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认识整时》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23333850 上传时间:2023-10-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3.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认识整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认识整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认识整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认识整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认识整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认识整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目标教学模式”备课表课题一年级上册认识整时教材简析认识整时是一上第七单元的内容,是学生踏入学校大门后系统学习时间知识的起始课,也是认识钟表的第一课时。本节课包括两部分内容:认识钟面结构和认识整时。为后续学习认识半时、分、秒等知识打基础。学生虽对钟表有一些认识,但是是原生态的、比较肤浅的、不够系统、全面,本节课促进学生对已有认知结构进行完善与重新建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学会认识整时的方法;知道表示时间的两种形式。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建立整时概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

2、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认识钟面构造,正确认识整时。教学难点: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预习诊断无达标教学目标达成练习目标分解教学操作内容、程序(实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揭示课题。一、激趣导入:1、出示谜语,猜一猜有个好朋友,没有腿却会跑,没有嘴却会响,它会告诉我: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睡觉,请你猜猜看,好朋友会是谁?2、欣赏各种钟表(出示各种钟表)3、揭示课题师:漂亮吗?它们不光漂亮,还有许多小秘密等着我们去发现呢,现在就让我们来认识钟表吧。(板书课题:认识)使学生认识钟面结构,包括:有两根针,又细又长是分针、又短又粗是时针。两根针走的顺序和速度。有12个

3、数,它们所在位置。有12大格。二、观察钟面师:观察钟面上都有些什么?学生可能有:1、钟面上有12个数。读一读12个数。指出其中有几个数所在的位置比较特殊,比如12在最上面,6在最下面,3在最右边,9在最左边,其他的数字依次排列。2、有12大格。师:像12-1之间为一大格,1-2之间为一大格,数一数钟面上共有几大格?(一共有12格。)3、钟面上有两根针。认识针的名称和形状:又长又细叫分针,又短又粗叫时针。认识针转动的方向和快慢。指出:针走动的顺序与数字排列顺序是一样的。这就是顺时针方向。师:两根针谁跑得快一些呢?3、教师小结:又粗又短的时针、又细又长的分针、1到12共12个数、12大格,它们组成

4、了一个漂亮的钟面。钟表的作用可大了,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都要用到它。学会认识整时的方法;知道表示时间的两种形式。三、认识整时1、初步感知整时(1)(课件出示:7时)问:这是什么时候?强调:数学中,我们一般把7点说成7时。(板书:7时)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学生说完整: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7,是7时,)指名说,同桌互说,集体说。小结:像这样,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7,是7时。(2)认识: 3时 6时说说:分针指向( ),时针指向( ),是( )时。2、认识整时的钟面特征(1)发现整时特征指出:7时、3时、6时,这样的时间我们把它称为“整时”。(板书课题:整时)仔细观察这些整时的钟面,你发

5、现了什么?师:分针都指向12(课件),时针的位置一样吗?7时指着?3时指着?6时指着?如果分针还是指向12,时针指着1,那是几时?(1时)时针指着2呢?(2时)(依次下去,一直到12时。)说说为什么是12时?师:12时这个钟面很有趣,它的分针、时针都叠在一起了,都指向数字12。(2)总结认识整时的方法师生归纳:认整时的方法是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是几时。3、学习整时的电子表写法师:电子表怎么表示?比如7时,还可以怎么写?师在黑板上的钟面下范写“7时 7:00”。学生在准备本上写出其它3个时间的电子表形式的记时写法。反馈:指名一学生拿上来展示,教师课件出示正确答案。师小结:我们知道了分针指向

6、12,时针指向几,是几时。记录时间有这样两种方法,第二种写法是两个小圆点写中间,两点前面是几时,后面是写两个0。1、进一步巩固认识整时的方法以及两种记法。2、感知一天有24小时,每个时刻一天都会出现两次。认识大约是几时。四、巩固练习1、第一关:认一认(1)学生独立完成数学课堂作业本第50页,要求用两种方法记录时间。(2)反馈校对:指名一学生拿上来展示,说:什么时间小东干什么?想一想那时你一般在干什么?(3)补充:(没有数字的钟面)说说是什么时间?这两个钟面上时间都是7时,仔细观察图,它们是相同的时间吗?小结:每一时刻,一天都会出现两次,所以,我们看时间时还要考虑是上午,中午,下午,还是晚上。2

