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典简介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22946133 上传时间:2023-09-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3.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大典简介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广州大典简介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广州大典简介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广州大典简介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广州大典简介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州大典简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大典简介(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州大典简介广州大典是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东省文化厅 策划并组织研究编纂,旨在系统搜集整理和抢救保护广州文 献典籍、传播广州历史文化的大型地方文献丛书。广州作为拥有2200多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大量 珍贵的地方文献翔实反映了广州历史的变迁和发展。由于年 代久远,经蠹鱼风化蛀蚀,兵燹水火摧残,古籍老化破损严 重,古籍再生性保护刻不容缓。为及时抢救和保护现有的珍 贵历史文化资源,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东省文化厅于 2005年牵头组织开展广州大典的编纂出版工作。时任文 化部副部长周和平给予了高度评价:“由地方政府出巨资,地 方文化部门主持编纂的大型文献丛书,在全国尚属首创。广 州大典树立了一

2、个良好的榜样,值得倡导。”广州大典 先后被列为广州市“ 一五”、“十二五”时期重点文化工程, 被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评定为支持项目。2013 年,已出版的广州大典丛部荣获首届南粤出版奖。该丛 书的编纂历经十年坚守,于2015年4月完成出版。广州大典依经、史、子、集、丛五部分类,其中丛 部酌收兼赅四部之丛书,专科性丛书俱入所属部类。广州 大典收录历代4064种文献,编成520册。其中,丛部 收入文献932种,分为102册;经部收入文献375种, 分为56册;史部收入文献1178种,分为197册;子部 收入文献747种,分为62册;集部收入文献832种,分 为103册。广州大典收录底本来自

3、国内61家、国外14 家藏书单位,其中,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底本2791种,中 山大学图书馆底本352种。珍本善本等稀见文献众多,共收 录稿抄本462种,清乾隆以前刻本357种。广州大典采用国际大16开,每册约850页,印500 套。每页按四合一拼版,保留了古籍原来的版式和内容。天 然丝封面,精装。内文选用特别定制的环保型纯棉纸,并使 用水印技术,内页均有“广州大典”字样水印。封面“广州大典” 四字集自湖北睡虎地出土的秦简。广州大典编例一、编纂宗旨广州大典是一部大型的历史文献丛书,旨在系统搜 集整理和抢救保护广州文献典籍,传播广州历史文化。二、收录范围内容范围:广州人士(含寓贤)著述、有关广州历

4、史文 化的著述及广州版丛书。时间范围:所收文献下限为一九一一年,个别门类延至 民国。地域范围:包括清代中期广州府所辖南海、番禺、顺德、 东莞、从化、龙门、增城、新会、香山、三水、新宁、新安、 清远、花县,以及香港、澳门、佛冈、赤溪。三、分类编排大体依经、史、子、集、丛五部分类,其中丛部酌收兼 赅四部之丛书,专科性丛书俱入所属部类。各部分辑编排, 未能及时入编相应各辑者,留待日后汇辑出版。个别内容完 整、史料特殊的文献,独立成辑出版。四、版本择用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和中山大学图书馆藏书为基础, 海内外各公藏机构和个人藏书为补充,对符合收录范围的文 献一般不做裁选,以保证收录的系统性和完备性。同一

5、种图 书有多个版本,择善而从;个别有特殊价值者,可多个版本 并用。五、版式规范按统一规格缩印,个别特殊者另作处理。底本原有之批 校、题跋、印鉴和刻印的墨迹等,概予保留。底本版面漫漶 缺字,概不描修。底本有残缺者,仅以相同版本补配;有缺 页者,在相应位置标注。每种文献均标明书名、卷数、著者、版本、版框尺寸 及底本收藏者。六、索引编制各辑编讫,另编制总书目、书名索引、著者索引,以便 检索。广州大典丛部广州大典丛部分综合性丛书和自著丛书两类。综合 性丛书汇集编刻古今著述,包罗万有;自著丛书为学者自著 之书,“明清作家汇辑其平生著述蔚为一集,遂俨然有丛书之 实矣。”收入文献932种,共分为102册。综

