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自考00074中央银行概论自考小抄自考中央银行概论速成笔记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21988833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自考00074中央银行概论自考小抄自考中央银行概论速成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精品)自考00074中央银行概论自考小抄自考中央银行概论速成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精品)自考00074中央银行概论自考小抄自考中央银行概论速成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自考00074中央银行概论自考小抄自考中央银行概论速成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自考00074中央银行概论自考小抄自考中央银行概论速成笔记(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完整版 请联系QQ:1273114568索取! 知识改变命运 ,梦想成就未来!完整版20页第 一 章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一、前言本章的考核难度为:一般章中央银行的概念:是指在一国金融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负责制定和执行该国货币金融政策,调节国民经济,控制货币发行,并对该国的金融体系和金融活动实施部分监督管理的特殊的金融机构。1.本章的主要内容:中央银行的产生、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中国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建立与发展。2.银行的产生、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基础、初期发展、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与普遍推行阶段、强化阶段、几个国家(地区)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中国历史上的中央银行、新中国的中央银行。3.

2、需要掌握的内容:银行的含义、货币经营业如何发展成为银行、现代银行产生的主要途径、中央银行的本质特征、中央银行初期发展的特征、中央银行制度发展的原因、中央银行建立后发展的特点、中国人民银行1983年以后的变化及特点。二、主要内容及例题讲解目前世界各国大都设立了中央银行或类似中央银行的机构。它在金融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担负着发行货币,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调节和控制国民经济的发展等重任。中央银行从其诞生至今经历了300多年,其间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中央银行萌芽和建立阶段、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与普遍推广阶段、中央银行制度的强化阶段。中央银行萌芽于17世纪后半期,最先具有中央银行名称的是瑞典国家银行

3、,它的前身是成立于1656年的瑞典里克斯银行。瑞典国家银行最先享受银行券发行特权,但起初并没有独享货币发行权,因此它只被认为是中央银行的先驱。1694年,英格兰银行建立,它较早地发挥了现代中央银行的各项职能,标志着中央银行的诞生。中央银行的诞生并不是偶然的,它具有深刻的客观经济基础。18世纪初的资产阶级工业革命极大地释放了社会生产力,推动商品经济飞速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货币信用的发展,使银行业蓬勃兴起。在银行业不断发展竞争加剧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如货币发行不统一引起货币的不稳定,缺乏一个统一的票据清算中心,没有一个最后贷款人做银行强有力的后盾等。正是这些问题和矛盾最终促成了中央银行

4、的建立。初期的中央银行是由普通商业银行发展而来,一般都兼营商业银行业务,它的职能主要是代理国库,为国家财政提供支持及发行货币,而作为银行的银行和监督管理金融这两项职能并没有得到发挥。中央银行是近代商品经济和金融业发展的产物。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人们随意创造的,而是有着独特的历史背景。通过这一章的学习,要掌握的主要内容有:1.银行的概念2.近代最早的银行3.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基础有2个(3个经济基础;4个理论基础)4.最早执行中央银行职能的银行5.在欧洲第一家发行银行券的国家6.现代中央银行的鼻祖7.中央银行的三个标志8.中央银行初期发展的特点5个9.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与普遍推行的原因4个10

5、.世界上最早的股份制银行11.中央银行制度发展的特点3个12.中央银行制度的强化阶段的背景3个13.中央银行制度强化阶段的特点6个14.几个国家(地区)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包括英格兰银行、美国联邦储备体系、德意志联邦银行、日本银行、欧洲中央银行15.中国人民银行成立时间、特点16.19531983年中国人民银行2个特点17.1983年以后的中国人民银行3个基本特点。第一节中央银行的产生(历年出题点) (一)银行的产生银行业起源于古老的货币兑换业,如公元前2000年的巴比伦寺庙,公元前500年的希腊寺庙已有经营金银,发放贷款收以利息的活动。这一节应掌握1.银行的概念。宏观上说,它是商品和货币经济充

