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会计复习思考题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22948912 上传时间:2024-01-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算会计复习思考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预算会计复习思考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预算会计复习思考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预算会计复习思考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预算会计复习思考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预算会计复习思考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算会计复习思考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预算会计复习思考题说明:涉及事业单位会计的内容,按照新近颁布实施的文件执行。主要文件含事业单位会计准则2013年1月1日起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2013年1月1日起执行,1. 预算会计体系由哪些部分构成?各构成部分的会计核算对象有什么不同?从预算会计主体的内容看,主要由以下部分构成;(p6)1、 财政总预算会计:会计主体是各级政府财政收支活动以及财政资金使用结果,分为五级政府,五级财政预算会计体系。2、 行政单位会计:行政单位是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能、组织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单位。由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构、检查机构和各级党政机构、人民团体组成。3、 事业单位会计:以事业单

2、位为会计主体,核算事业单位资金运动过程及其结果的专业会计。4、 4预算外资金会计5、 参与预算执行的国库会计、收入征解会计和基本建设拨款会计等。可将预算会计对象作如何粗略表述:1、财政总预算会计的核算对象:财政资金运动过程及其结果。(财政收入、财政支出)2、行政单位会计对象:就是各级行政单位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的经费收支、预算外收入及其结余,以及在行政单位资金运动过程中所形成的资产、负债和净资产。3、事业单位会计对象:是各类事业单位在单位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各项收入、支出和结余,以及在事业单位资金运动中形成的资产、负债和净资产。2. 预算会计遵循哪些一般原则?与企业会计相比,这些原则有何不同?P5 适

3、用于企业会计核算的核算原则中,除必须用权责发生制作为核算基础的,如谨慎性原则、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等外,其余均适用于预算会计,可归纳为:真实性、相关性、可比性、一致性、及时性、清晰性、实际成本、配比原则、重要性、专款专用原则、收付实现制原则。3. 预算会计要素与企业会计要素有什么不同?为什么?P5 我国现行预算会计确立了五个会计要素,即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其中,资产、负债和净资产三个要素构筑资产负债表,所以也称为资产负债表要素;收入和支出两个要素构筑收入支出表,所以也称为收入支出表要素。 企业会计要素,是按财产与产权的关系,对企业的资金运用与资金来源所作的分

4、类。会计的基本要素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4. 预算会计等式与企业会计等式有什么不同?P61、 企业会计等式资产=权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企业会计的恒等式为:资产=负债十所有者权益。 2、预算单位的会计等式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结余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 预算会计的恒等式为:资产十支出=负债+净资产十收入5. 简述国库单一帐户体系的构成内容。P105 国库单一帐户由五类帐户体系构成:一是财政部门在中国人民银行开设的国库存款帐户;二是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开设的预算外资金财政专帐;三是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开设

5、的财政零余额帐户,用于财政直接支付和清算;四是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为预算单位开设的预算单位零余额帐户,用于财权授权支付和清算;五是经政府批准或授权财政部门开设特殊性资金专户。6. 说明财政性存款的内容及管理要求。P103财政性存款是财政部门代表政府所掌管的财政资金。包括国库存款及其他财政存款。国库存款是指在国库的预算资金(含一般预算和基金预算)存款。其它财政存款是指未列入国库存款的各项财政在专业银行的预算资金存款以及部分由财政部指定存入专业银行的专用基金存款等。管理原则:一、集中资金,统一调度。各种应由财政部门掌管的资金,都应纳入总预算会计的存款账户。调度资金,应根据事业进度和资金使用情况,保证

6、满足计划内各项正常支出的需求,并要充分发挥资金效益,把资金用活用好。 二、严格控制存款开户。财政部门的预算资金除财政部有明确规定者外,一律由总预算会计统一在国库或指定的银行开立存款账户。不得在国家规定之外将预算资金或其他财政性资金任意转存其他金融机构。 三、根据年度预算或季度分月用款计划拨付资金。不得办理超预算、无用款计划的拨款。 四、转账结算。总预算会计的各种会计凭证不得用以提取现金。 五、在存款余额内支付,不得透支。7. 一般预算收入如何分类?明细核算分设哪几级?P26“401一般预算收入”科目根据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收入分类科目”下应列入一般预算收入的类、款、项、目级科目分设相应明细账。

7、8. 简述“与下级往来”“与上级往来”的区别和联系。P111、118 区别:与上级往来主要是负债性质的账户。用来核算与上级财政的往来待结算款项。货方登记借入数;借方登记偿还数、转作补助收入数及体制结算中应由上级的补给数,贷方余额反映下级财政应偿还上级财政的数额。它是一个双重性质的结算账户,当该账户出现借方余额时,应把他作为资产账户,反映下级财政借款给上级财政的数额或下级财政多缴上级财政的数额。与下级往来主要是资产性质的账户。用来核算一下级财政的往来待结算款项。借方登记借出数;贷方登记收回数或转作补助支出数,借方余额反映上级财政应收回下级财政的款项。它是双重性质账户,当该账户出现贷方余额时,应把

8、它作为负债账户,反映上级财政借用下级财政数或上级财政多收到下级财政归还的借款数。联系:与上级往来和与下级往来这两个科目都属于资产负债双重性质,是上下级财政之间由于财政资金周转或年终财政体制结算发生上解或应补助财政资金而引起的。9. 比较“预算周转金”和“财政周转金”的区别。P98/99(1.)定义不同:预算周转金是指各级财政为平衡预算年度内季节性收支差额,保证及时用款而设置的周转资金。是各级财政代表政府所掌管的政府性后备基金,其作用是临时用作抵补收支不平衡带来的困难。财政周转金是由财政部门管理、按照有偿原则周转使用的财政资金。(2)来源渠道不同:预算周转金:1)从本级财政预算净结余中设置和补充

