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员实习报告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23607123 上传时间:2024-02-15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量员实习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测量员实习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测量员实习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测量员实习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测量员实习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测量员实习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员实习报告(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篇 测量员实习报告2017 测绘行业实习小结测绘行业实习小结一、实习目的这是我们在校内完成教学计划所规定的有关测绘课程和实习、实验、课程设 计以后的 一次综合性技能锻炼实习。其目的是巩固和运用所学的测量知识,通过 参加实际工作,了解 和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 能力。二、实习过程1、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数字化测图以其测图精度高、数据采 集快,产品 的使用与维护方便、快捷、利用率高,广泛用于测绘生产、土地管理、 城市规划等部门,并 为广大用户所接受。它能够更方便传输、处理、共享的数字 信息,通过控制图形图层数据将 用户所需专用信息输出来,即数字地形图,为信

2、 息时代地理信息的发挥产生积极的影响2、作业原理,数字化测图的主要作业过程分为三个步骤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及地形图的数据输出 (打印图纸、提供数据光盘等 )。3、注意事项1)碎部要点在测量的过程中, 碎部点的取舍和测量至关重要, 测点过密, 造成成图密集, 不该 要的要了 ;测点过少,没有把握地形的基本要素,因此对于碎部点的确定,就 注意以下几点a 建筑物比较方正的可只需测出三点,第四点可由计算机来完成,南方的许 多建筑物 看起来较方正,其实是不规则的多边形,则需要全部实测点位。b 不规则的地貌应尽量能多测一些点,因为在传统测图中一些细小的变化可 通过手工 来完成,但计算机的模拟是无法比较真实的

3、反映出这些实际地形的。c 对于程序中规定顺序绘制的图块,如桥梁,广告牌等,最好能按其顺序进 行测量。2)司尺要点采用以上方法, 对观测及司尺人员的要求是比较高的。 第一 配合要默契, 这 一点 测完了, 下一点应测什么应心灵相通 ;对观测人员的输入数字及字母的熟练程 度要求较 高,一般应在 10秒内完成。第二 司尺人员担负着室内绘图的工作,是 测图过程中的主要 人员,所以对于地物 (貌)的综合取舍等要心中有数,并且应在 跑尺前确定好跑尺的线 路,尽量避免走冤枉路。采用这样的测量方法要省事、快捷。测站上所需要的仅是编码及照准两个过 程,而司尺人员所需要做的仅是通过对讲机报编码、摆放棱镜两个过程。

4、现在的 全站仪测量一个坐 标,基本上在 1 秒以内,有的甚至达到了 0.3 秒一个点。受走 路等原因的影响,测地物约 30 秒一个点、地貌在 1 分钟以内,可以说,主要的 时间是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的时间,而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画草图的人员基本上 是跟不上这个思路与速度的。经本人每天测量小时 计,每天约可测 600 至 900 点。而且,连线的成功率在 95% 以上。3)其他事项a 要使用的所有仪器设备一定要经过具有资格鉴定部门的鉴定。b 测图单元的划分,尽量以自然分界为界,如河流、道路等等以便于地形图 的施测, 也减少了接边的问题。c 能够测量到的点尽量实测,尽量避免用钢尺量取。因为用全站仪所

5、测量的 速度远非 皮尺量取所能比的,而且精度也会高些。d 实地数据采集时,配合要默契,不在测站可视范围,则通过使用对讲机来 传递信 息,跑棱镜的人要将自己所要采集的地形地物数据点信息及时报告给测站 人员,以确保数据 记录的真实性。e 由于数字测图很多工作是在计算机上完成的,所以如何加强检核是每个单 位所就解 决的。特别是在测区远离内业地点时,必须有一定的措施。f 尽量在测站的可视氛围进行数据采集,在通视不良的地方或者需要通过举 高支杆来观 测的时候,则引点到附近设站进行采集数据,避免由于支杆偏离地形 地物点位而带来的人为 误差。g 外业进行数据采集时,一定要注意实地的地物地貌的变化,尽可能地详