6、分发展的产物,是经营货币信用的特殊企业;从微观上讲,它是通过存款、贷款、汇兑、储蓄等业务,承担信用中介的信用机构。2.货币经营业如何发展为银行业,起源于古老的货币兑换业。历史上银行由铸币兑换业发展而来。在前资本主义社会,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和商品交换范围的不断扩大,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也逐渐发展起来。不仅在各个国家流通着不同的铸币,一国之内、国与国之间铸币的形式、成色也不尽一致,这样,从事异地、异国贸易的商人,为了买卖成交,就必须将本国铸币兑换成纯金银,在这里,借用政治经济学关于货币的论述,货币天然不是金银,而金银天然是货币。再将纯金银兑换成异地、外国铸币来支付货款,为了顺利进行铸币兑换,于是铸

7、币兑换业应运而生。近代最早的银行是1580年意大利的威尼斯银行,世界上最早的股份银行是1694年在国家帮助下成立的英格兰银行,同时应牢记英格兰银行是现代银行的鼻祖。2007年4月考题为了方便从事异地、异国贸易的商人产生了()A.铸币经营业 B.铸币兑换业C.货币信用 D.货币管理答案:B(二)中央银行产生的基础中央银行产生的经济基础和理论基础1.中央银行产生的经济基础1)商品经济的飞速发展,推动了银行业的发展2)银行业的大发展,促进了中央银行的建立。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蓬勃兴起为银行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商品生产与金融活动形影相随,商品经济的活跃,必然带来货币信用活动的发展,从而导致银行业的

8、大发展。其表现在:银行经营机构不断增加;银行业逐步走向联合、集中和垄断,一些私人银行限于实力,在竞争中不断衰落和改组,被大银行所控制。银行数量的迅速增加,一方面促进了货币信用活动的繁荣,但是也出现了明显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完整版请QQ:1273114568 货币发行失控。货币流通极不稳定。 银行券的流通范围狭窄。 需要最后贷款人。3)政府需要建立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融通资金和加强对金融业的监管。2.中央银行产生的理论基础第一阶段的理论基础是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理论第二阶段理论基础是英格兰银行董事、英国财政部官员凯恩斯的凯恩斯主义第三阶段理论基础是弗里德曼为代表的现代货币数量论当代理论基础是

9、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倡导的分权制衡2006年7月考题当代中央银行制度的理论基础是()A.凯恩斯主义 B.斯密原理C.萨伊定理 D.分权制衡答案:D2006年7月考题简答题1.试述中央银行产生的经济基础(三)中央银行产生的初期发展从世界范围讲,中央银行最早产生于17世纪后半叶,英国1844年银行法颁布。在初创时期成立的中央银行中,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是瑞典国家银行和英格兰银行。1.瑞典国家银行是1656年最早设立中央银行的,瑞典国家银行1661年开始发行银行券,是当时欧洲第一家发行银行券的银行,也是世界上最早执行中央银行职能的银行。2.英格兰银行成立于1694年,享有货币发行权。从履行中央银行的全部职

10、能讲,英格兰银行被誉为现代中央银行的“鼻祖”。英格兰银行成为银行的银行有两个标志:1)英格兰银行是其他银行的清算中心;2)英格兰银行是其他银行的“最后贷款者”。2007年7月考题1.最早建立的中央银行是()A.瑞典银行 B.英格兰银行C.法兰西银行 D.美国中央银行答案:A2006年7月考题1.欧洲第一家发行银行券的是()A.英格兰银行 B.瑞典银行C.合众国银行 D.联邦银行答案:B2006年7月考题2.中央银行充当“最后贷款人”和其它银行的清算中心,使其具有的职能是()A.发行的银行 B.服务的银行C.银行的银行 D.国家的银行答案:C(四)中央银行初期发展的特点中央银行从历史上看是从普通

