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资料《土地科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土地科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Specialty Introduction课程编号:08075101适用专业: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时数:16 学分数:1执笔者: 审核人:修订日期:2008年6月 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本课程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入学的专业导论课,为必修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管理的主干课程以及相关课程的学习方法并为以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并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产生浓的兴趣 二、课程教学内容1.土地和土地科学(2学时)主要内容:土地简介、土地科学简介、土地科学和其他科学的关系以及我国土地科学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方向了解土地的概念,土地的属性,掌握土地的科学的学科体系以及与土地科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教学方式:讲授2学时)2.土地资源学(2学时)主要内容:土地资源学简介、土地资源的研究简史及发展前景、我国土地资源介绍掌握土地资源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教学方式:讲授2学时)3.土地经济学(2学时)主要内容:土地的供给与需求,地租与地价理论,土地金融与土地税收,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及规模经济原理掌握土地的供给与需求,地租与地价理论;了解土地金融与土地税收,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及规模经济原理教学方式:讲授2学时)4.土地利用规划学(2学时)主要内容:土地利用规划的概念,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原理,土地利用规划总述及土地利用专项和详细规划掌握土地利用规划的概念,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原理;了解土地利用规划总述及土地利用专项和详细规划教学方式:讲授2学时)5.土地法学与土地行政学(2学时)主要内容:土地法学理论与体系、土地法的渊源及其与其他部门的关系、土地产权制度;土地行政的概念与职能,土地行政组织与土地行政方法掌握土地法学理论与体系、土地行政的概念与职能;了解土地行政组织与土地行政方法教学方式:讲授2学时)6.地籍学(2学时)主要内容:地籍制度、土地调查与土地分等定级、不动产登记掌握土地调查与土地分等定级;了解地籍制度;理解不动产登记教学方式:讲授2学时)7.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2学时)主要内容:可持续发展理论、土地资源与可持续利用、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理解土地资源与可持续利用;掌握可持续发展理论(教学方式:讲授2学时)8.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土地信息系统(2学时)主要内容: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土地信息系统构建。
了解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土地信息系统构建教学方式:讲授2学时)附:学时安排表序号内容学时1土地和土地科学22土地资源学23土地经济学24土地利用规划学25土地法学与土地行政学26地籍学27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28建设与土地信息系统2合计16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一课堂讲授为主,应根据学生平时听课的情况以及作业情况适当安排课堂讨论与习题课,采用精讲多练、加强课后答疑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熟练掌握课程内容一)课堂讲授本课程以土地资源的学科为基础,由于学时比较少,授课时应精讲,重点讲土地资源管理的主干学科通过有限的学时,使学生尽快掌握土地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二)课堂讨论课堂讨论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开拓思路,也可以暴露学生学习上的问题应组织、利用课堂讨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思路、灌输科学的分析问题的方法三)平时测试为及时了解教学情况,可适当安排平时课堂测验每次测验约0.5学时四)考试考试采用闭卷形式,内容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应用和分析、简答与论述题型采用选择、填空、简答等方式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占70%四、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的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专业入门指导课程,学好本课程可以更好的了解土地资源专业的学科体系,为以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五、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1] 叶俭平,《土地科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 杨子生,《土地资源学》,云南大学出版社,1994 [3] 倪绍祥,《土地类型与土地评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