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心理实验报告

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8.60KB
约4页
文档ID:422462532
心理实验报告_第1页
1/4

心理实验报告实验课程:实验心理学 实验名称:反应时实验指导老师: 班级: 学号:学生姓名: 实验日期:摘要:本实验为视觉反应时实验,由简单反应,选择反应,辨别反应组成反应时为从刺 激呈现到做出反应之间所经历的时间, 作为一个心理指标在个体差异的研究中有着重要 的作用本实验被试为北京林业大学心理系 09 级学生实验结果显示简单反应时(基 线时间)、选择时间都与选择反应时有显著相关关系,年龄对选择时间及辨别时间均无 显著影响关键词: 简单反应时 选择时间 辨别时间 选择反应时 辨别反应时1.引言:1.1简介: 从刺激呈现到做出反应之间所经历的时间称为反应时 反应时的研究是心理学研究 中的一个传统课题自 19世纪中叶以来,反应时作为一个心理指标在个体差异的研究中 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在智力测验、人格测验中常被定为必测项目反应时的测量为推测 不能直接观察到的心理过程打开了一个窗口一个完整的反应过程由五部分组成: ( 1) 感受器将物理或化学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的时间; ( 2)神经冲动由感受器到大脑皮质的 时间;(3)大脑皮质对信息进行加工的时间;(4)神经冲动由大脑皮质传至效应器的时 间;(5)效应器作出反应的时间。

本实验采用的是荷兰心理学家F.C.唐德斯的研究结果测量最基本的三种反应时, 即简单、选择、辨别反应时唐德斯将它们分别命名为:a、b、c反应时1.2方法与程序:简单反应时 a 基线时间选择反应时 b 基线时间 辨别时间 选择时间辨别反应时 c 基线时间 辨别时间实验者可根据测试的目的,选择不同的测量项目例如:要了解被试的选择反应所用的 时间,就要测他的b反应时和c反应时b反应时和c反应时的差就是他选择反应所花 费的时间如想知道被试辨别刺激的时间,就要测量他的a反应时和c反应时2. 方法:2.1 实验对象:本次实验被试为北京林业大学心理系 09 级学生,共86人,剔除选择反应错误次数 4次以上的 7人,剔除选择时间和辨别时间为负数的同学 29人,得到有效数据 50 份2.2 实验工具:2.2.1 数据采集 反应时实验电脑程序2.2.2 数据分析数据分析主要采用 SPSS 软件进行处理数据相关分析及方差分析处理2.3 实验程序:简单反应(a反应时): 视觉的刺激为一绿圆被试均按绿键反应测 30 次,每次预备后间隔 2 秒呈现刺 激如果测试中被试在准备阶段有抢先现象,则该次结果无效,并由计算机剔除并警告 抢码被试。

另外以每 5 次呈现为一组,随机加入空白的探测刺激 2 秒,如有被试在此时 抢码,则警告抢码被试,且本组实验将重新进行最后以有效的结果均值为其简单反应 时选择反应(b反应时):在测试中呈现的刺激为两个或多个,要求被试对不同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本实 验只测量视觉选择反应时刺激有两个,分别是红圆和绿圆要求被试看到红圆按红键 反应,看到绿圆,按绿键反应反应错时,反应时记为0,且该次反应不计入最后平均 值内两个刺激随机呈现,各20次,准备信号后2秒呈现刺激,以40次反应中的正确反 应的反应时均值为选择反应时,并给出错误次数,本次实验错误在4次以上的都予以剔 除辨别反应(c反应时):在测试中呈现的刺激为两个或多个,要求被试只对其中的一个刺激作出固定的反 应,其它刺激呈现时均不反应本程序只测量视觉辩别反应时刺激有二个,分别为红 圆和绿圆,要求被试见到绿圆按绿键反应,见到红圆不反应如被试见到红圆反应为错 误两个刺激随机呈现,各 20次,准备后间隔 2秒呈现刺激以看见绿圆反应的有效次 数的时间均值为被试的辨别反应时结果中给出辨别反应时和错误次数两个指标3. 结果:3.1数据处理根据对选择反应时错误次数的统计,如图,我们排除了错误次数 4次以上的数据。

