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23342120 上传时间:2024-01-0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 下列划线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有些人对于闯红灯总是不以为然 , 认为只要不与汽车撞上,总会没事的。B . 无论从市场还是从员工的角度,我们都对遥控信息的做法深恶痛绝。C . 画上的老者手捻胡须,目视江岸,一副悠然的样子。D . 想急于得到所需的东西,一时冲动,草率行事,就会身遭不幸。遇事要多动脑,多思考,才可能成功。2. (2分) (2016八下东台期中) 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新来的王老师给我们留下了美好而深厚的印象。B . 一进会场就看见许多

2、面彩旗和一片欢乐的歌声。C . 红杨中学的全体团员没有不参加绿化活动的。D . 我们班的同学将来都希望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二、 默写 (共1题;共13分)3. (13分) (2011苏州) 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 海内存知己,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2) _,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_)(3) _,自缘身在最高层。(_登飞来峰)(4) 但愿人长久,_。(苏轼水调歌头)(5)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_。(李煜相见欢)(6) 默而识之,_,_,何有于我哉!(论语八则)(7)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_,_。(鱼我所欲也)(8) 沙鸥翔集,_,_,郁郁青青。(范仲

3、淹岳阳楼记)三、 书写 (共1题;共6分)4. (6分) (2019八下天台期中) 阅读下面语段,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者根据划线字注音。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一颗颗璀璨夺目的珍珠,最早的诗歌可追溯_到没有文字的远古时期。驰骋于诗的原野,我们可以喜看草长yng_飞,可以静听潺_潺流水,可以共赏jio jio_明月。于是,我们的生活仿佛没有了束缚,没有了羁绊_,而是多了几分格调与雅趣,多了几分恬静与qi_意。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2分)5. (2分) (2017九上抚宁期中) 根据下面句子的句式特点修辞方法,在横线上补充恰当的语句母亲的叮咛,是融化冰霜的阳光;母亲的背影,是唤醒记忆的照片

4、;_,_。母亲是风景中的风景,母亲是诗歌中的诗歌。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8分)6. (14分)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言志颜渊、季路侍。子日:“盍各言尔志?子路日:“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日:“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日:“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注】本文是论语一-书中公治长篇的“颜渊章,标题系编选者所起。颜渊、季路:孔子的两个学生,季路即子路。侍:古代后辈陪从在尊长者之旁叫作侍。盍:何不。裘:轻暖的皮袄。憾:懊恼。伐:夸耀。施:表白。(1) 下列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 盍各言尔志(助词,无义)B . 衣轻裘(

5、名词活用为动词,穿)C . 敝之而无憾(弄坏,使破旧)D . 无施劳(功劳)(2) 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B . 愿闻子之志C . 择其善者而从之D . 曲肱而枕之(3) 请将“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 “言为心声”,本篇虽只写了孔子师徒三人的简短对话,却可由此窥见他们不同的心志。请结合文中内容简析其中一个人的性格特点。7. (14分) (2017杭州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张咏,字复之,濮州鄄城人。太平兴国五年,郡举进士,议以咏首荐。有夙儒张覃者未第,咏与寇准致书郡将,荐覃为首,众许其能让。出知益

6、州,时李顺构乱,王继恩、上官正总兵攻讨,顿师不进。咏以言激正,勉其亲行,仍盛为供帐饯之。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初,蜀士知向学,而不乐仕宦。咏察郡人张及、李畋、张逵者皆有学行,为乡里所称;遂敦勉就举,而三人者悉登科。士由是知劝。成平二年,夏,咏以工部侍郎出知杭州。属岁歉,民多私鬻盐以自给。捕获犯者数百人,咏悉宽其罚而遣之。官属请曰:“不痛绳之,恐无以禁。”咏曰:“钱塘十万家,饥者八九,苟不以盐自活,一旦蜂聚为盗,则为患深矣。俟秋成,当仍旧法。”咏与青州傅霖少同学。霖隐不仕。咏既显,求霖者三十年,不可得。至是来谒,阍吏白傅霖请见,咏责之曰:“傅先生

7、天下贤士,吾尚不得为友,汝何人,敢名之!”(选自宋史张咏传,有删改)【注】夙儒:饱学的儒士。寇准:人名。鬻:卖。阍(hn)吏:守门的小吏。(1)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众许其能(赞许)B . 汝何人,敢名之(名字)C . 俟秋成,当仍旧法(等待)D . 有夙儒张覃者未第(科举考中)(2) 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A . 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B . 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C . 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D . 正由是决行深

8、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咏既显,求霖者三十年,不可得。苟不以盐自活,一旦蜂聚为盗,则为患深矣。(4) 你发现张咏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52分)8. (27分) (2017九下临泽月考) 请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从香菱学诗谈起红楼梦里有一段香菱学诗的故事,细读起来,颇受教益。香菱本来不懂诗,她随薛宝钗住进大观园后,见贾宝玉与众姐妹结社咏诗,才“苦志学诗”,她“天一亮就忙忙碌碌梳了头,去找黛玉改诗”。学习有了一点心得,就立即谈出来,向别人求教,听取指点帮助。众姐妹称她为“诗魔”,拿

