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额环境下实验班学习小组建设方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22558299 上传时间:2023-04-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8.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额环境下实验班学习小组建设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大班额环境下实验班学习小组建设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大班额环境下实验班学习小组建设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大班额环境下实验班学习小组建设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大班额环境下实验班学习小组建设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班额环境下实验班学习小组建设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额环境下实验班学习小组建设方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班额环境下实验班学习小组建设方案一、小组构成1.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智力状况、性别、心理素质、兴趣爱好、平时表现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按照“异质同组、同组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可用暗分的方式把学生分为四类,即A(优)、B(良)、C(中)、D(后)。每个班级中编排6个学习大组,每个大组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4-人, 2人一个帮扶对子。2.六个大组各设1名大组长,在4-人小组内,设一名正组长和一名副组长。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理念和名称,规章和制度。对小组每个成员进行编号,如6个成员分别编为1-6号。小组成员每个学期相对固定。3.小组是最基本的形式。有80%的问题甚至

2、更多的问题可以在小组中解决:互批互改,你读我听,你讲我听,你问我答,互相检查背诵、默写等方式能够将问题落实,效率最高,活动最大。小组实行组长负责制,给小组长绝对的权利,全面负责。展示竞赛时以大组为单位,讨论时以小组为单位。4.重点抓2人结对小组的落实,谁帮谁落到人头上,发挥“一帮一”的优势,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二、组长职责1.组长是大组、小组的灵魂,既是组内活动的领导者又是组织者,在合作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组长应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履行职责。主要包括组织组内的学习和进行常规管理。正组长职责:正组长要以身作则,要敢于负责,要公正公平,要大胆热情,要维护大局。(1)全权负责本组所有事物,

3、领导、管理本组组员;(2)了解组内同学思想动态,融洽组员之间的关系,积极帮助后进员;(3)协助副组长检查作业、组织讨论、分配任务、管理纪律、鼓励展示,确保每个学习环节有序进行;(4)组织小组反思,对组员进行评价考核,对组员进行考核,对小组状态反思与总结,组织组员研究本组存在的问题,并商讨解决方案。副组长职责:(1)及时收发作业、查好作业质量;(2)协同组长组织讨论、分配任务、管理纪律、鼓励展示,确保每个学习环节有序进行;(3)协助组长搞好组内帮扶、学习目标达成,带动组内学习气氛、参与积极性;(4)与组长搞好反思会,在学习方面,组织组员想办法、出措施,把本组学习抓好。2.大组长带头遵守执行组内的

4、各项制度,组内的各项任务要最先高质量完成,时时处处带头维护组内、班级、学校的荣誉,起榜样作用,做好示范。大组长组织组内成员定好大组名称,制定组规,讨论制定学习计划,奋斗目标,学习奖励条例,要有专门记录本记录,有统一规范的各学科问题记录本。3.小组长组织组员开展课内外的合作学习,每天至少组织检查如下任务的落实:课外或课内预习,学习交流讨论,各项作业的完成,收集应交任课教师查阅的学案、作业。负责分科目记录当日本组学习过程中的疑点、问题等,以上检查要有相应的记录。在组内形成互帮互助,后进赶先进的良好氛围。在课堂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小组长应组织和协调本组每一个成员积极参与小组的自学和讨论,妥善安排和指定

5、组员代表大组参与课堂的展示与交流。小组长要管理小组纪律,维持好小组课内外一切活动的正常秩序,协助老师做好小组学习以及其他各项活动等工作。三、成员培训 1.学会认真思考、倾听,大胆发言,清楚表达。学会质疑、反驳、更正、补充、完善。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高效的学习方法。(1)看书的习惯:注意阅读姿势、学会默读、养成圈点勾画的习惯。(2)问答的习惯:简练、大声、清晰、站立;可不举手直接抢答,可离开座位上台发言。(3)讨论的习惯:强化倾听、围绕中心、敢于质疑、形成辩论氛围。(4)练习的习惯:字迹工整、卷面整洁、版面美观、及时纠错、分类整理。3.规范化要求:(1)用双色笔完成导学案:统一用黑色水性

