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23591993 上传时间:2022-12-0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达州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达州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达州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达州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达州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达州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达州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达州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 铁钉生锈B . 雪融为水C . 折叠纸人D . 菠萝榨汁2. (2分) (2016长沙)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 )A . B . C . D . 3. (2分) (2016九上恩阳期中) 水是生命之源,以下生活中的“水”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矿泉水B . 海水C . 硬水D . 蒸馏水4. (2分) (2018九上北京期中) 鉴别二氧化碳、氧气和空气三种气体,可以选用的最佳方法是( )A . 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B . 将带火星的木

2、条分别伸入气体中C .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气体中D . 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5. (2分) (2015八上萧山月考) “一滴水中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了( )A . 分子很小B . 分子间可以再分C . 分子之间有间隔D .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6. (2分) (2015九上承德月考) 在H2O2、CO2、O2三种物质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都含氧气B . 都含氧元素C . 都含氧分子D . 都含2个氧原子7. (2分) (2016九上简阳期中) 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加入块状固体B . 量取液体体积C . 过滤液体D . 熄灭酒精灯8. (2分) 下列

3、选项中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一致的是A . 二氧化碳 冰 CO2B . 氢氧化钙 熟石灰 Ca(OH)2C . 氧化钙 石灰石 CaOD . 氧气 臭氧 O39. (2分) (2018九上翠屏期中) 用“ ”和“ ”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模拟模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参加反应的“ ”和“ ”两种分子均为同种原子构成B .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为原子,原子又可以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C .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D . 反应后的物质是混合物10. (2分) 炭雕(主要成分木炭)是一种集观赏、与空气净化于一体的工艺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4、A . 炭雕是质轻透明的固体B . 炭雕摆放要远离火种C . 炭雕艺术品可以长久保存D . 炭雕能吸附室内微量的甲醛等有害气体11. (2分) 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合理利用和控制燃烧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物质与氧气反应时都会发生燃烧B . 只有燃烧反应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C . 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可促进燃烧D . 煤炉生火时,用木材引燃是为了提高煤的着火点12. (2分) (2017九上姜堰月考) 有关铝、铁、铜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B . 铝能形成氧化保护膜C . 铜可以与稀硫酸反应D . 铝、铜可以用来做电线13. (2分) (2017威

5、海模拟) 如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物 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ANaOH溶液Na2CO3加入足量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BCO气体CO2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并干燥CFe粉Cu粉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过滤并干燥DCaO固体CaCO3加水溶解,过滤A . AB . BC . CD . D14. (2分) 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甲溶液中混有少量乙,可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乙B . 40时,分别在200g水中加入50g甲、乙,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 . 20时,取甲、乙饱和溶液升温到40,甲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于

6、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D . 40时取甲、乙等质量饱和溶液降温到20,乙析出比甲多15. (2分) (2019九下元阳期中) 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实验的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转移B . 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C . 把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倒入刚用蒸馏水润洗过的试剂瓶中,并贴上标签D . 量取水时,用规格为50mL的量筒量取425mL蒸馏水16. (2分) (2017鄂州模拟)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干燥氧气B . 测定溶液pHC . 量取9.0mL液体D .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17. (

7、2分) 初中化学的很多反应可以表示为:甲+乙丙+丁,其中甲、乙、丙、丁及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若甲、乙、丙分别是酸、碱、盐,则丁一定是水B . 甲、乙、丙、丁均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C . 若甲是一氧化碳,乙是金属氧化物,则丙一定是二氧化碳D . 若甲是锌,丙是氢气,则乙一定是稀硫酸18. (2分) (2016虞城模拟) 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 .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分解反应C . 该反应中乙、丙的质量比为3:17D .