9、的;2)由上级财政部门拨入的。各级政府预算周转金由本级政府财政部门管理,用于预算执行中的资金周转,不得挪作他用。财政周转金的来源渠道:1)财政预算安排,这部分财政周转基金在财政列报预算支出时转入。2)年终结算后由财政周转金收入减财政周转金支出后的净收入转入。(3)预算周转金专门用于执行年度预算周转之用,不能安排支出。也就是说,预算周转金的余额,只能增加,不能减少。预算周转金存入国库存款之中,不需要单独设置存款账户。财政周转金的使用、管理.资金的使用,要坚持“拾遗补缺,注重效益”的方针。资金的管理,要坚持“统一政策,归口管理”的原则。10. 财政总预算会计中的有价证券的管理遵循何原则?P110有

10、价证券是中央财政以信用方式发行的国家公债。各级财政只能用各项财政结余购买国家指定由地方各级政府购买的有价证券。有价证券应按取得时实际支付的价款记账,购入有价证券(含债券收款单)应视同货币妥善保管。当期取得有价证券的兑付利息及转让有价证券取得的收入与账面成本的差额,记入当期收入。 有价证券的管理在遵循以下原则:只能用各项财政结余资金购入;购买国债的资金不能列为支出;利息收入或转让收入根据购买时的资金来源作收入处理;管理严格,视同货币。11. 行政单位的“应缴预算款”的核算内容?应缴预算款是行政事业单位在业务活动中按规定取得的应缴财政预算的各种款项,主要包括纳人预算管理的政府性基金、行政性收费、罚

11、款、没收财物变价款、无主财物变价款、赃款和赃物变价款、其他应缴预算的资金等。 应缴预算款的核算,通过设置“应缴预算款”账户进行。“应缴预算款”总账下应按其类别设置明细账。收到应缴预算款时:借:银行存款或现金 贷:应缴预算款上缴时:借:应缴预算款 贷:银行存款“应缴预算款”科目贷方余额,反映应缴未缴数。年终,本科目应无余额。12. 比较事业单位和行政单位的固定资产核算主要有何不同点?P216/345事业单位增加固定资产的途径更多种多样:1.购入固定资产的核算。核算时,事业单位有一特殊的会计科目是行政单位所没有的:“专用基金修购基金”账 户。2.接受捐赠固定资产的核算。3.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核算。

12、 固定资产减少的核算: 行政单位在清理固定资产过程中,除要对“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账户进行调整外,还要将清理过程中发生的费用计入“经费支出”账户,并将取得的残值收入计入“其他收入”账户。 事业单位资产报废时,将清理报废、毁损固定资产的残值收入和清理费用列入“专用基金 修够基金”账户。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有偿转让的变价收入应当转入修购基金: 按实际收到价款,借:银行存款 贷:专用基金修购基金 按固定资产原价,借:固定基金 贷:固定资产 13. 行政单位拨入经费的管理要求主要有哪些?P159行政单位拨入经费的管理要求主要是:按单位预算和用款计划申请取得拨入经费。按规定用途申请取得拨入经费。按业务

13、活动进度和资金结余情况申请取得拨入经费。按预算级次申请取得拨入经费。将拨入经费与其他收入等收入来源同时纳入收入预算,实行统一管理、统筹安排使用。 14. 行政、事业单位收入和支出的内容各自包括哪些内容? 行政单位收入指行政单位为开展业务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 分类 (1)拨入经费 (2)预算外资金收入 (3)其他收入行政单位的支出:是指行政单位为开展业务活动所发生的各项资金耗费和损失。包括经费支出、拨出经费和结转自筹基建等。事业单位收入是指事业单位为开展业务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按来源分为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缴款、其他收入和基本建设拨款收入等

14、。事业单位支出是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支出。事业单位支出包括事业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上缴上级支出、经营支出和其他支出等。15. 事业单位的事业收入与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与上缴上级支出,各自有何区别?P271/265/274/298事业收入与经营收入的区别:事业收入:即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所取得的收入。其中: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应当上缴国库或者财政专户的资金,不计入事业收入;从财政专户核拨给事业单位的资金和经核准不上缴国库或者财政专户的资金,计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即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事业收入体现事业

15、活动的公益和福利原则;经营收入体现经营活动的保本和获得原则。附属单位上缴收入:附属独立核算单位按照有关规定上缴的收入;需要区分专项资金收入和非专项资金收入,原则是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上缴上级支出:主要来源于事业单位的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即事业单位利用自身资源取得的收入。上缴上级支出,即事业单位按照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的规定上缴上级单位的支出。16. 目前事业单位的“长期投资”如何核算?举例说明。长期投资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债券投资,均按照成本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不论是否控股,均不考虑权益法核算.(1)以货币资金对外投资时,按照实际支付的全部价款(包括购买价款以及税金、手续费等相关税费)作为投资成本,借记“长期投资”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同时,按照投资成本金额,借记“事业基金”科目,贷记“非流动资产基金长期投资”科目(2)新制度中的固定资产项目的核算发生重大变化,原制度中固定资产增加分别增加一项资产和一项净资产,即: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新制度中取消了“固定基金”科目,统一反映在“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科目当中。同时,对于事业单位现存的固定资产,除了文物和陈列品、动植物、图书档案和以名义金额计量的固定资产外,其余的资产均需计提折旧,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