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23615621 上传时间:2023-12-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绪论一:名词解释1. 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是从细胞的显微、亚显微和分子三个水平对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开展研究的学科。二:问答题1. 细胞生物学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细胞生物学的发展主要经历了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的创立、显微水平的细胞学研究、实验细胞学阶段、亚显微结构和分子水平的细胞生物学阶段。第二章 细胞的概念与分子基础一:名词解释1. 细胞: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细胞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有机体生长与发育的基础;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没有细胞就没有完整的生命。2. 细胞内膜:在真核细胞中,除质膜外,细胞内还有丰富的膜结构,它们形成了细胞内各种膜性细胞器,

2、如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各种膜泡等,称为细胞内膜。3. 原核细胞:是指体积较小,结构简单,没有典型的核结构的原始细胞形态。4. 生物膜(biomembrane):细胞内膜与质膜在化学组成、分子结构和功能活动方面具有很多共性,把质膜和细胞内膜总称为生物膜。5. 生物膜系统:是指以生物膜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系列膜性结构或细胞器,包括细胞膜、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线粒体、溶酶体、过氧化物酶体及核膜等。6. 单位膜 (unit membrane):电子显微镜下,生物膜均呈“两暗夹一明”的形态结构,又称为单位膜。7. 真核细胞:指含有真核(被核膜包被的核)的细胞,主要特征是有细胞膜、发达的内膜系统和

3、细胞骨架体系。8. 细胞表面:以质膜为主体,包括质膜和质膜外表面的细胞被或糖被以及质膜内侧的胞质溶胶,他们共同组成了一个多功能复合体系。9. 真核细胞的超微结构:生物膜系统、遗传信息表达系统、细胞骨架系统、细胞质溶胶。10. 最小最简单的细胞:支原体。第四章 细胞膜与物质的穿膜运输一:名词解释1. 细胞膜(cell membrane):细胞膜是包围在细胞质表面的一层薄膜,又称质膜。细胞膜将细胞中的生命物质与外界环境分隔开,维持细胞特有的内环境。2. 细胞外被(cell coat):在大多数真核细胞表面有富含糖类的周缘区,也称糖萼。3. 脂质体:膜脂都是两亲性分子,它们在水溶液中能自动聚拢,使亲

4、水的头部暴露在外边,与水接触,疏水的尾部埋藏在里边,并可形成两种形式:球状分子团、脂双层。其中脂双层为了避免双分子层两端疏水尾部与水接触,其游离端往往能自动闭合,形成充满液体的球状小泡称为脂质体。4. 膜内在蛋白:以一次或多次穿膜的螺旋或筒形式结合在质膜中,又称跨膜蛋白。5. 膜周蛋白(peripheral protein):与膜脂的极性头部或内在蛋白亲水区以非共价键相互作用间接与膜结合。6. 脂锚定蛋白(lipid-anchored protein):位于质膜两侧,以共价键与脂双层内的脂分子结合。7. 脂筏 (lipid raft):脂双层不是一个完全均匀的二维流体,内部存在富含胆固醇和鞘脂

5、以及特定种类膜蛋白组成的微区称为脂筏。 8. 网格蛋白:由3条重链和3条轻链组成三腿蛋白复合物。36个三腿蛋白复合物聚合成六角形或五角形的篮网状结构,覆盖于有被小窝(或有被小泡)的细胞质侧表面。具有牵拉质膜内陷形成有被小泡的作用。9. 衔接蛋白:介于网格蛋白与配体-受体复合物之间,参与包被的形成并起连接作用。从而形成和维系了网格蛋白-囊泡的一体化结构体系。具有特异性地结合不同种类受体的作用。10. 发动蛋白:是可结合并水解GTP的特殊蛋白质,在膜芽生形成时与GTP结合,在膜囊的颈部聚合使膜缢缩并断离形成囊泡。11. 被动运输(passive transport):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进行,所需

