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工作的不足及改进措施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23637000 上传时间:2022-09-0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74.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级工作的不足及改进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班级工作的不足及改进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班级工作的不足及改进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班级工作的不足及改进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级工作的不足及改进措施(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班级工作的不足及改进措施时间过得真是太快了,一晃一学期又结束了。回忆这一学期的工作就像是昨天一样记忆犹新,事事历历在目 . 本学期我担任了五(3)班的班主任兼语文教学。随着时间的进展,我和孩子们由陌生到熟悉到相知 , 这其中的苦辣酸甜只有自己体味。 班主任工作千丝万缕、 繁琐罗嗦。一个学期来,我能时刻牢记“爱岗敬业”和“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为宗旨,在实际工作中不辞劳苦地主动开展班级管理和德育教育,在领导的关心、支持、指导和帮助下,圆满的完成了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任务。但在这时 , 思考起来 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的 . 现就本学期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梳理 , 并制定出改进措施, 以备下学期使用

2、 .我从“竞”、“静”、“净”三个方面作了如下思考:“敬”: 敬师有礼(规范行礼;主动问好;微笑待人)“竞”:本学期从我自己的方面来说,主要精力放在了班级纪律的管理和教学方面,由于学生们的年龄小,又是刚刚走进学校,什么事都不懂,什么规矩也不知道,所以老师每天都感觉很忙、很累。现在仔细想一想,虽然自己很忙,但班级的整体状况自己并不满意。原因可能就是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虽然班级在学习、纪律、作业等方面也开展一些评比活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评比没有一个系统性,导致虎头蛇尾,久而久之学生们的积极性就没那么高了。经过认真的思考, 我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下学期将采取这样的思路: 从课间文明活动

3、、课堂听讲纪律、文具准备情况、个人卫生情况、教室保洁情况、升旗、两操及放学路队情况、值日完成情况、早自习纪律情况、课堂作业完成情况、家庭作业完成情况等10 个方面在班级中开展“十佳好学生“的评比活动。如:某个学生获得一项表扬记一个小红星,每月评比一次,看谁的星星最多,找出前五名,从几方面获得了星星就为本月“几佳好学生”,颁发班级小奖状。正好下学期也要对学生进行入队教育,以入队宣为契机,鼓励学生从各个方面完善自己,争取多得星星,多拿奖状,最后以获得星星的多少作为是否入队的参考条件。学期末获得小奖状最多的学生为班级“十佳好学生”。“静”:本学期学生在上操、体育课、放学路队中,“安静”一直做的不好,

4、每次都需要老师亲自到队伍前安排才能安静、整齐地把队伍带走。追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 1)没有负责任又懂得班级管理的小干部。 ( 2)学生不知道该怎么做,以为老师不在就可以说话。( 3)学生的自觉性差,没有规范约束他。针对以上问题我制定出以下措施: ( 1)对小干部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培训,使他们懂方法,会管理。(2)明确路队要求,制定表扬和惩罚措施,奖惩分明。( 3)以“十佳好学生”评比为契机,调动学生积极性。另外, 在学生的课间活动方面本学期也存在一些问题, 尽管老师总是强调课间不允许追跑打闹,但学生根本就听不进去。所以下学期,我要充分利用班干部资源,对学生进行管理,还要在课间时安排一些娱乐活动

5、,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有就是借助“十佳好学生”的评比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想,有了以上这些措施,“静”在我班也会有好转。“净”:这是一个老让我头疼的问题,教室里刚刚墩完的地面,一会儿就脏了,光靠老师一个人来保洁、监督根本就不是办法,原因是: ( 1)学生没有良好的保洁习惯,认为方正教室又不是自己的家,脏东西仍就仍吧。(2)班干部的管理意识不强。(3)对于破坏班级卫生的行为没有惩罚措施,所以就没有任何约束。根据以上原因制定出了如下措施: ( 1)制定班级卫生保洁细则,规定每位学生都有保护教室卫生的责任,不能随便向教室或楼道仍东西。(2)对班干部进行培训,增强监督、管理力度。(3)对于屡次破坏班级卫生的同学要给予一定的惩罚。如:增加其做值日的次数或减少其获得小星星的颗数等等。再有就是学生的个人卫生问题,春天到了,万物复苏,细菌也开始滋生,如果不注意个人卫生,很容易患传染病。每个人都喜欢看美的事物,干净整洁的外表是一个人生活态度的体现,能给人以美的感受。针对以上归纳的班级在本学期存在的一些问题, 自己进行了认真梳理, 目的是使今后的班级工作顺利进行,我相信,下学期我班的班容、班貌会有一个很大的改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