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22972598 上传时间:2024-02-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老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老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老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老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老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案例描述白发苍苍的李奶奶刚刚退休,然而此时与她共同生活了36年的老伴竟因突发心肌梗塞而倒在了工作岗位上。李奶奶本就无儿无女,老伴的去世是她的精神几乎崩溃。她和丈夫恩恩爱爱、感情甚笃,如今人去屋空,使她失去了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她患有多种慢性疾病,以前总害怕治不好,现在却期盼病情急剧恶化,好早日到另一个世界与老伴重新团聚。二、 问题描述( 一)个人问题1、身体方面:患有多种慢性疾病2、精神方面:由于老伴的去世,使李奶奶的精神几乎崩溃,没有了继续生活的勇气和信心,老是期盼着自己的病情急剧恶化好与老伴再次团聚。(二)家庭问题 案主无儿无女,在情绪上很容易产生孤单、无聊的感觉和消极的情绪。

2、并且,老伴的去世给案主带来精神的崩溃,没有了继续生活的勇气和信心。(三)社会问题1、社会政策通常注重于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的身体物质保障,并没有满足其心理需求和社会需求。2、随着中国的社会文化变迁,大家庭解体,社会结构变成以核心家庭为基础。老人晚年盼望的理想落空,上述消极原因更加加重。3、就目前中国社区的情况而言,一般社区没有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与服务,没能很好地为丧偶空巢老人提供多彩的老年生活,这在一定程度造成案主心理上的孤单、寂寞。三、方案构建 本案服务对象为李奶奶,以个案工作方法开展服务,采用危机介入的方法。(一)危机介入,服务对象对老伴儿的死过于伤心,产生了轻生的念头。(二)服务对象在老伴儿死

3、后,生活琐事在短时间内难以上手,基本生活质量降到了最低值,情绪消极很严重。(三)服务对象无儿无女,相依为命的老伴死后使得她孤独感倍增,对生活失去了勇气和信心。(四)服务计划1、短期目标(1)案主李奶奶的身体状况和精神情况得到一定的改善。(2)案主李奶奶通过面谈对自身的情绪得到一定的认知。2、中期目标(1)案主情绪管理能力得到提高。 (2)案主建立起支持(资源,情感等)网络。 (3)案主的环境适应能力得到提高。3、长期目标(1)通过社会工作的方法,帮助李奶奶再度社会化,顺利融入由于丧偶而发生变化的新的生活环境,开始新的生活。(2)增加李奶奶与老人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拓展她的社交网络,使她能够主动融

4、入到集体活动中,缓解甚至根治她心理上的空虚感、孤独感,使其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3)把丧偶空巢老人们的心声向全社会传达,让更多的人关注丧偶空巢老人,让老人的需求被社会正确认知。我们希望能够探索和完善关爱老年人的保障机制,为老年人的身心保障问题提供新思路,为构建完善的老年人社会保障机制出一份力。四、解决方案 以危机介入的方法进行服务,力图改变服务对象的观念,助人自助,最终走出情绪低谷,开使新的人生阶段。延伸服务为:以老年人增权工作理念,增加服务对象的社会地位,令其感怀自身的社会价值,变弱势为强势。1、 及时处理,限定目标,输入希望同理感受,放松练习 危机介入的首要目标是以危机的调适和治疗为中心尽

5、可能降低危机造成的伤害、避免不良影响的扩大。因为李奶奶发生危机后,服务对象通常处于迷茫、无助、失去希望的状态中,所以在危急中帮助服务对象的有效方法是给服务对象输入新的希望,调动服务对象改变的愿望。以助人自助的方针,激励服务对象自助的主观愿望。 具体到本案,应尽快与服务对象沟通,令其理解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使其正视死亡的必然性并进而劝导,令服务对象信服。2、提供支持邻里、友情支持 在帮助服务对象面对和处理危机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要充分利用服务对象自身拥有的周围他人的资源,为服务对象提供必要的支持。这里包括社区支持。 首先,与服务对象的邻里沟通,给老人空间进行怀念,用邻里的温暖抚慰老人,并让服务对象

6、认识到不能跟着老伴儿去死,自己还有自己的价值不能随便放弃生命。 其次,寻找服务对象现存的朋友以及重新找到合适的工作进而充实李奶奶的生活,使其无暇去想逝去的老伴。3、恢复自尊系统脱敏 危机的发生通常导致服务对象身心的混乱,使得服务对象的自尊感下降,社会工作者在着手解决服务对象的危机时,首先要了解服务对象自己的想法,帮助服务对象恢复自信。 在本案中,服务对象自身增能也要考虑进来。加强服务对象社会功能的恢复,为服务对象寻找兴趣爱好,使其将生活重心及注意力进行转移,不要沉湎于悲痛中。4、培养自主能力社区支持危机是否能够解决最终取决于服务对象是否能够增强自主能力。虽然服务对象在危机中自主能力有所下降,但

7、社会工作不能认为服务对象缺乏自主能力,整个危机介入过程就是社会工作者帮助服务对象增强自主能力面对和客服危机的过程。鼓励服务对象多交往同龄的邻居好友,尤其是女性同龄好友,继续将生活下去。五、 支撑理论(一)角色理论 帕森斯:有三种不同的社会复位(social restitution)方式,以终止丧失过程,恢复或支持重要角色退出后的身份继续:文化所规定的角色继续、角色重演和易位投入。在帮助案主李奶奶时,要帮助她恢复原有的角色,重新找到生活的意义。(二) 脱离理论(又称撤退理论和休闲理论) 是美国社会学家卡明和亨利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具体观点如下:A 老年人身衰体弱,形成了撤离社会的生理基础。