6、要的能量来自高浓度本身所包含的势能,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12. 简单扩散(simple diffusion):小分子的热运动可使分子以自由扩散的方式从膜的一侧通过质膜进入另一侧13. 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在载体蛋白的介导下,不消耗细胞的代谢能量,顺物质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进行转运。14. 主动运输(active transport):是载体蛋白介导的物质逆电化学梯度,由低浓度一测向高浓度一侧进行的穿膜运输方式15. 协同运输: 由Na+-K+泵(或H+泵)与载体蛋白协同作用,间接消耗 ATP所完成的主动运输方式。16. 离子通道(通道扩散):为整合膜蛋白构成,

7、在膜上形成亲水性的穿膜孔道,快速并有选择地让某些离子通过而扩散到质膜的另一侧。17. 载体蛋白(carrier protein):与特定溶质分子结合,通过构象改变进行物质转运,既介导被动运输又介导主动运输。18. 通道蛋白(channel protein):在膜上形成亲水孔道,贯穿脂双层,介导特定离子转运,仅介导被动运输。19. 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细胞通过受体的介导选择性高效摄取细胞外特定大分子物质的过程20. 连续性分泌途径:指分泌蛋白在粗面内质网合成后,转运至高尔基复合体,经修饰、浓缩、分选,形成分泌泡,随即被运送到细胞膜,与质膜融合,将分泌物排出的过程。21. 调节性分泌途径:是指分泌

8、性蛋白合成后先储存于分泌囊泡内,只有当细胞接受到细胞外信号的刺激,才能启动胞吐过程,将分泌物释放到细胞外。22. 胞吞作用的类型:吞噬作用、胞饮作用、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23. 门控通道的三种类型:配体门控通道、电压门控通道、应力激活通道。24. 流动镶嵌模型调的膜的两种特性:膜的流动性和膜蛋白的不对称性。25. 根据膜蛋白接到物质运输方式的不同,膜蛋白可分为:载体蛋白、通道蛋白。26. 膜蛋白的运动方式:侧向扩散、旋转扩散。二:简答题1. 概述膜的化学组成与特性。 主要由脂类,蛋白质,糖类三种物质组成,此外,还有少量水分,无机盐,金属离子 不对称性决定膜功能的方向性,主要包括膜脂的不对称性,

9、膜蛋白的不对称性,膜糖的不对称性;流动性是膜功能活动的保证。2. 影响膜流动性的因素有哪些?膜脂的流动性和膜蛋白的运动性3. 影响膜脂流动性的因素有哪些? 脂肪酸链的饱和程度及其长度;胆固醇的双重调节作用;卵磷脂与鞘磷脂的比值;膜蛋白的影响 4. 关于细胞膜分子结构的片层结构模型、单位膜模型、流动镶嵌模型、脂筏模型的主要论点和特点。 片层结构膜型:蛋白质-磷脂-蛋白质;单位膜模型:“两暗一明”的三层式结构(静态) 流动镶嵌模型:脂双层构成主体,具有晶体分子排列的有序性,又有液体分子的流动性,蛋白质分子以不同形式与脂双分子层结合,是一种动态的,不对称的具有流动性结构 脂筏模型:许多蛋白质聚集在脂

10、筏内,便于相互作用;脂筏提供一个有利于蛋白质变构的环境,形成有效的构象。5. 以钠钾泵为例说明主动运输的特点及钠钾泵的工作原理。 一,从细胞内摄取3个钠离子;二,ATP磷酸化亚基;三,通过磷酸化改变构型,向外释放三个钠离子;四,从细胞外摄取2个钾离子;五,去磷酸化构型改变;六2个钾离子释放到细胞内,泵恢复到原始状态6. 以胆固醇的摄取为例说明受体介导内吞作用的过程和特点。 受体向有被小窝集中与LDL结合,有被小窝凹陷形成有被小泡进入细胞,有被小泡迅速脱去外被形成无被小泡,无被小泡与内体结合,在内体酸性环境下LDL与受体解离,受体经转运囊泡返回质膜,被重新利用含LDL的内体与溶酶体融合,LDL被

