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什么时候起算-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23342927 上传时间:2024-02-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什么时候起算-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什么时候起算-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什么时候起算-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什么时候起算-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什么时候起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什么时候起算-(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什么时候起算? 刑法第八十条: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裁定减刑之日起计算。根据本条规定,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裁定减为有期徒刑,其有期徒刑的服刑日期,应当从人民法院裁定减刑之日起计算。裁定减刑之日,即减刑裁定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裁定减刑前罪犯的服刑期间不得计入有期徒刑的刑期之内。 犯罪嫌疑人在判刑的时候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无期徒刑还有一种是有期徒刑,在服刑的过程中如果无期徒刑的犯人表现好的话是可以减为有期徒刑的,下面大家就跟网站的小编一起来看看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什么时候起算的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八条规定:“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管制、

2、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年。”也就是说,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在减刑之后,至少要服刑10年。在人民法院作出减刑的裁定之前,罪犯应当在监狱中积极表现,争取机会。相关法律知识: 无期徒刑减刑问题:1、无期徒刑犯在执行期间,如果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的,服刑二年以后,可以减刑。为使无期徒刑犯的减刑,与死缓犯、有期徒刑长刑犯的减刑相照应,对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的,一般可以减为十八年以上二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确有悔改并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为十三年以上十八年以下有期徒刑。2、无期徒刑犯在执行期间重新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自新罪判决确定之日起一般在二年

3、内不予减刑;对新罪判处无期徒刑的,减刑的起始时间要适当延长。3、刑法关于无期徒刑犯的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十年的规定,应当自无期徒刑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关于有期徒刑犯的减刑期限问题:有期徒刑犯在执行期间,如果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的,一般一次可以减一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确有悔改并有立功表现的,一般一次可以减二年以下有期徒刑;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罪犯,如果悔改表现突出或者有立功表现的,一次最长可以减二年有期徒刑;如果悔改表现突出并有立功表现的,一次最长可以减三年有期徒刑。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不受上述减刑期限的限制。无期徒刑刑法特征根据刑法典第46条的规定,无期徒刑具有以下特点:1、剥夺犯罪分

4、子的自由。即将犯罪分子关押在一定的场所,使其没有人身自由。2、剥夺自由是没有期限的,即剥夺犯罪分子的终身自由。需要指出的是,无期徒刑虽然就其词语意义上讲,是剥夺终身自由,实行无期限的关押,但实际上并不是将其所有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都关押到死,而是只要犯罪分子有悔过自新的表现,就可以回归社会。根据刑法的规定,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服刑期间的表现符合法定条件的,可以适用减刑或假释。此外,在国家发布特赦令的情况下,符合特赦条件的无期徒刑罪犯,可以被特赦释放。从我国执行无期徒刑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量的罪犯并没有被关押到死,而是回到了社会。所以说,判处无期徒刑并不意味着断绝了犯罪分子的再生之路。

5、3、羁押时间不能折抵刑期。由于无期徒刑无刑期可言,因此判决执行之前先行羁押的时间不存在折抵刑期的问题。4、必须附加剥夺政治权利。根据刑法典第57条的规定,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必须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根据最高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规定,无期徒刑减刑有如下情形:无期徒刑罪犯在执行期间,如果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服刑二年以后,可以减刑。减刑幅度为:对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一般可以减为二十年以上二十二年以下有期徒刑;对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为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八条 无期徒刑罪犯经过一次或几次减刑后,其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十三年,起始时间应当自无期徒刑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希望网站小编的编辑能够对大家的生活有所帮助,若是大家对于这方面还有其他的法律疑问,不妨到我们网站上找寻专业的律师进行相关的咨询和了解。无期徒刑多少年能出狱,无期徒刑最低服刑多少年怎么样才能将死缓减为无期徒刑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是如何规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