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第三次模拟考试题目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23585659 上传时间:2024-02-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7.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化学第三次模拟考试题目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三化学第三次模拟考试题目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三化学第三次模拟考试题目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三化学第三次模拟考试题目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三化学第三次模拟考试题目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第三次模拟考试题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第三次模拟考试题目(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三化学第三次模拟考试题班级 姓名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一、(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填入答案栏内。每小题3分,共45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1.下列四个成语,其原意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木已成舟 B蜡炬成灰 C海市蜃楼 D花香四溢2.实验室的药品要求分类摆放。你认为硫酸铜应该与下列哪组物质一起摆放( )A.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 B.硫酸、盐酸、硝酸C.硫酸钠、硫酸钾、硫酸亚铁 D.铁丝、铜片、锌粒3.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制氧气 C.熄灭酒精灯 D.量取液体读数4.生活中处处是化

2、学。下列关于生活中的一些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A.“加铁酱油”、“加碘食盐”中的“铁”、“碘”是指元素B.食盐水、牛奶、豆浆都是溶液C.为防止煤气中毒,将一壶水放到煤炉上D.为控制温室效应,我们生活中提倡低碳经济,其中一个举措是禁止使用“化石燃料”5.水被称为“生命之源”,双氧水被称为“绿色氧化剂”。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常温下都能分解 B元素组成相同 C都含有氧分子,所以都能制取氧气 D都含有2个氢原子6.摩托罗拉公司研发了一种由甲醇为原料的新型手机电池,其容量为锂电池的10倍,可连续使用一个月才充一次电,其电池反应原理为:2CH3OH + 3X + 4NaOH = 2Na2

3、CO3 + 6H2O 其中X的化学式为( )AO2 BCO CCO2 DH27.冲洗照片时,需将底片浸泡在大苏打(Na2S2O3)溶液中,使影像固定下来,这一过程叫“定影”。大苏打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A0 B+2 C+4 D+6 8. 下列属于核辐射标志的是( ) A B C D9.下列物质的性质与所对应的用途没有关系的是( )A.糖类氧化可以放出能量做人类供能的食物 B. 石墨导电可作电极C.稀有气体的性质稳定作保护气 D.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人工降雨10.下列对物质在空气中的变化解释不正确的是( )A.铁丝生锈了,是铁丝与空气中的水、氧气一起反应的结果B.浓硫酸敞口放置会增重,是浓硫酸有吸水性

4、造成的C.汽油挥发了,是汽油溶解到空气中的水蒸气中的缘故D.食品中的干燥剂生石灰失去其干燥作用了,是因为与空气中水分反应了。11.化学实验中常常出现“1+1=2”或“1+12”的有趣现象。下列符合“1+1=2”的事实是( )A.常温下,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LB.室温下,1g镁与1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2gC.室温下,1g硫粉在1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g二氧化硫D.20,1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1g氯化钠固体能得到2g氯化钠溶液12.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不同,对我们应用金属有指导意义。下列事实或实验不能说明金属活动性差异的是( )A.在氧气中灼烧时,铁丝比铜丝剧烈 B.铝

5、的使用比铜广泛C.与同种稀盐酸反应时,锌片比铁片反应剧烈 D.铜与含硝酸银溶液反应,置换出银13.下列区分物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燃烧法区分毛织品和棉织品B.用观察颜色的方法区分食盐水和白酒C.用通入澄清石灰水的方法区分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D.用溶解到稀硫酸中的方法区分白铝和白银14.下列除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杂方法ANaCl(泥沙)溶解、过滤、蒸发BFeCl2(CuCl2)加入适量铁粉CCaCl2溶液(盐酸)加入过量CaCO3DCO2(CO)通人澄清石灰水15.下列各组物质中每种物质都能与铁反应的是( )A.硫酸铜溶液、稀硫酸、氧气 B.碳酸钠溶液、硫酸

6、亚铁溶液、稀盐酸C.氧气、氢气、铜 D.硫酸铜溶液、硫酸亚铁溶液、铜二、填空题(每空2分,化学方程式每个3分,共20分)16.用化学符号表示。(1)二氧化硫 ;(2)纯碱中的阳离子 ;17.今年我省严重干旱,洞庭湖出现了“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又有报道称“我省24座大型水库,只有4个水库的水位稍低于正常蓄水位,其余水库都已接近死水位”。因此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你提出一条保护水资源的建议 。(2)缺水时人们就可能出现取水不注意卫生的现象,因此我们必须掌握一些净水的化学知识。下列各项与水的净化过程无关的是(填标号) A吸附 B消毒 C电解 D过

