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逍遥散的心得体会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23587438 上传时间:2022-09-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用逍遥散的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我用逍遥散的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我用逍遥散的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我用逍遥散的心得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用逍遥散的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用逍遥散的心得体会(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自从医以来,特别喜欢用逍遥散方加减去治疗一些疾病。 此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属于和解剂-调和肝脾类 组成是: 柴胡、 当归、 白芍、白术、 茯苓、生姜、薄荷、炙甘草。 / 功用: 疏肝解郁,健脾和营。主治: 肝郁血虚,而致两胁作痛,寒热往来,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月经不调,乳房作胀,脉弦而虚者。 此方为肝郁血虚,脾失健运之证而设。肝为藏血之脏,性喜条达而主疏泄,体阴用阳。若七情郁结,肝失条达,或阴血暗耗,或生化之源不足,肝体失养,皆可使肝气横逆,胁痛,寒热,头痛,目眩等证随之而起。“神者,水谷之精气也”(灵枢平人绝谷篇)。神疲食少,是脾虚运化无力之故。脾虚气弱则统血无权,肝郁血虚则

2、疏泄不利,所以月经不调,乳房胀痛。此时疏肝解郁,固然是当务之急,而养血柔肝,亦是不可偏废之法。 内容来自www.医缘堂.com 本方既有柴胡疏肝解郁,又有当归、白芍养血柔肝。尤其当归之芳香可以行气,味甘可以缓急,更是肝郁血虚之要药。白术、茯苓健脾去湿,使运化有权,气血有源。炙甘草益气补中,缓肝之急,虽为佐使之品,却有襄赞之功。生姜烧过,温胃和中之力益专,薄荷少许,助柴胡疏肝郁而生之热。如此配伍既补肝体,又助肝用,气血兼顾,肝脾并治,立法全面,用药周到,故为调和肝脾之名方。 古云:自薛立斋善用之后,遂为后世所重。赵养奎医贯对其称赞有佳,谓:“凡外感者,皆作郁看,以逍遥散加减出入,无不获效。”此虽

3、殊不可取,然余在临证中对逍遥散颇为中意,无论内伤、杂症辨证 应用 无不应手取效,曾自诩余无他技,唯于临证时善用逍遥散加减耳。 赵羽皇对逍遥散解释云:“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性急善怒,其气上行则顺,下行则郁,郁则火动而诸病生矣。故发于上则头眩耳鸣,而为目赤;发于中则胸满胁痛而或作吞酸;发于下则少腹疼疝而或溲溺不利;发于外则寒热往来,似疟非疟。凡此诸证,何莫非肝郁之象乎?而肝木之所以郁,其说有二:一为土虚不能升木也,一为血少不能养肝。盖肝为木气,全赖土以滋培,水以灌溉。若中土虚则木不升而与郁;阴血少则肝不滋而枯。方用白术、茯苓者,助土得以升木也;当归、芍药者,益营血以养肝也;薄荷解郁;甘草和中;

4、独柴胡一味,一以厥阴之报使,一以升发诸阳。经云:木郁则达之。遂其曲直之性,故名逍遥。其内热外盛者,加丹皮解郁热,炒栀子清内热,此加味逍遥散之义也。”张秉成:“夫肝属木,乃生气所寓,为藏血之地,其性刚介,而喜条达,必须水以涵之,土以培之之,然后得遂其生长之意。若七情内伤,或六淫外束,犯之则木郁而病变多矣。此方以当归、白芍之养血,以涵其肝;苓、术、甘草之补士,以培其本;柴胡、薄荷、煨生姜惧系辛散气升之物,以顺肝之性,而使之不郁,如是则六淫七情之邪皆治而前证岂有不愈者哉。本方加丹皮、黑山栀各一钱,名加味逍遥散。治怒气伤肝,血少化火之证。故以丹皮之能人肝胆血分者,以清泄其火邪。黑山桅亦入营分,能引上焦心肺之热,屈曲下行,合于前方中自能解郁散火,火退则诸病皆愈耳。” 医 案:吴xx,女,51岁。主诉月经已半年未来,最近胸闷心烦,易急易怒,失眠出汗,腰膝酸软,四肢无力。舌苔白脉弦细。诊断:更年期综合征。治疗:疏肝解郁,养血合营。处方:柴胡20g 木香10g 丹皮10g 栀子15g 当归15g 茯苓20g 白术15g 香附10g薄荷10g 防风15 炙甘草10g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7剂即愈。 温馨提示:最好仔细阅读后才下载使用,万分感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