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雷:防线薄弱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21972285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避雷:防线薄弱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避雷:防线薄弱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避雷:防线薄弱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避雷:防线薄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避雷:防线薄弱(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避雷:防线薄弱 避雷:防线薄弱避雷针的发明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今天,中国的城市不少高层建筑都配置了避雷器。但防雷专业人士却说:中国城市不少防雷设施形同虚设,而农村防雷更是一片空白。今年4月3日晚,第一声春雷划破宁静的夜空,四川省政府一处20多层的办公大楼电梯配电柜因未安装任何防雷设施而被雷电击毁,电梯再也无法工作。同时,该楼楼顶的一寻呼台也因雷击而全部瘫痪。可能还有人记得,去年5月,民都市永丰乡一农户电视天线没配避雷器,在一个雷雨之夜,雷电通过天线袭入其家中,正在床上睡觉的夫妻俩当场被雷电击死,其状惨不忍睹。雷击时强大的电流、炽热的高温、强烈的电磁辐射和剧变的电磁场足以摧毁一切。据四川省防雷

2、中心技术研究室余勇介绍,如果安装了防雷设施,可使遭受雷击的机率下降到10%以下。而目前,由于防雷设施的欠缺,全省平均遭受雷击的机率约在40%以上。据有关部门调查,四川大中城市七层以上建筑安装了防雷设施的已达95%左右,但实际情况并不容乐观。由于把关不严,大量新建和在建建筑物避雷装置的设计、施工不规范、不合标准,有的施工者甚至偷工减料,少设避雷装置。一些建筑专业人士也认为,建筑防雷插根避雷针就行了,施工人员谁不会?据四川省防雷中心总工程师介绍,每年的年检,一些单位根本不予配合,绝大部分有微电子设备的建筑物仅有防直接雷装置,而未设置防止雷电感应和雷电波侵入的设施,而感应雷击在各种雷击事故中已占了9

3、0%以上。据透露,成都市蜀都大厦由于在修建时没考虑建筑物以后作何用途,未设防雷设施,成都经济电视台在此安装发射天线后,竟年年遭受雷击,至今仍无法避免。该电视台修建的每日电视大厦也因防雷设施跟不上而一直不敢启用。四川省气象局的一份防雷简报披露,由于城市污染较严重,很多建筑物的防雷接地线都已锈蚀,接地电阻明显偏大,有的接地线已断裂,根本起不到防雷的作用,甚至有的还在引雷。从80年代末起,我国各省、地、市县层层建立了防雷机构,但中国农村防雷设施的配置却几乎为零,农民雷电知识缺乏,防雷意识极为淡薄。四川省防雷中心提供的数字表明,目前四川农村几乎99%的住宅没安装防雷设施,而目前农村大量安装的电视室外天线又恰恰成了一个个引雷器。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四川省都有数十名农民被雷电击死,且此类事故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我国对防雷产品的管理较为混乱,国家技术监督局已对138种产品进行强行监测,防雷产品却未列入其中。防雷产品只需由企业报专家意见、质量参数到技监局备案就可投入市场。四川省防雷中心主任徐崇浩称,目前四川省生产、销售和安装防雷产品的厂商已有20多家,仅防感应雷的厂商已有20多家,仅防感应雷的中外产品及器件就有几十个类型和几百个规格型号。由于没有技术标准和缺乏统一的鉴定认证,导致了各种性能和质量低劣的防雷产品大量涌入市场,由此引发的雷击事故在四川频频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