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感觉统合失调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22194490 上传时间:2024-01-1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感觉统合失调(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感觉统和失调主要分为几大大领域1. 触觉统合失调触觉是指分布于全身皮肤上的神经细胞接受来自外界的温度、湿度、疼痛、压力及震动 的感觉。触觉统合失调又可以细分为:触觉敏感型和触觉迟钝型。触觉敏感型的儿童胆小怕 事,走路会撞到墙,容易自己绊倒自己,经常打破玻璃杯等.特别容易紧张,因此表现出很 不合群。触觉迟钝型的儿童就会表现出笨手笨脚的,做事情总是比别人慢。2. 本体感统合失调本体感又称为身体地图或身体形象,是肌肉、关节运动神经组织、身体神经组织和大脑 长期互动联系过程中,协调出来的自动自发的能力。本体感统合失调的儿童方向感很差,通常处理不好自身和地心引力之间的关系。不能很 好的协调身体的动作,因

2、而常会无缘无故的摔倒。3. 视觉统和失调儿童可以长时间的看电视,玩电动玩具,但是却不喜欢阅读,即使读书也是经常跳行, 多字少字,甚至顺序颠倒。4. 听觉统合失调。儿童的听觉功能统合出现问题时,会经常忘记老师讲的话和布置的作业。做事情总是 丢三落四,常常把别人说的话当成耳边风。儿童可以长时间的看电视,玩电动玩具,但是 却不喜欢阅读,即使读书也是经常跳行,多字少字,甚至顺序颠倒。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感觉统合是人的一生中都需要,但一辈子都不可能完全做好的事情,每个人都不可能在任何 时候、任何事情上做好感觉统合。比如骑自行车、上下楼,有时动作协调不好,可能就会摔 跤;运动员有时身体协调不好的话,可能就会输

3、掉比赛;还有吃饭,中国人用不好刀叉,外 国人用不好筷子,其实就是手的动作协调性的表现。总之,随时随地都有感觉统合的内容。 所以,不必一听到感觉统合失调就很紧张。但是,比较严重的感觉统合失调会影响孩子的动 作、学习、认知、情绪等各个方面,因此需要引导和纠正。比如孩子在阅读时,眼睛协调不 好,可能出现漏词、跳行等现象;上课时控制不住自己的身体,经常要离开座位,不能集中 精力听讲,接收到的信息不完整,理解起来就困难,因此会对学习没兴趣等等。现在都市里 的孩子活动空间越来越小,由于从小缺乏运动,造成身体动作的不协调,出现了感觉统合失 调,这需要引起重视。什么是儿童感觉统合失调?1. 早产或剖腹产;2.

4、 活动空间狭小或过多依赖学步车,导致爬行不足;3. 过度保护或管束过严;4. 缺少同伴群体;5. 缺少户外活动和各种运动;6. 过早进行认知教育;7. 电视、游戏机成为儿童主要的玩具。不知你家是什么情况,孕产期和6岁前为最佳预防期,7-10岁治疗最佳期。可以经常让孩子梳头;用粗糙毛巾擦脸,手;抓痒痒;跳床;平衡木,打球,游泳,都是很 好的锻炼方法。有许多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差、做作业拖拉、多动、紧张、胆小、 退缩、爱哭、不合群、吃饭挑食或暴饮暴食等性格障碍而头疼。过去,有的人将这些问题诊 断为多动症,给孩子吃药、打针等,但效果甚微,还可能造成某些后遗症;还有的家长认为 孩子

5、是有意不听话,对孩子又打又骂,造成了孩子的身心创伤。1970年,美国的心理学家爱瑞斯首先发现了在313岁儿童中,有10%30%的儿童出现 上述症候群,并不是教育问题,而是儿童大脑功能发育不协调,需要进行心理训练来加以矫 正。经过科学家的大量临床心理研究发现,相当数量的儿童出现的上述问题是由于大脑对身 体感觉统合的障碍,在医学和心理学上称为感觉统合失调或学习能力障碍。因为人体各部分器官都是通过与外界接触,向大脑传递感觉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大脑的 有效组合,指挥人完成各项活动。当这一系统由于发育或其它原因不能正常运转时,就会出 现上述行为问题。二、儿童出现感觉统合失调会有什么表现呢?1前庭平衡功能失

