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部外协加工运作流程制 订申请部门会 签批 准(盖受控印章处)3文件履历变更序号变更详情变更页次生效日期版本修订人模具部外协加工运作流程文件编码版本编号页码第 3 页 共6 页1、目的:缓解工模部设备紧张的现状,保证模具纳期达成2、范围:适用模具部所有需外协加工的工件3、职责: 3.1模具部根据外协加工的市场价格,制定<<模具外协加工标准价格表>>模具部负责人审核审核后将价格表交公司采购部负责人调查市场价格最终外协加工的标准价格由模具部和部和采购部根据市场行情进行供应商招标 3.2 外协加工商的选择和报价审批;3.2.1模具部选择两家或两家技术合格、交货准时的供应商3. 2.2由模具主管、采购部负责人同时到外协供应商工厂进行实地审核,填写《供应商考核表》选定的供应商作为合作的对象3.2.3外协厂商根据《模具外协加工标准价格表》进行报价,填写<加工合同>.3.2.4模具生管将<加工合同>交模具部主管审核后,交总经理批准生效.4、定义:4.1外协加工供应商必须接受本公司制定的标准价格,否则将视为不合格供应商进行处理。
5、内容:5.1、 允许外协加工的条件: 5.1.1 内部设备紧张;5.1.2 模具交期紧急;5.1.3 加工任务繁重;5.1.4 经模具生管调整仍然可能延期的零件或模具;5.2、外协加工对象:5.2.1纳期紧急的模具零件;5.2.2精度要求较低的零件;5.2.2.1模具部产能不足时,模具的整套外发;5.2.2.2模具部不具备技术能力制作的模具;5.2.2.3所有模仁的粗加工任务;5.2.2.4所有后模仁的不重要的胶位的加工任务;5.2.2.5经过计划和调整后仍不能达成纳期的零件;5.3、零件外协加工的流程:5.3.1加工组长根据模具纳期和现有工作量,向模具生管提出外协加工申请;5.3.2生管组长判断是否需要外发加工如需要外发则将外发申请单提交上级审批;5.3.3模具部加工主管负责对外协加工申请进行审核;5.3.4模具部经理负责对外协加工申请进行批准;5.3.5经批准的外协加工零件由加工组长送至生管组;生管组统计零件数量和完成时间5.3.6由模具生管通知外协供应商到厂和取货,并签定<<加工合同>>;5.3.6.1供应商根据<模具外协加工标准价格表>填写加工时间和标准价格.5.3.6.2模具生管根据模具交期填写要求供应商完成的时间.5.3.6.3模具生管填写如果质量和交期发生异常的惩罚金额.5.3.6.4模具生管将加工合同交模具部经理审核后,交制造总监批准.5.3.7外协加工内容的交接:5.3.7.1加工组长负责准备外协加工的交接工作;a.图纸、图档;b.铜公、零件;c.加工材料;d.加工标准和加工要求;5.3.7.2加工组长负责与外协供应商进行加工内容交接。
5.3.8外协零件的进度跟进:5.3.8.1加工组长和模具生管负责外发零件的加工进度跟进.5.3.8.2 在外发加工过程中,负责指导供应商根据要求进行加工.5.3.7外协零件回厂:5.3.7.1 外协零件回厂后由供应商将零件送到模具品管室5.3.7.2品管检测零件合格后,方可由品管主管签收送货单5.3.7.3品管将签好的供应商送货单整理好,送给公司财务部或采购部5.3.7.4经检测不合格的零件由品管通知供应商返修或重制并填写《异常分析报告》5.3.7.5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外协零件,依加工合同由供应商负责赔偿损失5.4整套模具外发制造流程:5.4.1模具生管接收研发部发放的《开模通知单》,根据模具部工作量评估内部产能能否满足公司需求;5.4.2如果内部产能紧张,则由TE工程师和研发部沟通其项目的试模时间是否可以推迟如果研发回复无法推迟项目,则由生管填写《模具外发申请单》,交模具部经理审核,交制造总监批准或交总经理指定的人员批准《模具外发申请单》批准后生管通知公司采购部外发制造5.4.3 整套模具的外发价格由采购部确定.待供应商面对采购报价后,采购部参考模具部的意见进行最终定价.5.4.4 外发制造的模具由模具部TE组面对供应商沟通技术问题,做好图档的交接工作.5.4.5由采购部和供应商签定模具制造合同,约定模胚品牌、模具材料、模具产能、试模时间、试模胶料材质、试模样品的数量等商业条款。
