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教案《认识物体的形状》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教案《认识物体的形状》教学设计(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科版 一年级下册 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 3.认识物体的形状 教学设计及反思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课题3.认识物体的形状课时1核心 概念1.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学习内容及要求1.1物质具有一定的特性与功能12年级 观察并描述物体的轻重、 薄厚、颜色、 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外部特征,能根据物体的外部特征对其进行简单分类。识别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教学目标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科学观念知道不同物体形状不同,能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球体、六边形等形状。科学思维知道不同形状的物体每个面
2、形状有的是不同的,有的是相同的。探究实践1.尝试运用数字描述摆放结果,感受物体占据空间,逐步形成记录数据的意识与习惯。2.在摆放活动中,发现不同物体和同一物体不同面占据空间的效果不一样。态度责任愿意关注和客观看待他人的测量结果。教学 重点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使用多种物体完成不同摆放方式,并用数字描述测量结果。教学 难点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组织图表信息和整理测量结果。教学 准备教师:1.爱牛课件优化 教师:学生材料一套、PPT。学生:盒子1个、小方块(正方体)、小球(球体)、橡皮(长方体)、螺帽若干
3、份,记录单每组一份。教学过程教学 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思路教学备注上课 仪式教师自我介绍:同学们好!好,我们开始上课了。大家坐好。课前:前概念调查(预设3分钟)出示平面图形: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提问:身边哪些物体上有这些形状? 总结:今天我们就要用这些形状来帮助一家人解决问题。一、聚焦:情境导入(预设2分钟)情境:小猪佩奇一家建造了一个漂亮的新房子,他们最喜欢在泥坑里打滚,于是他们要求建筑队在门前挖一个长方形的泥坑,可这泥坑都太深了,这样可不安全,这可怎么办呢? 二、探索: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把物体装进盒子(预设22分钟)钟)材料准备:盒子,小方块(正方体)、小球(球体)、橡皮(长方体)、螺帽
4、若干份,记录单情境:他们想到了在这个泥坑里平铺一层物体垫高一点。他们一家人分别选择了4种不同的物体木块、乒乓球、橡皮、螺母。他们决定要知道这4种物体在泥坑底部铺一层要多少个再来决定用哪种。1.提问:什么是铺一层?(预设:平铺、不能叠起来)。2.实验:正方体和球体铺一层各需要多少个?(板书:展示实物)要求:同桌的4个同学2人一队,一队帮猪爸爸铺木块,另一队帮猪妈妈铺乒乓球,同一队2个同学轮流铺一次,完成后和对面的那一队交换物体同样轮流铺一次。将结果记录在小组的记录单上。每种物体在“泥坑”里铺一层需要多少个?第( )小组 日期: 学 号木块 乒乓球橡皮 螺母3.学生交流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教师贴纸加
5、板书。4.提问:小猪佩奇和乔治也等不及了,他们也想知道自己的物体平铺一层需要几个?理由是什么?5.实验:学生分别将橡皮和螺母材料平铺进盒子,并记录数据。6.小组完成实验后商量:建议佩奇家选用哪种物体,理由是什么?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8分钟)1.提问:观察橡皮和螺母各铺一层的数量,你们发现了什么?(预设:同种物体,铺满一层数量不一样。)2.展示:同一种物体不同小组的铺法不同。3.提问: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预设:不同的平面大小不一样。)4.演示:这两种物体每个面的形状大小不一样(橡皮画轮廓,螺母用手电),因此铺满同样大小的地方数量不同。5.提问:乒乓球和木块换个面铺数量会发生改变吗?(预设:
