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 11 军神【教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22033444 上传时间:2022-11-1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86.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 11 军神【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 11 军神【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 11 军神【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 11 军神【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 11 军神【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 11 军神【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 11 军神【教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 军神教学目标1. 认识“沃、匪、绷”等 5 个生字,会写“庆、诊、沃”等 15 个字,正确读写“熟练、惊疑、审 视”等 13 个词语。2. 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3. 从文中找出对沃克医生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他的心理变化。4. 以沃克医生的口吻讲一讲这个故事。教学重难点1. 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2. 从文中找出对沃克医生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他的心理变化。3. 以沃克医生的口吻讲一讲这个故事。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运用随文识字的策略识记生字,写字时关注易错字的指导。2.阅读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多读少讲,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读懂课文,有所感悟。从文中找出

2、描写 沃克医生和刘伯承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们的内心世界。抓住沃克医生对刘伯承前后不同的 表现,理解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3.语言运用通过课后的第四题,指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变 化。再进行以课文中人物的口吻讲一讲故事的语言实践,帮助学生完成从积累到运用的有效迁移。 教学准备1. 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2. 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 课时第 1 课时1课时目标1. 认识“沃、匪、绷”等 5 个生字,正确读写“熟练、惊疑、审视”等 13 个词语,会写“庆、诊、 沃”等 15 个字。2. 朗读课文,读出人

3、物说话的语气。教学过程板块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1.故事导入。今天老师给同学们讲一个发生在东汉末年的故事“关云长刮骨疗伤”。(视频播放“关云长刮骨疗 伤”)2. 教师相机小结:东汉末年,名将关云长不用麻药刮骨疗伤,全无痛苦之色,神医华佗尊称他为 “天神”,而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的题目为军神。板书并齐读课文题目。(板书:军神)3. 教师引导:在你们心中,军人是怎样的?(学生自由交流)4. 看到军神这个题目,你的脑海中有什么疑问?5. 生质疑,师梳理小结:谁是军神?为什么称他为军神?6. 请同学们带着这些疑问,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学生自由读课文)【设计意图】用学生熟悉的、类似的视频

4、导入新课,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很好地激发学生 的阅读兴趣;既让学生注意到故事之间的联系,又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课文有个大致的了解。板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答疑解惑。(1) 谁是军神呢?(刘伯承)谁称他为军神?(沃克医生)(2) 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因为刘伯承不打麻醉剂做眼球割除手术,还数出了手术一 共七十二刀)2. 谁能用自己的话把刚刚的问题串起来,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篇课文讲了当时任 川东支队将领的刘伯承同志在不使用麻醉剂的情况下进行眼球割除手术的事。在手术过程中,他因惊人 的表现而被德国医生高度称赞为军神)3. 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事情发展的顺

5、序)一般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可以把课文分为 起因、经过、结果三部分。这篇课文是围绕沃克医生为刘伯承做眼球割除手术来写的,全文还可以怎么 分?(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24. 请同学们按“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分法,把课文划分为三部分。(先指名学生说,再课5.指名学生读,教师相机正音,学生齐读。6. 指导学生正确书写“龄”“衷”和“慈”三个字。(学生观察老师范写学生练写)7. 教师小结:本文写了刘伯承以当年关公刮骨之气概在不使用麻醉剂的情况下忍受了七十二刀的刀 割之痛,却一声不吭,为其实施手术的沃克医生尊称其为“军神”。【设计意图】关注学情,以学定教,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

6、问 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板块三细读课文,顺学而导1. 教师引导:下面就让我们穿越时光隧道,回到 1916 年的重庆,来到临江门外那个外国人开设的诊 所里,与刘伯承、沃克医生一起经历那次特殊而又令人难忘的手术,解开我们心中的不解之谜。2. 朗读对话,体会从容镇定。(1) 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的第一部分(第 115 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画出刘伯承和沃克医生的对 话。(学生边读边画)(2)(3) 从他们的对话中,你读到了什么信息?(学生自由交流)(4) 教师小结,从他们的对话中,我们知道:刘伯承受重伤;刘伯承做右眼眼球摘除手术,但 拒绝使用麻醉剂;刘伯承拒绝使用麻醉剂的原因。(5) 这是大家通过对话读

7、到的信息,有没有读不懂的地方?(指名学生说)(6) 生质疑,师梳理小结:刘伯承为什么要说自己叫刘大川?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说刘伯承是 川东支队的将领,他一开始为什么说自己是邮局职员?刘伯承为什么说自己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 大脑?(7) 这些问题文中没有给答案,需要我们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去找到答案。课件出示1915 年袁世凯称帝,引起全国人民的反对。1915 年 12 月 25 日,护国运动爆发。1916 年 3 月中旬, 为支持云南护国军在川南战斗,24 岁的刘伯承率领四川护国军第四支队,攻克丰都城。战斗中,刘伯承3连中两弹,一弹擦伤颅顶,一弹从右太阳穴射入,透右眼而出。由于缺医少药,加上经此

