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教互学”高效课堂的实践与反思(黄玉兰老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23008623 上传时间:2024-01-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互教互学”高效课堂的实践与反思(黄玉兰老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互教互学”高效课堂的实践与反思(黄玉兰老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互教互学”高效课堂的实践与反思(黄玉兰老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互教互学”高效课堂的实践与反思(黄玉兰老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互教互学”高效课堂的实践与反思(黄玉兰老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教互学”高效课堂的实践与反思(黄玉兰老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互教互学”高效课堂的实践与反思黄玉兰顺应着新课改的东风,我们南宁外国语学校早已步入了“互教互学”高效课堂的新课改的先锋去了。结合本次接受市教育局组办的新课程教师培训和普通高中新课标国家级远程培训,得到了新的认识和见解,发现新课标培训其实和我们南宁外国语学校的“互教互学”高效课堂有绝然的相似之处,新课标的理念和模式都很类似,因此得出了关于数学的一些不成熟的见解。我们高中数学的新授课的类型是情境导入、自读自练、学习探究、学习检测与学习延伸(拓展)的模式进行;复习课和习题课的类型是题型辨析、解法探究、解题反思、学习检测与学习延伸的模式进行。总的来说,我们数学的教学模式是先学后导、生生互教、师生互讨

2、、教师点评、学习检测与学习延伸,这样的模式比较适合数学的教学。有了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习惯已经形成了,大部分的学生都懂得了在老师上课前独立完成自读自练以前的内容,课上完成学习探究及其学习方法,知识重难点等,课后独立完成学习检测,有能力的学生还去完成学习延伸的内容。一 “互教互学”高效课堂的优点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互教互学”简单的理解就是“你教我,我教你”。不过,这里的“你”、“我”既指师生的“教学相长”,又指生生“个体与个体”、“个体与团体”、“团体与团体” 之间的互助性学习。在“互教互学”课堂中,口号是“人人都是小先生,人人争做大学生”。“小先生”是指以学生“互教”的方法促进“

3、会学”,“大学生”是指以“高标准” 要求自我、自主学习(“标准”:倾听对方的信息;容纳不同的意见;深思问题并形成自己的思想;外化知识并促进新意义生成)。“智慧共享”的两个基本追求:一是学习目标应从“知识”走向“智慧”;二是教学方式应从“填鸭式”、“诱导式”走向“共享式”。因此,在这样的教学思想引导下,体现了“互教互学”高效课堂的优点: 1.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大部分学生都动起来了; “互动”必须“参与”,只有“参与”才能“互动”。在“互教互学”高效课堂的引导下,教师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而学生就有绝对的主动权去完成功课的学习,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模式下,平时上课开小猜的、睡觉的同学

4、少多了,大部分学生都动起来了。 2.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板书能力得到了提高,部分学生的专研能力得到了提升; 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课堂方式被打破。通过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互换或转移或多重角色的扮演,能提高学生独立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展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能促使学生更加准确全面地评价自我和评价他人。(自主能力、表达能力、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转眼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3.在一些知识点上,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学习方法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在某些知识点上,学生会有意想不到的解法,新颖而简捷,很值得肯定。 例如高二(4)班的一节展示课上,有一组

5、学生在解决一道题上,方法就很新颖,并且紧扣知识点,解答很简捷。二 “互教互学”高效课堂存在的不足与困惑 1.在实施“互教互学”高效课堂中,教师在课堂的把握时间上不够,大部分老师是被迫拖堂才能讲完内容的,甚至也没办法按时完成教学任务;无需回避,从知识效率或者说某一课的教学进度上来讲,“互教互学”高效课堂由于具有交互性、合作性、探究性、实践性要比“知识课堂”(教师单向传递,灌输讲解,题海战术)要耗时多,进而会影响到教学进度。如:本来一课能讲完的内容无法结束。同样,注重“展示”的课堂(即“互教互学”学习模式)也有这一问题存在(而不是弊端)。 2.各科都有导学案,有些学生课前或课上不能按时完成导学案,

6、那么教学任务就没办法完成; 在实施“互教互学”高效课堂的教学中,大部分老师都反映学生没能按时完成导学案,这就是实施“互教互学”高效课堂中面对“慢”要解决的问题,除了我们要正确认识“教学效率”的真实内涵,认识“储蓄式知识观”与“发展知识观”的不同,正确看待教学中“快”、“慢”问题外,也要拿出切实措施解决这一问题,否则,在目前考试文化占主导地位的现实下,注重“实用主义”的老师、学生们是不会自觉进行课堂改革的。 3.本来学生掌握的知识点有限,加上有些知识点本来就很难,让学生讲解,那么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就打了折扣,成绩就会有所下降; 现在“互教互学”高效课堂中比较流行的观点“把课堂还给学生!”,针对传统

7、教学的“一言堂”而言,是正确的。但这些观点是有语境和前提的,现实之中出现了许多“误读”。比如:有人宣传“在课堂上做一个懒老师”、“教学是慢的艺术”,等等。表现为:课前不备课,课上“放养”,尤其反馈不准确、不及时等,这不能不让我们警惕。因此我们的教学不能在突出了学生主体后忽视了教师主体。不能因噎废食,提倡学生“学”,教师在“教”上更要下功夫。“互教互学”学习模式中,教师要有三次集中引领:课堂导入时的问题性引领、小组分工筹备时的展示方法引领和课末总结时的整合提升性引领;教师在课堂上的“三讲”:学生没有讲到的教师要讲,学生没有讲对的教师要讲,学生没有讲透的教师要讲。对教师讲的要求:“高”、“精”、“

8、尖”(“高”就是高起点,讲到学生“最近发展区”的上部,让学生有上“提”的感觉;“精”就是精炼,对教材整体把握和问题提炼,讲以点带面、举一反三的核心问题;“尖”就是教师讲解的应该是“重点、难点和联系点”),这就显示了教师的教,真的很重要! 4.由于要完成各科导学案,学生做练习的时间减少甚至没有了,那么数学能力整体就会有所下降,教学效果打了折扣。数学作为一门理科,没有达到一定的题目练习量,而这些练习时间在没有得到保证时,学生的数学成绩就得不到质的提高,教学效果就会打了折扣。5.新教材的内容有点混乱,这样导致学生难以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总之,顺应着新课改的东风,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不断积极的的探索,会找到合适我们学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学习得到更快的提高,进步。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