6、笔做题,用红色水性笔订正。(2)自学时保持绝对安静:独立完成预习案,不抄袭,不交流。(3)小组讨论时积极投入:小组讨论由小组长主持,一人发言,其他倾听,杜绝游离于讨论之外。(4)大组展示时落落大方:开场白“大家好,我们组展示的内容是”;结束语“我的发言完毕,请大家提出看法,谢谢!”“我们组展示完毕,欢迎大家多多指教!”(5)发言时,声音洪亮,抬头挺胸,目视听众,适当运用身体语言。尽量脱稿展示。(6)板演时,字迹工整,版面合理,书写力求流畅美观。(7)尊重他人发言,不起哄,不嘲讽,用掌声表达对他人的肯定和鼓励。(8)桌面经常保持整洁,抽屉无杂物,书包无玩具。(9)老师以“击掌”为号,迅速回位,保

7、持安静,进入下一个环节。(10)不带教辅书进课堂,展示自我风采,凸显独特个性。四、小组评价1.教师要公开评价的准则,并教会学生运用它们。评价规则要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2.小组内自评和互评相结合。3.组内评价与组际评价相结合。4.设立评比栏、统计表等多种载体,要求尽可能生动活泼,使学生易于接受。如定期开展明星小组评选。每周、每月、每学期各班报一个最佳小组、最佳组长、最佳组员、合作学习之星、进步之星等加以表扬。5.口头评价和暗示评价相结合。多用精神鼓励的语言,肯定的眼神,赞许的目光。6.对小组的考核要建立档案卡:三项内容即作业成绩、发言次数、违纪情况。7.小组捆绑式评价组长、组员,一

8、周一自评,每月一总评,每天由各小组长对学生作业及预习情况进行交叉循环式抽查检查,责任明确,融合各方面。凡因小组成员违反学校纪律制度而受到学校任何一级处分的,取消该小组的参评资格,根据小组得分依次替补。期中、期末考试计算各小组的总分平均,以及相对于上次考试的总分平均的提高率,总分平均居班级第一或提高率居班级第一的小组给予表彰奖励。8.教师要对学生所做出的努力给与及时的肯定,尤其是后进生,要表扬多于批评。为了利用好小组奖励机制,教师要多采用一些竞赛的方式,鼓励学生为他们自己、同时为他们的集体争得荣誉。五、几个原则1.价值引领。每个小组都要有自己个性化的文化标志,通过组约、组训明确价值追求。2.异质

9、分组。分组时要充分考虑每个人的身高、性别、家庭住址、家庭经济状况、家长文化背景等因素,实现最大化的资源共享。3.捆绑评价。教学过程中的所有评价都不是评价个人,而是以小组为单位整体评价,最大限度的减少竞争、增强合作。4.差异计分。把小组内学生按学习基础确定回答问题的分值权重,同一个问题不同组员回答得分不一样学习基础落后的回答分值高,学习基础好的回答分值低。班级学习小组课堂评比细则本细则只涵盖课堂表现,其他班级综合评比由各班自行制定,并将本评比结果纳入综合评比之中。 一、加分项目1.预习检测满分,每科人次+1分;2.小组讨论积极参与,无人违纪,每节+4分;3.上台展示全员参与,每次+4分;展示有创

10、意、效果好每次+2分;4.交流环节追问、补充、点评每人次+1分,有价值的+2分;5.在他人展示时认真倾听,无人违纪,每节+4分;6.当堂检测满分,每人次+5分,依据组平均分前5名的分别+10,+8,+6,+4,+2分;7.认真批阅无差错,每次+5分;8.帮扶对子进步明显,当堂掌握,敢于展示,每人次+5分。二、减分项目1.预习检测未完成或未达标,每人科次-2分;2.小组讨论不认真,不参与每人次-1分,违纪每人次-2分;3.他人展示时不认真,违纪每人次-2分;4.当堂检测不达标,每人次-2分,组平均分后三名的分别-6,-4,-2分;5.批阅不认真,错误一处-2分;6.监督、记载不负责,每次-5分;

