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押题试卷(2)(含解析)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22050278 上传时间:2022-10-31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3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押题试卷(2)(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中考化学押题试卷(2)(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中考化学押题试卷(2)(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中考化学押题试卷(2)(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中考化学押题试卷(2)(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押题试卷(2)(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押题试卷(2)(含解析)(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年广东省惠州市中考化学押题试卷(2)一选择题(共14小题)1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物理性质有关的是()A氧气用于急救病人B氢气用作清洁燃料C木炭用于除冰箱异味D氮气用作保护气2装汽油的油罐车,最适宜贴的图标是()ABCD3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归纳正确的是()A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B纯碱、烧碱都属于碱类C铅笔芯、铅球主要成分都是铅D具有良好导电性的物质都是金属4下列物质俗名和化学式的对应正确的是()A烧碱 NaOHB火碱Na2CO3C生石灰Ca(OH)2D消石灰 CaO5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试管中的红磷不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大于60CB水中的白

2、磷不燃烧,说明白磷的着火点大于60CC试管中的白磷燃烧,气球只起保护环境的作用D烧杯中热水的作用只是给可燃物加热6碘盐中含有碘酸钾(KIO3)在KIO3中碘的化合价为()A1B+3C+5D+77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为防止森林大火蔓延可开挖隔离带,其目的是隔绝可燃物B房屋失火,消防队员用水扑灭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C汽油放置在空气中没有燃烧是因为汽油不是可燃物D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8下列解决问题的方法正确的是()A炉具清洁剂去掉餐具上的油污B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水冲洗,然后涂上稀氢氧化钠溶液C用氢氧化钙与沙子混合来砌砖D用钢刷擦洗铝制品表面,

3、使其变得光亮如初9中考期间,小芳妈妈为她制定的早餐食谱是:馒头、煎鸡蛋、牛奶,从膳食平衡角度看,你认为最好还应补充()A豆浆B牛肉C蔬菜D米饭10如表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用黄铜片在铜片上刻画铜片上有划痕黄铜的硬度比铜大B将两根铁丝分别伸到CuSO4溶液和AgNO3溶液中两根铁丝表面均有固体附着金属的活动性是FeCuAgC向某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无色溶液一定是酸D向某物质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该物质一定含CO32AABBCCDD11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光宪研究稀士理沦,荣获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下图是稀土元素钇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钇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9B钇元素属于金属元素C钇元素的元素符号为YD钇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91g12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小B15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C30时乙的溶解度为30gD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13除去如表物质中的少量物质,所用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试剂或方法AO2CO2通过灼热的CuBCaO固体CaCO3固体高温灼烧CNaCl固体MnO2固体溶解、过滤、蒸发DFeSO4溶液H2SO4溶液铁粉AABBCCDD14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A一定量的稀硫酸

5、与锌粒反应Bt时,向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C向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D向l0g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苛性钠溶液中逐滴滴入l0g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盐酸二、填空题15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1)两个铁离子_;(2)氧化钠_;(3)纯碱_;(4)含氯元素的氮肥_16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金属,高科技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也需要金属(1)现代社会使用大量的钢铁,钢铁与_接触容易生锈造成损失,在钢铁表面采用_方法可以防止钢铁生锈(2)波尔多液是由硫酸铜和熟石灰加水配制而成,不能用铁制容器配制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17(1)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化肥对提高

6、粮食产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尿素CO(NH2)2是一种常用的化肥,工业上生产尿素的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_(填字母序号)生产尿素的反应中,A与 B的粒子个数比为_(2)将化肥碳酸氢铵和熟石灰混合研磨就会发生反应,并可闻到刺激性气味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爆炸原理可用下式表示:2KNO3+S+3C=X+N2+3CO2请据此推出X的化学式_18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1)下列“水”属于纯净物的是_(填序号)A、蒸馏水 B、河水 C、自来水(2)用如图甲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b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该

