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实验课设计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21947506 上传时间:2023-11-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研实验课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科研实验课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科研实验课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科研实验课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科研实验课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研实验课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研实验课设计(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总课题名称: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情景创设的研究课题负责人:韩文生(一面坡中学化学教师)研究简介:本节课是我校化学组课题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情景创设的研究的一节实践交流推广课。我在本节课的教学环节中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设计了不同的教学情景,使知识寓于情景之中,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教学情景的创设”的目的是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近而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探究知识,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因此,“情景“教学模式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教学中更不是照本宣科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让学参与整个化学课堂教学之中,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成为知识的探

2、索者和创造者。“教学情景”的创设和实践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任课教师有更多的投入,大胆地对教材进行处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因此,在备课上、教学环节上和自身的知识素养方面都需要有较大的提高。电解原理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一面坡中学 韩文生一、教材分析教学中所使用的教材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修订本。 电 解 原 理 是高三化学第四单元电解原理及其应用的第一节第一课时内容。本节课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课时)电解原理。教材以电解氯化铜溶液为例,介绍电解原理,采用演示实验的方法引出新课。然后分析实验现象和电极反应,引出电解和电解槽的概念。第二部分(课时)是电解原理的应用。教材介绍了铜

3、的精炼和电镀铜。依据新的课程理念和教学要求,结合本节课的具体内容,确定本课时的互关联的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教学情景,使学生理解电解原理,了解电解原理的应用;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把生产生活与化学知识教学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情景的创设引导学生探究知识,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并掌握和应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巧妙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思维的美感,感受化学的奇妙和生活的乐趣。教学重点、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电解原理的理解和应用。二、学情分析 作为高三学生,其逻辑思维已经基本发展完全,能够进行逻辑推理。这种情况下的课堂

4、教学需要教师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构建平台,使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教师起到点拨指导的作用。三、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原电池的有关知识,请大家回忆,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是什么?【总结】构成原电池的条件:1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2电解质溶液;3形成闭合电路;4自发氧化还原反应。【投影显示】如下图所示。要求:观察实验现象,并回答在两极发生了什么反应?观察要点:电流表指针的变化。碳棒上有什么变化?【设疑】设计三个实验【投影显示】1将两根碳棒分别插入装有CuCl2溶液的小烧杯中,浸一会,取出碳棒观察碳棒表面现象(图1);2用导线连接碳棒后

5、,再浸入CuCl2溶液一会儿,取出碳棒,观察碳棒表面变化(图2);3浸入CuCl2溶液中的两根碳棒,分别跟直流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相连接,接通一段时间后,观察两极上的现象并用湿润的KI-淀粉试纸检验所生成的气体(图3)。要求:操作规范,注意安全。【提问】三个实验的现象和结果如何?【评价】学生实验情况,对好的给予表扬。【讲述】在类似的实验中,规定: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叫阴极;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叫阳极。【板书】电源 负极-阴极 电解池正极-阳极 【质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提示】讨论提纲【投影显示】1通电前溶液中存在哪些离子?这些离子是如何运动的?2接通直流电后,原来的离子运动发生了怎样

6、的改变?3有关离子在两极发生了什么样的反应?【总结板书】通电前:CuCl2=Cu2+2Cl-通电后:阳极:2Cl-2e=Cl2氧化反应阴极:Cu2+2e=Cu还原反应总反应化学方程式:【概括】通俗记法,利用谐音。阳(极)氧(化反应)【设疑】在CuCl2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Cu2+、Cl-、H+、OH-,为什么只有Cu2+、Cl-得失电子,而H+、OH-却不能在两极上得失电子呢?【讲述】电解质溶液中各种离子在两极上得失电子是有一定顺序的,我们称之为放电顺序,放电顺序涉及到多种因素,我们在中学阶段只要求掌握:阳离子放电顺序:按金属活动性顺序越不活泼的金属其阳离子越容易得电子。阴离子放电顺序:S2-I

7、-Br-Cl-OH-含氧酸根离子。【讲述】CuCl2溶液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在阴阳两极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我们把这个过程叫做电解。【板书】电解: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阴阳两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叫做电解。【设疑】在电解过程中,电子是如何形成闭合回路的?【归纳】电子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从电源负极流出,流向电解池的阴极,阴极附近的Cu2+在阴极得电子被还原为铜,溶液中的阴阳离子定向移动,阳极附近的Cl-在阳极失电子被氧化为氯原子。氯原子结合形成氯气分子,失去的电子从阳极流回电源的正极,从而形成了闭合电路。【设疑】电解质溶液的导电与溶液的电离有什么关系?【投影显示】复合片(先给出空白表头 电