同时约定没有按时按质完成的处罚条款5.4.6 模具外发制造后,由采购部或模具TE组跟进供应商的制造进度.5.4.7外发模具试模后,供应商应将试模的样品和试模报告送至模具部TE组由TE工程师负责样品的检测工作同时TE工程师检讨外发模具存在的问题,责令供应商进行改进5.4.8 TE工程师将检测后的素材和《样品检测报告》送交给研发部.后续操作程序同《新模制造运作流程》、《修改模运作流程》,直到模具实现小批量生产5.4.9模具实现小批量生产后,由模具TE组和供应商进行模具移交手续.移交流程同《模具移交流程》移交后的模具由模具部转交给注塑部,双方办理交接手续.5.5、相关表格及文件5.5.1《外发加工申请单》5.5.2《加工合同》5.5.3《外发加工统计表》5.5.4《供应商考核表》5.5.5《模具外协加工标准价格表单》 5.5.6《异常分析报告》5.5.7模具移交流程》5.5.8 《开模通知单》6相关表格:6.1《零件交接表》6.2《外发申请单》6.3《异常分析报告》6.4《物品放行条》1.目的避免、防止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保障部门的财产安全,促进模具事业部持续发展2.适用范围模具事业部全体职工。
3.管理要求3.1着装要求3.1.1工作期间,所有员工必须穿戴指定的工作服并佩戴工卡进入车间现场,必须戴工作帽3.1.2进入车间必须更换工作鞋,车间现场人员(制造班、修理保养班、加工班全体)必须穿安全鞋工作鞋不可穿出本部门以外的场所3.1.3安全员,特殊岗位人员,新人必须佩戴指定的标识3.2机床操作要求3.2.1所有机床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新人必须在师傅的监督下方可上机操作,外部门人员在未经本部门长同意的情况下,严禁使用任何设备3.2.2操作铣床、磨床、钻床、车床时严禁带手套3.2.3操作铣床、磨床、钻床、车床、打磨机、CNC开粗加工,使用气枪必须配戴护目镜3.2.4机床运转时,严禁用手去摸刀具;装、卸、测量工件必须待机床停机后,方可操作3.2.5具体的各类机床安全操作规程祥见附件3.3模具拆装的要求及规范3.3.1分解、装配大型模具必须戴手套3.3.2用行车拆装模具前,必须检查吊环是否弯曲,变形;螺纹是否完好;钢丝绳有无断丝,松散;锁扣是否完好3.3.3正确使用钢丝绳,锁扣,根据模具重量选择不同直径的钢丝绳及锁扣3.3.4用行车翻模时,动、定模必须连接好,防止翻模过程中动、定模脱离。
3.3.5动定模分开起吊时,应注意起吊平衡(避免导柱弯曲、变形)3.3.6严禁模具在吊起的情况下,人站于底下清洗、检查模具3.4行车使用的安全规程3.4.1使用前确认制动器状况是否可靠,手柄电线有无破损 3.4.2使用时不允许同时按下两个使电动葫芦相反方向运动的手电门按钮3.4.3不允许过度点操作;3.4.4吊模具时必须选择合适的符合要求的吊环,弯曲、丝牙坏或磨损超过报废要求的不可用3.4.5吊模具时必须选择合适的符合要求的卸扣,变形、丝牙坏或磨损超过报废要求的不可用3.4.6吊模具时必须选择合适的符合要求钢丝绳(或吊带),扭曲、变形、断股、腐蚀或磨损超过报废要求的不可用3.4.7吊模具时(模具竖放状态)必须使用两个吊环,动,定模各一个,以防吊运过程中模具分开,引发工伤事故或损坏模具3.4.8吊模时应将行车吊钩移至模具正上方,方可起吊3.4.9禁止起吊超过行车额定载重量的模具3.4.10禁止将模具吊于空中,人站于模具下直接进行修理保养工作3.4.11吊模运行时应采取;重物在前,人在后的方式,以开阔视野,防止碰伤人和物 3.4.12行车不用时应停放于指定位置,并将吊钩升高于2m以上。
3.4.13下班前应该关闭行车电源3.5消防安全规定3.5.1不经许可,任何人不得擅自更改移动指定位置的消防器材;3.5.2工场内设有落实消防措施(备好灭火机,移开易燃物,使用铁制燃烧专用箱),不得随意动用明火;3.5.3组立,成品,原料仓库等防火重地不得动用明火(特殊情况例外);3.5.4消防器材前白线区域内严禁堆放任何物品;3.5.5每月末必须对消防器材、电器线路进行定期检查;3.5.6任何人发现火灾隐患都必须有义务向上司报告;3.5.7消防工作的指导方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3.5.8公司全体人员都有义务接受和参加消防培训和训练;3.5.9擅自更改和移动消防器材和设施,将对其作严肃处理4.奖惩措施4.1安全员有责任监督各班组安全条例的执行状况,对于违反规定的行为应该及时指出和纠正4.2对于经常违反安全条例且屡教不改者,根据公司行政奖惩条例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罚4.3因违反安全条例而造成的安全事故,工伤,相关安全员扣除当月奖金悉数0.054.4现场各班组(加工,制造,修理保养),半年内无工伤、无安全事故,相关安全员(每年1月,7月)奖金系数加0.1本条例与国家或公司相关规定不符时,以上级各部门的规定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