而后我们根据荷兰心理学家F.C.唐德斯的研究结果计算出了选择时间与辨别时间,并剔 除了为负数的数据最后保留了 50个有效的数据错误次数FrequencyPercent Valid PercentCumulativePercentValid 022.025.925.925.9126.030.630.656.5217.020.020.076.5313.015.315.391.844.04.74.796.552.02.42.498.861.01.2 1-2100.0Total85.0100.0100.03.2选择反应时与基线时间 (简单反应时 )、辨别时间和选择时间的关系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简单反应时与选择反应时呈显著正相关, 相关系数为.832 (P<0. 01 ),而选择时间与选择反应时也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 . 688(P<0. 01)辨 别时间与选择时间没有显著相关关系 选择反应时与辨别反应时间和简单反应时间也分别呈显著正相关Corre.ati ons简单反应时选择时间辨别时间选择反应时辨别反应时简单反应时 Pearson Correlation1.396**-.168.832**.844**Sig. (2-tailed).004.243.000.000N5050505050选择时间 Pearson Correlation.396**1-.236.688**.242Sig. (2-tailed).004.099.000.091N5050505050辨别时间 Pearson Correlation-.168-.2361.169.386**Sig. (2-tailed).243.099.241.006N5050505050选择反应时 Pearson Correlation.832**.688**.1691.871**Sig. (2-tailed).000.000.241.000N5050505050辨别反应时 Pearson Correlation.844**.242.386**.871**1Sig. (2-tailed).000.091.006.000N5050505050**.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1 level (2-tailed).3.2辨别时间、选择时间分别与年龄的关系。

根据方差分析结果,在选择时间和辨别时间这两个维度上,年龄的影响并不显著方差分析变异来源平方和自由度均方FSig.选择时间组间4377.731459.21.530.219组内43867.246953.6总变异48244.949辨别时间组间3139.931046.61.730.174组内27834.146605.1总变异30974.1494.讨论:1.首先,我们剔除了在选择反应实验中错误次数较多的数据,错误太多可能由多方面的 原因造成,例如对按键不够熟悉,个体对待实验的认真程度不够2•其次,我们按照F.C.唐德斯的研究结果计算出选择时间和分辨时间,结果却显示 有很多组数据小于 0,对此我们的分析是由于实验进行的顺序是简单反应实验、选择反 应实验最后是辨别反应实验,很显然前面的实验对后面的实验产生了影响,由于练习使之后的按键更加熟练,所以导致后面的实验所用时间更短3. 由于选择反应时 =简单反应时 +辨别时间+选择时间,所以我们预期,选择反应时 与简单反应时、辨别时间、选择时间均有较显著的相关性的但是我们却发现选择反应 时与辨别时间仅有 .169 的相关性并且并不显著,我们认为这仍与实验数据的准确性与样 本个数有关。

4. 我们试图对选择时间、辨别时间与年龄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并不显著原因有 以下几点,一是被试人数很少,且年龄相差不大,分别为 18、19、20、21;因此不能据 此得出结论5. 被试在实验时的心理状态,计算机的反应速度,按键的灵活程度,周围环境都会 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尽量使用一台计算机实验,尽量使被试能单独进行实验可 能会提高实验的准确度6.本实验的教学目的致使被试知晓整个实验,由此也会对结果产生影响5.结论简单反应时与选择反应时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 .832(P<0.01 ),而选择时间 与选择反应时也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 .688(P<0.01 )选择反应时与辨别反应时间和简单反应时间也分别呈显著正相关6.参考文献:杨博民主编 心理实验纲要 北京大学出版社 83-89 页。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