6、细 记录,不 要把疑问点带回到内业处理。4、掌握测绘数据采集方法与作图方法。本组有一名老师和四名学生组成, 老师主要负 责草图勾绘和控制点制作, 学生负责具体测量。 遵循“从整体到局部”、 “先控制后碎 部”、“由高级到低级”、“步步有检核”的原则。每次作业顺序为1) . 架设仪器。架设仪器时,要保证仪器架稳,一般是将三脚架的腿间距稍 微放大 些,保证平稳。角度过大将导致全站仪过低,给观测带来不便,同时也影 响观测员的行动 ; 角度过小时全站仪放置不稳,存在仪器损害的潜在危险。观测前 要进行仪器的校验,对准已知点,以保证数据均为可信数据。2) .记录。本次外业数据采集作业采用的是无码作业,这种

7、方法的优点是采集 数据速度快,缺点是只能是采集数据,无法对数据的性质进行分类记录,所以在 观测同时要进行草图的勾绘,如山脊线、山谷线、探槽等特殊数据就要在草图上 记录下来, 以便内业作业。一般由一人主测,另一人勾绘草图3).立棱镜,测量读数。立镜时要保证镜竿尽量竖直,每个碎布点保持间距35-45 米左右。实际碎部点间距大多在 35 米左右,符合精度要求。全站仪能够 自动保存数据,读数较快。一般有两到三人负责立棱镜,其中两人同时立镜。4).确定测站点。确定测站点时,要尽量保证大的可视区域,同时还要保证有 可通视的 已知点。所以,在实际作业时一般将测站点定在较高的坡或山顶,以避 免经常迁站。5).

8、 测站点检验及校和。在测量一定点数 (一般为 300 点 )后或迁站时,要进行 一次 测站点检和。检和方法为重测某一已知点 (一般为后视控制点 ) ,检验两次误 差是否符合技 术要求。如果误差超出范围则所测数据有误。5、成图方法1)方法简介在外业无码作业数据采集的基础上,内业将利用外业草图,采用南方 cass 1 软件进行成图。成图比例尺为 1xx 和 11000 。地貌与实地相符,地物位置精确, 符号利用 要正确。所成的电子地图进行了严格分层管理,可出各种专题地图的要 求。图形格式为 dwg 格式。2)成图具体过程a. dat 文件的建立在 excel 文件中首先输入该点的点号,再空一格,在

9、第三格中输入x 坐标的值,在第四格中输入 y 的值,选择 csv 格式进行保存,并将文件的扩展名改为 dat 。测量员实习报告b. 展点(高程点或点号 )在绘图处理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展点”项的“野外测点点 号”在打开的对话框中选择自己所需要的文件,然后单击确定便可以在屏幕展出野外测点及 点号。c. dtm 的建立在等高线的目录下选择由数据文件建立 dtm ,输入绘图比例 1xx ,选 择不考虑坎高,回车以后在选择直接显示建立三角网的结果 ;d. 三角形的修改在等高线的目录下选择“删除三角形” ,“增加三角形”,“过滤 三角形”,“三角形内插点”,“重组三角形”的命令,按照提示进行操作可以对三角

10、网进 行修改。e. 勾绘等高线在等高线的目录下选择“勾绘等高线”,输入等高距2 米,选择 “张 力样条拟合”。f. 等高线的修饰(包括修饰与高程注记) 在等高线的目录下选择“删除三角网”,修 改不正确的等高线,并沿直线注记等高线或单独注记。g. 加图廓的方法首先利用工程应用查询图框的长,宽在绘图处理的目录下选择“加任意图幅” ,在打开的对话框中输入测图员的姓名、长宽、接图表等与图相关的内容,拾 取图的左下角坐标。完成内业地图勾绘。三、实习体会这次实习是我们即将走出校园, ,走向社会的一次大演习, 是对测绘知识的一 次综合、m运用。1、通过实习我也认识到虚心求教、团结合作的重要性。而这此都是在课

11、本 上是学习不 到的。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需要向常年工作在一线的测绘工作人员 学习,不能摆架子,耍 脾气。虚心求教,认真学习,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使 自己更快的成为一名合格的工程人 员2、通过这次测量实习,我学到了很多,比如对仪器的操作更加熟练,加强 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 书上得来终 觉浅,绝 知此事要躬行。在实习中,面对的是实实在在的任务,来不得半点推委 和逃避,野外作业也 没有给你回去翻书的时间,一切都必须在现场解决。因此, 这让我深深明白理论知识的重 要,在学校余下的时间里,我要安心把所学的理论 知识进行梳理和回顾,做到胸中有沟壑, 一目了然。