8、一役后各地都 在悬赏追捕护国军将士,刘伯承在年底才几经辗转,来到重庆临江门外德国医生沃克开的诊所。(8) 教师引导:因为当时护国军将士遭到追捕,刘伯承在不知道沃克医生是敌是友的情况下,只能 隐瞒姓名和身份。(9) 此时此刻,你心中对军神刘伯承产生了怎样的感情?(敬仰、肃然起敬)请大家带着这种敬佩 之情,同桌分角色读一读他们的对话。【设计意图】通过读沃克医生与刘伯承的对话,体会沃克医生和刘伯承的内心想法。同桌分角色朗 读对话,为完成课后第四题以沃克医生的口吻讲一讲这个故事做好准备。板块四品读感悟,指导朗读1. 指名一对同桌上台分角色读对话。(学生评价)师相机引导:要想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除了语

9、言描写,我们还要关注人物的神态和动作描写。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的第一部分(第 115 自然段), 一边看一边圈出描写刘伯承和沃克医生动作和神态的句子。(学生边看边圏)2. 指名学生读圈出的词语。(课件出示(1) 从对他们动作和神态的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指名学生说)(2) 教师小结:从对他们动作和神态的描写中,我们感受到沃克医生态度的变化,由开始的冷淡变 成愣住、惊疑、目光柔和、生气、再一次愣住、口吃,还感受到刘伯承的从容镇定。3. 这是大家从对他们动作和神态的描写中感受到的,还有没有什么疑问?(学生自由交流)4. 生质疑,教师梳理小结:(1)课文两次写沃克医生愣住了,他因什么而愣住了?(2

10、)沃克医生 蓝色的眼睛里闪出惊疑的神情,他惊疑什么?(3)沃克医生怎么发现刘伯承是军人的?5. 教师引导:只有一边读一边体会才能找到问题的答案。现在同桌两个,一个是刘伯承,一个是沃 克医生,带上动作和神态来表演读他们的对话。(同桌表演读对话)6. 指名学生上台表演读刘伯承和沃克医生的对话。7. 从对沃克医生动作和神态的描写中,你能体会到他的心理有什么变化?(学生自由交流)8. 教师小结:(1)沃克医生打开病人右眼上的绷带后愣住了,是因为病人受的伤太严重了。(2) 沃克医生蓝色的眼睛里闪出惊疑的神情,是因为他看到刘伯承受了这么重的伤,还如此从容镇定。(3) 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是因为刘伯承要求

11、做眼球摘除手术时不打麻醉剂,口吃是因为他太震惊了。9. 读懂了沃克医生的心理变化,你们有什么感受?(指名学生说)10. 全体师生共读对话。教师读沃克医生的话,学生读刘伯承的话。(师生合作读对话)411.教师相机小结:这是军医和军人之间的对话,所以他们的语言简短、干脆、有力,很好地表现出 人物的性格特点。看来,写人物语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突出人物的特点。【设计意图】紧扣对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引导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入 情入境地朗读,在读中体味、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第 2 课时课时目标1. 从文中找出对沃克医生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他的心理变化。2. 以沃克医生的口吻讲

12、一讲这个故事。教学过程板块一紧扣细节,体会意志1.教师引导: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部分。沃克医生断定刘伯承是一位军人,他为什么如 此肯定?(因为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这样从容镇定)课件出示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 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1) 当时,刘伯承心里在想什么?(为了指挥好以后的战斗,我一定要有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所 以我不能打麻醉剂,它会影响脑神经。为了带领人民打胜仗,过上好日子,我什么样的痛都能忍受。)(2) 这是一个怎样的军人?他竟然为了保持清醒的大脑而情愿忍受常人无法忍受的剧痛,摘除坏死 的眼珠,割掉烂肉和

13、新生的息肉却不打麻醉剂。(这是一个为了人民可以做任何牺牲的军人)(3) 刘伯承说这句话的时候是平静的,请同学们平静地读一读这句话。(指名学生读)(4) 他说这句话的时候也是坚定的,请同学们再坚定地读一读这句话。(指名学生读齐读) 2.手术是否顺利进行?请大家认真朗读课文的第二部分(第 1617 自然段)(课件出示第 16 自然(1)从对沃克医生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沃克医生做手术的时候很紧 张)5(2)沃克医生为什么这么紧张?(他担心病人做手术的时候,无法忍受那钻心的疼痛而晕过去。病 人晕了,医生的手术就无法进行,只能宣布手术失败。沃克医生因心生敬意很想救刘伯承,不想让手

14、术 失败。)3.刘伯承忍受得住这钻心的疼痛吗?课件出示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 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1)拿笔圈出体现刘伯承非常疼痛的词句。(指名学生说)课件出示一声不吭、紧紧抓住、青筋暴起、汗如雨下、床单居然被抓破(2) 从这些词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感受到刘伯承所承受的痛楚和惊人的毅力、钢铁般的意 志)(3) 沃克医生在给刘伯承做眼球摘除手术的时候,刘伯承痛得抓破了床单。当时刘伯承心里在想些 什么?(不管多痛我都得咬牙坚持住,我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能坚持到最后)(4) 谁能读出刘伯承的这份坚定和决心?(指名学生读学生评价教师范读学生练习读齐 读)4.教师小结:只有体会到人物的心理活动,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把自己当作文中的人物,入情入 境地朗读,才能读得有感情。【设计意图】紧扣细节描写,抓住对刘伯承在手术中的动作、神态的描写,以及沃克医生做手术时 的紧张,体会刘伯承钢铁般的坚强意志。板块二分析人物,讲述故事1.教师引导:难熬的手术终于结束了,当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从病人口中得知自己一共割了七十 二刀时,他惊呆了,刘伯承哪是一个普通的军人啊!他分明是军神!默读课文第三部分(第 18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