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国进出口银行实习小结2

鲁**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9.71KB
约9页
文档ID:421871331
中国进出口银行实习小结2_第1页
1/9

中国进出口银行实习小结 中国进出口银行实习小结时间过得很快,回顾自己三个月来认识、了解、面试、进入口行的点点滴滴,一切是那样的清晰,一切又是那样的难忘真正进入口行实习工作也已进行了一个半月,回想总结起来,口行给予我这个跳出农门即将走出校园的年轻人了充分的信任、真诚的关爱、大力的帮助、良好的培训,我在这个过程中进行了锻炼与学习,得到了启发与进步,收获了知识与友谊   第一阶段   十载寒窗,进入口行,收获成长,感悟感恩 积淀与期待   2010年3月22日一大早,我将一份填写好的“中国进出口银行成都分行实习生应聘表”和附加的简历资料放到了学院办公室一摞厚厚的应聘表里面,那里是很多同我一样的研二同学交来的口行实习生应聘资料想想自己近二十年来的读书学习的积累沉淀,这或许就是最终就业的机会了   简历递出后,我投入到了正常的学习工作中,对口行的实习生充满了期待,同时也开始关注口行的业务,简单复习了一下金融联考相关的知识,希望能接到笔试通知 惊喜与失误   4月16日接到了口行的领取笔试准考证的通知,并在第二天参加了人生第一次应聘金融行业的笔试,由于没有充分准备,完全凭借自己过去的知识比较轻松完成了笔试,并最终等到了面试。

由于十分期望进入口行,当面试来临的时候,我难免有点忐忑不安,面试前夜我熬夜上网进一步了解口行的业务,打印面试相关资料;第二天早早起床,正当我踌躇满志走出宿舍的时候我发现我的西服上衣袋子破了,慌忙中找来针线花了近二十分钟时间缝补完好,匆忙的挤上了开往犀浦镇四川理工学院新华学院的公交车,几经转车来到学校,找到了领导请假调课,到班上告之学生几经周折终于打到车,一路拥堵曲折到了位于红照壁街的口行大楼,发现时间已经到了10点18分,离约定的十点迟到了18分钟我风尘仆仆的匆忙赶到口行13楼办公室,正准备报到时候,工作人员告诉我,我因迟到被取消了我的面试资格,让我直接回去我如同晴天霹雳,瞬间感觉所有的希望化为了泡沫和幻影,如同做梦,却又是真实的发生了我立即让自己冷静清醒下来,我极度失望,同时也意识到了自己的严重失误我给我的老师和朋友打了,也给在口行工作的黄师姐发了短信,告诉了我的情况,获得他们的帮助,我内心后悔不已,同时我深信自己不是一个习惯的迟到者,我一向都会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很少迟到早退我坚定了一个信念:冷静理智对待,真诚承认错误,绝不重复过失 宽容与信任   我无助的站在13楼办公室门口等待其它同学的面试,直到最后一名同学面试结束,我鼓起勇气,忐忑不安的走上了16楼面试地点。

我有点绝望,但我也不能放弃,我紧张的告诉工作人员说我迟到了,想获得一个面试机会,很快得到了行领导的许可我几乎是颤抖着走进了面试室,一看面试官有五六位,我非常内疚和害怕,小声的向行领导说明了我迟到的原因,得到了行领导了面试机会进入了正式面试环节,我立即调整心态,积极回答领导的提问   十五分钟后面试结束,走出口行,我内心充满了感激,无论最终是否被录取,领导们的宽容与信任已经让我非常感动和难忘我倍受鼓励,同时也没有忘记自己此次的严重错误,或许这一次偶然的迟到可以获得领导的宽容与谅解,但是如果我形成了迟到的习惯,那对于我的未来发展和成长将是重大的阻碍这是我在以后所必须要克服避免的   两周后,我接到了口行的体检通知,感觉似乎在预料之中,又有点喜出望外   口行领导们给了我宽容与信任,给了我机会与平台,我感到应该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不断努力,绝不重复错误,不让自己和他人失望   第二阶段   实习开始,全程培养,关怀备至,适应融入 转变—调整—适应   5月14日,在通过选拔和体检后,我和财大金融学院何维华、国际商学院张仁杰、中国金融研究中心金鑫同学一起到口行报到开始了我们的实习工作   这是我的第一次真正的全职实习工作,真正的第一次走出大学校园独立工作。

