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笛吹奏技巧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23601813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3.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陶笛吹奏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陶笛吹奏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陶笛吹奏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陶笛吹奏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陶笛吹奏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陶笛吹奏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陶笛吹奏技巧(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陶笛吹奏技巧陶笛常用的有 C、F、G 等三种调性 和低音、中音、高音三种音高。一般中音 C 调比较常用。很多初 学者不如从何学起,下面的基本吹奏方法可以帮你很快入 门。一、手形以最自然的姿势把持陶笛,手指按孔的正确位置应该是第一节手指 的指肚,不要用手指的指尖按,初 学者最易犯的错误就是用指尖,这样就会导致 因按孔不严而漏气,发音不准的情况,应把手指指尖全 部向前移,平盖在音孔上 即可避免手指漏气的现象。检查有无按严密的方法是:先用力按孔,再放开, 伸 手看看手指肚上是否有明显、完整的圆圈压痕。如果有,那说说明你已经按得很紧 密了;反之则说明没按紧、有漏气。二、陶笛的吹奏姿势1.立式:站立吹奏

2、 时,两腿直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腿稍分开,一脚在前,一脚在后,身体重心 落 于两腿之音,面向正前方,两眼平视前方,头正,肩平,挺胸,双手持住陶 笛,两肘自然抬起张开, 不能夹着身体 2 坐式:坐式要求上身和立式相同,坐椅 高矮要合适,腰部要挺直,切忌一条腿架在另一腿上,否则不 但姿势不雅,同时 影响正确呼吸 三、吹奏口型 将吹口轻轻放在下唇上,吹口的位置在上下两唇之 间,不可以用门牙咬住吹口,也不宜含得太深,嘴 唇不能盖住出气孔。四、怎么 吹出正确的音 初学者很多都是拿着陶笛就吹,没有掌握其正确的吹奏方法,吹出 来的音含糊不清,舌头在陶笛吹奏 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吹奏陶笛时,音头用 吐奏

3、(轻吐)将舌头轻轻的吐一下,舌头作“TU”音(音:吐,用T表示),初 学者一般会用呼来吹气,这样吹出来的音就会软弱无力,再者就是不要鼓腮,这 样会影响到气息的运用,还会造成吹相不雅。五、气息运用 人的正常呼吸分为吸 气和呼气两个阶段,日常生活中呼吸是一种下意识的动作,吸气和呼气时间大致 相同。但在吹奏乐器的演奏中,要求吸气短、呼气长,这需要吹奏者根据乐句的结 构有意识地加以控 制,使呼吸服从乐句。掌握好正确的呼吸方法是吹好陶笛的关 键。 1、吸气 吸气时口腔、鼻腔迅速打开,口鼻同时很快将空气吸入,这时横膈 膜下降,胸腔有明显的扩张感,这 就是演奏过程中常用的胸腹式结合吸气,这种 方法吸气量较大

4、,不易有疲劳感。2、呼气 如果吸气是发音的准备阶段,那么呼气 就是真正的发音阶段。正确的吸气是为了更好地呼气。呼气过 程靠唇部肌肉与腹 部肌肉有机配合与控制完成。以发“嘟”音时呼出的气流来吹奏陶笛,要求气不能 散, 吹奏无杂音,出音饱满而坚实。通过腹部肌肉的控制使呼出的气流均匀、平 稳,不能忽快忽慢、忽强 忽弱,出音才会平稳而厚重。3、气息的练习方法在正前 面距离1米处挂一白纸,双手放至小腹,上身向前微倾35度,深呼吸至小腹(丹 田),慢慢呼出吹动前方的白纸,使之保持一定的角度,以此判断气息是否平稳。 长音练习、长音练习是所有吹奏乐器的基本功,它将直接决定将来演奏水平的高 度,所以一定要认真到

5、位的练习。长音练习主要是训练一口气平稳吹出的长度,通 常一口气只吹一个音,尽可能吹的绵长饱满,然后换气在换下个音同样吹八拍。吐音练习1、单吐单吐是锻炼舌头的灵活性,特别是连续十六分音符的单吐更为突出,初学者往往由 于连续密集的吐音,使舌紧张劳累,应用慢练开始。单吐的奏法:保持正常的口型,舌减略向下弯曲,顶住吹口,当气流外冲时,迅速 后收,作如发“嘟”字音的动作。2、双吐双吐多为T、K, K音发音清晰的方法:口腔尽为缩小,舌尽力后收使舌根产生一定 的紧张度。奏K时,要急促有力,为了使K与T的力量和音量尽量均衡,可单独练 K:双吐(TK),不仅要求速度快,更要求发音清晰并具有颗粒性,要尽量缩小口

6、腔的方法吹奏。3、三吐一般分为前十六“TK T”和后十六“T TK”。三吐练习要建立在双吐练好的基础 上。4、八度大跳: 在练习八度大跳时注意发音要饱满技巧部分1、滑音:分上滑音和下滑音,滑音要奏得圆润,滑音是靠手指的渐开渐按和气 息渐强渐弱相配合而发音的。2、打音:是在本音的下方音孔打孔得音,手指的运动方向,应是直上直下,要 求有力度,干净,利索,不带滑音效果。3、指颤音:指颤音的奏法是,奏本音的指颤音时,上方的手指上下均匀的快速 运动(颤动),练习时在手指放松的前提下,尽量抬高些(上下距离大一些),由 慢渐快的练习。4、垫音:垫音练习的方法,用气不用舌,当气流外冲时,本音孔上方的按孔手指

