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少数民族之乡——云南》教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22247858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少数民族之乡——云南》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浙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少数民族之乡——云南》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浙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少数民族之乡——云南》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浙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少数民族之乡——云南》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浙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少数民族之乡——云南》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少数民族之乡——云南》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少数民族之乡——云南》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少数民族之乡云南(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云南生活着我国绝大部分民族,是我国多民族特征的缩影。2、知道傣族住竹楼,苗族住吊脚楼,,它们和傣族的白塔、白族的崇圣寺三塔都是反映民族特色的建筑。3、了解傣族的泼水节和彝族的火把节,懂得民族节日与民族文化有关。4、初步懂得“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民族文化需要保护和发扬。教学重点:1知道云南生活着我国绝大部分民族,是我国多民族特征的缩影。2知道傣族住竹楼,苗族住吊脚楼,它们和傣族的白塔、白族的崇圣寺三塔都是反映民族特色的建筑。3了解傣族的泼水节和彝族的火把节,教学难点:1懂得民族节日与民族文化有关。2初步懂得“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民族文

2、化需要保护和发扬。教学准备:按学生人数准备学习资料,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欣赏云南风光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美丽、神奇的地方,想去吗?准备好了就让我们出发吧。(播放云南风光图,配乐云南美) 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到的是什么地方?(云南)二、走近云南,认识民族1.认识地理位置这是咱们中国的地图,你知道云南在哪里吗?来,请你指给大家看看。请一个同学上台来找一找。2.了解名字由来是的,云南在我国的西南部,在云岭之南,因而得名“云南”。3.了解云南的主要城市看一看,云南的省会城市在哪里?云南的哪个城市你比较熟悉?(有的城市就是某个少数民族的自治州)4.看来,云南是一个少数民族

3、的聚集地,在云南有一句俗语叫“一山不同族”。我们知道祖国一共有55个少数民族,那么云南有几个呢?(51个)5000人以上的有25个,云南特有的民族就有15个。所以,云南被称为“少数民族之乡”教师板书课题。5.自由读读民族的名字三、认识民族,欣赏服饰1.你们看,这些少数民族的姑娘小伙子穿着节日的盛装来欢迎我们了。2.幻灯播放每个民族的名字并欣赏这个民族独特的节日盛装。3.重点介绍三个民族的服饰白族:白族的头饰分别代表着“上关花、下关月、苍山雪、洱海月”,连起来就是“风花雪月”,非常的富有诗意。苗族:苗族是一个特别喜欢银饰的民族,她们的银饰“以大为美、以重为美、以多为美”。四、了解云南特有的重大节

4、日穿上了节日的盛装,让我们去参加少数民族热闹非凡的节日吧。在云南,有很多的少数民族节日,那你知道的有哪些呢?(学生说)1.简单介绍:傈僳族的“刀杆节”和白族的“三月街”2.傣族的泼水节教师补充:傣族的泼水节是他们辞旧迎新的一个重要节日,相当于我们的春节。还记得我们学过一篇课文难忘的泼水节,就是讲敬爱的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交流:泼水节快乐吗?傣族人民为什么不天天泼水呢?(指名说)傣族的泼水节是在4月13日到15日这几天。因为水在傣族人民的心中是非常圣洁的。在泼水节泼水可以表达内心的一种幸福和对别人的一种祝福。教师小结:所以要想过泼水节,就请到云南的傣族吧。3.彝族的火把节过渡:云南还有

5、一个少数民族盛大的节日,那就是彝族的生接火把节。(出示火把节图片)A、你们对彝族的火把节有哪些了解?(请生说说火把节的来历)B、那么热闹的火把节,想参加吗?那就让我们先来学一个简单的舞蹈动作:(阿西跳跃 :左右脚交换跳三下,然后空中蹬两下。)C、彝族人民为了表示欢庆,边跳边会围着篢火喊出热情的号子,嘿嘿嘿,嘿嘿像这样5拍(师作示范),喊得越响,欢乐的气氛会越浓厚,心中的幸福也就越多!。让我们伴着悠扬的音乐,手拉手一起跳起来吧!(师生一起跳起来,共喊节拍)(嘿嘿嘿 嘿嘿)五、了解云南别具一格的民族建筑过渡:在这么开心的节日中,我们和少数民族的朋友们一起唱歌跳舞,开心吗?现在他们邀请我们到他们的家

