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用)(中学教材全解)2013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21972704 上传时间:2023-10-0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用)(中学教材全解)2013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公用)(中学教材全解)2013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公用)(中学教材全解)2013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公用)(中学教材全解)2013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公用)(中学教材全解)2013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公用)(中学教材全解)201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用)(中学教材全解)201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检测题(本检测题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下列植被类型中有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和最经济的“吸碳器”之称的是()2. 草原B.荒漠C.森林D.针叶林“山上多植树,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这句谚语说明森林可以()A. 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B.过滤尘土和净化空气3 C.降低噪音和调节气候D.制造氧气和净化空气.下列关于植被类型的叙述,错误的是()A. 草原植物分布在全年高温多雨的地区,植物终年常绿B. 荒漠的植被稀疏,植物种类贫乏,但都十分耐旱C. 针叶林分布在夏季温凉、冬

2、季严寒的地区4 落叶阔叶林的分布区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下列叙述中是荒漠特点的是()A. 以松、杉等针叶树为主B. 植被稀疏,植物种类贫乏C. 以冬季完全落叶的阔叶树为主5 以适应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的草本植物为主.下列哪项不利于环境保护?()B.退耕还林还草D.使用一次性筷子A. 大力植树造林6 C.使用电子贺卡.常绿阔叶林分布在什么样的环境中?()A. 半干旱气候的地区B. 气候比较炎热、湿润的地区C. 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的地区7 夏季温凉、冬季严寒的地区.下列植被中,被称为地球的“肺”的是()A.针叶林B.热带雨林C.草原D.常绿阔叶林“绿化校园的设计活动”需要

3、利用&技术设计能力是技术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教育资源,发扬团队合作精神,具有科学的态度和审美评价能力。你对这项设计活动采取的态度应该是()A. 学校已经是花园式校园,何必多此一举B. 绿化校园是校长和园丁的事,与我无关C. 很想通过这次设计活动,学会技术设计的过程和方法9. 对老师布置的设计任务,不想多费心思,敷衍了事(2013山东东营)我们的家乡东营是“生态之城、石油之城”,下列有关石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石油为非再生性资源,不能无节制地过度开采消耗B. 石油是动物化石燃料,其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C. 石油的燃烧能产生二氧化碳,加大开发利用可促进碳循环10. 全社会倡导低

4、碳生活,我们应多步行多骑自行车少开车)B.燃放烟花爆竹D.购买精包装商品)B.不合理开垦D.以上都是)近年来,国家出台了退耕还林等许多鼓励性政策,以进一步扩大绿地面积。角度看,植物如此受重视是因为其在自然环境中的作用有()A.吸附灰尘,降低噪音B.制造氧气,吸收有毒气体C.保持水土,调节气候D.以上三项都是11.森林遭到严重砍伐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A.水土流失B.气候改变12. C.生物多样性受损D.以上都有可能爱护环境,保护地球。下列做法与这一理念相符的是(A.使用一次性筷子13. C.使用环保购物袋人类对草场的不合理利用,一般表现在(A.破坏草原植被14. C.过度放牧下列关于绿化的

5、措施中,正确的是(A. 在海拔超过1500米的山顶栽种樟树B. 在草原与沙漠的交界处栽种耐旱植物C. 在校园的大树下栽种喜阳草15. 在气候湿润的地方全部栽种马尾松近年来我国北方多次发生扬沙和沙尘暴天气,A.全球气候变暖的结果16. C.植被遭到破坏的结果这一现象是()B.大气污染的结果D.固体废弃物污染的结果下列不属于植树造林在保护环境方面作用的是()A.提供木材B.维持大气的碳一氧平衡17. C.调节气候D.防风固沙,防止荒漠化(2013福州)日常生活中,不利于维持大气中碳一氧平衡的做法是(A.乘公交车出行18. C.使用一次性纸制品倡导“免用一次性木筷”的出发点是(A.减少个人经济支出1

6、9. C.减少固体垃圾下列属于间接破坏森林行为的是(A.浪费纸张20. C.饮用金属瓶装饮料下列行为不是对植被资源进行破坏的是A.伐优留劣21. C.过度放牧B.节约用电D.爱护花草树木)B.节约木材,保护森林D.移风易俗)B.将报纸卖给废品回收站D.砍伐森林,扩大耕地)B.乱砍滥伐D.植树造林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10分)判断题。(1)我国将每年的3月15日定为“植树节”。(2)落叶阔叶林分布在全年高温多雨的地区。(3)我国的植被类型有草原、荒漠、热带雨林、湖泊、常绿阔叶林、针叶林。从生物学的()(4)爱护树木,植树造林,人人有责。22. 保护森林就是不砍伐树木。()(

7、8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世界上的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那里土地肥沃,雨量充沛,生活着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的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热带雨林不仅为生物提供了理想的生存环境,更为重要的是,它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了大量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储存在植物体内;同时,释放出大量的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因而被称为地球的“肺”。不仅如此,热带雨林还通过蒸腾作用调节气候,通过扎根大地保持水土。热带雨林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宝贵的自然遗产。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人类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对热带雨林实施了毁灭性的野蛮开发。随着推土机、斧头、锯子的推进,热带雨林大片大片地倒下。

