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化工大学考研电路原理强化班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22961783 上传时间:2023-12-24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1.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化工大学考研电路原理强化班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北京化工大学考研电路原理强化班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北京化工大学考研电路原理强化班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北京化工大学考研电路原理强化班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北京化工大学考研电路原理强化班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化工大学考研电路原理强化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化工大学考研电路原理强化班(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真诚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资料,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北京化工大学考研 电路原理强化班讲义 / 北京化工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简介: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于1981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是北京市重点学科,“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于1987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系统工程”于2000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得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本学科招收“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四个二级学科的硕士研究生。 本学科现有教授9人(其中博士生导师8人),副教授1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60以上。设有

2、安全工程研究中心、智能过程系统工程研究室、自动化研究所、测控技术研究所等科研机构,以及拥有DCS、FFC、PLC等大型设备的测控技术实验平台。主要研究领域为:流程工业生产安全分析、智能检测与智能测控系统、复杂过程的先进控制、智能系统与智能控制,以及工业系统仿真等。特别是在大型工业过程计算机仿真培训系统、工业过程系统优化与控制、生产安全评价和企业信息化与监控等方面极具专业特色,已形成自主技术,成果显著。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973”等多项研究课题,省部级科研项目几十项,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十余项。本学科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既强调基础理论教育,又注重与相关学科

3、之间的交叉渗透,鼓励创新,为研究生提供一个优良的学习环境。一、培养目标本学科培养能从事控制学科理论研究,在相关领域内利用测控技术和系统分析方法,对生产过程和测控系统进行研究、设计和开发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应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能熟练使用一门外语。学生应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学风,身心健康,遵纪守法。二、主要研究方向1工业生产过程的优化与先进控制结合控制工程、通信技术和信息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和应用各种工业过程的优化理论与先进控制技术,以及控制系统设计、流程优化操作和企业信息化管理。2过程系统动态仿

4、真在稳态流程模拟与优化研究的基础上,开发面向对象的通用化动态流程模拟技术及软件平台,研究系统控制、系统安全、系统设计与优化的应用技术。3过程工业安全科学技术研究大型过程工业危险识别、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基于深层知识模型的“专家”系统、定性(SDG)故障识别及诊断技术等。重点研究定性和半定性深层知识模型自动推理机制、定性建模理论、模糊推理、动态定性模型理论等。4智能检测与智能测控系统应用人工智能理论和技术,研究复杂工业过程智能检测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软测量技术及信息检测、处理的新方法;研究智能测控系统的集成方法及系统开发,以及网络化智能检测和智能测控系统的开发。5智能系统与智能控制研究使用人工

5、智能理论与技术在系统建模、信号处理、数据挖掘、在线控制和软测量技术方面的应用;研究模糊控制、自适应控制、专家系统和遗传算法等智能控制技术与方法。历年考试情况分析:200820092010预测分数线300275275与国家线持平,预测:明年分数线亦会是国家线,变化幅度不会太大报名人数120人左右160左右180人左右持续上升,预测:明年报考人数亦会有小幅度增加录取人数70人左右87人左右90人左右比较稳定,预测:明年录取人数不会有太大变化保研人数5人左右6人左右6人左右三、电路原理大纲电路原理参考书:邱关源主编的电路高教出版社 第四版各章节主要考点如下:第一章:KCL KVL列写,某一器件功率的

6、计算第二章:电阻的串并联,Rin的计算,Y- 要求对称时的计算,实际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转换第三章:列写回路电流和节点电压法,弥尔曼定理(两个节点时的节点电压法)第四章:叠加定理,替代定理,戴维南定理,诺顿定理第五章:运放电路第六章:一阶电路,三要素法第七章:二阶电路,列方程第八、九章:正弦稳态电路,画向量图,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谐振第十章:耦合电路,互感的消除第十一章:对称三相电路,功率的计算,相电压,线电压第十二章: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叠加定理,有效值与平均值第十三章“二阶电路的运算法,等效电路第十四、十五不在大纲之内第十六章:二端口电路,Y、Z参数的求解第十七章:非线性电路,小信号法。第

