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演播室人物布光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23342184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 演播室人物布光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三章 演播室人物布光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三章 演播室人物布光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三章 演播室人物布光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三章 演播室人物布光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 演播室人物布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 演播室人物布光(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第三章 演播室人物布光.精品文档.幻灯片1第三章 演播室人物布光 一、演播室灯光系统的构成演播室灯光系统一般由四部分组成:(1)吊挂系统,由电机和吊杆组成,电机控制吊杆的升降,吊杆上可悬挂各种灯具;(2)调光控制系统,由调光台与调光立柜组成,通过调光台控制立柜内的可控硅的导通;(3)信号控制系统,通过此系统将信号送到演播室各处;(4)灯具,分为普通灯具和效果灯具 ;幻灯片2二、基本布光方法的构成第一度光线:主光源,规定光源方向,进行主要造型,确定光影格调;第二度光线:辅助光,照亮主光未能照亮的区域,或柔化主光形成的阴影;第三度光线:逆光或轮廓

2、光,把物体与环境间隔开,产生深度层次; (一)单一静态节目主持人用光组合 1侧光照明效果的光线组合特点:画面有明显的明暗配置,人物立体感强,明暗反差适中,整个画面的调子明快、有活力。这种光线组合广泛用于正常脸型的主持人或播音员,是最常见的一种布光方式。幻灯片3布光步骤: (1)主光的布光,主光在前侧45,稍高于人头部;辅助光紧靠摄像机摄轴线。 (2)布置辅光灯,主光与辅助光的光比不小于2:1,要根据不同的拍摄对象与创作意图来定。 (3)布好主光灯、辅助光灯之后,开始布置轮廓光灯。不能低于人物的头部,因为它是被用来勾画人物头发、肩膀、形体轮廓的。布置时还应避免过侧、过亮。轮廓光与主光光比一般在1

3、:1或2:1左右,背景灯要根据主体亮度变化而变化,主体亮,背景就稍暗;主体暗,背景就稍亮。一般背景光与辅助光光比为1:2或1:1,这样一组灯光组合配置,构成了侧光照明效果。 幻灯片42顺光照明效果的光线组合 画而上没有明显的明暗反差,阶调柔和。被摄对象的形状、阶调、色调的变化,主要由细微的光调变化表现出来。 灯光配置: 主光灯1和主光灯2一般紧靠镜头为宜。光比控制在1:1或不超过1:2。 轮廓光配置在人物的侧逆方向,轮廓光同主光(其中一个)的光比控制在1;1或2;1左右,轮廓光不能过强,以免影响画面柔和层次。 背景光灯放置在被摄体后面或左右两后侧,背景光亮度一般比主光稍强一点或稍弱一点为宜,使

4、人物能够与背景有一定的区别。幻灯片5(二)双主持人布光 1、分别布光法:这种方法常常用在两位节目主持人距离较大和一个主光很难完成两个人物的主光造型的情况下。布光方法: A首先确定主光的投射方向,一般两个人物的主光要从左或右前侧大约45角方向投射过去,要防止两人的主光来自不同方向,造成虚假的主光投射,破坏整个布光的效果。 B主光明确之后,两盏辅助光灯出现在摄轴线附近的位置上两盏辅助光灯要控制好光线的投射区域,防止相互干扰,出现不必要的光线投影,其光线高度与人头平齐或稍高于人头。 C轮廓光放置在与辅助光基本对应的角度上,用以勾画主持人的轮廓形态,有时在演播室内可使用能升降的棚顶灯在人物的正后方作轮

5、廓光。背景光放在与主光同一侧,照明周围环境与背景。幻灯片6 2、重点勾勒法:棚内或演播室内主要采取三基色冷光源底子光照明,本身已具备一定的基准亮度其照度在1500勒克斯左右,画面中影调单一没有强烈的亮暗反差,画面空间感觉弱。比较简单的解决与弥补方法就是采取重点勾勒法布光方法: A根据自己创作的需要加盏主光灯,前侧大约45角方向投射过去,由于加入了这种主光,画面中有了光线的投射方向和光比组合,光线效果发生了很大变化。 B有时还可加轮廓光,位置在与主光灯对应的角度上。幻灯片7 3、平调组合法:这种方法适用于正常脸型和稍瘦削的脸型。布光方法: A布光时两主光位于摄轴线附近以接近或紧靠镜头为宜,分别照

