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行业压力容器的信息化管理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21989060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油化工行业压力容器的信息化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石油化工行业压力容器的信息化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石油化工行业压力容器的信息化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石油化工行业压力容器的信息化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石油化工行业压力容器的信息化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石油化工行业压力容器的信息化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油化工行业压力容器的信息化管理(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石油化工行业压力容器的信息化管理 压力容器在石油化工行业中随处可见,而且使用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危险性,多年的事故统计资料表明,由压力容器管理不善引起的事故在整个石化行业的事故统计中占有相当的比例,究其原因,主要是压力容器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低。压力容器全寿命使用过程的时间跨度一般超过15年,从设计、选型、制造、购置、安装、检验、使用、维护、修理、改造、更新到报废的各个阶段都有大量的图文资料,这些资料大多是以书面的形式存在,在交接、使用、存档、转借的过程中往往容易丢失;此外,由于庞大的图文资料基本没有进行电子化的信息处理,搬动、查看极不方便,且通常都在档案管理部门存放着,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要调看这些资

2、料的手续繁杂,因此也很少有人去查阅这些资料,使得在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中资料的作用得不到发挥,成了“束之高阁”的摆设物。由于上述原因,在压力容器的使用过程中,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往往对其安全状况没有一个准确、全面的掌握,因此免不了在操作中存在着盲目性和冒险性,当压力容器的安全状况等级达不到工艺操作条件所要求的设备工况时,便导致了事故的发生。基于压力容器在石油化工行业的广泛使用和石油化工行业生产的高度危险性、压力容器事故的后果严重性以及压力容器管理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有必要对当前石油化工行业中压力容器的管理体系和管理状况进行全面分析,并建立一套全面、有效,便于操作和管理的压力容器信息化管理系统,以利于

3、在压力容器的使用过程中有效帮助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分析、判断压力容器的安全状况,合理操作,降低事故的发生率,减少事故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建立这样一套压力容器的信息化管理系统首先要做的是:了解在压力容器全寿命使用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哪些资料和信息对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至关重要。一、关于信息化管理系统(一)设计。设计技术文件是压力容器安全管理中最为关键的基础资料之一。设计技术文件清晰地表明压力容器的材质、规格、设计温度、设计压力、工作介质、焊接技术条件、制造技术条件等。(二)选型。石油化工行业加工的物料大多是易燃易爆或有毒有害物质,压力容器或其安全附件选型不当可能导致设备损坏、物料泄漏,泄漏的物料

4、极易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事故的发生。选型包括设备类型的选择和安全附件(如安全阀、爆破片、压力表、温度计、液位计等)类型的选择。(三)制造。压力容器制造过程中若出现焊缝未按设计图纸要求打磨平齐、焊缝打磨过深、咬边、缺肉、焊高超差、凸度超差、筒体碰伤、凹坑、机械划伤、内部锈蚀等缺陷或热处理不到位等情况,设备投用后的安全状况和使用寿命将受到影响。(四)购置。购置的压力容器必须具备产品质量证明书、出厂合格证、使用手册以及设备装箱及开箱检验记录等资料。(五)安装。安装质量直接影响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设备安装、调试、检验记录、竣工验收报告是判断安装质量好坏的依据。(六)检验。检验是压力容器投用前确保安全的

5、重要一环,也是判断在用压力容器安全状况等级的唯一手段。因此,从制造开始的历次检验报告(包括压力容器温度、压力、液位仪表、阀门的检验报告;报警及联锁保护装置的检验报告、接口短管的检验报告等)、记录和有关资料都是压力容器安全管理中的关键资料。(七)使用。开停工记录;运行记录;故障及分析记录;事故报告;工作介质成分、工艺操作条件、载荷等的变化情况都是压力容器安全管理中应该记载的信息,也是判断其使用安全状况的重要依据。(八)维护、修理、改造。日常维护是压力容器全寿命使用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当压力容器发生大的故障、出现大的隐患或者设备工况不能满足工艺生产要求时,修理和改造可能是必要的选择。检维修记录;

6、修理、改造方案、实施记录、实施后的验收报告应该纳入压力容器的管理系统。(九)更新、报废更新和报废都意味着原有压力容器使用寿命的结束和新的压力容器安全管理的开始。了解了压力容器全寿命使用过程中影响其安全的各种因素之后,下面构筑一个压力容器信息化管理系统。二、内容及功能该系统采用管理信息系统中基础的事务处理系统模式 将整个压力容器信息化管理系统分为前面所说的8个子系统,各个子系统的名称及其主要内容和功能如下:(一)设计子系统:设计技术文件录入。设计每类压力容器的关键技术参数表,如材质、规格、设计温度、设计压力、最高操作压力、工作介质、焊接技术条件、制造技术条件等,必要时可链接到其图文库。(二)选型

7、子系统:设备型号、内部构件、安全附件型号。(三)制造子系统:制造过程中的缺陷记录、无损检测记录、热处理记录、耐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结果等。(四)购置子系统:包括产品质量证明书、出厂合格证、使用手册、设备装箱及开箱检验记录等。(五)安装子系统:设备安装、调试、检验记录、竣工验收报告。(六)检验子系统:外部检查记录、结构和几何尺寸检查记录、表面缺陷和腐蚀检查记录、材质检验和壁厚测定记录、埋藏缺陷检验记录、安全附件检验记录、安全状况等级评定记录。(七)使用子系统:开停工记录、故障及分析记录、事故报告、运行记录(包括工作介质成分、工艺操作条件、载荷等的变化情况记录;腐蚀、磨损、冲刷、设备振动、材质蠕变、

8、开裂、变形等运行状况记录)。(八)维护、修理、改造子系统:检维修记录、改造方案及实施记录、实施后的验收报告结论。(九)更新、报废子系统:更新和报废记录。将压力容器使用全寿命过程中与安全相关的资料或信息录入存储起来,并生成相应的事务文件进行分发和传送。形成TPS以后,资料查看和评估设备安全状况的工作即可以随时进行。例如:要查看历年检验资料。常规做法是先填写借阅单、经档案管理部门签字同意后将体积庞大的历年检验报告借出,一页一页查看,而且由于检验报告一般在档案管理部门只存一份原件,借阅时间会有严格要求。使用TPS以后,这些程序将会变得简单许多:调阅人员在信息化管理系统中点击“检验子系统”,若要调阅“

9、安全附件检验记录”,在显示界面中输入设备名称或编号、安全附件名称或编号、年份,点击“确定”,界面将自动显示按设计格式设定的“*设备*附件*年检验报告”。要估算某一压力容器壳体减薄的年均速率及其强度是否满足工艺操作条件的要求。常规做法是把该压力容器历年的检验报告借出,将壳体厚度的相关测厚数据整理出来,绘制成厚度-时间曲线,然后再分析其厚度变化趋势,预测未来某个时段的设备壳体厚度,再结合设备的工艺操作条件,采用力学计算公式,确定其强度是否工艺操作条件的要求。采用TPS以后,只需在相应的界面输入压力容器名称或编号、时间段、壳体检验厚度、现在或将来的某一时间点,再在待计算科目栏中输入厚度-时间曲线、强度计算,点击“确定”,系统将自动绘制出厚度-时间曲线,给出强度计算结果。压力容器信息化管理系统(TPS)的建立将极大地方便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对设备资料的调用,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工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并可快速、及时地分析、产生他们所需要的各种数据。对于应用企业来说,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立将大大促进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降低其事故发生率,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