8、 该反应中甲、丙的质量比为7:419. (2分) (2017吉安模拟) 如图所示为某反应在同一容器中反应前后微粒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反应物乙属于盐B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H2O=2HCl+SC . 分子是变化中的最小粒子D . 物质丁的溶液pH小于720. (2分) (2017平房模拟) 下列有关健康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奶、虾皮、豆类中含有丰富的常量元素钙B . 人类食物所供给的总能量中60%70%来自糖类C . 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烹调食物D . 一些微量元素是人体的非必须元素,如:铝、钡、钛等二、 填空及简答题 (共6题;共35分)21. (5分) 3

9、月22日是“世界水日”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1)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可利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净化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_(2)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大不利影响,生活中可用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其现象和结论是_(3)生活中通过_可以降低水的硬度(4)日常生活中你经常采用的节水措施有_22. (2分) (2016九下鸡西期中) 若将agKClO3与bgMnO2的混合物加热到质量不再减少为止,得到剩余固体cg,则反应生成O2的质量是_克,同时会生成KCl_克 23. (3分) (2016九上衢州期中) 下列两组物质:(甲)CO2、H2、O2、Fe;(乙)AgNO3、CuSO4、Hg(N

10、O3)2、HCl (1) 甲组中的_能与乙组中所有物质反应 (2) 甲乙两组物质中各有一种在物质分类上与其它三种不同,它们依次是_、_ 24. (11分) (2017射洪模拟) 二氧化碳是目前大气中含量最高的一种温室气体,科学家正在研究分离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然后在一定条件下将CO2和H2反应合成汽油、甲醇、乙烯等物质请回答关于二氧化碳的有关问题: (1) 二氧化碳是一种_(填“有”、“无”)毒的物质,二氧化碳的固体俗称_ (2) 从宏观上看,二氧化碳是由_(填“元素”、“原子”、“分子”,下同)组成;从微观上看,二氧化碳是由_构成 (3) 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的可能原因是(填写一条):

11、_为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请你提出一条自己能做到的合理的建议:_ (4) 检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 (5) 配平化学方程式:_CO2+_H2 _C2H4+_H2O 25. (8分) (2011梧州) 如图是小明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8.5%的蔗糖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 (2) (3) (4) 26. (6分) (2017九上武清期末) 化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从氦气 氮气 氧气 甲烷 二氧化碳 氢气等物质中,选择适当物质填空(填序号) (1) 蜡烛在空气中可以燃烧,说明空气中含有_; (2) 燃烧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理想燃料是_; (3)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

12、(4) 我国“西气东输”工程输送的物质主要是_; (5) 由化石燃料燃烧引起“温室效应”增强的气体主要是_; (6) 可充入霓虹灯且通电时会发出有色光的是_ 三、 实验与探究题 (共2题;共9分)27. (4分) (2017南宁模拟) 某实验小组开展了如图有关碱的化学性质探究活动:(1) 实验1的目的是_;(2) 实验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3) 实验3中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后,小萍想知道反应后溶液中除NaCl外,是否还含有其他溶质(不考虑酚酞),于是她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一种试剂,从而得出了结论,小萍加入的试剂可能是_;(4) 通过上述实验探究活动,可以总结出碱的化学性质是:碱能

13、与酸发生中和反应;_。(任答1点)28. (5分) (2017寿光模拟) 钠盐种类较多,在实验室里,钠盐通常都摆放在同一药品柜中,小华所在的化学兴趣小组在整理药品柜时,发现某种试剂瓶外壁两边贴上了新旧两个标签,分别是“Na2SO4溶液”、“Na2CO3溶液”,小华认为其原因是:Na2CO3溶液的试剂瓶混入了Na2SO4溶液,并加贴了新标签该兴趣小组对溶液的成分进行了探究请你完成以下探究过程,并将处的答案填入答题卡相应位置 (1) 【提出问题】_(2) 【提出猜想】猜想:溶质仅为Na2SO4; 猜想:溶质仅为Na2CO3;猜想:溶质为Na2SO4和Na2CO3【实验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少量样品于一只洁净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