6、明被摄体,其光线高度以人头平齐。 B然后分别布轮廓光灯,细致地勾画被摄体外形线条,轮廓光灯的位置在被摄体的侧后方,其光线不能过高、过亮、过偏。 幻灯片8新闻联播演播室灯光设计新闻联播演播室是以工作环境为背景,中间采用中空玻璃隔断而构成的开放演播室形式。应用这种演播室形式可以给观众一种真实自然的感觉,可视性更强。观众在电视屏幕上看到的主持人庄重、漂亮的形象效果是与灯光师们的精心设计和艺术塑造分不开的。幻灯片9新闻联播演播室灯光设计 新闻联播演播室室内面积约50 平方米,高度为3 米,属于小型演播室。为确保安全直播,安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为此,该演播室由台内电站独立的双路电源供电。两台主灯光电

7、源柜,对演播室同时供电并互为备份。演播室的调光台还设置了应急开关按钮,当直播中调光台电脑系统出现问题无法操作时,可以采用应急开关直接供电系统用作应急。 新闻联播演播室主要是使用三基色冷光源灯布光。它的优点是不刺眼,发出的光线比较均匀、柔和,而且光线的方向性不强,所以在被射物体上不太容易形成明显的受光面和阴影,投影也没有明显的边缘轮廓,反差比较小,可以 反映出被摄物的细微变化,尤其是那些表面光滑的物体,更能够体现出人物和物体本身的质感和层次。用冷光源布光无光斑、颜色还原好、不刺眼,不会影响播音员看提示器上的信息,为直播的安全提供了良好的保障,也有利于播音员眼睛的保护。 在播音员布光中还利用650

8、瓦、300瓦这样小瓦数的聚光灯加柔光布对人物进行刻画和塑造。聚光灯是一种透射形式的灯具,光线通过聚光镜片可聚可散。光线通过螺纹聚光镜照度均匀、光质柔软,对人物和物体投像清晰,光影质量好。由于聚光灯灯具上装有遮板,容易遮挡光线,形成小范围照明。利用聚光灯的特点我们一般用它作为人物逆光和人物一些特殊部位的修饰光和眼神光。幻灯片10 新闻联播演播室人物具体布光方案是:选用55 瓦4三基色冷光源灯四台和55 瓦 2 三基色冷光源灯两台。在距播音台两米左右的距离前上方约45 度角的位置安装平光照明,以弧形排列布光,使整个场区照度达到1100Lx左右,男播音员面部照度为1300Lx,女播音员面部照度为12

9、00Lx,每位播音员左右面光照度差一般在100 Lx 50Lx。特点是,在灯光处理过程中简捷自由,使用平光照明形成的正面普遍照度能够较好保证各种景物、人物色彩对比关系的客观再现,平光照明还能掩饰皮肤皱纹和皮肤的松弛,从而使人显得年轻、使主体突出,亮度易于统一,很适合多台摄像机多角度的拍摄,现在电视新闻演播室大部分都采用这种正面布光的方法。幻灯片11 为了强化图像的主体感和空间感,勾画出播音员的轮廓造型,还使用四台300瓦聚光灯布置在播音员后上方45度角左右的位置,给男女播音员分别布逆光。再用两台55 瓦 4 三基色冷光源灯分别在播音台左右后上方的位置辅助逆光对人物修饰的不足,这两台55 瓦 4

10、 三基色冷光源可以使人物头部、肩部、侧身的光比更加协调,修饰出播音员的整体轮廓,更能突出人物与背景的空间感和层次感。逆光照度约为1500Lx。逆光布置合理,可以强有力地突出人物的整体立体感,使整个画面清晰、明朗、漂亮,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幻灯片12新闻联播演播室灯光设计 布光中播音员常会因面光的照射使脸部凹区产生暗的阴影,在播音台台面与播音员形成30度角的地方安装了两台8瓦三基色冷光源小灯,针对眼袋、鼻下、额骨下、特别是下颌部下面的三角区等阴影部位进行修饰,使播音员在电视画面中面部更加干净漂亮。幻灯片13新闻联播演播室灯光设计 为使播音员的电视形象更加完美,还采用了三台650瓦聚光灯,布置在摄