9、她取笑,她行之若素。经多次请教,几易其稿,“精血诚聚”,终于写成了一首“新巧而又有意趣”的吟月好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虚心好学。 要不耻不知。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的资本论的写作,正是从对政治经济学的“不知”开始的。1842年至1843年间,马克思和他的论敌发生了关于经济问题的论战。因为马克思当时还没有对经济进行深刻的研究,曾一度使他“陷入困难的境地”。他下决心研究它,终于战胜了论敌,并积累了大量材料,写成了资本论。马克思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楷模。要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载,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要不耻于向地位或学

10、问比自己差的入学习。这就是成语典故“不耻下问”的由来。自古以来,有成就的读书人讲起经验,受过挫折的人谈到教训,往往会谈到“不耻下问”。我国南北朝杰出的农业学家贾思勰,一生孜孜不倦,刻苦攻读,知识渊博,他的齐民要术闻名于世。但是,这样一位有学识的科学家,还向当时被一些人认为最低贱的农夫请教。一些人知道了这件事,就冷嘲热讽地说:“赫赫有名的贾思勰,怎么还向羊倌求教,岂不太失体面了吗?”但贾思勰毫不在意,坚持像小学生那样,拜能者为师。要不耻相师。古人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意思是说,甲老师并不一定样样都比弟子高明,弟子也不一定不如老师。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认为只有样样胜过自

11、己的人才可以拜他为师,是大可不必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一个人要想真有长进,并有所深造,不仅需要梅“逊雪三分白”的 , 而且还要有雪“输梅一段香”的 , 放下架子,不耻相师。我国清代的张濯,因仅有战功而不大识字,在朝上受了些气。他的妻子是个读书人,他决心跟妻子学字。一天他穿了朝服,三拜九叩,拜妻子为师。从此他老老实实、恭恭敬敬地向妻子求教,知识一天天丰富起来,到他任巡抚的时候,有人说他“目不识丁”,他便上奏皇上面试,结果使一些抱有成见的人瞠目结舌,个个叹服。以上谈到的虚心好学的三个方面,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要从“不耻”开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一些知识,学到一些本领。(1) 本

12、文的中心论点是_其主要论证方法是_。(2) 作者从哪三个方面论证了这一中心论点?(3) 根据你的理解,在第段横线处写一句话,使文章结构完整。(4) 在第段两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5)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它应在文中甲、乙哪一处?为什么?(6) 文中列举了许多名人的事例,如果把第段和第段的例子交换一下,可不可以?为什么?9. (25分) (2011昭通)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和自己竞争,与别人合作李丹崖小时候,我曾在墙角的空地上种过一棵玉米,从它冒出嫩黄嫩黄的玉米芽儿开始,我就给它浇水、施肥,许多人都说,单棵的玉米是长不高的,就像孩子吃饭,没有别的孩子和他争着吃

13、,饭是不香的。我不信,依然坚持给它浇水施肥。一个月后,一条凌霄的藤蔓,水蛇一般攀上了玉米棵,不久就和玉米一样高了。再过一个月,玉米长得比我高出了半头,还开花了,懂农事的大人们又说,还是赶紧拔掉这棵玉米吧,单独的一棵,不能授粉,就不能结玉米,只能当柴烧。我还是坚持把玉米留了下来,几天后,凌霄开花了,整棵玉米如穿上了火红的裙子,非常喜人,破天荒地将蜂蝶招到了墙角,嘤嘤嗡嗡地飞舞其间。那个秋天,玉米棵上结出了四个大个头的玉米棒子,个个籽粒饱满,玉米棵上的凌霄也开了整整两个多月,成了墙角的动人风景。大人们自己也觉得纳闷,这样的玉米怎么会结果呢?后来,他们悟出了道理,原来是凌霄和玉米互相帮助,孤零零的一

14、棵玉米,本来是没有劲头往上长的,突然凌霄为它增加了重量,它若不往上长,势必会被凌霄缠死,于是,玉米为了免于灭亡,拼命地积聚能量使自己强大。玉米在和自己较劲的过程中,赢得了这场胜利。凌霄开花,又帮玉米招来了蜂蝶,那些蜂蝶有些来自田间的玉米丛里,尾部沾上了田间玉米的花粉,无意中竟给墙角的这棵玉米授了粉。跟自己较量,和别人共用能量,原来这就是玉米和凌霄实现共赢的奥秘啊!把这一道理延伸到我们的生活中,不也是如此吗?有这样一种人,他们总是擅长走别人很少走过的路,无边的孤寂摧垮不了他,漆黑的夜幕吓退不了他,他们永不停步地赶路,最终,他们成功了。你若问他,你是怎么扛过来的?他会说,我一直觉得路的前方,还有一个更光明的“我”在等着我,我要迎头赶上去。你若再问他,在追赶前面那个“我”的时候,就没有遇见一丁点儿“路障”吗?他会说,我在追赶自己的那个“我”的时候,别人也在追赶属于他们的“我”啊,我们联合起来,共同扫清了“路障”!和自己竞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