当我奔波在街头寻找房子租住下来的时候,当我穿着黑色皮鞋西裤白色衬衣走进公司的时候,当我回到租住的房子自己做饭的时候……我感到自己真的开始独立的生活,真正的从校园走向了社会,真正的要独当一面,要开始承担社会责任,家庭责任了这是一种人生角色的转变,也是一种心态的转变我不再是一个在校学生,不再会有专任的老师来一点一点指导我,原谅我的太多无知与过失;我不再是一个索取者,不会再享受国家对大学生的照顾和帮扶,而要转变成一个承担社会责任,为公司创造价值,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公民;我不再会向家里索要生活费,已经成了家里的鼎力支柱,成为家里经济来源和保障力量在我意识到这种转变以后,我就立即调整心态,调整作息时间,调整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努力去适应新的环境,适应新的企业文化,适应新的人际交往圈子……每周五天,按时上班下班,发现生活比校园生活还要固定,我的生活从大学校园的“宿舍—教室—食堂”旧的“三点一线”变成了在口行的“家—办公室—餐馆”新的“三点一线”生活,特别是在前期的业务集中学习阶段,我们早上八点半进入大楼直到下午下班,几乎所有的时间和空间都在一间三十平米的办公室里面度过其实,这些我已经做好了心里准备,银行工作本身就是这样稳定和程序化,需要理智、理性、规范、统一。

我和其它三位同学很快适应了这种生活模式,按时上下班,严格遵守口行的各项制度,认真完成口行安排给我们的各项任务   这种转变是人生转型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每个人都要经历,而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比起我们的同学,我们提前一年进入了社会工作,我们的这种转变因为有了口行领导和前辈的指导和帮助变得更加快速更加顺利 关怀 融入   口行对我们此次实习很重视,为我们安排了系统的培训课程,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合适的工作岗位,并提供了实习补助从面试体检,再到办公设施,口行全部都为我们准备好了我们感受到了这种细致入微的关怀而更让我们受益的是一系列的业务培训实习一开始,各个处室的领导分别为我们做业务能力培训,耐心细致的为我们讲解了各个部门的业务范围、工作职能、具体的业务操作再一次见到了王行长,吴主任,李处长并聆听他们的讲课,感觉回到了高校的课堂,他们就是我们的老师第一次见到并聆听了评审处的杨欣处长、营业部张丽处长,公司业务处吴颂民处长等我们带来的专题培训通过远程视频会议聆听了陈雨露教授为我们分析“人民币国际化:经济发展与货币崛起”领导们还热情的为我们介绍公司其它前辈让我们认识,几天下来我们认识了更多的公司的领导和同事,或许有的同事我们还叫不出名字,但是每次见面时候的相视一笑,问寒问暖,聊天交流让我们感受到了被大家逐渐的认同接纳,感觉我们逐渐融入到了这个大家庭中,感受到了她的热情和温暖。

差距 追赶   这是我第一次真正接触银行业务,尽管在财大也学了一些金融方面的知识,但是由于自己本科是工科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是宏观理论经济学,所以当我真正开始接触银行业务的时候,我感到了差距在前几次培训结束时候,其余三位同学都纷纷提出了非常专业的问题,而我几乎找不出问题不是我懂了没有问题,一方面是由于我这人不喜欢问问题,另一方面更是我不懂得地方太多了,不知从何处提问我感到很窘迫,提出了一个什么是AB角问题,后来才发现这是一个非常基础的常识性问题我深刻感受到了由于平时在校没有关注这一方面的知识,我所掌握的理论经济学在现实的金融问题面前显得苍白无力我明显的感受到了我的专业能力的差距,我倍感压力,心里有点惴惴不安当天晚上我就回到了学校借来了银行从业资格证书相关复习资料,先从公共基础学习开始,慢慢的了解了风险管理,公司信贷等基本业务知识,通过进一步学习银行监管和口行的业务知识和规章制度,慢慢的进入到了新的状态我第一次真正理解了银监会的“三个办法一个指引”、贷款的风险管理、“新巴塞尔协议”,全面了解口行的公司业务、中间业务,特别是对口行评估审查和风险控制、“三道防线”很有兴趣…… 团结互助 分享   一起努力,共同分享,携手进步   我们四个实习生都来自西南财经大学,四个不同专业,以前我们互不相识,因为口行我们走在了一起成为了同事。