11、像机主机位附近的位置,主要针对播音员的眼睛、鼻子、嘴、前额、面部和上衣等部位进行进一步修饰,使画面更加清晰。在布播音员的眼神光时,首先要防止其它光源影响眼神光,眼睛上的反光点要正确,光点要尽量布在眼神正中,而且光的照度要适度,照度过高会使两眼四周同面部光的比例不协调。所以在紧靠主机位镜头附近布置眼神光灯位,这样播音员的眼神光就不容易偏移,有了眼神光播音员眼睛会显得更加炯炯有神,面对观众更有亲近感。总之,布光要以电视观众对看到的电视画面感到舒适为标准。使用上述三台650 瓦聚光灯布光前,特别要对每位播音员面目特征、发型、服装颜色等进行提前了解,再相应地设计布光方案进行人物修饰。幻灯片14新闻联播

12、演播室灯光设计 因为新闻联播的演播室背景是通过中空玻璃隔断看到导播室工作环境的, 在布光时常会因中空玻璃反光产生光斑,破坏了电视画面整体效果。用两面黑旗,一面2.4 米0.7米,一面1米0.7米,遮挡住摄像机拍摄时所能看到的中空玻璃反射的光斑,圆满地解决了玻璃反光的问题。 幻灯片15新闻联播演播室灯光设计 为了使导播室背景与演播室亮度协调,用一台650瓦聚光灯来提高导播室后部的照度,用两台650瓦聚光灯分段提高侧面的电视墙照度来相互衔接,使背景由暗逐步到亮,突出了电视墙,在电视画面上看,背景层次更加丰富,更有纵深感。幻灯片16新闻联播演播室灯光设计 电视照明工作在电视节目制作当中起着不可或缺的

13、作用,随着高清晰电视的逐渐推广,电视照明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就要求电视照明的从业人员不断学习研究,认真总结经验,为电视艺术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幻灯片17(一)确立主光l 主光在画面中起主导作用,灯位与光质的选择是自由的。例如,对鼻梁低的人应选择中侧光位作为主光,明暗分界,亮部涨、前抢,暗部后退收缩;l 对于脸部臃肿的人,主光不宜偏中;l 对于中年妇女,脸部有皱纹或眼睛下部肌肉松弛,避免任何形式的直射光和侧面烛光照明;l 在追求自然光效的场景中,主光应根据光源方向设置,表现时间与空间性,人物与环境的统一;l 确定调子:高调正顺光照明,主体形象的光比小,浅色调背景影调统一;低调用侧光或侧逆光

14、照明,加大光比,与深色背景统一。l 正面人物肖像描写时,主光在哪一侧,应取决于两个问题:一是人物讲话中是否有明显动作;二是人物面部是否有缺陷。幻灯片18(一)确立主光l 典型的主光是在偏离摄轴线(或鼻准线)15-45,先设定在30,如果人物消瘦或皱纹过于明显,应减小角度;如果人物过于丰满,应增加角度。如果突出脸部立体感,灯位上升,如果眼窝过于深陷,灯位下降。幻灯片19(二)选择辅助光l 如果主光选择水平角度90侧光位置(模拟外窗光位置)。辅助光设置在靠近主光的方位上(前侧光位置),水平角度20、垂直角度15-25,它的作用表现为:保留局部阴影,增加暗部层次。l 反映在人物面部的造型效果:亮面和

15、阴影面都获得了光线,降低了光比,淡化了阴影的浓度,阴影处表现出一种渐变的层次,阴影部位的远处仍留下一条较深的层次。l 这是在自然光效中,为了不破坏光源感造型而采用的辅助光位置。谈话节目、文艺节目的布光中很少采用。幻灯片20(二)选择辅助光l 如果主光选择中侧光45位置,把辅助光设置在正面光的位置上,比水平位置稍高一些。这种辅助光的图像效果为:主光形成的阴影被淡化。光调柔和,将脸部的阴影细节表现出来,不留下未照明的阴影。l 注意,正面辅助光一定要柔和,不宜强烈,避免形成二次光影;光比的选择主要是根据表现意图进行。幻灯片21(二)选择辅助光l 如果把辅助光设置在与主光相异的方位,这是影视人物布光中常规的用法。l 在电影布光上往往把辅助光这一灯位看作是只起柔化阴影的功能,而不能增加画面的层次。这对于胶片的化学感光是适用的,因为胶片的明暗层次可以相差100倍,人脸暗部的微弱光线都能表现出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