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23338760 上传时间:2023-10-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课时) 地理组:缪雅娟【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解释城市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改变,不合理的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2)针对问题,提出如何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措施。(3)了解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和我国城市发展的趋势2、过程与方法(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分析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2)归纳城市环境污染的主要表现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能全面的、辨证的、发展的来看待城市化过程中积极的一面和出现的问题。(2)明确发达国家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和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的成就,增强爱国主义情感。【重点难点】1、 重点: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

2、的影响和带来的环境问题2、难点:分析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什么是城市化?它的主要标志是什么?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发展有哪些差异?学生回答教师纠正并导入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地域的日益扩大,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改变,环境也相应地受到了影响,使得地理环境各要素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导致了城市建设的无序开发和城市破坏的不可逆转。比如,现在的城市交通越来越拥堵,这是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典型的“城市病”。那么,在城市化过程中有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过渡先请同学们阅读图217、P41第一自然段思考城市化对农村生活和城市生活影响板书一、城市化与我们的生活1、城市化过

3、程对生活的影响点拨对农村生活的影响是:城市文明影响着传统的生活习惯和劳作方式。板书(1)对农村生活的影响点拨对城市生活的影响是:改变了城市交通,促进了城乡交流,缩小了城乡差别板书(2)对城市生活的影响讨论 P41“活动”-城市应当优先发展什么交通工具点拨城市应当优先发展什么样的交通工具,根据以下因素确定:(1)比较各种交通工具的优劣(运载量、速度、灵活度、污染);(2)城市的实际情况(城市规模、人口密度、道路状况)。过渡城市化在影响人们生活的同时,也不同程度的破坏了人类的生存环境,那么它对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都产生了哪些影响呢?读P41“阅读”,总结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填写下表

4、 影响及来源危害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板书2、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点拨过渡读P42“阅读”,总结城市化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填写下表影响方面产生的影响城市用地就业方式景观与生态系统地域联系板书3、城市化过程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影响及来源危害大气圈城市工业排放各种气体影响太阳辐射强度,城市气温、降水等也发生变化,出现城市“热岛”现象;密集的建筑群影响了日照、风速和风向。危害人们的健康水圈破坏了原有的河网系统,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城市地面径流,使城市水质受到影响。人体健康和动植物的繁殖受到影响生物圈生物栖息地被城市的“钢筋水泥”所改变生物的多样性减少岩石圈城市的道路系统和生产、生活

5、活动设施使降水、径流、蒸发、渗漏产生再分配使水质、水量和地下水运动发生变化。点拨纠正影响方面产生的影响城市用地改变了土地利用方式,形成了城市功能区就业方式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化,农业社会演化为现代化工业社会景观与生态系统城市景观取代了乡村景观,自然生态系统转变为人工生态系统地域联系改变了地方文化;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的进步过渡请同学们读P43“活动”扩容与提质并重,思考:城市化过程中过度扩张的表现;城市建设盲目开发对地理环境造成的影响点拨纠正“扩容与提质并重”材料中介绍详细,从中找出答案。过渡城市是人类对环境影响最深刻、最集中的区域,也是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区域。城市环境污染,使城市环境质

6、量日益下降。读图2-20,看城市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危害板书二、城市环境问题1、环境污染讨论并完成下表污染类别危 害大气污染危害人类健康、破坏土壤、水质、生物、腐蚀建筑物水体污染危害人类健康和动植物的生长繁殖噪声污染破坏生活环境固体废弃物污染影响环境卫生和人类健康光污染刺激人的视觉,诱发交通事故电磁波污染影响人体健康过渡城市化过程中除产生环境污染的不利影响外,还出现了一系列的“城市病”,都有哪些方面呢?产生原因是什么?板书2、城市病点拨由于人类产业活动的高度集中、长时期和高强度的产业活动及不合理的城市规划等,出现了一系列的“城市病(PPT展示下图)过渡由于城市环境污染和“城市病”的出现了郊区城市化

