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二讲 电视新闻摄影实务

公****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2.50KB
约4页
文档ID:423070544
第二讲 电视新闻摄影实务_第1页
1/4

第二讲 电视新闻照相实务(上)一、 突发性电视新闻的拍摄含义:突发性事件可被广义地理解为忽然发生的事情,第一层含义“事件发生、发展的速度不久,出乎意料之外,第二层含义:事件难以应对,必须采用非常规措施来解决突发性新闻:些在人们不可预期的状况下忽然发生的新闻事件,此类新闻无法在事先进行筹划和设计,具有偶尔性、忽然性和未知性等特点突发性新闻常常采用电视现场直播的方式进行报道最先进、最抱负的方式,受到体制的规范,许多突发性事件无法做到直播)突发性新闻可以激起受众的好奇心,引起强烈的反响,是最富有魅力的新闻照相种类之一突发性电视新闻的拍摄措施1.“拍到”优于“拍好”,在某种限度上,可以觉得突发性新闻的拍摄是最不不讲究照相规律的,在极端的状况下我们顾不上用光、色彩、稳定、对焦点等2.“多机”优于“单机”,要舍得投入拍摄力量3.“多拍”优于“少拍”,在新闻现场,我们都不懂得新闻的发展走向,什么时候会有突变,有时甚至采用不断机的拍摄方式4.声画并重,如果某一方面受到损失,对新闻信息的传达都会受到很大影响,但更强调“百闻不如一见”5.把握新闻要素,记录核心进程新闻现场一般比较乱,氛围紧张,照相记者只要抓住5个W,一种H,就可以做到临场不乱。

忽然性新闻照相1、 以人为本,关注人及事件对人的影响;重点拍摄突发事件中的人,对人的影响,人的反映,与人的关系2、 占据高处,保持安全距离(特别是群体事件);新闻现场混乱,具有未知性和危险性,照相记者要学会自我保护,3、 保持与后方有效沟通,适时调节拍摄方案;置身现场的记者也许只是处在一种点,对事件的全貌不理解,需要从后方理解状况4、 紧急时刻可使用自动功能,一般状况是规定手动为主,自动为辅,5、 充足发挥广角、长焦镜头的作用,可以实现远距离或者大面积的拍摄6、 需要具有过硬的手持拍摄、技术操控能力,新闻现场一般具有一定的困难性和风险性,突发事件新闻拍摄的重要补充:民众视频和监控视频民众视频的特点:1、 、DV拍摄,声画质量相对较差,但真实感强;非照相专业出身,拍摄的画面存在焦点不实,曝光不准等状况,但这些因素反而使观众觉得更真实,2、 时空上无处不在,是专业媒体的有益补充3、 传播意识增强,公民记者浮现4、 新闻要素往往不全,权威性相对较差;反映局部,不深刻全面监控视频的特点:1、 时间:全天候2、 空间:几乎无处不在,地方越发达,地点越重要,数量越多3、 影音特性:纯客观,真实,无人控制4、 制作方式:重点区域,多机位,类现场直播5、 来自职能部门,具有较高公信力,例如公安、交警、科学监测部门景别:1、中近景为主,特写为辅,少用全景、远景,中景和近景最符合人视野交际的范畴, 2、为了后期剪辑需要,景别合适变换;过肩镜头可交代两者的空间关系,可以用来覆盖跳点, 3、一般状况下,被采访对象景别不不小于采访记者 4、对话节目,记者与访谈对象景别可一致 5、多机拍摄画面更流畅,人工补光更能突出主题,反映镜头也不可缺少,节目中合适穿插资料画面,使画面不会那么枯燥画面空间1、 头部空间:不可卡头,顶天立地,不可过大,也不可过松,2、 视线空间:在被采访者视线前方应留出比较大的空间,脑部后方留的空白要少一点,3、 被采访者视线方向:面向采访记者,和记者交流,一般不直接面对镜头角度:1、 平角度为主,与视线等高(而非胸部),俯仰角度较少2、 斜侧面角度为主,多为3/4人面相3、 正面角度往往用来拍摄针对公众的发言,强调画面内外直接的交流感4、 多种被采访对象,面部朝向要有左有右5、 避免被访谈对象视线游移背景:1、背景;选择简洁背;运用长焦距镜头、大光圈等,把背景虚掉,不显杂乱2、典型环境选择,避免办公室、会议室的单调3、强调现场访谈报道4、背景布、易拉宝,以便、快捷5、黑背景,用人工布光隐没背景6、不同色调背景解决,如蓝背景7、注意背景景物横竖线条切割受访者体位过肩镜头1、 不要用广角镜头拍摄2、 从个子较矮的人背后拍摄3、 前景保存1/3头肩即可用光室外自然光:顺光;斜侧光;逆光;散射光;反光板;散射光拍摄比较好控制,只要注意穿着,以及与背景景物色彩反差就行室内自然光:顺光;斜侧光;反光板;斜侧光家较好,顺光造型功能差,并且容易使被采访者眯眼,斜侧光要用反光板给暗部补光,如果对用光纯熟,也可以用逆光拍摄人工光:新闻灯;红头灯;柔光箱;特图利灯;反光板其她注意事项:1、 受访者的仪表、容貌,为被采访着想,也是为了画面的美丽2、 麦克风的位置:露出台标或栏目的记;注意拾音角度和距离3、 与记者站位相适应:站左则右手持话筒,否则,相反出镜记者的拍摄1、 中景景别为主,近景、全景景别为辅2、 精心选择出境背景、环境,强调“现场”3、 着重拍摄新闻要点,展示细节4、 精心设计场面调度{记者、摄像、新闻人物}5、 记者要有镜头意识,与摄像互相配合6、 注重非语言符号,特别是着装和仪态7、 优先用无线话筒、钓竿话筒拾音8、 听声音拍摄画面,随机应变调机。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