12、为以后实际的工作打下坚实 的基础。3、拓展了与人交际、合作的能力。我深感一次测量工作的圆满完成,单靠 一个人的力 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快速而高效。因 此,在以后的工作中自 己在不断加强业务能力的同时,要学会和同伴和睦相处, 学会包容,学会忍受。四、实习展望这次实习是我人生中很重要的一次宝贵财富,我在实习中学到了在学校课本上学不到 的东西,虽然理论是一样的,可是没有实践怎么样也是不完美的,也只是纸上谈兵罢了,没 有任何的实际意义。这次实习使我懂得了“纸上得来终觉浅” ,只有自己亲身经历了,那才是一次完美 的学习,我相信我能够做到最好。现在国家正在需要人才,我们的国家日新

13、月异,建筑需要我们这样的测绘人才,我会好好的学习,将来工作后报效祖国第二篇测量员实习报告2016 建筑工地工程测量实习报告总结建筑工地工程测量实习报告总结我是第七测量小组的组长,小组有九名队员,除了操作和管理仪器,我还负责制定测 量计划,谐调管理组内的分工合作 .另外,每天叫队员起床也是我要干的事.作为第一把 手,领测量工具、场地踩点的任务自然划归我名下。第一天上午,老师在给我们讲解了相关 注意事项后,便带领各组组长到现场勘察,然后给各组分配任务。我领到的任务是以教工区 20 到 24 楼为中心,测绘一张 250m250m 的地形图,外加一份原始测量数据。下午 2 点 半我带领三名队员领了工具

14、,由于之前只接触过 dj6 经纬仪,而我们拿到的却是精度更高 的 dj2 ,在没有学习如何使用它之前,它只是一个几万块钱的高级玩具。我向来自命不 凡,但光学会 dj2 的读数方法就花了我十几分钟,而我之后还得负责给本组队员授业解惑, 第一次 有感到有愧组长之位。不过还好,最终还是学会了,后来觉得那东西用起来还是 挺 简单的。在给一名队员授经之后,我带上油漆,和另一名队员绕所测区域走了 一圈,选了 9 个控制点。或许是太兴奋,又或许是第一次,我们选点时把教科书 所列的注意事项忘得一 干二净,这为后来的测量作业造成了很多麻烦。其实控制 点的选定事关重大,这一着棋走失 了,将会对接下来的局势造成很利

15、的影响。以下是导线控制点选点的基本要求,摘录如下,以此为戒!1、相邻导线点应通视良好,地势平坦,便于测角和量距;2、导线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稳定处,便于保存点的标志和安置仪器;3、导线点位应选在地势较高、视野开阔的地方,便于测图和放样;4、导线各边长应大致相等,应接近于平均长度;5、导线点应有足够的密度,分布均匀,以便控制整个测区。2、3、4点我们做得不错, 1 、2点就有失严谨了。在后来的测量中,这两个 失误也 不断被放大,最后竟然放大到不得不重测的程度。我想,通过这件事,我 深刻领会到了“早 知如此,何必当初”这句话的含意。那天下午除了完成了导线 点的普通水准测量外,并没弄 出什么成果来。

16、收工回宿舍后进行了内业计算,结 果吓一跳,导线高程闭合差竟然达到了惊 人的 90mm. 看来第二天得上个早班了 第二天起了个大早,重新测了一遍导线点的高程,结果让人满意,闭合差在 容许范围 之内 .第一天走错了一步棋,因此今天得慎之又慎。今天的主要任务是导 线点的内角测量和 视距测量,这两组数据都是计算导线点坐标时不可缺少的,而 且事关成败,马虎不得。我和 另一同学轮流上岗,负责观测;其它同学则负责立 尺和记录。对于精度要求相当高的测量工 作, 一旦偏之毫厘, 则可能会差之千里, 而观测和立尺这两个环节决定着最终测量结果的 精度和正误。作为观测当事人, 刚才开始时,经纬仪的对中整平着实让我费了一翻脑筋,总 觉得对中和整平就像 鱼和熊掌,根本没办法一起塞到胃里。后来通过各种途径的求助,学 习,还有自 我摸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