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学科教学工作计划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21973135 上传时间:2024-01-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数学学科教学工作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数学学科教学工作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数学学科教学工作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八年级数学学科教学工作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八年级数学学科教学工作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数学学科教学工作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数学学科教学工作计划(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八 年级 上 册 数学 学科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情分析本学期我担任初二年级172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共有学生49人,上学期期末参加统考及格率为51.02%,平均60.22分; 50分以下的占24.6%,上期期末考试的成绩不很理想。学生已经开始出现两极分化的苗头。优生的数学思维得到了锻炼和培养,数学知识掌握得较牢固;而差生的智力和知识发展得较差,数学知识上一些基本的内容还很模糊,课堂上参与度不高,有时还需要教师提醒。学生数学上的计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实践探究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对图形及图形间数量关系有初步认识,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抽象思

2、维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有一部分同学没有达到应该达到的发展高度,学生课外自主拓展知识的能力几乎没有,学生手中的与数学有关的课外辅导书甚少,学生不能自行拓展与加深自己的知识面;通过教育与训练培养,绝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对等每次作业,及时纠正作业中的错误,课堂上能专心致至的进行学习和思考问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得到了激发与进一步的发展,课堂整体表现活跃,积极开动脑筋,学生乐于合作学习,分享交流自己的发现,学生喜欢动手实验,对老师布置的思考题表现出较浓厚的兴趣,学习习惯上,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上记笔记的习惯培养得很不理想,这与我在教学中不提倡课前预习,少做笔记有关,我认为课前预习易使学生囿于教材框定的范

3、围和思考方法,不利于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应该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与思考,敢于大胆思考,课堂上就把时间有在思考问题上,而不应该用在当“打字员”上,本学期要思考如何克服课前预习、课堂上记笔记的弊端,发挥其有利的一面,学生对思考规律的小结,及时复习、总结上的习惯,还需要加强,课堂上专心致至的听讲,想在老师和同学的前面,及时纠正作业和试卷中的错误的习惯还需要加强,表扬和鼓励阅读与数学有关的课外读物,引导学生自主拓展和加深自己的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在学习方法上,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从对称的角度思考问题,用不同的方法检验答案,需要加强训练与培养。二、教材分析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五章

4、,第1章:分式,第2章:三角形,第3章:实数,第4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第5章:二次根式。 第1章分式:使学生了解分式、最简分式和最简公分母的概念,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会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会进行了简单的分式加、减、乘、除和乘方的运算;使学生了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掌握整数指数幂的运算;使学生了解分式方程的概念,会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方程中的分式不超过两个),还要使学生理解解分式方程要验根;使学生能够列出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去解简单的应用题,理解除了解分式方程必须检验外,还需检查原方程的根是否符合实际问题的要求。本章的重点是分式的加、减、乘、除和乘方运算。

5、分式的运算是整式运算的进一步发展。分式运算与整式运算比较,运算步骤增多(如需约分、通分),符号的变化更复杂,方法也较灵活。因此,学生如能熟练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能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同时也是学习解分式方程、函数等的基础。本章的难点是分式混合运算、解分式方程以及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分式的混合运算是整式运算、因式分解和分式运算的综合运用。由于运算中要的基础知识较多,又容易产生符号和运算方面的错误,所以对学生来说,学习这些内容比较难。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与列整式方程比,由于含有未知数的式子不受整式的限制,在分子与分母中都可出现表示未知数的字母,所以列方程更加多样和灵活。因此,学生学起来也不容易。 第2

6、章:三角形:本章主要内容包括旋转变换;利用平移、旋转和轴反射得出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判定方法;三角形的作法。本章内容的容量和深度大大加强,内容和方法上也有大的发展,如出现了许多定理,图形性质及判定方法等。本章基本上以训练符号语言和作图语言为主。画图方面,以尺规作图为主,证明方面,加大了逻辑论证的训练。学好本章是学习四边形、多边形等几何知识的基础,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学会适应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养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本章的重点是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性质及判定定理。难

7、点是全等三角形性质、判定定理的条件及用定理解题,作符合条件的三角形。 第3章:实数: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平方根与立方根、算术平方根,在学习了平方根、立方根概念后,引进了无理数,从而对数的认识从有理数扩大到实数。本章包含了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学会了对数学概念进行分类的标准,这些知识在今后学习函数、一元二次方程、解三角形及在物理等自然科学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本章的重点及难点是平方根、立方根概念及性质。 第4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本章主要内容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和应用。 第5章二次根式 :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能够应用定义判断一个式子是否为二次根式;理解二次根

8、式的性质;熟练掌握二次根式的运算; 三、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了解分式的概念,会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会进行简单的分式加、减、乘、除的运算;能够依据具体问题的数量关系,列出简单的分式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会解简单的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方程中的分式不超过两个)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能够应用定义判断一个式子是否为二次根式;理解二次根式的性质;熟练掌握二次根式的运算;会求平方根、立方根,会用科学计算器求一个数的立方根和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会用全等符号表示两个三角形的关系,发展符号感,经历操作活动探索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并会用

9、定理来解题,理解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和应用。2、思想品德目标: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育。3、人文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推理、归纳的能力,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推理认证表达能力,提高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四、教学重点与难点第1章分式:本章的重点是分式的加、减、乘、除和乘方运算。分式的运算是整式运算的进一步发展。分式运算与整式运算比较,运算步骤增多(如需约分、通分),符号的变化更复杂,方法也较灵活。因此,学生如能熟练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能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同时也是学习解分式方程、函数等的基础。本章

10、的难点是分式混合运算、解分式方程以及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分式的混合运算是整式运算、因式分解和分式运算的综合运用。由于运算中要的基础知识较多,又容易产生符号和运算方面的错误,所以对学生来说,学习这些内容比较难。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与列整式方程比,由于含有未知数的式子不受整式的限制,在分子与分母中都可出现表示未知数的字母,所以列方程更加多样和灵活。因此,学生学起来也不容易。第2章:三角形:本章的重点是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性质及判定定理。难点是全等三角形性质、判定定理的条件及用定理解题,作符合条件的三角形。第3章:实数:本章的重点及难点是平方根、立方根概念及性质。第4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本章的重点

11、及难点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和应用。第5章二次根式 :本章的重点及难点是理解二次根式的性质;熟练掌握二次根式的运算;五、教学措施(包括后进生转化措施)1、认真做好教学工作。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引导学生写小

12、论文,写复习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5、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7、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展对奥数题的研究,课外调查,操作实践,带动班级学生学习数学,同时发展这一部分学生的特长

13、。8、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等分层布置,课堂上照顾到好、中、差三类学生。 9、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差生,一些关键知识,辅导差生过关,为差生以后的发展铺平道路。 10、站在系统的高度,使知识构筑在一个系统,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八方联系,浑然一体,使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11、开展课题学习,把学生带入研究的学习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六、测验与考试安排每学完一章一小测,每月再一测。七、教具准备与专题实验三角板、直尺、圆规。八、教学进度时间教学内容课时安排第1周分式及分式乘除法第2周整数指数幂第3周分式加减法(中秋假)第周分式方程解法及应用第周三角形(国庆长假)第周命题及证明(国庆长假)第周等腰三角形性质与判定、线段垂直平分线第周全等三角形第周全等三角形第周用直规作三角形第周复习、段考第周平方根、立方根第周实数第周不等式及解法第周不等式解法及应用第周不等式组解法第周二次根式及乘除法第周二次根式加减法、复习(元旦假)第周复习、综合训练第周期末考试姜畲中学 周湘江 年月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