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跳绳(1)》教案

上传人:成*** 文档编号:421983717 上传时间:2024-03-2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49.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跳绳(1)》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跳绳(1)》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跳绳(1)》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跳绳(1)》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一数下 第六单元加与减(三)第6 课时 跳绳(1)课题跳绳(1)课型新授课教材分析 跳绳(1)是位于北师版教材一年级下册六单元的第6课时。 本节课教材设计安排了“跳绳”这个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探究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学情分析 1、 学生已经掌握了列竖式的规则“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并且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估算和计算能力。2、 学生们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这些知识的掌握位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3、 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不同,面对不同的问题情境,不同的学生可能有不同的解决方法。教学策略 1.借助学生喜欢的活动导入新课。2.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2、开展本课教学。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 教科书第78页-79页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在具体情境中, 通过操作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2. 过程与方法: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的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初步的解决有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借一当十”并会计算退位减法。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环节 导学案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师:(课件出示78页主题图)课件,小东、小红和小亮进

3、行了一场跳绳比赛,老师把比赛结果制作成了一张统计表,请大家看看,说说你从统计表中得到了那些数学信息。生1:小红跳了40下,小亮跳了28下,小东跳了32下。生2:小红跳的最多,小东跳的最少。.师:同学们观察的非常仔细,今天我们来学习跳绳的第1课时。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一)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1. 课件出示问题1:小红比小亮多跳了多少下?师: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条件?生:需要知道小红和小亮分别跳了多少下。根据统计表可以知道:小红跳了40下,小亮跳了28下。师:你能列出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生:求小红比小亮多跳了多少下,应该用减法计算,可列式为:40-28师:要怎么计算呢?跟你的同桌

4、讨论一下吧。2. 学生汇报自己的计算方法。方法一:利用计数器计算。生:先在计数器上拨出40,个位上0减8不够减,需要从十位借1当十。从十位上拨去一个珠子,同时个位上拨10个珠子。从个位上的10个珠子中拨去8个珠子,还剩下2个珠子;再从十位上的3个珠子中拨去2个,十位上还剩1个珠子和个位上的2个珠子合起来是12。方法二:用竖式计算。师:列竖式需要注意什么?生:列竖式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个位不够减时,向十位借1。师:说一说列竖式应该怎样计算呢?生:从个位算起,个位0减8不够减,从十位借1当十,10减8等于2,写在个位上;十位上的4被借走1还剩下3,3减2等于1,写在十位上。所以,40-2

5、8=12。(二) 非整十数的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1. 课件展示问题2:小亮比小东少跳多少下?师:你能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生:应该用减法计算,可以列式为:32-282. 学生尝试自己解答,教师巡视指导。3. 学生汇报交流。(三) 巩固与应用师:这么多的计算方法,你最喜欢那种方法呢?生:我最喜欢列竖式的方法。师:说一说,列竖式应该注意什么?生1: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生2: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78页“算一算,数一说”。三、达标检测3. 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生1:我学会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生2:列竖式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时,要把数位对齐。.五、教学板书跳绳(1). 4 0- 2 8 1 2六、教学反思优点: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始终体现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学习活动中,使学生不仅能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还学会了如何表现自己的想法。缺点:1.学生在讨论算法时,没有充分引导好,讨论效果不理想;2. 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汇报竖式的计算过程;3.鼓励性语言较少。改进措施:1.学生在讨论算法时,给予充分的引导,使得讨论效果达到最佳;2.给学生足够充分的时间来汇报竖式的计算过程,使学生掌握计算的过程;3.学生回答问题后,及时鼓励,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