7、随着气息的急速喷吐而速开速闭。垫音一般不标音高位置,根据演奏方便和需要而 定,垫音速度要快,不能因垫音影响正常节拍、节奏。5、花舌:亦称嘟噜,是先将舌尖放在上牙根上方,利用气流外冲的力量,使松 弛的舌尖产生快速、均匀、有力的颤动。揉音(吟音)如果你想要能够把陶笛吹奏的有感情,让人家有一种 情感的冲击的话有一些基本技巧是一定要练会的,无法让任何人有所感动的吹奏,是称不上音乐的,揉音就是一个这样的重要技巧,将它用的洽当常常能付 与音乐生命,这也是初学者一定要会的技巧之一,虽然现在的许多乐器,有把揉音 滥用的现象,但是没有使用揉音的演奏,却会让人觉的平淡乏味,其实揉音切合一 般句子的感觉、依着叙说语

8、句时的起伏去加强音乐中某些音或句子。首先,先让大家知道,什麽是揉音,揉音这个名词的由来是由英文(Vibrato)这个 单字翻译过来,陶笛的揉音不是用手来揉,但为什麽要叫揉音呢?原因是来自小 提琴类乐器的揉弦动作,所制造出来如波浪般有幅度的声音,这个动作英文叫Vibrato,中文翻成揉音,而管乐器所吹奏出来如波浪般,及声乐唱出来的颤音 ,英文都叫Vibrato所以吹管乐器也研用揉音这个翻译,但声乐则翻成颤音 ,那麽Vibrato到底有几种呢?大致说来有三种:一是颚震,二是腹震,三是喉 震。这里所谓的震并不是震音,而是指做Vibrato的方式。这三种怎麽用,在陶笛来说,应该用的是第二种-腹震,颚震

9、通常是萨克斯风这类 竹簧片发声乐器在用的,而喉震则是声乐在用的,正确的腹震的吹奏方式要如下图 般隐定的波浪型振幅,而不是脉冲的方式。练习方法:首先拿起你的陶笛吹一个音(开始时最好吹E音),练习时,一开始先练习脉冲式的 吹法,对着陶笛 吐呼呼呼呼呼呼呼吹气,这时你会感觉到腹部会 随着呼呼呼的音而震动,再来的练习需要比较长时间的持续练习,吹的时候把原本 断开的呼、呼、呼音连接起来,尽你所能的把吹进去的音降低,然后升高回来,像 是对着陶笛吹 吐.呜.呼.呜.呼.呜.呼.呜.呼.呜,中间要连起 来,不能断掉吹出来的音要像上图的波浪型,这时候腹部是会随着音而运动,吹奏的时候,要放轻松,任 何紧张的,手部

10、的、口部的多余动作都是错误的,不该出现的动作。先练习频率慢 的,不要一开始就想要像宗次郎或是谁谁谁一样快,这个练习,像是篮球原练运球 基本动作一样,要持续不继的练习,才能熟练它,等到吹奏练了之后,开始慢慢加 快频率,这时候会感觉到腹部前后震动,横隔膜上下震动。最后的练习是要能够控 制它的频率快慢,可以先练习由慢到快,再由快到慢。滑曰陶笛如果不加任何技巧来吹的话,虽然吹得很简单, 但是没有韵味,就是声音很 干,毫无变化,还不如电脑的 MID 声音。因此我们要在曲中加入一些演奏技巧使曲 子更动听一些。滑音和倚音是比较常用的。 滑音:滑音能使陶笛的声音更加华 丽,流畅并富有色彩,滑音一般分为上滑音和

11、下滑音两种。 首先讲上滑音,上滑 音在谱上用反抛物线标识上滑音由低音滑向高音,演奏的方法就是手指由低音向下 一个要吹的高音抹动抬起,要打开的那几个手指同时缓慢地抬起,不要产生杂音。 简单的一句话:手指由直接抬起变成抹动抬起,上滑音的效果自然出现。 下滑音 和上滑音相反从标识符号来看它用正抛物线来标识,从演奏上来看它是由高音滑向 低音,其演奏方法是,手指由高音孔向低音孔逐渐关闭,也就是由直接关闭变为逐 渐关闭,下滑音就自然出现。 上滑音和下滑音要多多练习,做到随心所欲地使 用,不要因为想着要用技巧而产生停顿,卡音的现象,更不能影响时值。陶笛的演 奏中有了上、下滑音的点缀,音乐的表现力会更强。从微

12、观上来看在慢板的演奏 中,几乎每个音都采用了滑音这一技巧,区别在于所占时间的长短,手指接触音孔 时的感觉,特别重要,这是决定音乐优美与否的重要因素。倚音在谱上加在一个音的左上角的一个小小的音符叫单倚音。在小音符的下面加两条横 线,用一条弧线把它和本音连接起来。加在一个音的左上角的小音符在两个以上的 叫复倚音,也用弧线把它们和本音连接起来,是一个非常短的音。 倚音说占用的 时间是从本音中抽出来的,不能增加原有拍子的时间。吹奏单倚音时,小音符用吐 奏,本音不用吐奏。如果单倚音在强拍上人、音符就要吹得强一些。吹奏复倚音 时,第一个小音符用吐奏,其他音(包括本音)都不用吐奏,但要吹得连贯些,因 为几个小音符只占本音对值的一小部分,所以吹得越快越好,演奏的时候手指要灵 活连贯。如果复倚音在强拍上,则要把本音吹得强一些。 技巧用得好就会给曲子 增色,但用得不好的话,会使曲子很难听,某些音的修饰是在用心演奏的时候有心 而发的,不用太做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