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五首》导学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21973716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诗五首》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唐诗五首》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唐诗五首》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诗五首》导学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唐诗五首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诗人和写作背景2.在朗读诗歌中品味诗歌的艺术魅力。3.通过诵读,体会诗歌的意境以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4.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及想象诗中所描绘画面的能力。【学习重点】品味语言,体会意境,诵读并背诵诗歌。使至塞上导学一 预习导学1.作者简介 2.写作背景 3.熟读成诵并写出诗歌大意。 二、问题探究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两句,诗人为什么要以“征蓬”“归雁”自比? 2.红楼梦中说:“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又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写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王国维称此为“千古壮观”

2、的名句。结合这些评论,谈谈这两句诗带给你的感受。 三拓展延伸1。你还知道哪些关于王维的其他山水诗? 2。请写出有关边塞风光的其他诗或诗句。渡荆门送别导学1.资料链接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名篇有蜀道难将进酒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望庐山瀑布等。他的诗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韵律和谐多变。背景透视这首诗是诗仙李白青年时期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家乡而作。李白在公元724年(开元十二年)辞亲远游。诗人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远渡荆门,一向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

3、游览峨眉,隐居青城,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此次李白离别家乡,发青溪,向三峡,下渝州,渡荆门,轻舟东下,意欲“南穷苍梧,东涉溟海”。这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2填空题。渡荆门送别的作者_,字_,号_,是_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代表作品 。3.朗读课文、划分节奏。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4.诗句解释(1)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3)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4)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二、探究案1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什么?2颔联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3颔联中“随”字用的好,谈谈好在何处?4全诗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