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乐山市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毕业班调研考试试卷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23622834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乐山市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毕业班调研考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四川省乐山市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毕业班调研考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四川省乐山市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毕业班调研考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四川省乐山市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毕业班调研考试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四川省乐山市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毕业班调研考试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乐山市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毕业班调研考试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乐山市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毕业班调研考试试卷(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乐山市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毕业班调研考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伫(zh)立 收揽(ln) 虐(n)待 哗(hu)众取宠B . 犀(x)利 钢盔(kn) 诡谲(ju) 金碧辉煌(hung)C . 瘦削(xio) 蓦(m)然 污秽(hu) 喃(nn)喃自语D . 踌躇(ch) 羡(xin)慕 童谣(yo) 蹑(sh)手蹑脚2. (2分) 下列字形和加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 廓然无累(ku) 艨艟(tng) 洨河(xio) 雾凇B . 暴殄天物(tin) 震悚(shng) 茸毛

2、(rng) 聒噪C . 百舸争流(k) 仄歪(z) 家醅(pi) 狼籍D . 乳臭未干(xi) 骈进(pin) 恣睢(z) 萧索3. (2分) “可只有在这里,在尽情领略了英国剑桥脱尽尘埃的景色后,她才恍然觉察,那的碧草、的流水、的睡莲、的朝晖晚霞,好像可以随着空气、星光一起渗透进人的灵魂。”横线上填写的词语依次是( )A . 潺潺奔涌无边青青明艳灿烂窈窕玲珑B . 无边青青窈窕玲珑明艳灿烂潺潺奔涌C . 无边青青潺潺奔涌窈窕玲珑明艳灿烂D . 潺潺奔涌窈窕玲珑无边青青明艳灿烂4. (2分) (2017八下城中月考)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 . 成语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智慧

3、的结晶,承载着丰富和厚重的人文内涵,极具文化价值,是中华文化的“活化石”。B . 我们的先辈们开辟了古丝绸之路,开启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大交流时代。C . 当时他对自己能否获奖,没抱太大的希望,因为进入决选名单的五位作家都非常强。D . 由于浏览处理网络信息会浪费太多时间,让不少网络大V宣布退出微博和朋友圈。5. (2分)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不过更多人认为实行微博实名制后,可以让网民增强责任意识,减少网络谣言的发生。实名制的推行让不少网友担心,某些揭露社会问题的人可能会因此而不敢言。从今年3月16日开始,国内几大门户网站的微博全部实名制。以后未经实名认证的微博将不能发言和转发,只剩

4、下浏览、旁观的权利。而且个人信息如何安全保护而不被泄露也是一个问题。A . B . C . D . 6. (2分) 下面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其中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 A . 鲁智深_倒拔垂杨柳B . 孙悟空_大闹天宫C . 诸葛亮_三顾茅庐D . 刘姥姥_进大观园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2分)7. (6分) 阅读故乡中的几段文字,回答问题。这来的便是闰土。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阿!闰土哥,你来了?”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

5、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1) “我”对故乡“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小英雄的影像”也忽地模糊了,但“我”想着想着,沙地、天空、圆月又出现在眼前。为什么影像会模糊?人们都说“月是故乡明”, 从全文来看,你认为这次离开故乡的“我”还会有这种感受吗?(2) “他的态

6、度终于恭敬起来了”一句中的“终于”和下文中的哪一个词相照应?它们有什么表达作用?(3) 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都写到了“说不出话”的情况,原因是否相同,为什么?8. (16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在春天里观察两只鸟不是一棵,也不是两棵,而是一排水杉。在我居住的城市的东南,向天空高高地一排直立着,高过了那些栗树、梧桐、刺槐和雪松。两只鸟,我们权且可以称它们为山喜鹊吧,在早春里飞来。我以为我认识它们,我以为它们是去年的那一对。它们的巢还在,也就是说它们原来的家还在。经过了去冬的那场大雪,看上去好像依然完好无损。而且,就一只鸟巢而言,它的高度、支点、造型,都大抵可以称得经典。两只鸟飞来,先在空中盘

7、查了一会,停留在附近的一棵树上,对去年那只的鸟巢进行确认。我不知道上帝赋予它们怎样的心灵提醒和暗示,也不知道它们依循了怎样的信息和气息,能够从浩渺的远方,准确地找到这一排杉树,找到它们的巢穴。现在的情况是,它们在经过确认之后,瞬间两只鸟同时飞起,又同时落在了那只鸟巢之上。我猜它们一定会检查它们一冬没有人居住的房子,然后进行外墙的修补,更是要把卧室重新装饰一新。它们要在那里缠绵相拥谈论天气和诗歌、生儿育女,当然也要在那里抵御今年的飓风、雷电和大雨。很快,我发现我错了。那两只鸟并未干这些事情,它们选择了另一棵树,开始建造一个新的巢。循着我的目光从左往右看过去,如果去年的那个巢在第三棵水杉上,那么它