8、虽然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热带雨林对于生物圈的重要价值,但是仍然有人为了眼前利益,不惜以牺牲子孙后代的幸福为代价,继续大肆砍伐热带雨林。如果再不采取保护措施,用不了50年,热带雨林就会全部消失。(1) 为什么把热带雨林称为地球的“肺”?(2)热带雨林除了有维持生物圈中碳一氧平衡的作用外,还有哪些作用?23. (3)现在,热带雨林以很快的速度消失,其主要原因是(26分)(1)我国的主要植被类型有(2) 我国人均森林面积少,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而且长期以来对森林资源的利用不够合理,伐优留劣,甚至乱砍滥伐,使森林生态系统出现。草原情况也不容乐观,过度放牧使许多草场、。我国是土地沙漠化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

9、。(3) 我国于1984年和1985年相继颁布了和,对森林和草原实行依法治理和科学化管理。(4) 我国将每年的月日定为全国“植树节”。24. (6分)从1999年起,我国已经开始全面实施天然林保护工作,停止采伐长江中上游的森林,削减东北林区的采伐量。(1) 1998年我国长江中下游和松花江流域都发生了特大洪灾,分析下表中的森林需水量数据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森林类型幼松林中龄松林阔叶次生林原始林蓄水量/米3667平方米-1100300560800(2)长江流域水质日益恶化,江水含沙量逐渐增加,请分析这些不良状况的形成与长江中上游植被破坏的关系。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检测

10、题参考答案1.C解析: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森林在帮助人类应对气候变化和减少二氧化碳浓度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可将其看成是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和最经济的“吸碳器”。2. A解析:由谚语的字面意思可以看出,在山上植树能吞雨,也能吐雨,这说明了森林的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的作用。3. A解析:草原的植物大多适应半干旱的气候条件;荒漠的植被稀疏,植物种类贫乏,但都十分耐旱;针叶林分布在夏季温凉、冬季严寒的地区;落叶阔叶林的分布区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4. B解析:A项是针叶林的特点,C项是落叶阔叶林的特点,D项是草原的特点。5. D解析:大力植树造林和退耕还林还草

11、都可以增加植被,有利于环境保护;使用电子贺卡可以减少纸张的使用,纸张大部分来源于树木,减少了纸张的利用也是间接保护了森林;一次性筷子是用木材制造的,使用一次性筷子浪费木材,会增加砍伐森林的量,不利于环境保护。B7.B&C解析:校园是我们学习的地方,与我们密切相关,设计绿化校园的活动不仅增加了我们热爱校园的情感,还能学习有关植物的知识,提高审美情趣。9. C解析: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不能无节制地过度开采利用,要有计划的开采,A项说法正确。动物的能量来源于食物,食物中的能量来源于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同时释放出氧气。因此,

12、动物体内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B项说法正确。石油的燃烧能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大,形成温室效应,引起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等,不能促进碳循环,C项说法错误。多步行多骑自行车少开车,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低碳生活的要求,D项说法正确。10. D解析:根据植物的作用,进行逐一分析。绿色植物的作用有很多,不仅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有些植物还可以吸收有毒气体;植物能进行蒸腾作用,可以保持水土,调节气候。此外,植物还能吸附灰尘,降低噪音。11. D解析:森林遭到严重砍伐后,会导致水土流失、温室效应增强、气候改变、生物的栖息环境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等一系列后果。12. C

13、D解析:我国的草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过度放牧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有些草原由于失去了植被的保护,很快就变成了荒凉的沙漠。另外,不合理开垦也是草场破坏的重要原因。13. BC解析:植被遭到破坏后,草原会沙漠化,因此会发生扬沙和沙尘暴天气。14. A解析:提供木材是森林在人类利用方面的,不属于保护环境的范畴。15. C解析:大气中碳一氧平衡的维持主要是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利用光能,吸收二氧化碳,排出氧气)实现的。当二氧化碳排放量过高时,大气中的碳一氧平衡就会遭到破坏。因此,不利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或破坏植被的做法都不利于维持大气中的碳一氧平衡。C项使用一次性纸制品会增加木材消耗量,导致森林被大量

14、砍伐。由此可知,答案应该选C。16. B解析:一次性木筷是用木材制造的,使用一次性木筷浪费木材,破坏森林,因此要倡导“免用一次性木筷”。17. A解析:造纸的原料大多是木材,浪费纸张的同时是在间接破坏森林。砍伐森林是对森林的直接破坏。(2) D(1)XX解析:落叶阔叶林分布在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的地区;全年高温多雨的地区分布的是热带雨林。(3) X解析:我国的植被类型有草原、荒漠、热带雨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针叶林等。(4) V(5) X解析:保护森林可以合理砍伐树木。18. (1)热带雨林中植物繁茂,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并释放出大量的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一氧

15、平衡(2)调节气候,保持水土(3)人类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对热带雨林实施了毁灭性的砍伐解析:热带雨林中生活着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的植物,这些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同时释放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因此被称为地球的“肺”热带雨林通过蒸腾作用调节气候,通过扎根土壤中保持水土。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人类对热带雨林进行了毁灭性的野蛮开发,导致热带雨林正以很快的速度消失。19. (1)草原荒漠热带雨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针叶林(2)1/4衰退趋势20. 退化沙化(3)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4)312(1)天然林的过量采伐是造成水患的主要原因。(2)长江中上游地区森林被乱砍滥伐,植被遭到破坏,使得长江中上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解析:从表中数据可知,近年来营造的人工林的平均蓄水量远远低于阔叶次生林和原始林,所以连降大雨后,山洪暴发,江水陡涨;长江中上游地区乱砍滥伐,森林锐减,一方面在暴雨后不能蓄水,使山洪来势凶猛,峰高流急,增加了水患频率;另一方面加重了水土流失,使水库淤积,库容量减少,河床抬高,行洪面积缩小,降低了调洪防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