在短短的一个月的时间,我们四个成了亲密的朋友和战友我们四个性格都比较开朗,生活态度积极乐观,踏实认真又不缺乏幽默我们怀着新鲜和好奇开始制度和业务的学习,专业的不同使得大家具备的知识结构也不相同,我们互相交流讨论,不懂就问,彼此毫无保留的分享,促进了知识的互补,特别是对于我更是受益匪浅实习的第二周领导给我们安排了翻译任务,我们四人一起分工合作,每个人负责翻译自己最擅长的内容,最后由我来统稿排版,为了方便阅读,我将资料上面的图片用相机拍摄下来经过处理插入到Word文档和ppt幻灯片中,两种版本这样图文并茂,方便阅读和打印,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准时完成了任务,我感受到了团队力量魅力在生活中,我们也互相关心,我们每天都会一起走下楼去吃饭,然后一起上楼上班,一起下班回家有一天由于电梯超载,我晚了一班下楼,走出电梯口发现他们三都在电梯口等我一起吃饭,我感受到了团队兄弟般的温情同时,已经在口行工作前辈们也给予我们了很多的支持和鼓励刚进入办公室工作的王洁蓉同学,我们以前一直以为是我们的师姐,我们就一直叫她“师姐”,后来她告诉我们其实是去年财大优秀本科毕业生,她比我们年小,这时我们就发愁了,不知以后怎么称呼,叫“师姐”不行,叫“学妹”也不行,我们很纠结。

还有很多的领导和前辈,他们都给了我们很大支持和帮助   这种团队文化正是我所期盼的,一个富有朝气、奋发上进、团结互助、充满人情味的团队 备考 考试   第一阶段的学习培训即将结束,随着考试的临近,我们四个也抓紧了复习备考大家先后把所有的规章制度作了一个整理,把要点全部抄写下来反复记忆,特别是在考试来临的前两天,我感到压力很大,需要记忆的东西太多,回到家里都还得查看一些参考资料白天在办公室,我们四个之间也不再讨论与考试无关的话题,大家都在认真而又紧张的备考,希望在第一次考试中不要落后同时,通过强化训练和记忆,我发现确实对很多业务有了更深的理解6月9日,考试当天,我还算比较轻松的做完了所有题目,比起当初备考时紧张心情,当时的心情稍微要舒缓了许多真正的实际操作还需要我们在以后工作岗位中不断练习,最终熟练上岗,这个任务更加艰巨   第三阶段   进入中行,学习交流,不同的业务范围,不同的企业文化   地点:中国银行武侯支行高升桥营业厅   时间:2010年6月10日—6月25日 迷茫与改变   在口行给我们安排说要到商业银行实习半月,我们四人对此其实充满了很大的期待,对商业银行的实习感到神秘6月10日上午,我们在办公室谢珩大哥的带领下去了中国银行四川分行,随即被分别安排在中国银行武侯区支行下面四个营业网点。

我很快达到了位于高升桥东的中行营业网点这是一个比较小的分理处,总共面积大约60-70平方米,有三个柜台,三个理财业务席位这里的行长热情的接待了我,但是在给我安排岗位的时候行长犯愁了,我们不能进入柜台进行操作,这里又没有别的其它业务可做,最后行长决定将我安排在大堂同大堂经理、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的三位工作人员一起开展一些工作在大堂里面,集中了一位大堂经理,一名专职保安,两名生命人寿保险一名太平洋保险和一名天风证券和一名平安证券的客户人员此时,我感到有点失落和迷茫,进入了无事可做的尴尬局面幸运的是这里的人都比较好相处,特别是来自生命人寿的两位保险客户经理热情的引导帮助,让我较快适应了这里我跟着他们一起了解一些银保产品,试着接触一些客户,宣传一下产品,但总体来说可以做的事情不多,很多时候我们都是闲在那里,而一些很需要人手的事情,我们又做不了这或许正是银行一线营业厅的基本现状,每个岗位都需要熟练的人员,不容易替代,而且银行工作要求细致细心,安全稳定,很多工作比较程序化我想既然不能去一些岗位亲身体验,我就多看多想多问,这样或许能够加深了解 基层网点的一周的工作   短短的十五天时间里,我总结了。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