6、常:表现为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他 们比一般孩子更容易给家长添麻烦,挑三拣四,很难与其他人同乐,也很难与别人分享玩具 和食物,不能考虑别人的需要。有些孩子还可能出现语言发展迟缓,说话晚,语言表达困难 等。2视觉感不良:表现是尽管能长时间地看动画片,玩电动玩具,却无法流利地阅读,经 常多字少字;写字时偏旁部首颠倒,甚至不认识字,学了就忘,不会做计算,常抄错题等。3听觉感不良:表现为别人的话听而不见,丢三落四,经常忘记老师说的话和留的作业 等。4动作协调不良:表现为平衡能力差,容易摔倒,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会滚翻、系鞋带、 骑车、跳绳和拍球等。5. 本体感失调:表现为缺之自

7、信,消极退缩,语言表达能力差,手脚笨拙等。6触觉过分敏感:表现为紧张、孤僻、不合群、爱惹别人、偏食或暴饮暴食、脾气暴躁、 害怕陌生的环境、吃手、咬指甲、爱哭、爱玩弄生殖器等。这些问题无疑会造成儿童学习和 交往的障碍,因为这样的儿童尽管有正常或超常的智商,但由于大脑无法正常有效地工作, 因而直接影响了儿童学习和运动的完成。三、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是什么?会有什么后果?造成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很复杂,主要与孕育过程中的问题和出生后的抚育方式有 关。例如:先兆流产、怀孕时用药或情绪处于应激状态、早产、剖腹产,出生后家长摇抱少, 尤其是没让孩子经过爬就会走路,孩子静坐多,活动少,过分限制孩子的活动

8、范围等。这些问题在孩子幼年时也许不会表现出来,到了学龄期,就会在学习能力和性格表现出 这样那样的障碍。与其他正常孩子相比,他们玩什么东西一学就会,也能注意力集中,可是, 在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素质方面,就显得十分吃力,让家长和老师非常操心。据调查,普通人群中,约有10%30%的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感觉统合失调,家长和老师 应及早发现孩子的这些行为问题并及时进行心理治疗训练,否则,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和 学习能力发展,造成孩子学习基础差、心理发育迟缓和人际关系问题,进而出现厌学、逃学、 撒谎等行为问题。四、怎样进行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效果如何?儿童感觉统合训练首先由心理专家测查和诊断孩子的感

9、觉统合失调程度和智力发展水 平,然后制定训练课程,通过一些特殊研制的器具,以游戏的形式让孩子参与,一般经过 13个月的训练,就可以取得明显的效果,孩子的学习成绩、逻辑推理能力、理解能力、记 忆能力、动作协调能力、人际关系、饮食和睡眠、情绪等方面均有令人满意的提咼和改善。其中,儿童的智力水平也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美国、日本、台湾等地从70年代 兴起儿童感觉统合训练,现已发展成每个学校都设有感觉统合训练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目前,国内已研究开发了这一训练理论的技术,在中国儿童中也取得了明显的疗效。临床实 践表明,参加训练的儿童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85%的受训儿童收到了显著的效果。五、儿童

10、感觉统合训练的课程安排是怎样的?儿童感觉统合训练一个周期是20次,一次约1小时左右,训练内容包括感觉统合训练 和特殊脑力训练两部分。心理医生根据每个孩子的失调程度安排不同的训练课程和时间。训 练20次后免费测验,鉴定效果。训练时间是孩子下课后和节假日,一星期不少于2次,重 度失调的儿童训练次数应更多一些。感觉统合失调的表现日前,南京某医院在对南京市2486名6岁至11岁的学龄儿童测试中发现,有34.9%的 学龄儿童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感觉统合失调。专家介绍,感觉统合失调是指外部的感觉刺激信 息不能在孩子中枢神经系统进行有效的组合,从而使整个机体不能和谐地运作,久而久之, 便会造成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

11、与疾病。据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专家介绍,儿童在学习与生活中患感觉统合失调症,将会在不 同程度上削弱人的认知能力与适应能力,从而推迟人的社会化进程。人的感觉统合系统分为 视觉统合系统、听觉统合系统、触觉统合系统、平衡统合系统与本体统合系统等。一般来说,视觉统合失调:的学龄儿童,在课内课外阅读时,常会出现读书跳行、翻书 页码不对、演算数学题常会抄错等等视觉上的错误,从而造成学习障碍。时间久了,必然会 造成孩子学习成绩下降,跟不上学习进度,在心理上产生自己不如他人的自卑感。另外,这 类患者在生活上还常常丢三落四。听觉统合失调:的儿童则多数表现为经常忘记老师口头布置的家庭作业或者下节课要带 什么学习用具,

