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独立作业试卷B卷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23169244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独立作业试卷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北京市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独立作业试卷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北京市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独立作业试卷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北京市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独立作业试卷B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北京市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独立作业试卷B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独立作业试卷B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独立作业试卷B卷(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市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独立作业试卷B卷一、 选择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历史的证明,概括来说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做了两件大事:建立新中国、开创社会主义道路。这两件大事开始的标志分别是( ) A . 开国大典和三大改造的完成B .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C . 开国大典和土地改革的完成D . “一五”计划开始实行和改革开放的实践2. (2分)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A . 宪法B . 民法C . 刑法D . 经济法3. (2分)“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

2、词中歌颂的两位伟人是( )A . 毛泽东和邓小平B . 孙中山和邓小平C . 孙中山和毛泽东D . 刘少奇和邓小平4. (2分)我国土地改革完成以后,农村大部分地区实行的是( )A . 农民土地所有制B . 地主土地所有制C . 集体土地所有制D . 土地公同拥有制5. (2分)1949年9月,为筹建新中国而召开的会议是( ) A . 中共一大B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C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 . 中共二大6. (2分)下图中的领袖人物依次分别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请你给这些图片选择一个恰当的共同主题( )A . 苏维埃政权的建立者B . 资产阶级民主倡导者

3、C . 社会主义国家领导者D . 无产阶级革命引导者7. (2分)下列图片共同体现的时代主题是( )A . 巩固新生政权B . 进行三大改造C . 发展国民经济D . 反抗外来侵略8. (2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认识不正确的是( )A . 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B .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C . 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D . 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9. (2分)翻身农奴把歌唱是藏族歌手才旦卓玛唱出的一首藏族民歌。其中“驱散乌云见太阳”是指发生在1951年10月的( ) A . 开国大典B . 西藏和平解放C .

4、 土地改革结束D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10. (2分)周恩来总理曾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你认为后一个“天安门”应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 A . 鸦片战争B . 公车上书C . 九一八事变D . 开国大典11. (2分)某陈列馆举办“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变革”图片展。以下四幅图片所反映的生产关系变革中,哪些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A . B . C . D . 12. (2分)20世纪50年代,人们用“最可爱的人”来赞美抗美援朝中涌现的英雄人物。下列属于“最可爱的人”的是( )黄继光邱少云邓稼先雷锋A . B . C . D . 13. (2分)

5、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 . 三大改造完成B . 土地改革完成C . 四五运动D . “一五”计划完成14. (2分)建国初期,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这说明当时我国必须优先发展( ) A . 交通运输业B . 农业C . 轻工业D . 重工业15. (2分)身居海外,但抛弃了名誉、地位和优裕的物质生活,回国后为祖国科技发展和建设作出了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有( )陈景润 钱学森 袁隆平 华罗庚A . B . C . D . 16. (2分)宝成、鹰厦等

6、铁路建成于( ) A . 人民公社化运动期间B .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C . 土地改革时期D . “文化大革命”时期17. (2分)下面不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成果的是( ) A . 鞍山钢铁公司B . 长春汽车制造厂C . 沈阳机床厂D . 大庆油田18. (2分)毛泽东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战略家,也是一伟大的诗人。其中他老人家描写第一个五年计划伟大成就的诗句是( )A . “金沙水拍云涯暖,大渡桥横铁索寒”B .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C .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D .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19. (2分)下表为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经济成分变化表,该表说明

7、( )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公私合营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1952年19.1%1.5%0.7%71.8%6.9%1956年32.2%53.4%7.3%7.1%0A .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B . 人民公社运动的开展C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 .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20. (2分)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生产的措施中,土地所有制性质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土地改革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 . B . C . D . 21. (2分)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被誉为“铁人”石油工人的是( )A . 王进喜B . 邓稼先C . 焦裕禄D . 袁隆平22. (2分)观察下面示

8、意图,造成19581960年我国农业生产总值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 土地改革B . 人民公社化运动C .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 . 改革开放23. (2分)焦裕禄,这个永不褪色的名字,如一座丰碑,矗立在兰考,矗立在中国大地,矗立在亿万百姓心中。在焦裕禄、王进喜等民族脊梁的身上体现出来怎样的时代精神( )A .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B . 艰苦创业,乐于奉献C . 善于改革,勇于创新D . 反腐倡廉,崇尚节俭24. (2分)今天我们最高权力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下列哪个机构是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利相似( ) A . 陪审法庭B . 十将军委员会C . 公民大会25. (2分)与“生产合作社”、“

9、赎买”、“集体化道路”等词有关的历史事件所产生的重要意义是( ) A . 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B . 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C . 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D . 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26. (2分)对于1954年我国第一部宪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宪法A . B . C . D . 27. (2分)兰考有民谣,盛赞好书记,故道黄河东流去,留下一片黄沙地。党为了咱除“三害”,派来了好书记大雁

10、展翅往北飞,捎信带给毛主席。盐碱地长出了好庄稼你永远活在俺心里。( ) A . 孔繁森B . 焦裕禄C . 郑培民D . 雍宗满28. (2分)2016年3月2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对朝鲜实施制裁的决议,以遏制朝鲜的核武、导弹开发计划,朝鲜半岛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下列英雄人物中,全都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一组的是( )黄继光 邱少云 蒋道平 雷锋A . B . C . D . 29. (2分)1953年,我国农民战争净货币收入1949年增长123.6%,每人平均净货币收入增长111.4%,农民的购买力有了成倍增长,这直接归因于( )A . 新中国成立B . 西藏和平解放C . 抗美援朝胜利D

11、. 土地改革完成30. (2分)歌曲具有时代特征以下歌词反映的历史时期按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A . B . C . D . 二、 综合题 (共2题;共23分)31. (8分)请根据提示和所学知识写出相对应的人物或名词。(1)被誉为“铁人”的石油工人是_。(2)不畏生死,勇堵枪眼的是战斗英雄是_。(3)带领河南兰考人民艰苦奋斗,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党的好干部”是_。(4)三大改造指的是对农业、_和_的社会主义改造。(5)“文化大

12、革命”时期的两个反革命集团分别是“_反革命集团”和“ _反革命集团”。(6)_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32. (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就向全世界宣告:“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材料二: 1955年,众多亚非独立国家的首脑聚集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周恩来在会上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是来求同的,而不是来立异的。”他呼吁亚非各国撇开分歧,加强团结,为会议成功而努力。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材料三:(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建立后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在此“宣告”的基础上,后来中国提出的什么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这项原则的内容是什么?(2)材料二中的国际会议是指哪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针对亚非各国的矛盾、分歧提出了什么方针?(3)材料三中的情景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请你再举出两例新中国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外交成就。第 1 页 共 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