7、滤(3)水在化学中也是一种重要物质,起着其它物质不可替代的作用。请写出一个水参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8.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1)t1时,A、B、C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用“”、“”或 “”表示) 。(2)t2时,将A、B、C各25 g分别放入100g水中,能形成饱和溶液的物质是 ,将其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有 (任写一种)19.碳酸钙是生活中用途较广泛的物质,但它对人类也有利有弊,如含有碳酸钙的大理石是常用的建筑材料,而含有碳酸钙的水垢导致锅炉导热不好浪费燃料甚至导热不均引起爆炸。请你写出一个碳酸钙参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简答题(每空2分,化学方程式每个3分,共

8、11分)20.2010年11月15日,上海静安区一栋高层公寓起火导致58人遇难,原因是由无证电焊工违章操作引起了施工场地中违规使用的尼龙网、聚氨酯泡沫等易燃材料燃烧而造成的。因此,防火等安全问题是我们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请根据你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尼龙网、聚氨酯泡沫属于( )A.无机非金属材料 B.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C.金属材料 D.复合材料(2)请你给高层公寓着火后逃生的人提两条逃生建议。 。(3)大火虽熄灭了,但刚刚熄灭大火的现场,消防人员一般不准居民立即进入,为什么? 。变浑浊澄清石灰水红色固体A无色气体C单质D无色气体B高温红色固体F浅绿色溶液G蓝色溶液E21. A

9、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7种物质,其中气体B可结合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使人中毒。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1)A的化学式为_;(2)写出D与蓝色溶液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2分,化学方程式名每个3分,共18分)22. 请根据下列装置图来回答问题: A B C D E(1)仪器的名称是: ; (2)用B、C作气体发生装置,可制取多种气体,写出制取其中一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与B相比,C的优点是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O2,采用装置 作为发生装置。如果用E装置收集O2,收集完后,应先将导气管从水中抽出再撤掉酒精灯,原因是 。23.端午节吃粽子,八月十五

10、吃月饼,是我国的传统。现在的市场上,出现了外包装非常精美的盒装粽子,成为了端午佳节的馈赠佳品。但粽子是短期食品,时间长了会变质。为防止其变质,通常在其中放了一包双吸剂(主要成分为铁粉)。甲、乙、丙三同学探究市场上粽子中双吸剂的成分。【成分猜想】1、全部是铁粉。2、部分是铁粉,部分是氧化铁。3、全部是氧化铁。【探究实验】甲、乙、丙分别购买了三种不同的包装精美的粽子,并分别做了如下实验,请你补充填空:所加试剂实验现象结论甲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溶液为浅绿色双吸剂全部是铁粉乙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溶液为黄绿色双吸剂为铁粉与氧化铁的混合物丙足量稀盐酸无气泡,溶液为黄色双吸剂中无 (写化学式)请你写出甲

11、、乙实验中产生共同现象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反思】三位同学仔细观察自己的实验,发现溶液底部都有一些未溶解的黑色粉末,你认为最有可能是什么 。五、计算题(本题共6分,(1)2分,(2)4分)24.为减少污染、有效的控制“化石燃料”的使用,目前,使用“乙醇汽油”是一种使用新能源的有效方式。(1)如果每100Kg“乙醇汽油”含有10Kg乙醇,那么这种溶液中的溶质是 。(2)乙醇可由淀粉(化学式为C6H10O5n)发酵水解得到葡萄糖,葡萄糖再分解制得乙醇(化学式为C2H5OH)。可用下列总化学方程式表示:C6H10O5n + nH2O 2nC2H5OH+2nCO2现要制取46kg乙醇,至少需要淀粉多少Kg?化学第三次模拟考试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BCDABABCDCCBBDA二、填空题16SO2 Na+17(1)答案注意要求为“保护水资源”即可。(2)C(3)氧化钙与水反应或水的分解或水与二氧化碳反应或碳与水反应等。18(1)BAC (或ACB)(2)C 降低温度或增加溶剂19碳酸钙分解;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三、简答题20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