6、合性丛书收录了广雅丛书、海山仙馆丛书、粤 雅堂丛书、岭南遗书、守约篇丛书、如不及斋丛书、 晋石厂丛书、咫进斋丛书、碧琳琅馆丛书、藏修堂 丛书、学海堂丛刻、翠琅玕馆丛书、知服斋丛书、螺 树山房丛书等广州版丛书,反映了明清广州丛书的水平和 特色。已于2008年出版,共83册。综合性丛书个性鲜明, 独树一帜,校勘精审,质量上乘。如岭南遗书,为不可 多得的地方文献宝藏。海山仙馆丛书开启了辑刻西方科 技的新领域,是近代中国西学东渐早期的见证。咫进斋丛 书最早搜访集刊清代禁毁书目,此后的拾遗补阙及研究工 作都在此基础上展开,有奠基之功。广雅丛书汇辑清代 史学著述,总结一代学术成就,“治史学者诚不可不读也。

7、” 自著丛书收录粤人著述甘泉全集、欧虞部集、陈 泽农遗著、海雅堂全集、味根山房全集、李绣子全书、 珠垣丛钞、修本堂丛书、张南山全集、藤花亭十种、 何笔山诗文集、何宫赞遗书、东塾丛书初函、陈氏 三种、南海桂子白先生遗稿、岭海楼丛书、桂文灿丛 稿、随山馆全集、霄鹏先生遗著、拙盒丛稿、林国 處手稿、说剑堂著书、求慊斋丛稿等。所录明清广州 知名学者湛若水、陈遇夫、林伯桐、梁廷枏、何若瑶、陈澧、 桂文灿、朱一新等著作,全面、集中、客观地反映其一生行 事和整体性学术成就,为后人研究提供了完整、丰富、直接 的第一手资料;凸显了明清广州乃至广东学术发展脉络;著 述涉及到广泛的社会历史、文化风俗、佚闻掌故诸方面

8、,深 度反映广州数百年社会历史风貌。广州大典经部广州大典经部收录了自晋代尤其是明清以来广州 学者有关经学著述。分为总类、易类、书类、诗类、礼类、 乐类、春秋类、孝经类、四书类、群经总义类、小学类等11 类,收入文献375种,共分为56册。经部所收最早著作为晋朝黄颖的周易黄氏注, 其余为明清两代的著作。明以前广州地区的经学研究虽然逊 于其他地区,但至明清时期已有长足发展。明代至清初广州 的著名学者如湛若水、黄佐、方献夫、黎遂球、屈大均等有 经学著作传世。明代著作虽然仅有十余种,但也有王安舜五 经旁训、王渐逵读易记、梁斗辉十三经绎等数种罕 为人知的著作,有助于我们更为全面地了解明代广州学者的 经学

9、研究状况。到了清代中期之后,经学及小学研究之风勃 发。广州不但辑刊了皇清经解、古经解汇函等重要的 经学著作,而且本土经学家辈出,涌现了陈澧、徐颢、桂文 灿等经学大家。经过广泛征集,经部所收各书版本精良,共有明末 清初善本20种,主体部分为清代中后期著作,其中也不乏 珍本,如陈澧、桂文灿等大家的手稿,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 都最为可观,弥足珍贵。陈澧广韵增加字考略为香港大 学图书馆所藏稿本;朱次琦四书讲义残稿是香港中文大 学所藏稿本;劳光泰大学章句疏义是咸丰年间刻本,从 日本椙山女学园大学图书馆征集而来,在国内难能一见。广州大典吱部广州大典史部收录从汉代至清代,尤其是明清两代 广州史学著作,比较系统

10、反映了民国以前广州政治、经济发 展的轨迹,广州史学发展演变的脉络,对研究广东经济、政 治、文化、社会具有重要的学术史料价值。分为纪传类、编 年类、纪事本末类、杂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钞类、 时令类、地理类、方志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金石 类、时评类等15类。收入文献1178种,共分为197册。纪传类收载晚清学者陈澧、朱一新、侯康、何若瑶、林 国赞等有关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的研究著述,代 表清代相关领域的研究水平;杂史类收载夷氛纪略、鸦 片事略、烟海庚辛录、英吉利广东入城始末、红巾军 新会围城记、粤氛纪事等一批稿钞本,为研究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时期广州政治、军事提供了珍贵的史料;传记