7、、第二关:猜一猜(1)(出示钟面3时、9:00、5:00、11时)猜一猜时针和分针分别指着几?(2)过1小时是几时?(做完数学书第86页第3题)3、第三关:想一想(认识大约几时)提问:两个钟面上是整时吗?为什么不是?现在分针是怎么指的呢?引导学生:这个时候,分针到了12没有?差得还多吗?分针离12还差那么一点点,也就是(出示课件:快7时了)问:这边呢?分针过了12没有?过了一点点还是过了很多?分针刚过12一点点也就是(出示课件:7时过一点儿) 师:像这样快7时了和7时过一点儿,都接近7时,但又不是7时整,应该怎么说呢?(课件:接近7时,可以说大约7时) 小结:生活中会碰到很多不是整时的时间,当

8、分针离12还差那么一点点或者是分针过了12一点点,就称为“大约几时”。(用教师的实物钟演示。) 了解古代的计时方法,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激发热爱数学的美好情感。五、课外延伸:向学生介绍古代的计时方法今天我们认识了钟表,其实钟表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在古时候,人们没有钟表,只能靠太阳的高度来大致判断时间。后来,人们发现每天阳光移动的位置会变化,于是在大石头上立了一根棍子,并在棍子周围刻了些线,阳光走到哪条线上,就知道做工或吃饭的时间到了,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钟,叫日晷。可是,有时候,是雨天或阴天,没有阳光,怎么办呢?聪明的祖先们又发明了使用沙子的流动来记录时间的沙漏,还有利用滴水计时的滴漏,直到后来

9、发明了钟表。简单回顾并巩固所学知识,知道时间是宝贵的,要从小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六、课堂小结师小结:时间过得真快呀,一节课很快结束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先认识了钟面,接着学会了看整时的方法,以及用两种方法表示时间,还知道了大约几时等等。时间就是这样一点一点过去了,再也回不来了,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课外分层作业无教学反思:钟表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有一定认识,但学生的这种感性认识往往是笼统的、片面的,只停留在感知的层面上,没有形成系统的认识时间的思维方法。因些,在设计本课时,一方面要抓住学生的已有知识背景,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

10、;另一方面要引领学生经历认识钟面和认识整时的过程,注重体验和感悟,让学生掌握看时间的一般方法,然后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巩固和深化。我在设计本课时遵循以学生为主体,引导他们观察、比较、合作探究、大胆表达,在主体探究中学会认钟表的方法。通过实际教学,反思如下: 1、充分利用课件展开教学。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整节课我利用精美的课件,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上课的一开始就创设了听谜语猜猜看的情景,接着用课件展示多姿多彩的钟表,让学生欣赏,学生兴趣浓厚。还利用课件中的几个整时钟面,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异中求同,最后概括出“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的规律。学生依据已

11、有的经验主动生成了他们自已的数学知识。最后在练习阶段说说小东快乐的一天是怎样合理安排的,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2、注重培养观察能力。首先:课件出示钟面让学生观察,看看钟面上都有什么?借助学生在生活中获得有关钟表的经验,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认识钟面,在这个环节中,我完全让学生通过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在学生对钟面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后,我开始进行教学认识整时,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通过学生观察、交流,以及练习的比较,让学生掌握“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3、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在培养语言表达完整方面,例如在学习看整时时,出示句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加深知识理解。也比较注重书写习惯的培养,要求学生做到一拳、一尺、一寸。 4、对于一年级学生,我在课堂上激励性评价还不够,今后应注重这方面的加强。 5、学生做作业时间花费太多,以致后面的加深练习没时间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