6、中去做做客,但是他们各个民族所住的房子可是不一样的哦。 1.简单介绍:哈尼族蘑菇房、白族民居、彝族土掌房2.重点介绍:傣族的竹楼、苗族的吊脚楼出示傣族的竹楼、苗族的吊脚楼。(进行对比辨析)(1) 它们是哪个民族的什么楼啊(2)比较不同:看,他们比较相似,但也有不同之处,你知道它们不同在哪里?(傣族的竹楼建在平地上,苗族的吊脚楼建在斜坡上。)是的,由于地理环境不同,他们的建筑风格也不同。(3)大家发现没有,傣族的竹楼和苗族的吊脚楼第一层都是不住人的,知道为什么吗?出示课件:(A云南气候温暖多雨、潮湿雾大B野兽多C浪漫)你真厉害!3.过渡:在云南,还有两座非常有名的建筑。老师说它的建筑特点,你们来

7、猜好吗?(1)它是典型的唐代建筑。由一大二小三座塔组成,主塔又名千寻塔,高69.13米,是中国现存最高的座塔之一。(指名猜)对(出示图片)白族的大理崇圣寺三塔。师补充:崇圣寺三塔不仅是典型的唐代建筑,而且是当时唐朝的皇帝派唐朝的工匠帮助那里的人们一起建造的,所以它还是古代各民族之间团结友爱的象征。(2)它是一个佛教塔群,远远望去,就像国王的皇冠。(指名猜)傣族曼飞龙塔 谁比老师更了解傣族的曼飞龙塔呢。(指名学生说一说)六、了解云南少数民族特有的文化艺术过渡:到了这么多少数民族村寨里做了客,我想同学们肯定还有新的发现和收获吧,谁愿意和大家来分享一下。(请4个学生分别进行介绍)1.傣族孔雀舞过渡:

8、云南有这么美妙动听的音乐,所以他们都能歌善舞,其中有一个著名的舞蹈家,叫杨丽萍,把孔雀舞跳出了灵气,想不想来欣赏一段?(视频资料)2.了解白族“三道茶”3.认识云南特有的乐器葫芦丝 欣赏葫芦丝音乐,你觉得葫芦丝的声音怎么样?(委婉动听)(所以看似毫不起眼的葫芦丝被称为“东方萨克斯”。)4.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A、 你觉得这些文字有什么特点吗?(指名)纳西族的东巴文,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存活着的象形文字,称为文字的活化石。现在世界各地的学者已经对东巴文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还设计成了工艺品呢!(出示:梦想成真,永远幸福!)让我们读一读吧。B、这样的文字真有意思,你们想多认识几个吗?(课件出示)看,你觉得

9、是什么字呢?(指名学生猜字)(人、舞、战争)如果你有兴趣的话,课后也可以去研究研究。小结:刚才这些同学和我们分享的都是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这些民族文化瑰宝需要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去保护和发扬。著名舞蹈家杨丽萍阿姨搜集了云南各民族的原生态艺术,编导并主演了大型原生态节目云南映象,获得了国内外众多观众和艺术家的好评,这就印证了那句话“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七、巩固知识:考考你八、总结: 同学们,云南的天美,水美,但最吸引人的还是云南浓浓的民族风情,如果你想感受这些独特的民族风情,但就机会亲自到云南去看看吧!板书设计: 少数民族之乡云南 服饰 节日 建筑 文化云南印象一、云南少数民族特有的

10、建筑1傣族:位于西双版纳地区,天气湿热。因此,竹楼是他们的主要建筑,竹楼四脚悬空,使住房干爽,透气。2、苗族:人多居住在高寒山区,山高坡陡,加上天气阴雨多变,潮湿,他们的主要建筑是吊脚楼,通常建造在斜坡上。3、白族建筑除了白墙灰瓦外,瓦下墙壁上都有水墨画装饰,这是白族建筑最显著的特点。4白族的大理崇圣寺三塔:由一大二小三座塔组成,大塔又叫千寻塔。千寻塔与两个小塔的距离都是70米。千寻塔一共有16级,是典型的唐代建筑。5傣族的曼飞龙塔:一个佛教塔群,由主塔和八座小塔组合而成。傣语称它为“塔糯(nu)”,就是雨后春笋的意思。远远望去,就像国王的皇冠。二、云南少数民族特有的艺术文化1、纳西族是云南省

11、的一个古老民族,以东巴象形文字著称于世。2、杨丽萍是白族著名的舞蹈家,她的孔雀舞闻名于世。3、云南特有的乐器葫芦丝被称为“东方萨克斯”。三、云南少数民族特有的风土人情1、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一般在四月13日到15日三天。平时,他们是不泼水的,因为水在傣族人民的心中是非常圣洁的。傣族人认为,泼水节那几天,水湿透全身才能幸福终身。在泼水节泼水可以表达内心的一种幸福和对别人的一种祝福。2、彝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是火把节。人们高举火把,欢庆丰收,欢庆美好生活。3 白族的“三道茶”是民族茶道文化中的一绝。4 拉祜族有“猎虎的民族”之称。5、 彝族是云南省人口最多,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彝族的“彝”是由毛主席亲自选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