6、不会,因为各个面大小相同)6.总结:这两种物体每个面形状都一样,所以无论怎么换面铺,数量都一样,而另外两个每一面形状大小不一样,所以数量发生改变了。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求其说明理由,训练学生有理有据说明想法的能力,培养学生用证据证明的实证意识。四、拓展:你会选哪种物体呢?(预设3分钟)1.提问:如果你是佩奇,你会建议用哪种形状来铺泥坑呢?(预设:球体、螺帽之间有空隙,踩上去不舒服;长方体一种平铺方式太浅,达不到效果,另一种数量太多,不划算等)2.小结:在泥坑底部铺一层物体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除了要考虑数量之外,还要考虑物体表面的平整度,材质、高度等好多问题,希望他们能够选择合适形状的物体来进行改
7、造,满意地住进新家! 五、练一练3.认识物体的形状一、选择题1乒乓球的形状是()。A正方形B三角形C球形 D扇形2木块的形状是()。A方形B三角形C球形 D扇形3下列物体中,无论怎样平铺,装入盒中的数量都不变的是()。A螺母 B乒乓球 C硬币 D电池4从不同位置观察下列物体,形状相同的是()。A螺母 B乒乓球 C塑料杯 D鸡蛋5下列物体中,与鸡蛋形状相似的是()。ABCD6下面的物体中形状不一样的是()。A小木块B乒乓球C魔方D塑料块7同一种物体用不同的平铺方法,装的数量不同,这与物体的()有关。A轻重 B材质 C颜色 D形状二、判断题1乒乓球是球形的。( )2身边很多物体的形状是多种多样。(
8、 )3把螺母平面朝下铺满盒子底部,还能再往空隙里面放小螺母。( )4在用整理箱整理我们的玩具时,排整齐放和乱放能装的数量是一样的。( )5在一样的盒子中,螺母横着放和竖着放的数量是一样的。参考答案:1C 2A 3B 4B 5B6B 7D 1 2 3 4 5 在线练习:公众号:小学科学网六、整理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七、板书设计3.认识物体的形状形状 侧面 铺满个数 正方体 球体长方体 -六边形八、课堂反思注:爱牛组织老师在课堂实践后的反思,大部分是使用了爱牛配套材料,部分观点仅代表反思老师人个观点,仅供大家参考!一、教材分析这节课将借助对乒乓球、木块、螺母模型、
9、橡皮四种物体“摆放”的研究活动,引导学生初步体会物体的另一个基本特征:形状。同时通过将物体放进盒子,让学生体会物体本身会“占地方”;将不同形状的物体放进盒子,让学生体会物体的形状会影响它“占地方”的方式。本课有以下活动:1.观察物体的特征2.把物体平铺在盒子里3.用不同的方法平铺物体二、活动材料爱牛材料:乒乓球、木块、螺母模型、橡皮、纸盒三、活动过程活动一、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形状材料:乒乓球、木块、螺母模型、橡皮方法:教师拿着物体,找不同方位的学生说说自己观察的物体的形状。活动反思:活动比较简单,主要是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认识物体的形状,为“摆放”这一活动做好铺垫,学生大都能完成。活动二、把物
10、体平铺在盒子里材料:乒乓球、木块、螺母模型、橡皮、纸盒方法:1.折叠纸盒2.全班讨论把物体装进盒子的方法平铺。3.教师示范操作方法,引导学生记录数据。4.学生动手把4种物体平铺在盒子里,并记录数据。活动反思:1.这一活动比较简单,都能按要求把盒子折叠好。教学中,第一个班级动手折叠纸盒了,后面的班级都用了折叠好的盒子。2.教师示范时,可以选择学生有难度的物体进行。示范时,可以强调需要注意的事项。我示范了橡皮的平铺方法,因为每个小组的橡皮不足够把盒子放满,需要教给他们方法,便于后续活动的开展。一年级学生还没学会乘法,计算有点困难,主要是能明白方法。3.巡视时发现盒子里有2种摆放方法,建议活动前强调
11、一下。4.木块、螺母模型、橡皮偏少,建议可以适当多点,学生更好操作。活动三、用不同的方法把物体摆放在盒子里材料:乒乓球、木块、螺母模型、橡皮、纸盒方法:1.小组用不同于活动一的方法把物体平铺在盒子里。2.做好记录3.全班分享活动反思:1.巡视时发现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理解错误,没有达到活动效果。于是换成:你们还有别的办法让盒子装的更多吗?这样学生很快能找到另外的平铺方式。2.前面的班级在强调活动方法后,先让学生动手把四种物体摆放完后,接着再交流,最后用不同的方式去“摆放”四种物体;后面又尝试先讲活动方法,学生明白后要求他们完成第一次“摆放”活动后,就进行第二次用不同的方法“摆放”,这样发现课堂效果没有第一种好;后面就要求学生先完成乒乓球和小木块的摆放,找到小木块摆放多的原因;再完成橡皮、螺母模型的活动,这样学生接受快,活动比较轻松。3.螺母模型和橡皮用不同的方式摆放,需要的数据也不一样,没有足够的物体,需要学生计算,无形中增加了课堂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