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昆虫记》二次导读指导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21979968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蝉》——《昆虫记》二次导读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蝉》——《昆虫记》二次导读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蝉》——《昆虫记》二次导读指导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蝉》——《昆虫记》二次导读指导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蝉》——《昆虫记》二次导读指导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蝉》——《昆虫记》二次导读指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蝉》——《昆虫记》二次导读指导(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蝉昆虫记二次导读指导教学设计课例设计与实施特色实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的突破。把教材作为能力培养的抓手, “课内单篇课外全书”的递进式阅读,打通课内与课外的阻隔,帮助学生构建个人阅读体系。立足文本特点,培养深层阅读能力。从单篇节选文本导向全书阅读,并定位在全书初次阅读后的二次阅读导读。培养学生“广阅读”、“深阅读”的阅读习惯和能力。实现“构建初中学生阅读生态”的突破。让学生从读懂一篇课文到读懂一本书,进而读懂一类书,真正让阅读内化为学生的素养,课堂实现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建立并优化阅读生态。二次阅读作业的布置个性化,满足不同个性学生的需求。实现了课外阅读课程化的课例探索。 课例具备可复制可

2、推广的特性。每册教材都可找到可延伸的节选篇目。一、学情分析蝉是八年级上册的自读课文,昆虫记是本册名著阅读推荐篇目。班中一半学生在初中前接触过昆虫记,但欠缺阅读深度并呈现阅读碎片化,大部分学生只关注名著的趣味性,并未领会书中所蕴含的科学探究与人文精神。二、教学目标目标1:能够从蝉的原文中勾画关注的语句并说出关注原因。目标2:能够延伸到昆虫记全书,从其他篇章找出并与蝉中表现一致的科学、文学内容,分享感受。目标3:能够说出昆虫记作品的特点和价值。三、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从蝉的文本中关注与科学、文学相关的信息。2引导学生分享昆虫记其它篇章中相应的科学、文学内容。3引导学生带着不同任务课后再次阅读昆虫记。

3、四、课前准备1制定阅读计划表,组织学生课内外阅读全书。(时间两周,计划表见附表一)2布置学生阅读按个人阅读兴趣在书中作圈点勾画批注。3. 课前进行简单的阅读情况调查。(计划表见附表二)五、教学时间:一课时六、教学环节导入文本,激发兴趣教师活动 课前热身:昆虫小知识题。【考考你】题目1:螳螂是从蝗虫的 部位开始啮咬的。螽斯对待蝗虫、蟹蛛喝蜜蜂的血也是从这个部位开始的! A. 颈部 B. 腹部 C. 翅膀 D. 屁股 题目2:金步甲被称为“菜园里的护园者”,原因是 ?A.相貌堂堂 B.身材苗条 C.善于筑巢 D. 特别能吃 展示昆虫记阅读调查结果;设疑:小学读昆虫记,连幼儿园甚至是3岁的小朋友都读

4、昆虫记,那么我们到了八年级,为什么还要再读昆虫记呢? 展示学生调查表 学生活动回答小问题,了解班上总体阅读情况。设计目的激趣设疑,引入导读。课堂导读,交流延伸课内分享,聚焦关注。教师活动活动1:设问:13岁的眼光再看昆虫记,会关注什么内容?请分享蝉中你所关注的部分,并说说你关注的原因。总结:分享的文本主要聚焦到以下四点科学:各种昆虫的本能与习性 探索求真的态度与方法文学:生动细致的刻画与表达 对待生命的态度和思考学生活动活动1:分享关注的文本内容及原因。设计目的分享阅读感受,聚焦文本特点全书延伸,生生共读教师活动活动2:翻开昆虫记,我们能否在其他的篇章里也找到大家所关注的内容?请选择你印象最深

5、的一部分,和同学分享。(小组分享,班内分享)教师聆听、点评学生发言(学生为主),教师适时分享自身阅读体验(一到两则),实现师生共读交流。(附)教师分享的部分材料准备(教师自身阅读体验):各种昆虫的本能与习性: 蝗虫第39到40页,分享法布尔求真的态度、充满感情的表达,为虫代言,为虫平反。探索求真的态度与方法:萤火虫第106到107页,分享“猜想否定观察实验判断求证结论”的科学实验过程。生动细致的刻画与表达:圣甲虫的粪球第83页,关注片段中对圣甲虫称呼的多种变化。对待生命的态度和思考:绿蝇第210页,215页,分享生命的平等,在自然界中的存在价值。学生活动活动2:分享昆虫记其它篇章中的相关部分,

6、生生交流。设计目的从单篇阅读延伸到全篇阅读,生生共读,师生共读,分享阅读体验,引发新的阅读思考。课堂小结,挖掘提升教师活动活动3:出示评论,引导学生关注加点词句。不管我们的照明灯能把光线投射到多远,照明圈外依然死死围挡着黑暗。我们四周都是未知事物的深渊黑洞。我们已经注定要做的事情,就是使微不足道的已知领域再扩大一点范围。就让我们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地移动我们的提灯吧。随着一小片一小片的面目被认识清楚,人们最终也许能将整体画面的某个局部拼制出来。 法布尔那是一个热爱昆虫、尊重昆虫生命、对昆虫的生活习性充满好奇感的人的“人话。” 著名学者王富仁教授学生活动活动3:朗读评论,领悟法布尔创作昆虫记的意图