11、银行发展而来的。实力最强的银行垄断了货币发行权。由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银行发行了一种不定期的可以随时向银行兑换金属货币的债务证券,即银行券。银行券的垄断发行又强化了中央银行的职能,这一阶段中央银行虽为发行货币的银行,但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垄断货币发行权。 初期阶段的中央银行开始行使的职能是政府的银行和发行的银行,后来才逐渐成为银行的银行; 初期阶段的中央银行一般都兼营一部分商业银行业务,或本身就是从较大的商业银行发展而来的; 中央银行并不是完全由政府出资的,一般都是私人股份银行或私人和政府合资的股份银行。 初期阶段的中央银行并不完全具备调控国内金融市场,以及干预和调节整个国民经济的功能。中

12、央银行是一国最高的货币金融管理机构,在各国金融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中央银行的职能是宏观调控、保障金融安全与稳定、金融服务。 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对调节货币供应量、稳定币值有重要作用。 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它集中保管银行的准备金,并对它们发放贷款,充当“最后贷款者”。中央银行是“国家的银行”,它是国家货币政策的制订者和执行者,也是政府干预经济的工具;同时为国家提供金融服务,代理国库,代理发行政府债券,为政府筹集资金;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各种国际金融活动。 【相关链接】中央银行所从事的业务与其他金融机构所从事的业务的根本区别在于,中央银行所从事的业务不是为了营利,而是为实现国家宏

13、观经济目标服务,这是由中央银行所处的地位和性质决定的。 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有:货币发行、集中存款准备金、贷款、再贴现、证券、黄金占款和外汇占款、为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办理资金的划拨清算和资金转移的业务等。 中央银行产生于17世纪后半期,形成于19世纪初叶,它产生的经济背景如下: (1)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18世纪初,西方国家开始了工业革命,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商品经济的迅速扩大,促使货币经营业越来越普遍,而且日益有利可图,由此产生了对货币财富进行控制的欲望。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频繁出现 资本主义经济自身的固有矛盾必然导致连续不断的经济危机。面对当时状况,资产阶级政府开始从货币制度上寻

14、找原因,企图通过发行银行券来控制、避免和挽救频繁的经济危机。 (3)银行信用的普遍化和集中化 资本主义产业革命促使生产力空前提高,生产力的提高又促使资本主义银行信用业蓬勃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银行经营机构不断增加;二是银行业逐步走向联合、集中和垄断。 第二节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中央银行产生以后,政府通过颁布中央银行法形式确立其职能并确保其职能的实现,从法律上确认中央银行具有超然的地位,即形成中央银行制度。(一)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与普遍推行阶段中央银行产生以后,政府通过颁布中央银行法形式确立其职能并确保其职能的实现。1.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与中央银行制度普遍推选的背景1920年世界主要国家在比

15、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召开了世界金融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国际会议,形成了12条决议,主要内容是:1)为了稳定币值,首先应当使各国财政收支平衡,以割断通货膨胀的根源。2)发行银行应脱离各国政府政治上的控制,按照稳健的金融政策活动。这些都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央银行制度建立的最重要的理论基础。它包括:A.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金本位制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货币制度。B.20世纪30年代爆发的世界经济大危机,各国纷纷放弃传统的金本位制,开始推行纸币本位制或者信用货币制,世界经济也逐渐由货币经济向信用经济转化。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经济和社会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形成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政治体系。以凯恩斯主义为代表的国家干预经济理论的盛行,使中央银行成为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的主要工具D.从19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在这一时期内,有些国家改组了中央银行,有些国家新设立了中央银行。改组和新建中央银行共55家,其中欧洲22家,美洲18家、亚洲10家、亚洲10家、非洲3家、大洋洲2家。2.中央银行制度普遍推行的原因1920年布鲁赛尔会议和1922年瑞士的日内瓦会议,推动了中央银行制度的扩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