12、他们上课时总是东张西望,老师讲的知识一点也听不进去。平时家长喊他, 他也不在意。同时,这类儿童记忆力差。孩子不能让“课堂40分钟”产生良好的效益,而 且也会影响课外的正常生活。这种现象如不纠正,时间长了,孩子会在心理上怀疑自己的能 力,甚至厌学逃学。触觉统合失调的孩子往往对别人的触摸十分敏感,心理上总有一种担心害怕、易受惊的 感觉。在学习与生活中则表现为好动、不安、办事瞻前顾后,甚至怕剃头、怕打针。这样的 孩子被家长带到医院请心理医生诊断,总以为孩子得了 “多动症”。触觉统合失调的孩子由 于心理上总处在一定程度的紊乱状态,时间一长,必然使学习与生活质量不断下降。平衡统合失调会让孩子在学习与生活

13、中常常观测不准距离,做事时协调能力较差,甚至 穿鞋子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将鞋左右穿反。由于距离观测不准,会让孩子无法正确掌握方向; 会让孩子对事物的兴趣逐渐减少。一个孩子平衡统合失调,往往会在心理上严重影响孩子的 学习与认知热情。本体统合失调的孩子多数表现在上体育课时不会跳绳,跑步时动作不协调不准确;在上 音乐课时,常常发音不准,甚至与人交谈、上课发言时口吃等。虽说这些学习课目不是主课, 但是,它们却对上好主课起到很重要的辅助与促进作用,长久下去势必影响主课的学习。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据一位儿童教育研究专家介绍,产生感觉统合失调的主要原因大致分为:城市儿童生活 都市化,现代家庭小型化;家长过分看重“

14、第二课堂”等。正因为有了这些因素,致使学龄 儿童的活动空间不断缩小,从而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应有的各种感觉刺激机会大幅度减少。有一位孩子的父亲在地质勘探队工作,常年不回家,而母亲又在纺织厂上轮班,孩子家 住高楼,一个人跟年逾花甲的奶奶生活。因此他的生活十分机械与单调,平时除了上学,就 是回家做作业,或看看电视。这种封闭的生活自然会使孩子接受外界感觉信息刺激的机会减 少,产生感觉统合的失调也就在所难免。还有不少双职工更没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照看孩子。我们时常可见父母上班后,孩子一 个人独守门户的现象。单就一个“独”字,就给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与感觉统合能力的增强 带来许多不利的因素。他们大多数又被父

15、母过分娇惯与宠爱,养成孤傲任性的性格,再加上又没有伙伴群的关 注,不习惯群体生活,依赖性强,独立生活能力差,一旦父母婚姻破裂、家庭解体,孩子的 心理失衡要比大家庭中的孩子严重得多。心理失衡是能够严重削弱人的感觉统合能力的。据 资料显示,在少儿犯罪中,60%是因为父母离异,家庭不幸、心理失衡造成的。据报载,黑龙江省最近对7至11岁孩子的调查显示,有90%以上的孩子学过钢琴、电 子琴以及舞蹈、美术等。同时,调查也显示,60%的儿童不会系鞋带,不会穿衣服,甚至连 球也拍不了几下。现实生活中,不少家长总是将成人社会的竞争意识,过早地转嫁到了孩子身上,从而加 重了他们的心理负担,而孩子自己应有的、感兴趣

16、的东西受到了缺乏理智的和无情的压制。 在这样环境中学习与生活的孩子感觉统合系统怎么会不失调?克服感觉统合失调症专家指出,孩子的心理活动分为3个阶段,即:认知、调节与交往。而这些的基础便是 孩子具有良好的感觉统合能力。那么,在现有条件下,如何纠正孩子的感觉统合失调症呢?一位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专家认为,先行一步的美国、日本等地从70年代就兴起的“游 戏治疗法”,不打针不吃药,对纠正与治疗感觉统合失调症颇有效。比如用独木桥帮助孩子 找到“平衡统合能力”;用滑板梯帮助孩子找回“触觉统合能力”。这些对于治疗孩子的感 觉统合失调极为有益。此外,家长还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孩子走出孤独,让孩子在与人交往与沟通中,刺激、调 整与强化自己的各类感觉统合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不要用溺爱或者不信任的目光包办 孩子的一切,只要可能,孩子的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