7、设计目的总结提升,领悟科普名著创作的意图和价值。布置任务,二次阅读教师活动布置学生选择个性化阅读任务,课后再次阅读昆虫记。任务一:如果你是一个动手能力强的读者,请从书中选择一种(或两种相似的)昆虫,阅读相关篇章,为它(它们)绘制思维导图。(规格为A3纸)任务二:如果你是一个喜爱写作的读者 请观察你喜欢的一种小动物,学习法布尔的写作技巧,用客观而不失温度的文字,给小动物画像。(不少于1200字)任务三:如果你是一个思辨能力强的读者法布尔曾提出:“只为活命,吃苦是否值得?”他用自己一生清贫、一生刻苦做出了回答。如果不仅仅是为了“活命”,你认为法布尔追求的是什么?请以“法布尔的追求”为题,写写你探究

8、的结果。(篇幅不少于1200字)学生活动根据阅读兴趣,选择其中一项阅读任务,课后二次阅读。设计目的引导学生带着阅读任务,进入二次阅读(深阅读)。六、教学板书蝉昆虫记二次导读指导科学 文学 生命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的设计及实践,最大的特点是紧扣文本特点,实现了从“课内节选单篇课外全书”的递进式阅读指导。蝉是一篇八年级上册自读课文,科普文学昆虫记是本册的名著阅读推荐篇目。部编版教材提倡“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强调教读课文与自读课文的差异,重视学生阅读一类书的能力培养。本课对蝉的阅读教学进行了大胆的处理,没有开展细致的讲解,而是通过学生对课文的自读,进而引导到对昆虫记的整本书阅读。抓住

9、科普文学的特点“科学性”与“文学性”,引导学生打开阅读思路,打通课内与课外的阻隔,帮助学生构建个人的阅读体系,既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又锻炼了学生的理性思维。从课堂的流程看,基本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形态。课堂环节都能围绕学生的实际学情有针对性地落实推进。例如本节课的定位是名著阅读的二次导读,它是基于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调查并组织学生进行全书初读的基础上进行的。解决的是学生普遍存在的疑问,为什么八年级还要读昆虫记?交流的是学生在阅读中个人感兴趣的内容,在阅读中关注的部分和要点。课堂上,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进行了自由、充分的对话和交流。这些交流的结果,除了引发共鸣,还激发了学生对自

10、己所忽略的阅读点的思考。而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除了聆听,就是在适当的机会给予点拨和提升,给学生的深阅读提供抓手。课后阅读任务的布置也具备个性化特点,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特点,选择不同任务进行二次阅读。课堂上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整个阅读教学板块的角度看,本节课主要是给学生提供了昆虫记整本书深阅读的引导。实现了从“点”(蝉单篇节选篇目)到“线”(节选所在的昆虫记整本书)的延伸。略为欠缺的是对“面”(与此相关的科普文学作品)的辐射。教师可以在总结部分做简单的点拨,引导学生去思考这类作品的共性,为以后读科普类文学作品埋下思维的种子。这节课可以作为从“点”到“线”到“面”的过渡性指导课,在这节课之

11、后,还应该开展推荐学生阅读同类型群书的阅读指导,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方法、理性思维,最终提高学生的阅读核心素养。附录附表一:昆虫记阅读规划表班别 学号 姓名时间进度活动完成日期(签名)第1天1.了解法布尔及其昆虫记2.阅读童年的回忆思考:童年的回忆和昆虫记全书的关系。勾画书中你喜欢的语句,批注。第2天螳螂(精读)螽斯(略读)思考:哪个内容引发了你的思考?勾画书中引发思考的语句,批注。第3天蟋蟀(略读)蝗虫(精读)思考:蝗虫在人们印象中声名狼藉,为什么法布尔愿意为它正名?勾画书中感兴趣的语句,批注。第4天金布甲(跳读)花金龟(跳读)关注:都是吃货,食谱和饮食习惯有什么不同?勾画书中感兴趣的语句,

12、批注第5天圣甲虫的粪球(精读)圣甲虫的梨形粪球圣甲虫的幼虫(略读)1法布尔是怎样称呼圣甲虫的呢?请圈出来。2勾画书中感兴趣的语句,批注第6天萤火虫写出你所发现的和萤火虫有关的“奇事”第7天黄足飞蝗泥蜂大头泥蜂(对比阅读)两个杀手故事,你觉得哪篇更精彩?简单概括为什么第8天砂泥蜂(略读)黄斑蜂(略读)勾画书中引发你思考的语句,批注第9天红蚂蚁(精读)蝉勾画书中感兴趣的语句,批注第10天圆网蛛(精读)黑腹狼蛛法布尔对蜘蛛的态度是什么?勾画书中的相关语句第11天燕子和麻雀天牛(精读)找出引发你关注的相关语段,批注第12天绿蝇(精读)麻蝇(略读)读后,苍蝇给你的印象有无改变?第13天寄生理论昆虫的几何学1. 勾画书中引发思考的内容2. 法布尔认为,人是“永不知足的提问者”。读完这两节,请写出两个你思考的问题。附表二:昆虫记阅读调查班别 学号 姓名1、是否看过昆虫记?(读过/没读过)2、如果读过,读昆虫记的时间?请填写: 3、如果读过,你对书中那部分内容最感兴趣?4、你对昆虫记这部书有什么感受?请用一两个词概括。 、 5、如果你已经读过昆虫记,你觉得是否有必要进行第二次阅读?选择:有。简要说明原因: 无。简要说明原因: 附表三:课前准备阶段:课堂阅读照片课前准备阶段:学生阅读批注照片课堂指导阶段:二次导读课课堂照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