7、实验说明水是由_组成的(3)某同学自制如图乙所示简易净水器,图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_(4)请举一例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具体措施_19作图法是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_物质;(2)t2时,甲、乙两种物质各70g分别加入100g水中,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_物质;(3)若甲物质中混有少量的乙物质,提纯甲物质可采取的方法是_(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4)将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甲_乙(填“”、“=”或“”)20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

8、间的转化关系如图1所示,部分反应条件、反应物及生成物已略去图2所示的是A、B、D、E的相关信息(重叠部分表示两种物质的共同点)请回答下列问题:(1)A的化学式为_(2)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3)物质E的用途之一为_(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1有一种工业废水,其中含有大量的硫酸亚铁,少量的银离子以及污泥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既经济又合理的方法回收银和硫酸亚铁晶体方案流程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中:需加入的物质是_,分离所得混合物的方法是_(2)步骤中:需加入的物质是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3)某同学认为经过步骤后所得固体就是纯净的银,不需要进行步骤,你认为是否合理?_,理由是_(4)步

9、骤的操作是_,溶液2和溶液3为什么要混合?_22已知,过氧化钠(化学式为Na2O2)是一种浅黄色固体粉末,可用作呼吸面具里的供氧剂,利用人呼出的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放出氧气,供给人的正常生命活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某同学利用该反应原理制取氧气,设计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1)装置中CO2的制取方法有多种:若用稀盐酸和碳酸钠制取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若用稀盐酸和大理石制取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若用加热NaHCO3固体制取CO2,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填如图2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装置中盛装的试剂为_,作用是_

10、(3)为O2的收集装置,若想得到较为纯净的O2,应选用装置_(填图2字母)组装装置完毕,装药品前要_;若用AE装置组合制取氧气,实验中观察到水槽中气泡_时开始收集,写出用该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23做菜用的一种嫩肉粉,其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NaHCO3)可破坏肉质纤维结构、促进肉类吸收水分,从而使肉质松软、鲜嫩小明发现将拌了嫩肉粉的肉类放到锅中并加入食醋等调料烧煮时产生了大量气体他对此颇感兴趣,决定对其进行探究、小明对气体的成分进行了猜测:气体中除了醋酸气体之外,还可能含有水蒸气和CO2他设法收集气体样品并除去醋酸气体后,用如图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将气体依次通过A、B两试剂瓶后,发现A瓶

11、质量增加,B瓶中有白色浑浊物产生(已知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实验结论:该气体中一定含有_;、小明对二氧化碳的来源做出了两种猜测:猜测二氧化碳可能是由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的;猜测_;针对以上猜测,小明设计了以下实验:(请你填写如表)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1取碳酸氢钠样品少许加入试管中,加热到不产生气体为止,并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试管口有小水滴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猜想正确实验2猜想正确、查阅资料:在百度网页中输入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可以获知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产物中有碳酸钠生成再根据实验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实验中有白色粉末剩余,请用两种化学方法来验证剩余粉末是碳酸钠(写

12、出实验操作步骤、现象和结论);方法一:_;方法二:_24已知:“”代表氢原子,“”代表碳原子,“”代表氧原子)(1)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其化学式为_ 名称是:_(2)其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_(填最简比);(3)碳的质量分数是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5某铝制品的主要成分是Al和Cu,课外小组将200g NaOH溶液不断地加到50g铝制品中得到如表数据(已知金属铝既可以与强酸反应也可以与强碱反应,而金属铜不能与强碱反应,铝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实验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g50505050剩余固体的质量/

13、g36.5239.59.5请回答以下问题:(1)该50g铝制品中含有_g铜(2)求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3)求恰好完成反应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2016年广东省惠州市中考化学押题试卷(2)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4小题)1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物理性质有关的是()A氧气用于急救病人B氢气用作清洁燃料C木炭用于除冰箱异味D氮气用作保护气【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氧气用于急救病人,是利用了氧气能供给呼吸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B、氢气用作燃料,是利用了氢气的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C、木炭用于除冰箱异味,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