11、类收 载清人日记30余种,其中谢兰生的常惺惺斋日记、杜凤 治的望凫行馆宦粤日记,均为未刊稿本,篇幅宏大,为 了解清代中后期广州士绅、官宦的日常生活、行止心态,以 及当时广州的社会历史,提供了极为难得的微观史料。所录 140余种明成化至晚清广东科举课卷和名录,则是研究明清 广东科举历史、教育变迁的原始资料;政书类收载清顺治、 乾隆广东赋役全书,以及善善堂租簿、买物归来价 值记等一批稿本,于探究清代广州社会经济也颇有价值。 大量广东咨议局的档案报告,是晚清立宪史研究的第一手资 料。史部内容宏富,篇幅超过整套丛书的三分之一,其 中稿钞本205种、清乾隆以前刻本138种,可谓珍本荟萃, 颇具文献版本价

12、值。广州大典子部广州大典子部收录自晋代至清代百余名广州府学者 及寓贤著述,内容包罗万象,可谓是古代广州的一部百科全 书。分为儒家类、兵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 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小说类、类书类、释家 类、道家类、诸教类、蒙学类等15类。收入文献747种, 共分为62册。子部收录文献的地方色彩浓厚,历史价值高。如儒 家类,收录了陈献章、湛若水、黄佐、陈建、陈澧等众多本 土儒学大家的经典著述,体现了各学者的学术倾向,呈现了 明清广州学术的发展状况。农家类中,晋代嵇含编撰的南 方草木状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植物志,书中记载生长在我国 广东、广西等地以及越南的植物,并有生物防治的记载

13、;番 禺赵古农撰龙眼谱、槟榔谱、烟经,为古代岭南关 于这些作物唯一的专谱;南海陈启沅撰蚕桑谱,则是清 以前广东最早的蚕书,地方特色鲜明,文献价值重大。医家 类中,宋朝南海县人陈昭遇参与编纂的太平圣惠方一百 卷,是宋王朝组织编纂的第一部大型方书;著名医家何若瑶 的伤寒论近言,是岭南地区较早专门论述伤寒论的 医著,代表了清初期岭南地区伤寒及瘟病研究的水平;更有 作为十九世纪初学习牛痘术最早的中国人之一的南海人邱 熺关于牛痘术的丰富著作。谱录类中,南海区金策著岭海 兰言,是广东历史上唯一的一种兰花谱,其文献价值自不 待言。其余,如小说类,吴趼人、黄小配、邵纪棠等著者的 小说作品,蒙学类南海麦仕治先生

14、广州俗话书经解义、马 拉语粤音译义、华英通语等有关于方言的著作,从各个 侧面展现了当时广州社会文化生活的历史风貌。在广泛征集的基础上,子部汇收的珍稀底本众多。 如敦煌写本坛经,来自国家图书馆;湛若水古文小学, 明嘉靖年间刻本,藏于美国国会图书馆;卢宁献子讲存 明嘉靖年间刻本,日本国立公文书馆所藏;明万历三十四年 周从龙六委斋刻本分韵四言对偶启蒙,从美国哈佛大学 哈佛燕京图书馆征集而来;还有来自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 图书馆所藏劳潼撰评的地理寻源阴骘文儒宗术数类 著述两种,均是流传不广、世人少见之本。广州大典集部广州大典.集部收辑广州古代诗文、词曲和文学评论 等著作,作者众多,内容丰富,充分反映广

15、州地方文学特色 之全貌,是研究广州乃至广东古代文学的重要典籍,对研究 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民族、中外关系等 问题也有重大参考价值。分为别集类、总集类、诗文评类、 词类。收入文献832种,共分为103册。别集类收入广州籍学者名人(含寓贤)的诗文集。宋代 崔与之菊坡集、李昴英李忠简公文溪存稿,明代陈琏 琴轩集、孙蕡西庵集、陈献章白沙先生全集、张 诩东所先生文集、湛若水甘泉先生两都风咏,清代屈 大均翁山诗外、梁佩兰六莹堂集等,诗词文章歌赋 数万篇。所录寓贤著作是集部的特色之一,其中有宋代福建 莆田人方信孺在广州写的南海百咏,明代福建连江人陈 第撰两粤游草,清代山东新城王士祯奉康熙命入粤祭祀 南海时撰南海集二卷,清道光沈阳人樊封撰南海百咏 续编四卷。总集类收入岭南文献、岭南文献轨范补遗、广东 文集、广东文选、粤东诗海、粤东文海等书籍。其 中岭南文献是广东第一部诗文总集,广东文集是海 内外孤本。集部经过广泛征集,版本精良。值得一提的是清乾 隆年间编修四库全书曾抽毁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