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有效生成的几点思考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23588761 上传时间:2023-08-1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有效生成的几点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浅谈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有效生成的几点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浅谈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有效生成的几点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浅谈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有效生成的几点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浅谈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有效生成的几点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有效生成的几点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有效生成的几点思考(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浅谈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有效生成的几点思考浅谈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有效生成的几点思考浅谈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有效生成的几点思考 所谓有效的生成是一种以师生生命为载体的动态性资源,是以提高学生素养为依据的教学新情景。主要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规定时间内,能够合理运用各种教学资源,营造积极和谐的学习环境,提供多种学习形式,关注学生的过程体验,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数学活动,促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落到实处。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的生成具有极强的现场性和随机性,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对那些生成性因素进行巧妙把握,才能提升我们的课堂教学价值;才能使我们的课堂充满智慧;才能使学生的灵性得以真正的释放。那么,课堂上应如何追求有效生成呢?一、精心预设,预约有效生成。教学是一种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学的运行需要有效的预设。虽然每个教师在课前都能预测课堂上学生的反应和突发的种种“意外”,但实际教学中经常遇到教师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因此,教师在教学前不仅要广泛的收集材料,精心设计出一套具体可行的教学方案,而且要在每个教学环节有多个

3、方案,以便对付各种各样的教学意外事件。各个教学环节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反映、课堂变化情况灵活调整,使教学路径弹性可变,所设计的几个不同的板块,也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随时穿插、变化。这样,在不同的环境,面对不同的学生,尽管产生的问题可能多种多样,甚至截然不同,但是由于有充分的预设,教师都不会手足无措。即使出现在这些预设之外的情况,也能够很快想出应对的策略,用自己预设的观点去说服、引导学生,不知不觉中教学已从预设走向生成。例如执教统计一课时,创设 “图形娃娃欢迎小朋友”的动态情境,三角形、正方形和圆形三种图形娃娃随机出现,出现的速度很快,跳出来一个图形娃娃随即消失,学生根本来不及准确地统计出三种图形分别

4、有几个。怎么知道每种图形娃娃各有几个呢?运用原有的知识和统计方法来分一分,数一数,肯定不行了。因为“图形娃娃走了”,没有办法再分、再数。当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统计方法无法解决时,有一个学生提出“把它们拉回来留住它们”,教师及时捕捉住课堂中生成性问题,顺水推舟提出“想一个什么办法就能留住它们呢?”在这样一个良好的氛围中,在这样一个强烈的探究欲望驱使下,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究新的统计方法活动中。学生每一种方法的产生,都伴随着彼此充满智慧的思维的碰撞,为学生带来成功的无限的愉悦体验。二、细心捕捉,构建智慧课堂。尽管教师在教学预设之前认真研究教材、了解学生,但这种预设毕竟是带有教师主观性的设计蓝图。课

5、堂上可能发生的一切,不是教师都能在预设时预测的。教学过程的真实推进及最终结果,更多地是由课的具体行进状态,以及教师当时处理状态的方式决定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拘泥于预设的程序,要把执行教案看作是课程实施的起点,据学而教,用心收集、捕捉和筛选学习活动中学生反馈出来的有利于促进学习者进一步学习建构的生动情境和鲜活的课程资源,灵活调整教学行为,从而使教学过程具有生成新因素的能力。1、珍视固执小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珍视那些一直固执地举着的小手,因为他的发言往往会与众不同、往往会让你的课堂呈现出一片新天地。如学习乘法结合律时,教师设计了“2516”一题,引导学生观察数据特点,由于已有知识铺垫,学

6、生很容易发现“25”这个特殊数字,并想办法找到“4”,生成了“2544”的计算方法,一切尽在意料当中。但还有学生的手高高的举着,进而生成了这样的计算方法。把16看成28,然后用252得50,再乘8,也等于400。把25拆开,就是55,再把16拆开,写成44,再用45得20乘45的积20,也是400,多样的方法呈现的是多样的思路。2、善待学生错误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课堂是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学生出现错误,关键是教师如何利用好它所带来的契机,让它成为一种教学资源,赋予它特有的价值,为我所用。如:一位学生在找36的因数时,他是这样写的:1、36、2、18、3、12、6、6。针对这位学生做的情况,教师