7、一章一、重温基础1.1 电路和电路模型1.2 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1.3 电功率和能量1.4 电路元件1.5 电阻元件1.6 电压源和电流源1.7 受控电源1.8 基尔霍夫定律1、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 2、功率 P0,吸收功率;P0,发出功率3、电容 4、电感 5、KCL 流出为+,流入为- KVL L=2H二、扩展视野I0(t)例1. 已知 求及波形+3A+6VI=-2A+例2.+16V10-10V+U20Vi108VRR=? U=? i=?N三、有的放矢214A3已知:N吸收的功率P=4W求:将N等效为电阻R,则R=?将N等效为理想电流源Is,则Is=?将N等效为理想电压源Us,则Us=?四

8、、综合练习P28,115第二章一、重温基础2.1 电阻的串并联及分压分流公式2.2电阻电路的Y变换2.3 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等效变换2.4 输入电阻的计算1. 电阻的串联特点:a.各电阻顺序连接,流过同一电流(KCL) b.总电压等于各串联电阻的电压之和(KVL) c. Req=( R1+ R2 +Rn) = Rk 即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电阻的并联特点:a.各电阻两端分别接在一起,两端为同一电压(KVL) b.总电流等于流过各并联电阻的电流之和(KCL) c. 1/Req= 1/R1+1/R2+1/Rn 即并联电路的总电导等于各电导之和2. 特例,若三个电阻相等(对称),则有 RD

9、= 3RY 3 理想电源的串并联:电压相同(大小、方向)的电压源才能并联, 电流相同(大小、方向)的电流源才能串联。4. 输入电阻:外加电压法:端口处加us ,其端口产生i ,求比值us / i 外加电流法:端口处加 is,其端口形成u,求比值u / is二、扩展视野1a 各电阻均是1欧姆,求a、b间的等效电阻Reqbd2.oba 各电阻均是1欧姆,求a、b间的等效电阻Req三、有的放矢2i+-24V-+8is 求开关S1. 断开时S两端电压2. 短路时流过S的电流3. 断开时S两端的输入电阻Rin四、综合练习P49,214第三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一、 重温基础掌握电路方程的列写方法:支路电

10、流法,回路电流法,节点电压法支路电流法:以各支路电流为未知量列写电路方程分析电路的方法。(一般步骤)1.标定各支路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2. 选定(n-1)个节点,列写KCL方程;3. 选定b-(n-1)个独立回路,列写KVL方程;4. 求解上述方程,得到b个支路电流;5. 进一步计算支路电压和进行其他分析。回路电流法:以回路电流为未知量列写电路方程分析电路的方法。(一般步骤)1. 标定b-(n-1)个独立回路,并确定其绕行方向;2. 对独立回路,以回路电流为未知量,列写KVL方程;3. 求解上述方程,得到b个支路电流;4. 进一步计算支路电压和进行其他分析;5 其他分析注:电压与回路绕行方

11、向一致时取“+”,否则取“-”。节点电压法:以节点电压为未知量列写电路方程分析 电路的方法。(一般步骤)1. 选定参考节点,标定n-1个独立节点;2. 对独立节点,以节点电压为未知量,列写KCL方程;3. 求解上述方程,得到n-1个节点电压;4. 求各支路电流;5 其他分析0.2s4i1二、 扩展视野20.1s4Ai10V6-+ 列写电路方程0.5I1R3-+三、 有的放矢 列写电路方程I1R2R1R4+-5V+I50.3I510V3V+R5-四、 综合练习P76,315(a)第四章 电路定理一、 重温基础叠加定理:在线性电路中,任一支路电流(或电压)都是电路中各个独立电源单独作用时,在该支路

12、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注:1.叠加定理只适用于线性电路 2.一个(独立)电源作用(一次),其余电源不作用,电压源为零短路;电流源为零断路3.功率不能叠加4.U、i叠加时呀注意分量的方向5含受控源(线性)电路亦可用叠加定理,但只有独立源进行叠加,受控源始终保留。齐性定理:线性电路中,所有激励(独立源)都增大(或减小)同样的倍数,则电路中响应(电压或电流)也增大(或减小)同样的倍数。数学表达式为:f (kx) = k f(x)应用:当激励源只有一个时,则响应必与激励成正比替代定理:对于给定的任意一个电路,其中第k条支路电压为uk、电流为ik,那么这条支路就可以用一个电压等于uk的独立电压源,或者用一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