7、,其产生的具体原因和过程是怎样的?板书3、结果-郊区城市化点拨PPT展示大城市郊区、卫星城推力因素城市病环境质量好拉力因素过渡读P45活动“移植大树之风为何屡禁不止”,回答活动题1、2、3点拨1、大量移植大树对树木原生存地会造成严重的环境破坏,直接影响当地的生态群落,还会引发水土流失、泥石流、山体滑坡、洪涝、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并且违反国家保护古树的有关法规。2、因为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上游失去了森林,则下游失去水源补充,致使水资源缺乏;使河湖淤塞,增加了洪灾的机率,加大了防洪投入。城市是区域生态环境的一部分,区域环境受破坏,城市也会遭殃,产生一系列城市病。3、生态城市是指符合自然

8、生态规律和适合人类生存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做到:统一规划; 城郊防护林和城内绿地构成层级系统; 尽量种植适生的本土草和树; 要花、草、灌、林相结合; 依法保护绿地。过渡以上是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有利与不利影响,那么,我国的城市化是一个什么情况呢?阅读图222总结我国城市发展趋势(PPT展示图222)板书三、我国城市发展趋势点拨城市经济逐步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大型中心城市加速发展,辐射带动功能显著增强;有更多的农业人口进入大城市或当地的小城镇;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治理各种“城市病”;强调以人为本,注重构建和谐的人居环境。过渡结合P46“阅读”,讨论P4

9、7“活动” 议题1、议题2、点拨议题1:不切实际。任何高水平的城市规划模式,都不可能普遍适合于中国的国情。因为中国的国情国土辽阔,人口众多,各地的历史文化和风俗民情也不尽相同,城市发展模式应因地制宜,并形成城市特色。议题2:合理。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讲述三个问题:城市化过程对自然与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自然与人文方面的问题及我国的城市化。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是:影响、问题、对策;一个主题是: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即人与城市的协调发展。请同学们结合开展的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从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关注我们这座城市,爱护这座城市,把它建设好,把它保护好。课堂练习1、城市的空气污染源主要有汽车、

10、火车等交通工具排放工矿企业排放居民生活燃煤排放光合作用产生A、 B、 C、 D、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城市垃圾的不合理处理是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B、城市水污染的主要来源是生活污水C、目前城市水质受到严重污染,特别是饮用水的水质不断下降D、地形封闭的城市利于空气扩散,大气污染较轻3、英国泰晤士河曾受过严重污染,除偶尔能发现鳗鱼外,无其它鱼类。如今,经过治理的泰晤士河,已被认为是世界大城市中比较干净的河流之一,河中重现了上百种鱼类。伦敦原来是个著名的“雾都”,近年来,由于英国政府采取措施,帮助居民和工厂企业改用煤气、柴油等无烟燃料,并限制私人小汽车在市内使用,空气中烟尘大为减少,雾日已不多

11、见。 (1)1950年伦敦市发生了震惊世界的酸雾事件,数百人死亡,造成酸雾的主要污染物是 ,其合理的防治措施是 ,酸雨对生物界的危害是 。 (2)泰晤士河河水的污染物主要来自 和 。污水排入河流,导致鱼类死亡的原因是 。 (3)伦敦市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措施有 、 、 等。答案1、B 2、C 3、(1)硫氧化合物 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 使植物营养体受损,导致植物(林木)死亡(2)城市工业废水 生活污水 河水污染严重,水中溶解氧减少,导致鱼类缺氧死亡 或 排入的有毒废水,使鱼类死亡(3)建立新城和卫星城 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 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板书设计】一、城市化1、概念2、标

12、志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三、解决措施【教后感】学生总体课堂气氛良好,课堂参与度高!本节课内容不难,主要让学生辩证地掌握城市化过程中的利和弊,学会辩证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第 5 页 共 6 页一、城市化与我们的生活1、城市化过程对生活的影响(1)对农村生活的影响(2)对城市生活的影响2、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3、城市化过程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二、城市环境问题1、环境污染2、城市病3、结果-郊区城市化三、我国城市发展趋势【教学反思】城市化是一把双刃剑,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既有有利的方面,也有不利的方面,总体来讲,利大于弊。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养成辨证看问题的习惯,不利的方面是可以通过人们的努力解决的,只有明确了城市化过程中会出现哪些问题,在今后城市建设中才会趋利避害,保护好城市环境。所以教学过程中,要多启发学生思考,通过课本图示启迪思维,多结合现实例子,学以致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