7、引导学生发现了6不能重复,还漏掉了4和9两个因数。老师并没有批评这位同学的错误,而是对这位同学亲切地说:谢谢你!幸亏有你这样的思考,才会有我们同学这么多的发现、思考和交流。3、捕捉突发事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能都遇到过一些意想不到的事件,有的来自教师、学生、媒体等内部干扰,有的来自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干扰。如何处理突如其来的问题,是对教师临场应变能力的考验。教师首先要即时判断这些事件可否为我所用,是否有利教学,然后再选择即时转移、回归主题还是顺学而导、升华主题。总结教学“升和毫升的认识”时,师问:学了今天地知识后,你们还有什么疑问?生1:1毫升等于多少克?生2:毫升和克是不同的单位名称,它们是不相等

8、的。师犹豫片刻后问:你是想知道1毫升的水或其他的液体等于多少克,对吗?生1:是的。师: 你能主动提出问题,很好!你们在课后不妨动手试一试,取100毫升的水、油或者其他液体,分别称称它们的质量各是多少克。教师善于捕捉教学中的闪光点,把它转化为教学资源,既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明确了学生真实的想法。4、引导问题争论对于课本知识,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自然会造成理解的不同,因此,在互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学生面对某一问题纷纷发表不同意见的情况,从而引发了争论。这时教师应牢牢把握良机,让学生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让各种不同的声音在争论中彼此交锋、碰撞、融合。例如教学求平均数练习时,我设计了一道能力题:某

9、电视青年歌手大赛,7个评委给某歌手的评分是9.5、8.6、7.5、7.8、8.9、9.2、9.4,这位歌手平均得分是多少?全班有49人列式计算都是:(9.58.67.57.88.99.29.4)7 = 8.7(分),只有1人的答案为:(8.67.88.99.29.4)5 = 8.76(分)。问题出来后,我及时地引导学生争论,为什么会有这两个不同的答案?设计这个内容就是让学生了解某些大赛总要去掉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的数学事实,引导孩子们去发现、掌握生活中的数学。这样长期潜移默化地训练,定能引起学生对现实生活中数学问题的关注,提高他们的观察、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三、反思生成,共建智慧课堂。“教”

10、是为了“学”,检验“教”的有效是积极地“学”。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是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是动态生成师生教与学的智慧的教学;是关注师生双方生命健康发展的教学。这就需要我们经常反思: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常问自己“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这节课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这样更有效的教学?”课堂教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综合体,要使智慧课堂有效生成,我认为:首先应从实际出发,以学生发展为本。更多去研读自己的学生,在确定好适当的教学目标后才去考虑教学的方式方法,不去一味追求什么一鸣惊人的新招,也就是,尊重学情、因学定教;其次是有效组织,营造民主课堂,创设本真、有效的教学情境,在预案生成过程中

11、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发展(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开展教育性对话;要善于彰显教师的主导作用,恰如其分的讲解与“牵”有着本质的区别,教师根要据课堂生成实际,不断调整,展开教学。特别学生学习发生困难,须诊断,敢调整,敢引导,敢追问,敢讲解,把学生思维和情感引向深入。这样才能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第三是对学生的有效评价。更多地采用即时的、多元的、极富个性和针对性的评价,用赞美的语言激励学生,用委婉的语言批评学生,用具体的语言启迪学生打开思路。教师在课堂生成中只有把握好方向,适时地作出反应和调整,才能真正提高生成“含金量”,铸造真正富有活力的智慧课堂。“为生成而教,为生成而学,为生成而为。”“智慧课堂的有效生成”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个核心理念、一个策略,一个最强音,它指引着课堂教学发展的方向,带来课堂教学的灵动和精彩。它给教师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的驾驭生成性数学教学,教师在教学基本功、临场的应变处理能力等诸多方面都要加强。这必然要求数学教师付出许多,但这一切的付出都将会被证明是值得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