8、们选择的就是第五棵。现在我似乎知道了,这两只鸟不是去年的那两只鸟,而应该是去年那两只鸟的儿女吧。年轻的一代,风华正茂,奋发有为,热爱生活,富于幻想,它们怎肯居住父母的旧巢呢。它们的家族不遗传依赖和懒惰,这是天然的风范;只有人类才会有不肖子孙,好吃懒做,在父辈的财富中坐享其成坐吃山空。鸟类不会。它们担当不起上帝的指责和同类的嘲笑。当然,建造一个家是复杂的、艰难的。我无法知道那两只鸟整个春天的辛勤和劳苦,我只能通过它们飞向忙碌的身影对它们进行判断和猜想。就这样,有一天,我像是突然出现,它们的家建好了。一只巨大的鸟巢也像是突然从枝头上长出来,和树完美地融成一体。我能感觉到巢的坚固和安稳,也能想象那卧

9、室的簇新和舒适。那天,让我觉得仿佛整个春天里,我都在向它们仰着脸。年轻人的新巢建在第五棵树上,父母的旧居建在第三棵树上;父母亲不在了;高高树顶的旧居空着,仿佛一个家族的图腾和标志;从我的角度看去,直立的杉树举着那只旧巢,更像是举着一个祖宗的牌位。那么,这两只鸟选择在第五棵树建造自己的新家,是想象诚守着父母的遗址和祖宗的牌位。那么,与之间隔一棵树的距离,是不是想和旧时的文化传统既不挨得太远,又不挨得太近。它们在生命的繁衍和系统中,需要有自己年轻独立的思想,需要创造一种完全属于自己的信心、锐气和生活。而我必须自觉离开了,我要做的不是对两只鸟进行观察和猜测,而是能否进行自身的反省,包括我对待美妙自然

10、和可爱生灵的态度和行为。旧巢和新巢都建在树的高处,那几乎是树的梢顶了。它们未必不知道这要担当多么大的风险,但它们更知道这世上真正的风险,来自人类。因此它们把巢尽可能地建在高处,建在梢顶,那是对人类明白无误的拒绝、痛斥和对峙。那个悬在高空的巢穴,高高悬在我们的头顶之上的巢穴,不知是鸟类的天性不安,还是人类的巨大痛苦。(有删改)(1) 读文章,理清行文思路,填上恰当短语或词语。文章以我观察两只鸟为线索,先写两只鸟旧巢与我的观察和猜测,再写两只鸟在旧巢不远不近处与我的观察和思考;最后写两只鸟把巢建在引发的我对人类自身的反省。(2) 读下面句子,品味加线字的妙处。一只巨大的鸟巢也像是突然从枝头上长出来

11、,和树完美地融成一体。“那天,让我觉得仿佛整个春天里,我都在向它们仰着脸。(3) 根据文意,请简析两只鸟把巢筑在第五棵树梢顶的原因。(4) 文章最后写道:“那个悬在高空的巢穴,高高悬在我们的头顶之上的巢穴,不知是鸟类的天性不安,还是人类的巨大痛苦。”请结合第八段,分析这句话所体现的作者的观点。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9. (11分) (2016九上扬州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汤敦甫在京师,乘车过宣武门大街,有卖菜翁弛担坐,御者误触之,菜倾于地。翁捽(zu)其御者,詈且殴,索偿菜值。公启帘问曰:“值几何?我偿汝。”翁言钱一贯,公揣囊中已空,命同来家中取钱。翁不肯曰:“偿

12、则此地偿耳。”公为之窘。适南城兵马司指挥至,起居已,曰:“此小人,由某携回重惩可也。”翁始惶恐,叩首乞哀。公谓指挥曰:“无庸,假贯钱足矣。”指挥如数与之。翁叩谢去。公仍停辔,与指挥言良久,意翁行已远,乃别指挥,叱驭去。【注释】捽(zu):揪。詈(l):骂。起居:问安。(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有卖菜翁弛担坐 _公为之窘 _适南城兵马司指挥至 _假贯钱足矣 _(2) 下列加横线“之”的意义、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御者误触之A . 辍耕之垄上B . 公为之窘C . 马之千里者D . 指挥如数与之(3) 翻译下列句子。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翁捽其御者,詈且殴,索偿

13、菜值。(4) 作为封建士大夫的杰出代表,汤敦甫和柳宗元都有人性的闪光点。请结合本文和柳宗元的捕蛇者说,对汤敦甫和柳宗元分别作出简要评价。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0. (10分) (2016温州模拟)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题。暮春宋黄庚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柳绵飘白东风老,一( )斜阳叫子规。(1) 从诗中落花、_、_等词中可见暮春之景。(2) 诗歌最后一联空缺处有人填“树”,有人填“道”,你赞成哪个词语?请结合诗歌内容说明理由。五、 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11. (8分) 按要求默写。(1) 念天地之悠悠,_(登幽州台歌) (2) 杜甫的望岳中,写出了作者凌云之志的一句是:_,_。 (3) 浩荡离愁白日斜,_。落红不是无情物,_。(己亥杂诗) (4) 斯是陋室,_。(陋室铭) (5) 请把陆游的游山西村默写完整。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_,_。_,_。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六、 综合性学习 (共3题;共26分)12. (5分) (2017九上成都开学考) 朋友,是我们的青春同路人。我们应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怎样与其同行青春路?请探究下面两则材料,做出你的回答。材料一:管宁、华歆共园中除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