8、离电解条件电解质溶于水或电解质电离受热融化状态后,再通直流电过程电解质电离成为自由移动的离子例:CuCl2=Cu2+2Cl-阴阳离子定向移动,在两极上失得电子成为原子或分子。如: 特点只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了新物质联系电解必须建立在电离的基础上【评价】视学生回答情况,给予表扬或完善。【概括】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就是它的电解过程,这一过程能够进行的前提是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也就是说,先电离,在外加直流电源的条件下,才能发生电解。【设疑】金属导电与电解质溶液导电有什么不同?【提示】从做定向移动的微粒有什么不同,和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来比较。【讲述】在电解中我们经常使用的电极有两

9、种,一种是惰性电极,就是电极本身不参加化学变化,如石墨、铂电极等。还有另外一种是金属做电极,它们在电解中本身发生了化学变化,我们在下节课将继续学习。【小结】电解的概念及电解的原理,理顺知识,要求学生会判断电解池的阴阳两极,写电极反应方程式,判断所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随堂检测】(投影显示)1标明下列装置中电解池的阴阳极,写出电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判断是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2用石墨做电极,电解下列溶液,写出电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CuSO4溶液(2)NaOH溶液思考,回答。观察现象:1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移;2碳棒上有红色物质生成。写出电极反应:铁为负极,碳棒为正极。Fe:Fe-2e=F

10、e2+ 氧化反应C:Cu2+2e=Cu还原反应总反应方程式Fe+Cu2+=Fe2+Cu分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准确记录实验现象,汇报实验结果。回答:前两个实验碳棒上没有明显变化,第三个实验通电一会儿发现,与电源负极相连的一端的碳棒上有红色固体物质析出,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端碳棒上有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的气体生成。分析整理作出判断。红色物质为铜,黄绿色使湿润淀粉-KI试纸变蓝的气体为氯气。阳极产物氯气(Cl2)阴极产物铜(Cu)讨论分析,回答:1通电前溶液中Cu2+、Cl-、H+、OH-自由移动。2通电后带正电的Cu2+、H+向阴极移动;带负电的Cl-、OH-向阳极移动。3Cu2+在阴极得电

11、子变成了单质Cu,Cl-在阳极失电子变成了Cl2。 思考,猜想。 整理归纳离子放电顺序:阳离子:Ag+Cu2+H+阴离子:Cl-OH-SO42-。看课本第64页,归纳电解概念,并了解什么是电解池,什么是电解槽。看课本第64页,归纳电子流动方向:电源负极电解池阴极电解质溶液电解池阳极电源正极(正确)回答:先有电离,后有电解。电离不需要通电,电解建立在电离的基础上。每位学生完成一项,共同填好此表。思考,回答:金属导电靠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移动过程不发生化学变化。电解质溶液导电是阴阳离子的定向移动,在两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复习巩固原电池的组成条件和电极反应及原电池的两极判断方法。为电解CuCl2溶

12、液的实验做对照。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调动学生 学习积极性,培养观察能力,准确记录实验能力及团结合作精神。培养学生概括总结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调动学生思维,分层次思考,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分析方法在教学中潜移默化的渗透。 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加深记忆,培养兴趣。 调动学生处于积极思考状态,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阅读能力及自学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自学能力。 使学生处于思考问题、探索问题的情境中,有利于训练学生思维调动学习积极在教学中及时帮学生总结规律,教给他们科学的方法,使它们有整体化清晰认识。为下节课设疑,使学生产生悬念,有利于激发学习积极性,使学生

13、去探疑预习新知识。明确应该掌握的内容课 后 反 思:为了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我在实验设计上增加了对照实验,并设计了很多问题情景。几年的教学过程中,我一直努力让我的化学课堂教学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给学生构架探索知识的平台,所以我充分感受到合理地开发使用教材,能从根本上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更优化课堂教学。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旨在于学生能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强化责任意识、团队观念。但遗憾的是学生并未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加之自身素质原因,虽有几个学生能够适应,做得较好,但不能形成学习氛围。虽然目前的教学实践中还有诸多的不足,但我还是会一如既往的坚持情景教学模式的研究,为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创设良好的知识情景,创设师生共同探索的研究性课堂学习环境而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