11、三、建议1.多次发言的A层、B层学生不重复加分;2.交流环节随机主动参与,不同层次的学生区别加分,C、D层可加倍加分;3.以节次为单位小计得分并及时公示,每天汇总,每周小结;4.最佳小组和最佳组员及时表彰奖励。导学案编写与使用规范“导学案”早已不是新生事物,这在外地已经有了较为普遍的实验和推广,只是各地的名称不同而已。从背景说,“导学案”是对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和杜郎口中学 “三三六”教学模式的整合和优化;从内容说,“导学案”是融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案和分层次的达标练习为一体的一种文本;从形式说,“导学案”是师生共用开展课堂探究活动的载体。“导学案”在文本组成上包括几个基本要

12、素: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法指导,总结与反思,作业与练习。可见,“导学案”本身就是一份引导探索型的自学提纲,其核心就是从学生的当前情况出发,在教师占有大量资料的前提下,把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精心设计成问题的形式来进行导学、导练、导结。与传统“学案”相比较,“导学案”着眼于学生的思维活动,以问题的形式安排学习任务,侧重于学生的“创造”,阅读后再经过思维的加工;“学案”着眼于学生练习,以习题的形式呈现,侧重于学生“拿来”,直接从教材找答案。两者虽紧密联系,但在目标要求、课堂角色、教学方式方法方面,却有着本质的不同。“导学案教学”课堂流程包含几个基本环节:一导学,教师利用 “导学案”引导学生独立

13、看书、自学,思考、探究,使学生通过课前自学对教材有一个初步了解,发现问题;二探究,学生围绕“导学案”进一步讨论交流,合作探究,解决核心问题;三检测,当堂进行达标测试,及时反馈,进行矫正和弥补,解决深层问题;四总结,指导学生对本节课学习进行总结,构建知识体系,掌握学习方法;五拓展,布置与学习目标相一致,具有针对性、层次性的作业与练习,并对完成作业与练习的数量、质量、时间,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概括来说,“导学案教学”,以“导学案”为载体,是以导学为主线,以自主学习为主体活动,以合作探究、交流展示为特色,以教师的启迪引领为主导,由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编制“导学案”的两个核心是“科

14、学预设”与“规范表达”。“科学预设”主要指基于课标、教材、学情的研究下,站在学生学习需要的角度,预设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学习策略等内容;“规范表达”主要指基于学科学习规律和学生认知心理的,使用学生能够理解、乐于接受的语言,对“导学案”的基本要素进行界定和陈述。编制“导学案”的两个关键是“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学习目标”中不仅要求学生达到的结果,还特别强调在学习过程中的方法。 “学习内容”要以问题的形式呈现,防止搞成“习题集”或“练习册”。设计问题是引导学生探索求知的重要手段,是导学案设计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要依据目标、内容、学情,精心构建问题链。问题的设置要有一定的科学性、启

15、发性、趣味性,要通俗明白而准确,还要具有一定的层次和梯度,要设置坡度,循循善诱,拾级而上。问题设计的有效途径是把学习目标问题化,并通过问题把学习目标具体化,用问题引领学生的自学,用问题指导学生探究。起始阶段,应以明确的学习任务作为启动和组织学生学习活动的操作把手,使学生明确“学什么”、“学到什么水平”。所谓明确的学习任务,必须是具体的、可操作的,并且是可把握、可评价的学习行为,而不能是笼统的、模糊的、不可操作更无法评价的术语概念。课改是一个系统工程。在理念层面,“导学案”不仅是一种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教学理念,只有从理念层面理解并实施,才能不局限于其环节的羁绊而达到一种自如;在操作层面,“导学案”下学生如何使用,教师如何有效介入;在管理层面,“导学案”下如何开始集体备课,如何实施常规管理如此问题都大有文章,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实验中不断探索完善。第 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