11、分解释放出游离胆固醇7. 小泡运输的方式及特点? 方式:胞吞作用、胞吐作用。 特点: 伴随着膜的运动,涉及膜泡的融合与断裂。 需要消耗能量。 被转运的大分子物质不与细胞内其他大分 子或细胞器直接接触和混合。ATP驱动泵(离子泵)(被动运输) (被动运输)共运输 协同运输(离子梯度驱动的主动运输)(被动运输)通道扩散对向运输第五章 内膜系统一:名词解释1. 内膜系统:把细胞内那些在结构、功能和发生上相互密切关联的所有膜性结构细胞器统称为内膜系统, 主要包括: 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过氧化物酶体、各种转运囊泡及核膜等2. 内质网: 内质网是由一层单位膜围成的管状、扁囊状或小泡状结构,它们互

12、相连接构成一个连续的网状膜性系统, 它是生物大分子合成的基地。3. 粗面内质网(RER):排列整齐的扁平囊状结构,网膜胞质面有核糖体颗粒附着。主要和外输性蛋白质及多种膜蛋白的合成、加工及转运有关。蛋白分泌功能旺盛的细胞中,粗面内质网高度发达;肿瘤细胞和未分化细胞中相对较少。 4. 滑面内质网(SER):表面光滑的管、泡样网状结构,无核糖体附着,并常常可见与粗面内质网相互连通。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器,在不同细胞或同一细胞的不同生理时期,常表现出完全不同的功能特性。5. 信号肽:一段由不同数目、不同种类的氨基酸组成的疏水氨基酸序列,普遍地存在于所有分泌蛋白肽链的氨基端,是指导蛋白多肽链在糙面内质网上

13、进行合成与穿膜转移的决定因素 。6. 高尔基复合体:是由三种不同类型的膜性囊泡组成的细胞器,脂类是基本成分,还有以糖基转移酶为标志酶的酶蛋白体系。一般划分为扁平囊泡(潴泡)、小囊泡(小泡)和大囊泡(液泡)三个组成部分,是一种极性细胞器,是细胞内蛋白质分泌运输的中转站、物质加工合成的重要场所、蛋白质分选和膜泡定向运输的枢纽。7. 分子伴侣:能够帮助多肽链转运、折叠和组装的结合蛋白,本身不参与最终产物的形成。在羧基端有一KDEL驻留信号肽,它们和内质网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而驻留于网腔不被转运。因此,也被称作驻留蛋白。8. 初级溶酶体 (primary lysosome):是指通过其形成途径刚刚产生的

14、溶酶体,其囊腔中的酶通常处于非活性状态。9. 次级溶酶体(secondary lysosome):当初级溶酶体经过成熟,接受来自细胞内、外的物质,并与之发生相互作用时,即成为次级溶酶体,是溶酶体的一种功能作用状态。10. 自噬溶酶体(autophagic lysosome):是由初级溶酶体融合自噬体后形成的一类次级溶酶体,其作用底物来自细胞自身的各种组分,如衰老或残损破碎的细胞器(形成的自噬体)、分泌颗粒等。11. 异噬溶酶体(heterophagic lysosome):是由初级溶酶体与细胞通过胞吞作用形成的异噬体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类次级溶酶体,其作用底物源于细胞外来异物。12. 残质体:是

15、指次级溶酶体在完成对绝大部分作用底物的消化分解后,尚会有一些不能被消化、分解的物质残留其中,此时的溶酶体称之残质体,也称三级溶酶体。13. 过氧化物酶体:是一类具有高度异质性的由一层单位膜包裹而成的膜性球囊状细胞器。 14. 膜流:发生于质膜及内膜系统结构之间的囊泡转运,在介导细胞物质定向运输的同时,膜结构被融汇更替,从一种细胞器膜到另一种细胞器膜,形成膜流。15. 内质网膜、高尔基复合体、过氧化物酶体各自的标志酶:葡萄糖-6-磷酸酶、糖基转移酶、过氧化氢酶。16. 过氧化物酶体中三大类型酶:氧化酶类、过氧化氢酶类、过氧化物酶类。17. N链接糖蛋白的糖基化主要在糙面内质网中进行,但需要到高尔基复合体中进一步精细加工;O连接糖蛋白的糖基化主要或全部在高尔基复合体中进行。二:问答题1. 内膜系统包括哪些细胞器?各细胞器的结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