8、B 老年人心理较为消极,经常想到死亡,甚至期盼死亡,其心理不适合不断进取发展的社会。C 老年人的撤离过程具有普遍性和不可避免性。 老年人的生老病死本是自然规律,要帮助案主认识清楚这一问题才能使其重新回到现实生活当中,重新投入当新的生活当中。(三)活动理论 美国学者罗伯特哈维格斯特提出的“活动理论”认为,老年人应该积极参与社会。只有参与,才能使老年人重新认识自我, 保持生命的活力 。 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哈维格斯特指出人一生有六个阶段特征,其中老年期作为个体社会化的最后一个阶段,其主要任务是要适应体力与健康的衰退,适应退休生活和收入的减少,适应配偶的死亡,承担市民的社会义务,与年龄相近的人建立快活

9、而密切的关系,降低对物质生活满足的要求。对活动理论的评价:A 有利于老年人重新认识自我,改变老年人精神状态的方法之一,就是老年人重新认识自我。B 活动理论符合社会的价值体系。C 活动理论有利于老年人的健康。 通过社区的帮助,使案主能找到合适的工作或活动,使其能够从悲痛中走出来,继续自己的新生活,而且有助于案主的身心健康。(四)连续性理论认为, 不论是年轻还是年老,人们都有着不同的个性和生活方式,而个性在适应衰老时起着重要的作用。总是消极或退缩的人不可能在退休后成为积极分子;同样,一贯活跃、自信和参与社会的人在老年时不可能安静地在家里。人主要的个性特点和价值观念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更加突出。在连续

10、性理论看来,如果一个人在老年时仍能保持中年时代的个性和生活方式,那么他(她)便会有一个幸福的晚年。因此,每个人不用去适应共同的规范,而是根据自己的个性来规定标准,这是老年人对生活感到满意的基础。能够使案主缓解自己消极的心态,帮助其重新找回自己的社会价值。(五)老年人次文化理论 老年亚文化理论最初是美国学者罗斯提出的。该理论旨在揭示老年群体的共同特征,并认为老年次文化群是老年人重新融入社会的最好方式。 这种理论认为老年次文化群的形成有一定的可能性和必然性。法定的退休制度成为老年期开始的明显标志。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公寓、养老院等等住所的兴建也为老年人提供了频繁接触的机会,通过相互交往,老年人会形成

11、一种群体意识。这使得老年次文化群的形成成为可能,并得到社会一定程度的认同。 老年次文化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积极作用表现在老年人形成群体身份与意识,具有采取社会行动的潜能,以捍卫老年人权利及争取老人福利与社会资源。消极作用是有可能造成老龄歧视,不利于不同年龄层的整合。 希望案主能够积极地参加到自己的社区活动当中来分散自己的消极情绪,从而帮助案主认识更多的老年人,使其重新融入到社会当中。(六)符号互动理论(又称作相互作用理论) 此理论认为,人们是在他们的社会环境中、在与他有的交往中获得他们的自我概念的,换句话说,人们是根据他人对自己的评判、态度来思考自身的。一旦他人把我们归入自我概念,我们

12、便会不由自主地根据他人划分对自己作出反应,从而形成自我概念。 社会重建理论则意在改变老年人生存的客观环境以帮助老年人重建自信心。社会重建理论的基本模式是:第一阶段:让老人了解到社会上面存的对老年人之偏见及错误观念。第二阶段:改善老年人的客观环境,通过提倡政府资助的服务来解决老年人的住房、医疗、贫困等问题。第三阶段:鼓励老人的自我计划、自我决定,增强老人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帮助案主重建自己的自信心,从他人的评判、态度中找到自己的价值,进而增强案主的自我解决能力。六、 分析与反思尊老爱老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尤其是现在的中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与日俱增,整个社会都应该关注、爱护、尊重老

13、年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在老年工作中社会工作者更承担者不可推卸的使命。在老年人的婚姻状况中离婚、丧偶和再婚是老年人遇到的主要婚姻问题。丧偶对老年人心理的影响是严重和剧烈的,有研究表明,老年丧偶者在配偶去世后头6个月中的死亡比率比平均死亡率高40%。丧偶后,老年人的心理变化复杂、悲伤感和孤独感最为典型。许多老年人以泪洗面、悲痛欲绝,还会出现茶饭不思、抑郁、疲乏的情况,甚至因为过度悲伤而患病。时间一长,就会倍感寂寞孤独,觉得被世界遗忘和抛弃了。除了老人自身和家庭因素以外,社会环境对老年人的心理状态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营造一个有利于老年人健康、愉快的社会环境,是社会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也是衡量社会

14、文明和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社区文化体育活动有助于老龄社会居家养老中的老年人精神需求的相关建设,应大力发展。开展社会工作,要懂得灵活运用科学的社会工作方法。社会工作并不是单纯地要求一个社会工作者独立完成一件事情,要有服务对象自身的参与。除此之外,社会工作者要善于沟通,细致敏锐。能够从沟通中发现服务对象自身的优势;通过沟通发掘服务对象自身关系网络,促进服务对象自身优势的放大;通过沟通结合社会共建、社会辅助,形成一个服务体系,才可能完成整个服务过程。当案主基本上完成了以上的工作计划并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社工就开始与案主商讨结案。社工通过和案主的深度访谈,与案主共同总结评估个案,评估报告由社工撰写。同时,社工在结案阶段也要对这一个案例进行反思,总结个案计划和行动的成功与不足之处。在结案后一定时期内拜访案主,帮助案主回顾工作过程,根据案主的需要和问题的解决情况跟进服务。在这个阶段要注重与案主的分享,强调案主已经取得成绩,鼓励案主,增强案主自信心,帮助案主巩固已有的改变,增强案主结案后处理问题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