 上,AQ BE于点 Q,DPAQ 于点P( 1)求证: AP=BQ;( 2)在不添加任何辅助线的情况下,请直接写出图中四对线段,使每对中较长线段与较短线段长度的差等于 PQ 的长例 7、如图,在正方形 ABCD内有一点 P 满足 AP=AB,PB=PC,连接 AC、PD求证:( 1) APB DPC ; ( 2) BAP=2 PAC举一反三:1、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中,对角线 AC 和 BD相交于点 O,E、F 分别是边 AB、BC上的点,若 AE 4cm,DF3cm,且 OEOF,则 EF的长为。2、如图,正方形 ABCD的周长为 28 cm,则矩形 MNGC 的周长是()第 5页A、 24cmB、14cmC、18cmD、 7cm(1)(2)3、一个正方形和一个等边三角形的位置如图所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