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总承包模式下安全管理浅析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23617969 上传时间:2022-09-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6.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施工总承包模式下安全管理浅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建筑施工总承包模式下安全管理浅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建筑施工总承包模式下安全管理浅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建筑施工总承包模式下安全管理浅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建筑施工总承包模式下安全管理浅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施工总承包模式下安全管理浅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施工总承包模式下安全管理浅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筑施工总承包模式下安全管理浅析 摘要:建筑施工企业发展越来越多样化,安全管理存在很多的问题,必须得到很好的解决。要得到解决就必须加强各级安全管理,加强教育,提高劳务分包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水平,强化总承包的职能和权利。关键词:总承包;安全管理;建筑施工近年来,随着国家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业已成为发展较快的行业之一,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的方式也越发多样化,随着企业改制的不断深入,尤其国有大中型施工企业的大项目管理模式,工程分包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劳务分包,非常普遍。但是国家对申请成立劳务公司的企业在安全方面没有过多的要求,导致劳务公司不重视安全工作,不认真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人员不固定,

2、固定人员很少,接的活多了就到处招募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每年,每个季度劳务公司没有承揽相应量的工程量时,人员流失多。此外,总承包企业和劳务公司不注重劳务工的长期安全知识和岗位知识培训。因此建筑生产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统计,建筑施工事故: 2005年 1015 起、死亡 1193 人;2006 年 888 起,死亡 1048 人;2007 年859 起、死亡 1012 人;2009 年 673 起、死亡 794 人。其中大部分事故是发生在安全管理缺陷,如何缓解严峻的安全压力,成为各级政府部门、企业和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必须面对的问题。第 1 章 总承包劳务分包安全管理存在的

3、问题分析11 总承包企业资源缺乏这里的资源指的是对工程进行全面控制的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人力资源的缺乏表现是:在现阶段绝大多数的施工过程中,总承包企业往往只派很少的管理人员进驻,这就造成了在技术上、管理上的漏洞,留下了安全隐患。111 总承包企业管理人员以监督者的身份出现 现场的管理人员以监督者的身份出现在施工过程中,而不是以参与者的身份出现在施工过程中,这就犯了安全管理的大忌安全管理是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的,而不是坐在办公室空想出来的。112 隐患处理不及时总包企业的安排得不到很好、及时的落实,可能有些安全隐患被发现,但是总包企业没有人力去处理,需要分包企业来完成,这就存在处理的时间差和处理

4、的彻底性问题,而安全事故往往是在这个时间差和彻底性上发生的。113 财力资源缺乏总包企业对工程款是没有绝对的控制权的。在工程款的使用上总包企业只是起一个传递的作用,这就造成了安全管理上的被动。众所周知,安全需要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只有达到一定的投入后才可能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而物的不安全状态正是建筑施工事故中最直接、最重要的原因,控制了物的不安全状态,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就会大大地降低。而现实情况是怎样的?在现阶段的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大量的物的不安全状态不能被发现,而分包商不进行投入,总承包企业苦于没有资金和其他原因等只好听之任之,转而从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上控制安全事故,从而失去了控制安全

5、事故的最好办法。12 企业安全意识淡薄现阶段建筑行业的全分包模式非常盛行,引起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现阶段建筑市场不规范,加之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行业利润逐渐降低,投标模式以低价中标为主,利润空间狭窄,总包企业如果按投标要求配置人员、机械设备、安全防护用品等,利润会非常低,甚至亏本,还不如分包出去收管理费合算,这就给了分包企业机会,而也埋下了安全隐患,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21 对安全工作的认识不足分包企业认为安全工作是总包企业的事,安全工作是表面工夫,只要搞好关系就得过且过,从而忽视了安全管理的本质,这就注定在安全投入上的严重不足,其中包括人力投入的不足和财力投入的不足。现阶段,绝大多数的

6、全分包企业是不管安全工作的,由少量总包企业的人员来管理,甚至出现身兼数职的情况。财力的投入不足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对下级专业队伍的选择上,全分包企业首先考虑的不是专业程度、人员配置、业绩,而是报价,只要报价足够低,其他的都是次要的,这就造成分包队伍的专业素质低下,为后续的施工留下安全隐患。122 建筑材料缺陷在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上,在材料的选择上分包企业考虑的是价格而不是品质,有时候为了节约资金甚至购买劣质材料,在材料使用上能省则省,甚至出现偷工减料的现象,所有这些直接造成了物的不安全状态。123 缺乏安全管理体制安全管理是一门系统的工程,需要专门的部门和专业的技术人员来进行管理,而分包企业连

7、单独的安全管理机构都没有设置,即使有也是人员配置不足,或者身兼数职,根本不可能科学而实际的制定符合自己企业的各种安全管理规定和制度,列出施工现场的重大危险源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并且对施工现场缺乏了解,导致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或失控。第 2 章 总承包劳务分包安全管理工作的对策21 强化总包企业的职能和权力总包企业要从分包企业的选择上和经济上加强对施工过程的控制力度,另外,还要利用社会现有的各种资源加强对分包企业的控制力度。2.1.1 分包企业的选择总包企业要有一套完善的管理模式即收集和建立各种分包企业的档案,其中包括该企业的资质、安全许可证、专业化程度、人员配置、机械设备配置、企业业绩和

8、过去几年的安全生产状况等,对安全不达标、不遵守合同等有劣迹的分包企业要首先排除在外,而是单单看分包企业的报价和领导的个人喜好、关系网。2.1.2 经济上加强控制在经济上加强控制是指在签订分包合同时,从总造价中提出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安全备用金,一旦分包企业不能按要求履行安全责任时,总包企业可以直接动用这笔资金进行安全投入,保证安全生产,而不需要得到分包企业的同意,工程完工后根据实际情况将多余的备用金返还给分包企业。2.1.3 社会监督利用社会资源指的是利用安全监督部门、政府职能部门、社会媒介等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视察和曝光等促进分包企业自觉的重视安全管理。22 提高分包队伍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水

9、平在分包施工中,安全生产的真正主体是分包企业,要想真正控制和减少事故发生,必须从根本改善分包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规范分包企业安全生产行为,明确和落实分包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2.2.1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分包企业要将自己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层层落实,并在和总包企业沟通后制定适合本项目施工的相关教育制度、安全技术交底制度、检查制度、奖罚制度等各项安全制度,明确各层安全管理考核目标,严格要求员工不能只凭主观感觉估计是否有危险。一切行为必须照章办事,养成遵章守纪的良好的劳动习惯。2.2.2 规范安全生产行为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政策法规、安全文化、安全技术、安全管理和安全技能等系统安全培训,增强全员的安全意识

10、和素质,特别是要提高重要岗位的安全意识,把建筑安全政策法规与安全行为转化为自觉行为规范,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率。2.2.3 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加大对安全技术研究的投入,提高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材料、新结构等复杂问题的危险预测和预防能力。建立重大事故应急救援处理预案,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带来的经济损失和减少人员伤亡。第 3 章 安全施工的建议建筑安全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管理方法,建立新的安全管理模式,实现安全防护水平明显提高、文明施工管理水平明显提高、施工人员综合素质明显提高的良好安全氛围,强化安全基础,整合社会资源,推动安全发展,人人讲安全,时时抓安全,才能真正使安全管理水平上一个新台阶。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事故快报,官方网站资料,2011,12.2张景林,崔国璋主编.安全系统工程M.煤炭工业出版社,2002,82-83.3吴穹,许开立主编.安全管理学M. 煤炭工业出版社,2006,95-9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